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北醫大的精準肺癌治療 - 臺北癌症中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由附醫、萬芳及雙和醫院組成的台北癌症中心肺癌團隊精準掌握這些有效的治療,並提供新穎的治療方式讓台灣的病人領先世界有機會獲得最新的治療方式, ... SkiptocontentPreviousNext2021-09-27談北醫大的精準肺癌治療vica2021-09-27T15:23:54+00:00ProjectDescription2002年第一個肺癌的標靶藥物艾瑞莎上市後肺癌的治療正式進入到精準治療的時代。

時至今日,EGFR突變陽性的標靶治療藥物已經到了第三代,而第四代的標靶也積極在研發中。

2015年肺癌治療又有新突破,運用PD-1/PD-L1為主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免疫治療成功延長病人的存活時間,成為另一個肺癌治療的有效武器。

由附醫、萬芳及雙和醫院組成的台北癌症中心肺癌團隊精準掌握這些有效的治療,並提供新穎的治療方式讓台灣的病人領先世界有機會獲得最新的治療方式,不僅有效的延長存活時間,同時明顯的改善生活品質,讓晚期肺癌逐漸變成了可以長久控制的慢性病。

標靶治療是精準醫學的基礎,有賴於完善的基因及分子檢測。

根據檢測的結果精準地預測及選擇個人化的有效治療,明顯的提高有效率。

除了常見的EGFR、ALK及ROS-1外,我們有更具完整檢驗力的NGS能有效找出少見的基因變異,據以精準用藥。

在抗藥性發生時,可再度採檢檢測,接續精準用藥。

同時液態切片,也就是抽血檢驗,可彌補腫瘤採檢困難的狀況。

最重要的是,我們參與了全球重要的臨床試驗,可提供眾多新的標靶藥物治療的機會。

這些臨床試驗讓未來的治療希望在今天就有機會發生。

我們擁有相當豐富的免疫治療經驗及研發能力。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讓病人有機會得到長期存活,讓肺癌真正變成不致命的慢性病。

然而約略只有20%的病人能產生有效的反應。

因此透過精準的檢測來找出有效的病人是成功多關鍵。

PD-L1的染色是目前最重要的指標。

我們還可透過詳細的NGS來檢測基因突變量及免疫相關基因來輔助判斷。

免疫治療的應用正往更早期的肺癌前進,而新一代的免疫治療已露出屬光。

這些新的治療應用在三家附屬醫院都可以用參加臨床試驗的方式來接受治療。

另外,我們也有免疫細胞治療,成為合併療法的一環。

【左圖:臺北癌症中心肺癌團隊召集人暨雙和醫院副院長李岡遠】在精準的基礎下,我們提供全世界最標準的治療以及前衛的新穎治療。

除了臨床外,團隊成員有基礎的老師共同組成研究團隊,在「精準標靶治療」和「精準免疫治療」的主題下研發更精準的檢測以及治療藥物。

同時團隊也運用大數據研究及人工智慧,導入到臨床研究及治療,讓肺癌團隊成為國內最頂尖的治療及創新研發團隊。

電磁導航支氣管鏡系統常常有病人在門診追蹤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裡呈現的小肺部病灶,病灶一直持續存在,但因為小於一公分,無法確定其性質。

這些較小的肺部病灶,在沒有新技術之前常常需要多次電腦斷層導引切片檢查或者用外科手術切除才能有確定診斷,而現在可以用電磁導航支氣管鏡系統精準定位肺部病灶,精準取得切片組織。

電磁導航支氣管鏡的原理,是先利用電腦分析高解析電導斷層的影像,重組計算出肺部3D立體定位的虛擬影像,再利用電磁定位,引導支氣管鏡到達病灶的位置,進行後續取樣或定位的動作。

打個比方,電磁導航系統就像是開車的GPS導航系統,可以在錯綜複雜的道路中選擇快捷而準確的線路指引我們到達目的地。

目前肺癌的早期病理診斷的方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電腦斷層導引經皮肺穿刺切片,第二種就是支氣管鏡內超音波導引切片。

前者需在電腦斷層引導下進行,對較小的結節穿刺成功率低,而且還有出血、氣胸的風險。

第二種藉由支氣管鏡超音波導引切片對於周邊小結節比較不容易成功。

兩者在肺小結節患者診斷中都有一定的侷限性。

而電磁導航支氣管鏡被認為是新的“肺癌診斷新利器”。

與傳統支氣管鏡相比較,一是電磁導航支氣管鏡可以幾乎可以到達90%的肺部,包括肺周邊小結節病灶。

二是可透過多樣化的活檢工具進行取樣,並可多點、多次取樣,大大提高了診斷率。

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是經人體自然通道到達肺內病灶,屬於相對無創,規避了氣胸風險,也減少了有創手術的各種併發症;在導航下可對病灶進行精準定位和活檢取樣,並可進一步進行標記利於後續手術切除部位的定位。

而未來電磁導航支氣管鏡還可以配合微波消融手術精準治療,對於無法接受手術切除的肺部多發性肺腫瘤,可提供微創的減積(debulking)治療,讓肺癌病患保留最大限度肺部功能,提高生活品質。

(文/李岡遠.馮博皓,臺北癌症中心肺癌團隊召集人暨雙和醫院副院長、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分享文章到社群平台FacebookTwitterLinkedInWhatsappGoogle+EmailRelatedProjects臺北癌症中心甲狀腺癌團隊召集人許重輝教授談甲狀腺癌治療2021/12/21基因決定「癌」上你?個人精準化醫療探究竟遺傳諮詢師專業檢測潛藏風險早避開2021/12/07臺北癌症中心婦癌團隊召集人賴鴻政教授談子宮內膜癌的早期診斷2021/11/23臺北癌症中心腎臟泌尿道癌團隊召集人葉劭德醫師談男性賀爾蒙與攝護腺癌2021/10/28肝細胞癌治療新進展2021/08/18淺談口咽癌新的手術治療方式2021/07/20癌症患者之COVID-19疫苗須知2021/06/24癌症病友家屬居家防疫參考手冊2021/06/17臺北癌症中心分享大腸直腸癌治療新進展2021/06/17COVID-19疫苗打不打癌友常見六大問題癌症專家一一解惑2021/06/03臺北癌症中心談乳癌治療新境界「手術保雙峰」2021/05/26疫情期間,癌友怎麼辦!?2021/05/25臺北癌症中心醫療團隊漫談淋巴癌治療的新進展2021/05/05年輕女性小心解析常見的乳房纖維上皮腫瘤2020/10/06精準打擊癌細胞乳癌雙標靶治療2020/06/16淺談臨床試驗2020/05/05癌症病患的一線生機–臨床試驗2020/05/05邱仲峯力推靈性關懷制度化2020/04/10當前轉移性癌症治療的反思(上)2020/04/08當前轉移性癌症治療的反思(下)2020/04/08全站搜尋Searchfor:最新消息我要預約臺北癌症中心邀您一起用正面的力量給予病友們最大的支持治療過程是辛苦的,有您的分享,能讓病友們有勇氣去面對癌症。

讓我們用您的故事來鼓勵病友們以正面積極的心,面對接下來的挑戰吧!我要分享故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