有病嗎?」談【繭居族】的評估與家族治療/李嵐婷醫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成大醫院精神部李嵐婷醫師表示,上述3個個案的狀況都呈現出「社會退縮(social withdrawal)」狀態,案例一診斷為憂鬱症,案例二則為思覺失調症,2者都有足夠的醫學實證 ...
跳到主要內容區
「社會退縮,有病嗎?」談【繭居族】的評估與家族治療/李嵐婷醫師
字體大小調整
小
中
大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第1490次記者會
「社會退縮,有病嗎?」談【繭居族】的評估與家族治療/精神科李嵐婷醫師
案例一
涵涵自我要求很高,成績一直很好,生活作息也很正常。
但升上高三之後,常常抱怨睡不著、也吃不下,時常無精打采,提不起勁唸書,因此功課越來越退步。
家人很擔心,但是一問她「怎麼了?」,涵涵就會發脾氣,甚至會莫名其妙掉眼淚,尤其最近一個月越來越奇怪,不但下課很少和同學聊天,放學回家就關在房裡,連假日也都不出門。
案例二
世明退伍後,工作不穩定,做不到幾個月就換工作,近一年都不出門,每天都待在家裡,大部分時間都躲在房間裡不出來。
家人有時會看到他自言自語、發呆、傻笑,他拒絕和家人同桌進食,只願意吃自己從便利商店買來的未開封食物,如果家人不小心動到這些食物,他就會通通倒掉。
案例三
20歲的志傑過去在學校表現平平,高中時受同儕霸凌開始拒學,大多數時間都躲在家裡面。
他的生活日夜顛倒,門窗緊閉上鎖,一開始還會自行出門覓食,後來甚至連房門都不出,要家人將三餐放在門口,用餐完再將空托盤放回門口回收。
和雙親僅透過紙條聯繫,不僅沒有朋友,更沒有任何人際關係。
過去這幾年都過著這種隱蔽的生活,但志傑會透過網路購物,若遭父母拒絕,他會有摔東西等暴力行為,或傳給父母帶有威脅意味的訊息。
成大醫院精神部李嵐婷醫師表示,上述3個個案的狀況都呈現出「社會退縮(socialwithdrawal)」狀態,案例一診斷為憂鬱症,案例二則為思覺失調症,2者都有足夠的醫學實證在服藥治療後能改善其不當行為模式。
李嵐婷醫師指出,案例三則是所謂的「繭居族」(日語:引きこもり;英語:Hikikomori),與外界全然隔絕;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2010年提出的標準,「繭居族」意指待在家裡半年以上,不工作、不上學也不社交的人。
目前台灣尚無明確的定義及研究統計;而根據日本厚生省的調查,日本則有60-100萬繭居族,其中有7成為男士,多數在30歲以下。
「繭居族」社會疏離,幾乎整天窩在家裡,出門也只是去便利商店或超市,交際範圍狹隘。
情況更嚴重者,連家門都不出,甚至有連房門都不出的,與家人溝通只透過傳遞紙條。
近幾年,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普遍發現兒童或青少年的拒學現象日益嚴重,甚至到足不出戶或晝伏夜出的程度,這也是「繭居族」。
李嵐婷醫師表示,由於案量累積,此類「拒學行為(schoolrefusalbehavior)」越來越受到關注。
李嵐婷醫師說,因社會退縮症狀表現就診個案,需先排除憂鬱症或思覺失調症;而因缺乏有效藥物,「繭居族」的治療端賴積極的社會心理介入,鑽研此議題多年的日本齊藤環醫師建議,切勿延宕治療時機。
李嵐婷醫師指出,繭居案例中,個案本人從初診就參與諮商的少之又少;但即使只有家人出席,也須開始進行與父母的家族治療,目的是即使個案本人拒絕治療,家長也可以營造對治療有幫助的環境,逐漸引導孩子願意接受治療。
她強調,家族治療不是為了追究孩子變成繭居族的原因,而是探索問題是如何被「維持」的,找到特定互動模式後,再進一步協助家庭尋回自主解決問題的力量。
簡而言之,家族治療的原則,就是把繭居的孩子其本人的問題,與孩子和家庭關係的相互作用一併考慮進去。
目前政府雖未針對繭居族提供相關協助,但在其關聯行為中,政府及教育單位針對拒學孩童有相關應對方式。
李嵐婷醫師建議,對繭居族需要相關協助時,應尋求精神科專業醫療管道。
107.04.11男拒學不出門繭居族(中央社).pdf
107.04.11社會退縮症繭居族靠紙條與父母溝通(中華日報).pdf
107.04.11繭居族治療勿延宕端賴積極社會心理介入(中廣電台).pdf
107.04.12「繭居族」足不出戶從小拒學恐帶來隱憂(NOW健康).pdf
107.04.12他曾遭霸凌成繭居族 寫紙條給爸媽、三餐放房門(蘋果日報).pdf
107.04.12成大醫:「繭居族」須尋求專業資源(青年日報).pdf
107.04.12成醫李嵐婷醫師指出宅在家裡小心成繭居族(民時新聞).pdf
107.04.12鎖房內零社交男確認繭居族(自由時報).pdf
107.04.13「繭居族」社會疏離 家族治療可改善(uho優活健康網).pdf
107.04.16足不出戶繭居族日增 醫:出現社會退縮應就醫(健康醫療網).pdf
107.04.16繭居族遞紙條與家人溝通(台灣時報).pdf
瀏覽數:
友善列印
分享
_google7405f394eecafd8b.html
延伸文章資訊
- 1珍惜生命 認識憂鬱症
這些自殺者當中,據研究資料顯示,在生前95%患有精神疾病,70%患有憂鬱症。 ... 影響,或家族遺傳體質,導致嚴重憂鬱症狀,並造成明顯功能障礙,如無法工作、退縮等。
- 2憂鬱症可以自療嗎? - 長庚醫院
憂鬱症須由精神專科醫師會談評估後,方可下診斷,藥物使用也是目前首選的第一種療法 ... 林女士過去常常無緣無故就感到不安、心悸、胸悶,生活變得退縮不跟家人與朋友 ...
- 3解救含羞草女孩3步驟化解社交退縮症狀 - 康健
社交退縮症候(social withdrawl)意指當事人與社會交往減少,孤僻、退縮,與外界接觸的頻度和程度減退。社交退縮泛指社會情境下的獨處行為,而且這種行為 ...
- 4談輕鬱症- 林宏川醫師 - 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
憂鬱症中常見且病情較嚴重的是重度憂鬱症「重鬱症」(Major depression),它發作時整個人都退縮在憂鬱的角落,不吃不喝不能睡,彷彿世界末日般的痛苦難受,無法解脫, ...
- 5有病嗎?」談【繭居族】的評估與家族治療/李嵐婷醫師
成大醫院精神部李嵐婷醫師表示,上述3個個案的狀況都呈現出「社會退縮(social withdrawal)」狀態,案例一診斷為憂鬱症,案例二則為思覺失調症,2者都有足夠的醫學實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