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兒亞洲】林志杰X 苗博雅:將台灣酷兒文化送出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英百科全書和維基百科這麼說:酷兒(Queer)統稱社會上「性取向或性別認同」和傳統標準不同者,也有部分人士認為,若要用二分法劃出酷兒與主流族群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日本版新上線EnglishEdition簡體/正體2018/03/09,性別圖左為GagaOOLala創辦人林志杰,右為立委參選人苗博雅|PhotoCredit:flyingV提供 flyingV亞洲最大群眾募資平台,在這裡無數個創意被激發,無數個理想得以實踐。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文:KH大英百科全書和維基百科這麼說:酷兒(Queer)統稱社會上「性取向或性別認同」和傳統標準不同者,也有部分人士認為,若要用二分法劃出酷兒與主流族群的差異,將忽略個體之間的差異性;但翻遍中文辭典,除了在相關期刊專書外,我們始終找不到一個詞彙解釋酷兒,然而,它真的需要定義嗎?或許,《酷兒亞洲》這系列紀錄片正開啟一條對話之路。

酷兒台灣、酷兒亞洲:更多元的方式推廣性/別議題常關注台灣性/別運動的朋友們可能參加過即將邁入第五屆的酷兒影展,聽過嘎嘎台、拉拉台這兩個分屬於男女同志的專屬媒體,而在串流影音當道的年代,酷兒影展創辦人林志杰進一步成立了影音平台GagaOOLala,線上收看隨點即播,約有五百部自各國購入的酷兒題材作品。

台灣大片如《女朋友。

男朋友》、《醉・生夢死》、《日常對話》等,則提供全英文字幕供外國人觀看,除此之外,他們想用更多元的方式推廣性/別議題,先仿效Netflix的紀錄片影集形式製作《酷兒台灣》系列,並宣佈《酷兒亞洲》計劃即將誕生。

目前《酷兒台灣》共四集,內容以台灣觀點、台灣酷兒故事出發,首播不免俗先從婚姻平權的正反交流破題,接著延伸至變裝皇后、再從手天使連上身心障礙者與性權,最後落於同志家庭及代理孕母,其編排順序即透露了本系列主旨,套段節目主持人戴安娜的感想「這是一個循環,從平權到文化,再講互相照顧與新生,就像一個人的人生。

」同樣的問題,也凸顯在本文雙主角身上,酷兒影展及GagaOOLala創辦人林志杰、立委參選人苗博雅(以下稱Jay、阿苗),外界稱呼他們成功者,抑或同志族群的代表;兩人既為去污名標籤奔破,又遭主流社會不斷加上符合大眾嚮往的頭銜,但就像牧師趙曉音和同志網紅四叉貓的奇妙友情,當你我他面席而談,若要問我他們是誰?答案其實僅「人」一字。

我猜,這就是《酷兒台灣》和《酷兒亞洲》的目標,讓觀眾看見更多元的人物故事,那些被劃分成非主流、邊緣,經常被大眾用「獵奇」角度窺視,卻也同樣身為人的酷兒。

定義「酷兒」這件事本身,就會違反酷兒文化的宗旨「如果社會開始理解酷兒,其實我們在講的性/別平等運動,或其它領域的倡議運動,就能在這個過程中逐漸達成,大眾會學到如何面對非主流、了解異己。

」雖被媒體奉為戰神,阿苗仍對前景樂觀。

他說,雖然在圈內外都經常為此發生爭辯,不過,當這些討論越來越多,酷兒一定會越來越被理解,因為「當他/她開始被看見,就是一個起點。

」「它包含太多種可能性,一般人經常會問『什麼是酷兒?』但酷兒正好是最多元、最複雜,最不可能用短短幾個字介紹的概念。

」提到筆戰背後的意義,阿苗回答時笑得靦腆。

例如每年同志遊行後,媒體總聚焦在猛男、跨性別者身上大作文章,即使不再使用「人妖」一詞,背後仍藏不住對他們的歧見,迫使「圈內人」先向主流世界解釋一輪,回到社群內,又再度為了路線之爭而激鬥。

Jay坦承,在《酷兒台灣》企劃過程中,製作團隊曾討論是否要把主題延伸到可能讓外界卻步的故事上? 「過去我會說,我們和異性戀『都是一樣的』,會想要低調一點,不要太突出遭人指責。

」Jay不諱言,即使他在相對自由的美國成長,其實也曾害怕酷兒一詞。

時間不遠,短短90年代前,當同志族群依然深鎖櫃中,更多對性向、性愛表達方式不符「主流」價值的人們甚至未被看見時,原意為古怪的、奇異的「酷兒」是外界攻擊同志的用語,更別提台灣在婚姻平權看似大躍進,實際上立法程序仍然受阻,性/別平權概念也無法普及的當下。

不過隨社會演進,世界逐步看見更多元的性向和癖好認同者,酷兒文化終於卯上主流,最後逆轉歧見。

Jay便分享,美國越來越多年輕人認同不受生、心理性別侷限的流動性向(gender-fluid)概念,有許多組織在提倡不再用He、She稱呼一個人,而是中性的They。

阿苗則認為,酷兒的發展進程,就是在「被貶低了之後,反過頭來用別人貶低我的方式反擊」是一種很需要勇氣的事情。

「被羞辱了沒關係,我還是要活出自己。

」阿苗接著說。

「傷不了我。

」Jay語氣堅定的追擊。

「對,其實酷兒概念比同志更廣,最通俗的說法是LGBTIQ等族群,不過只要你對壓迫做出反擊,你有這個身份認同,都可以是酷兒,它包含了所有非主流性向的人們。

」阿苗接著說。

而《酷兒台灣》第二集正好介紹台灣的變裝皇后,其中一名受訪者Magnolia便談得深刻,多年前他從英國追愛到台灣,不知不覺在酷兒地下社會成為指標人物,某天清早表演結束,頂著花妝和酒味回租屋處,正好遇到隔壁大媽出門買菜,儘管對方口中稱讚自己「很漂亮」他知道那多半只是客套話,自己當下的外表其實不美,但「sowhat?」 另一名皇后飛帆的父親其實不同意婚姻平權,不會去看飛帆的表演,只是妥協認為「這是一種表演,是他的工作」才支持。

在該集節目中,製作團隊展現酷兒既誠實、或掙扎的日常生活,例如主持人戴安娜也問了身兼皇后、Gaybar經營者雙重身分的韶子「變裝後要怎麼走去表演場地?」他們不避談對彼此的好奇,選擇直球對決,球來就打。

Jay強調《酷兒》系列的目標並非一直拍,拍出很多季,說教似的傳達價值觀,而是靠紀實影像,勇敢且包容的態度打破迷思,最後促成對話。

就像阿苗所說:酷兒台灣拍了變裝皇后、手天使、代理孕母,這些是在邊緣中更邊緣的議題,人們唯有不斷去挖掘、認識少數,對酷兒的理解才能漸漸明確。

他解釋「定義什麼是酷兒真的很難,因為你定義它,就會把某些不被定義的東西排除出去,『定義它』這件事本身,就會違反酷兒文化的宗旨。

」生理與心理一致的「順性別者」是社會主流族群,同志則是邊緣,但邊緣中仍然有其主流,以及身處圈圈之外者,時而合擊,更多時候彼此分進,沒有人可以為誰代言。

如果未來某天,就連小朋友翻的辭典都記載了何謂酷兒,我希望在所謂「性取向或性別認同和傳統標準不同」這段最常見的敘述後加上這一句。

「認同自己的生活態度,也能尊重任何形式的生命者。

」PhotoCredit:flyingV提供創辦酷兒影展、專屬男女同志的媒體GagaTai嘎嘎台、LalaTai拉拉台之後,媒體人林志杰(Jay)為了用影像傳遞理念,在螢幕中呈現更深入的酷兒故事,仿效Netflix模式推出GagaOOLala串流平台,以及紀錄片影集《酷兒台灣》和《酷兒亞洲》。

在前面,我們洋洋灑灑花了千字勉強定義酷兒,最後卻又呼籲讀者要捨棄定義,或許很多人還是會問「我不了解?他們怎麼來的?」參與對談的前立委參選人苗博雅進一步說明,以前資訊尚未發達且被掌權者篩選,高層不想讓大家接觸同志,甚至意圖打壓同志,大眾只能被動接受;至於在非主流中更非主流,如今被視為酷兒的群體,當然毫無發聲空間,少數人身上的故事被當作沒發生過「但他們一直都在。

」幸虧,媒體和網路這組雙面刃總有好的一面,即使審查者從政治力轉變為商業因素,選材多元化仍是事實,阿苗認為「資訊開放、性平教育入法、自媒體興起」三項乃改變的關鍵,讓社會開始看見不一樣的人。

Jay接著補充「就像阿苗說的,2001年荷蘭通過同志婚姻後,至今已有二十幾個國家跟上腳步,變化越來越快,如果台灣不加緊腳步,對酷兒權益的關注度,號稱亞洲第一的光環很快就會消失。

」我說「澳洲就超車了。

」他倆無奈到笑了出來。

而從千人到十萬餘人,Jay自美國來台多年,見證同志遊行群眾蓬勃發展,人們不必再帶著面具上街,酷兒權益抬頭的過程。

回憶起自己的青春,已和伴侶育有兩子的他依然顯得洋溢。

「我在一個小鎮長大,小時候還在用Nokia手機,速度非常慢,網路上好不容易找到一張裸男照片就高興不得了,大學時才有機會接觸到比較多朋友、組織。

」「我記得高中時,著名主持人艾倫狄珍妮(EllenDeGeneres)出櫃,並在電視上和女生接吻,她曾經因為這件事情失去工作機會、被封殺,但時間證明,她的行為改變很多人,帶給人勇氣。

」這便是Jay進入影視業多年後,決心創業用媒體替酷兒發聲的原因之一。

過去辦酷兒影展有地域、時間限制,版權費也是道阻礙,至於GagaTai、LalaTai、GagaOOLala三平台,則能讓更多人隨時閱讀文章、欣賞影片。

Jay希望透過媒體鼓勵大眾,把自己看見的、支持的故事傳達出去,從這之間交織更多可能性:「可能是創作者,也可能組織與組織之間、酷兒和酷兒之間,會延伸到什麼地方?我不知道,但一定要有交流。

」除了促進性/別平權之外,資深媒體人Jay還有個目標:「在台灣國際空間越來越被壓縮的情況下,我們要去努力透過這樣的連結,把我們台灣值得驕傲、有趣的,自己的力量展現出來。

」《酷兒亞洲》:以影像紀錄日、港、菲、越四國酷兒生命的龐大計畫目前《酷兒亞洲》雖未上路,仍在flyingV平台募資階段,宛如明星隊的製作團隊已先成行,去年獲邀為奧斯卡終身評審委員的台裔美籍導演江松長擔任監製,柏林影展泰迪熊獎紀錄片《日常對話》導演黃惠偵、前美國駐越南大使TedOsius等人為顧問團成員。

《酷兒台灣》導演顏莉玲、製片蔡天芸繼續擔任核心,兩人過去也各自有《心聲!新生?》、《他和他的心旅程》等,多部得獎的酷兒題材作品,Jay則多次飛往日、港、菲、越接洽當地團體和代表人物,他語帶驕傲分享,GagaOOLala以中文為主體,受英文字幕吸引而來的觀眾量卻十分龐大。

「很多亞洲國家的同志能見度比台灣低,他們可能連成為故事主角的機會都沒有,甚至會犯法。

」為籌備拍攝,Jay訪問東南亞數月,發現越南因過去屢遭戰事,國民平均年齡落在25歲上下,青壯年人口過半,對待酷兒的風氣相對友善,甚至被評為「亞洲最有可能通過婚姻平權的國家之一。

」更令人驚奇的是,全國80%民眾信仰天主教的菲律賓,竟擁有全球唯一酷兒倡議政黨Ladlad(順帶一提,該黨在維基百科也只有英文、菲律賓加他祿語、中文三種頁面),且歷史上連續被文化天差地遠的伊斯蘭教、西班牙、美國殖民過,開明且崇尚自由的民族性讓許多菲律賓人認同自己屬於流動性向者。

而香港脫離英國回歸中國前,鄧小平曾誇下海口承諾「馬照跑,舞照跳」,但在經濟壓力下,香港最老牌同志夜店Propaganda仍在2016年熄燈,泛中文區第一名公開出櫃的立法會議員陳志全雖兩度連任,他在2012年初次當選時被部份選民質疑「參選前未交代性取向,有隱瞞之嫌。

」根據阿苗分析,台港兩地除了教會勢力外,另一則是儒家教育影響,其「君臣父子」階級觀念深植人心,甚至當教會勢力攻擊性少數族群時,會利用其概念批評酷兒毀壞倫常。

話題至此似乎有些嚴肅,Jay認真的說,未來節目想探討香港酷兒們面臨1997年前後,在英國、中華文化輪替的情況下,如何生存?那日本呢?阿苗形容生動:「看起來一本正經的上班族,下班突然變一個人」的故事經常出現在它們的創作品中,日本是個非常公私分明的社會。

曾在九州留學的Jay也皺著眉頭提到:「我在那邊住了一年,簡直快崩潰。

」由於日本人注重集體生活,他必須迎合大家的習慣,和人們說一樣的話、做一樣的事,不知不覺受外界影響。

不過正因為壓抑,死撐著壓力的人們才能長出豐富次文化。

Jay透露目前《酷兒亞洲》便想探討日本酷兒在公領域、私領域之間的矛盾,酷兒們是否會被集體文化制約?對自己所屬的社群產生更強烈的歸屬感?例如新加坡籍的知名攝影師LeslieKee(紀嘉良)曾在東京舉辦男性裸體攝影展,卻被警方依猥褻罪嫌逮捕,罪名是販賣裸體攝影集;獲釋後他依然硬頸,和日本GAP合作「OutInJapan」計畫,希望拍攝一萬名願意出櫃的同志,而Jay前往奈良擔任影展評審期間剛好認識了LeslieKee,當時從北海道到沖繩,全日本都有志願者前來讓他拍攝,這段故事成為《酷兒亞洲》的暫定計畫之一,追蹤這些影中人目前的生活。

最終目標:將台灣的酷兒文化送出去,把國際的故事帶回來川普為了阻止墨西哥非法移民入境美國,希望在兩國邊境蓋起圍牆,歧視、排斥是人們面對異己時最常展現的態度,這道長城可能蓋在美墨,可能在冷戰時期的柏林,或者虛無飄渺的網路上,它總以百變姿態籠罩著不同族群,對酷兒來說,它擁有主流價值、傳統習俗、宗教文化三種名字。

而《酷兒》系列不只拍同志或酷兒的日常,其實它談眾人的生命,當這視野擴大至國際,會再進一步呈現當地文化,以及它們的發展背景,最後促成對話,紀錄片在過程中或許是種娛樂,或成輸送養份的管道,是面反射自我的鏡。

「性/別運動除了靠在地動員,還必須和各地的相關族群互動,才有資訊、力量向外界發聲。

」像從新加坡興起的同志活動PinkDot,目前已發展到香港、廣州等地。

對Jay而言,拍攝《酷兒亞洲》有三大目標:其一當然是倡議,但更重要的,他希望把台灣酷兒文化送出去,也把國際故事帶回來。

PhotoCredit:flyingV提供為此Jay找上flyingV,透過募資說明《酷兒》系列的創作理念,與同志社群內外,關注紀錄片發展的群眾對話,下一步是透過酷兒文化讓台灣向世界接軌,除了藝文層面外,同時替運動組織、影像產業界搭橋。

只有創作、交流還不夠,整部企劃的核心價值都是為了「參與」而生。

阿苗則期待它幫助台灣民眾用不同的角度瞭解世界,不再只有泰國很多跨性別者、東南亞都是移工等刻板印象。

他認為主流「國際觀」都太倚賴歐美、中國的特定視野,大眾從來沒有認識過像Jay剛剛分享的,菲律賓人對性向認同的態度。

文化是唯一學不來、也無法被抄襲的實力,阿苗呼籲,如果台灣想擁有自己的定位,首先要和他者進行文化交流,例如去年宣告《民法》未保障同性婚姻違憲的釋字第748號出爐,很多人高興分享台灣終於登上國際媒體了,並為此驕傲,可見台灣擁有亞洲獨樹一格的特色,絕對不輸其他國家「如果不是比棒球,我們在性/別平權上早就贏韓國了!」「GagaOOLala不只是給我們看的平台。

」阿苗強調,台灣長年身為文化輸入國,但性/別議題始終走在亞洲前方,該是時候讓世界認識這項特色,甚至靠它進行文化輸出,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多元性。

回顧本文開頭,我問了對酷兒的定義,用文字敘述他們身兼去定義與被定義者的雙重角色「很複雜」,尤其阿苗也談到香港出櫃議員陳志全的故事,那他怎麼看這件事?「不願出櫃沒關係,是這社會依然充滿對同志、對酷兒的污名。

」大概被問過上百次,阿苗迅速回答,又笑著說,作為一名比較有資源且幸運的同志,他有空間和餘裕可以出櫃,也希望有更多覺得自己有餘裕的人能一起勇敢出櫃,而且紀錄片裡拍了很多有自信的,驕傲的人,說不定會成為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榜樣,就像Jay一樣。

結果Jay立刻吐槽「太誇張了啦!」好吧,我真的想得太複雜了,如此巨大的夢花上千字說明,其實本質很簡單,只是為了讓這個矛盾的世界有趣一點、誠實一點、更美一點。

對《酷兒亞洲》計劃有興趣或有意願贊助者,歡迎點此參考:「QueerAsia酷兒亞洲」拍攝計劃│讓他們的故事,展翅飛翔責任編輯:潘柏翰核稿編輯:翁世航123全文閱讀 最新發展:用影像為亞洲同志社群加溫:專訪OutinTaiwan攝影師LeslieKee3年前【酷兒亞洲】重探酷兒台灣:《在黑暗中看見天使》《帶領我們通往幸福的路徑》3年前【酷兒亞洲】直擊酷兒台灣:《回到初識的原點》、《屬於自己的舞台》3年前Tags:酷兒亞洲GagaOOLala林志杰苗博雅酷兒台灣同志變裝皇后婚姻平權性平教育Ladlad同志運動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胸腔專科醫師圖解說明:晚期肺腺癌存活率低、容易轉移,標靶用藥選擇是影響整體療效的關鍵1則觀點重機就是安全沒保障的「肉包鐵」?重機上國道法案早已通過,為何遲遲不落實?1則觀點無定界、斬件上、避規管:明日大嶼環評鬼祟開工了1則觀點鄧佳華出演國產A片《華根初上》,群眾心態反映了台灣社會最醜陋的一面1則觀點【TNL本週沙龍議題】你贊成新竹縣市合併成為「第七都」嗎?1則觀點阿德勒才沒有這樣說:「社會惰化」並非來自阿德勒心理學,但可以從大師理論中找到解方1則觀點立院三讀父母可「同時請領」育嬰留停津貼,勞動部估每年1.4萬人受惠、每人可領10萬元1則觀點女性產檢假、配偶陪產假加碼至7日,雇主不給假最高罰30萬、公布機構與負責人姓名2則觀點當酒喝到某個程度,產生生理病變以後,只有「罰和關」當事人是不會怕的1則觀點重大民生議題不能單純以「是或否」來決定,德國至今沒有中央層級的公投3則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