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生態願景:對美國社會的省思 - 博客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管理大師怎會談生態願景?本書內容包含:美國文化與企業經營發展、對經濟學大師凱因斯的評論、企業管理的角色及管理創新、社會 ...
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博客來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0結帳
您好 ( 登出 )
登入
加入會員
購物金
購物金 0
儲值金 0
E-Coupon 0 張
單品折價券 0 張
會員專區
電子書櫃
線上客服
繁體
關閉廣告
展開廣告
回博客來首頁
客服公告:12/31-1/2元旦假期,電話客服調整9:00-18:00暨出貨相關訊息詳情
移動滑鼠展開全站分類
:::全站分類
全站分類
旗艦店
:::網站搜尋
全部
展開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影音
百貨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禮物卡
搜尋
熱門關鍵字
鄉民的提早退休計畫
ETF實戰週記
你很特別
許傑輝
中文書
2021年度百大
新書
預購
排行榜
選書
即將出版
特價書
香港出版
讀者書評
出版社專區
分類總覽
博客來中文書商業理財管理與領導管理學商品介紹
社會生態願景:對美國社會的省思
TheEcologicalVision:ReflectionsontheAmericanCondition
已追蹤作者:[ 修改 ]
確定
取消
作者:彼得˙杜拉克
新功能介紹原文作者:PeterF.Drucker譯者:胡瑋珊,白裕承出版社:博雅
新功能介紹出版日期:2020/07/01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610元
優惠價:9折549元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519元
優惠折扣12/31-1/2APP限定|全館結帳滿千再9折(部分除外)
使用購物金最高可抵100% 詳情
1點OPENPOINT可兌換1點購物金,1點購物金可抵1元,實際點數依您帳戶為準。
如何獲得OPENPOINT點數?如何兌換購物金?詳見OPENPOINT說明
查詢我的購物金?登入會員專區
運送方式:臺灣與離島海外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可配送點:全球(不含中國)可取貨點: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
載入中...
我要寫評鑑
分享
內容簡介
管理大師怎會談生態願景?本書內容包含:美國文化與企業經營發展、對經濟學大師凱因斯的評論、企業管理的角色及管理創新、社會創新、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倫理、科技帶動的組織型態、日本文化與日本企業成功的分析等等,包羅萬象。
閱讀杜拉克文章能幫助我們跳脫出既有的思維框架,獲得新的靈感與能力釋放!
本書收錄的31篇文章,是作者在四十餘年中陸續完成的作品,最早的一篇是第10章〈凱因斯:經濟是個神奇的體系〉,寫於1946年;最新的一篇〈後記:一個社會生態學家的省思〉,是1992年特地為本書所寫。
本書涵蓋多門學科,主題包羅萬象,但全是有關「社會生態」的文章,探討的都是人為環境。
這些文章研究個人和社會,或是個人和社群之間的互動,試圖將經濟、科技、藝術,視為社會經驗的不同層面,以及社會價值觀的多種呈現。
全書沒有任何理論性的文章,最接近理論的,要屬第11章〈管理的角色〉和第22章〈資訊、溝通和理解〉;前者試圖提出一套管理理論,說明它在「組織型社會」(societyoforganizations)中,特定的社會功能;後者是從邏輯和感知(perception),也就是溝通和意涵兩方面,來探討資訊。
不過,這兩篇文章絕非「純粹」的理論。
而就算是偏向探討「實務性」,討論「該怎麼做」的文章,仍是有理論基礎,或是至少具備理論層面。
本書行文淺顯易懂,希望讀者能夠樂在其中。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彼得.杜拉克(PeterF.Drucker,1909-2005)
彼得.杜拉克生長於一個文化環境優越的家庭,薰陶於猶太-基督教信仰傳統。
1937年移居美國,2002年6月20日榮獲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杜拉克一生好學、敏思、善察、能析;筆耕不輟,以逾40部著作享譽世界。
他早年學金融,1931年獲法蘭克福大學法學博士。
經濟學上,他尊敬凱因斯(JohnM.Keynes1883-1946),但跟隨熊彼德(JosephA.Schumpeter1883-1950)。
政治學上,他主張多元化和去中心化,對極權主義持嚴肅的批判態度。
他對存在主義哲學與生存神學,特別是齊克果(S.Kierkegaard1813-1855)的思想研究,造詣頗深。
杜拉克「旁觀者」,始終持守立場清醒、思想自由以及責任意識。
做為「社會生態學家」,他具有明心慧眼、洞察力強,為世人的社會與組織守望的美德、正直與良知,勇於在批判中追求創新。
他創立了「現代管理學」,主張管理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走「信知行」合一之路,因此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
杜氏生活近一個世紀,經歷兩次世界大戰;見證從科學技術變革到思想理念革新的過程;目睹從工業時代進入智識時代、資訊時代的變化;親歷從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到後現代知識型社會的變遷;對所有經歷的變化以及21世紀的人類發展,他都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
今天,我們能夠深切感知到他的貢獻永不止於20世紀,對未來世界的發展與變化,杜拉克的思想必定會產生更加積極且深遠的影響。
譯者簡介
胡瑋珊
國立中興大學經濟學系畢業。
曾任英商路透社財經新聞編輯、翻譯與記者。
目前專職翻譯,譯作四度榮獲經濟部金書獎殊榮。
除了翻譯工作,也有豐富的語言教學經驗,並於瑞典哥德堡大學進修教育學。
歷年翻譯題材廣泛,譯作與得獎紀錄請參見個人部落格julieintaipei.pixnet.net/blog。
白裕承
1968年生於台南,台大外文系畢業,曾任職於《自立早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明日報》、《壹週刊》、《蘋果日報》等媒體的國際新聞中心。
譯作包括《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險峰歲月》、《尋找說故事的人》、《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合譯)、《馬勒傳》、《喬伊斯傳》等書。
目錄
總序功能正常的社會和博雅管理
總序向一位跨世紀的大師致敬
導讀建構社會生態系統思維,是提升決策品質、促進社會健全發展的關鍵
序言
第一部美國經驗
引言
第1章美國人有政治天賦
第2章卡爾宏的多元主義
第3章亨利.福特:最後的民本主義者
第4章IBM的華生:明日願景
第5章美國一致性的迷思
第二部經濟學的社會面向
引言
第6章美國政治的經濟基石
第7章經濟學理論的貧瘠
第8章獲利的錯覺
第9章熊彼得和凱因斯
第10章凱因斯:經濟學是個神奇的體系
第三部管理學的社會功能
引言
第11章管理學的角色
第12章管理階層:成功帶來的問題
第13章社會創新:管理學的新面向
第四部企業做為社會機構
引言
第14章「企業倫理」存在嗎?
第15章生產力的新挑戰
第16章製造理論的崛起
第17章惡意併購及相關弊端
第五部工作、工具、社會
引言
第18章工作和工具
第19章技術、科學、文化
第20章印度和適當技術
第21章第一場技術革命教我們的事
第六部以資訊為基礎的社會
引言
第22章資訊、溝通和理解
第23章資訊和城市的未來
第24章以資訊為基礎的組織
第七部日本的社會和文明
引言
第25章由日本藝術看日本
第26章日本:成功帶來的問題
第27章日本成功的背後
第28章誤解日本和日本人
第29章日本人有多西方化?
第八部社會為何不足?
引言
第30章過時的齊克果
後記一個社會生態學家的省思
看更多
序
推薦序
向一位跨世紀的大師致敬 許士軍教授
被讚譽為「大師中的大師」的彼得.杜拉克,離開人世(2005年11月11日)距今已有十五年了,然而至今,他的著作仍然陳列在書店顯著的位置上,他的觀點仍然經常為人陳述,這在管理領域內可說極為特殊。
因為一般而言,有關管理的想法、方法,尤其技術,與時俱進,變化極大。
只有像杜拉克這種大師所留給我們的智慧,已超越一般所瞭解的管理,才能讓世人恆久不忘。
此次博雅出版公司不惜投下大量人力與財力,將杜拉克五十多年來的重要著作重新以中文出版,主要出於公司主持者對於這一位跨世紀大師之尊崇,而非商業上的考慮,此一壯舉令人欽佩。
個人也因此機緣,承編者之邀撰寫這一序文,冀望能幫助讀者對於我們共同敬仰的大師,有一連貫性和整體性的瞭解。
這對個人來說,這項工作實是一大挑戰。
本來,企圖在一篇短文中將杜拉克所有的重要觀點和思想予以完整地陳述,乃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但是基於個人多年來對於杜拉克先生的崇敬和學習,只能勉力為之,多所乖誤之處,尚祈各界方正給予指正。
當然,要想真正領略和深入瞭解這位大師思想的堂奧,還是建議讀者自己好好地閱讀原著。
這是個人在這序文之前,想先表達的話。
一位與眾不同的大師
在人類歷史中,值得後人仰慕而懷念的偉人,實在太多了。
但是像杜拉克這一位,卻有其特殊之處。
首先,他並不是諾貝爾獎桂冠型的學者;這類學者一般多任教名校,並經由深入鑽研某一領域內的某種問題,提出驚人的研究發現或嚴謹的理論,並發表於頂級學術期刊,因而享有盛名。
然而,杜拉克可以說完全不是這一類型的學者。
據稱,當他最先提出有關日後被稱為屬於管理的著作時,出版者居然不知如何將其歸類,因而拒登;甚至他的大學同僚也警告他說,「如果繼續寫這方面的書,將會影響你今後在學術界發展的機會」。
果然,不可思議的事終於發生了,他遭任教的學院以他「不算是學者」的理由,不再續聘——即使這一大學還不算是一間頂尖學府。
依一般學術界的標準,他的確不算是一般所稱的「學者」。
首先他所獲得博士學位,乃屬於國際公法學領域;他的早期著作遍及社會、經濟和政治範圍,甚至包括兩部小說。
他在大學中任教的課目,有歷史、哲學,甚至東方藝術。
這種背景,可說都是當今學術殿堂的大忌。
以他這些遭遇,如果發生一般人身上,恐怕將會代表人生的重大挫折,然而對於杜拉克先生而言,這一切卻正代表他是一個走在時代前緣,甚至是領先當時的學界和社會的真正大師。
開啟管理世界的先驅者
杜拉克不同於一般的蛋頭學者,在於他憑藉著自己深刻的思維和獨特的眼光,開創了人類社會中一個重要的活動領域:管理。
在這上面,譬如一位以《追求卓越》(InSearchofExcellence)一書驚艷企業界的作者,湯姆.彼得斯(TomPeters)所說的話為證,他說:「在杜拉克之前,並無真正管理學的存在。
」甚至在他界定了「管理」這一領域多年之後的今天,仍然有相當多的學界人士,不認為「管理」這種學科有資格被納入大學殿堂之內。
這一切恐怕和管理這一領域的本質有關。
基本上,管理不像一般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如物理學、化學或經濟學、社會學之類,有其具體的主體(domain)知識。
相形之下,如杜拉克所強調,管理乃是一種實務,而管理學乃是一種方法或應用之學。
從根源上說,管理這一實務之出現及其發展,乃為了追求人群活動或組織之「績效」(performance)。
在此所謂「績效」:簡單地說,就是為了如何組合與運用所需資源以獲得最大或最佳的成效。
儘管什麼是成效,日後發展出來的,意義也有重大不同,有關這一點留到文後再說。
「與時俱進」與「創新」的本質
有關管理的具體做法,不但取決於當時的客觀環境與條件,還必須與當事者之主觀願望交互作用而產生,其間並無一定的公式或定律可言。
譬如,在20世紀前幾十年間,當時績效的意義在於數量、成本和品質;所依靠的,主要是工程技術、機械系統以及標準化的做法。
但是近二十年來,管理績效在於價值的創造,這時所依賴的創新和彈性,主要出於對於所謂人性的瞭解。
自這觀點看來,有關管理理論的兩大陣營:「科學化」vs.「人性化」,並非出於方法或工具上的優劣,而是來自環境變遷、價值觀念以及消費者需求的改變所帶來的結果。
進入21世紀,管理又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
隨著網際網路普及化下的全球化發展,帶來空前未有的「連接革命」。
這時,企業(也包括非企業在內的)將走上網絡化和虛擬化的經營形態,使得傳統上的種種組織觀念,如個人職位分工、組織疆界,甚至產業分類等,都不再適用。
這時,企業不但要整合虛實,更要結合供需,透過大數據和雲端管理之類的機制,由原先的「競爭主導」之策略優勢時代,進入「共生互利」的生態經濟時代。
尤其影響深遠者,乃是如今所謂「績效」,已非以投資者之獲利為鵠的,而是以增進社會福祉和地球永續作為更大任務。
管理的最終目的,不管是用在生產肥皂或是經營一家醫院,都是為了使人們有能力實現「公益」(commongood)。
因此管理應當建立在某種深層價值觀念之上,如正直、誠實和信任,而不是一種作業性和技術性的理性經濟活動而己。
事實上,這種發展也恰好和杜拉克早年對於企業與管理之期望相吻合。
基本上,以上所描述有關管理之內涵及作用之變遷,乃是強調管理「與時俱進」以及經由「創新」以創造績效的本質;管理的價值和意義,必須緊扣時代趨勢,並能有助於使社會能夠「良好運作」(well-functioning),這也是使他,如本文中所言,選擇管理為他的「最愛」的主要理由。
專心著述,終生不懈
話說杜拉克在1937年為了逃避納粹德國而定居美國之後,即曾出版像《經濟人的終結》(1939)和《工業人的未來》(1942)兩本著作。
但是真正導引他進入管理這一領域的,卻不能不提他於1946年以通用汽車這家公司為範例所寫下了《公司的概念》(ConceptoftheCorporation)這一本書,這也是被公認為真正探討管理問題的第一本書。
從此之後,他共計發表了超過40本以上的著作和上千篇論文,幾乎都和管理有關。
其中就以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BusinessReview)中刊登者,即達30篇之多。
更令人驚奇者,即使杜拉克已屆高齡,但是創造力依然不衰,就他晚年所發表的重要著作,擇要而言,就有《非營利組織的管理》(ManagingtheNonprofitOrganization,1990)、《後資本主義社會》(Post-CapitalistSociety,1993)、《巨變時代的管理》(ManagingInaTimeofGreatChange,1995)、《杜拉克看亞洲》(DruckeronAsia,1997),還有《下一個社會的管理》(ManagingintheNextSociety,2002)等等。
據他自己說,當他年輕時,他每週上歌劇院一次。
有一次,在他觀賞威爾第的作品時,內心大受感動。
當他獲知,這乃是威爾第80歲時所作時,他便下定決心:「一旦我活到高齡時,也一樣不放棄,而要再接再厲。
」("IfIeverreachedanadvancedage,Iwouldnotgiveup,butwouldkeepon.")("MyLifeAsaKnowledgeWorker,"INC,Feb.1997)
對於管理學的獨特貢獻
杜拉克對於管理學的貢獻和特殊觀點,主要可以說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他所發展的管理觀念和理論,乃根植於管理現實上,而非純粹抽象的原則和原理。
如同在1997年《富比士》(Forbes)一篇有關他的文章題目所稱,他是「就事實論事實」("SeeingThingsasTheyReallyAre,"March10)。
如前所述,他認為管理是一門實務——也就是追求成效的一種實務。
這可自他1954年的鉅著《管理的實踐》(ThePracticeofManagement)以及1964年的《為成果而管理》(ManagingforResult)兩書的書名中看出。
在這上面,他對於管理的討論是整體性的,譬如企業對於社會的功能和貢獻,企業的經營使命,董事會的組織和功能,如何發展企業為一創新性組織,以及近日所提出有關企業經營模式(businessmodel)等等這類課題。
他並未忽略理論。
不過,他認為理論必須來自實務;尤其,一旦人們將管理理論應用到實務上時,其對象都是某些特定的和獨特的個案,此時其成效如何,主要有賴管理者之經驗和洞察力,這也是屬於實務部分。
因此有關管理究屬科學還是藝術的辯論,在他看來,是沒有意義的。
其次,他將管理的重心自資金、機器與原料轉移到人身上。
他將員工視為是有血有肉的「完整的人」(awholeman)。
他說:「每個企業都是由人組成的,這些人具備不同的技能與知識,執行各種不同種類的工作。
」管理的任務,就是「要讓一群人有效發揮其長處,儘量避開其短處,讓他們共同作出成績來」。
在這方面,人乃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而非成本,他也認為,沒有任何決策比用人決策的影響更為深遠。
他重視人性以及影響行為的文化因素。
在他的管理學中,對於人的價值觀,成長及發展等課題的重視,是十分突出的。
第三,他將管理自一種謀取利潤的手段提升為決定現代社會生存與發展之最具關鍵性因素。
他認為,在今後劇烈變動的環境中,管理乃是推動和引領各種機構不斷變革以適應環境潮流的一種力量。
譬如早在他的1954年《管理的實踐》一書中即曾指出,對於此後的美國能否繼續其經濟榮景並保持其世界上之領導地位;開發中國家能否擺脫貧窮,進入民主而開放的社會;甚至有關今後世界和平和人類前途等,都和這一社會能否培育出有能力而盡責的管理階層,存在有密切關係。
在相當大程度內,由於他的這種大聲呼籲,才引起各國社會和政府對於管理的重視,也使得管理逐漸成為一門受人尊敬的學域。
第四,他對於世界未來發展的洞察力,是無與倫比的。
譬如,他極早指出,世界走向全球化的趨勢及其對社會與企業的影響;其次,他提出民營化主張早於英國佘契爾夫人;再者,他大聲呼籲組織應重視創新和創業精神之培育與運用;尤其,他更在四十年前就提出「知識社會」與「知識工作者」的觀念及其重要意義。
除了這些重大潮流或趨勢以外,杜拉克也是最早倡議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的構想,以及建議發展以資訊為基礎的組織的學者。
他這種前瞻眼光和洞察力,固然屬於他的個人特質,恐怕也和他所擁有的人文社會背景與人生歷練有關。
在1997年3月10日《富比士》雜誌所刊出一篇有關他的文章中,即曾感佩地說:「儘管他目前已臻八七高齡,但是他的思想卻可能是當今美國人中最年輕的——也是最清晰的一個。
」當非溢美之辭!
企業的目的與使命——創造不相同的明天
他認為,在劇變的時代中,今後的經營者和管理者的最主要責任,即在為機構創造不相同的明天。
因此,企業要自此觀點以界說本身的目的與使命,並據此以衡量自己的績效。
杜拉克反對以利潤作為企業經營的目的。
在這一點上,他並非謂企業不需要利潤;反之,他承認,利潤乃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問題在於,「獲利動機和其衍生出來的追求利潤最大化觀念,對於企業功能、企業目的,與管理所要做的工作,都是不相干的」。
他認為,企業所要達成的「目的」或使命,一定要落在企業以外的社會中。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創造顧客」。
他一再強調,企業所具有的生產性功能只有兩個:行銷和創新。
行銷是為了發現和預期顧客的需要,而創新即謀求以更有效的方法、方式和途徑以求滿足這種需要。
除此以外,企業所有之其他功能,都是成本。
具體言之,企業所要界定的目的和使命,即應自上述觀點回答三個基本問題:「我們目前的事業是什麼?」「我們的事業將變成什麼?」以及「我們未來的事業應該是什麼?」這些問題的答案所代表的,就是一個企業要配合時代潮流,界定所要創造的顧客對象,以及如何再根據這種對象進一步評估本身潛力及其所需要之核心能力條件。
杜拉克以經營使命取代利潤動機,作為驅動企業的力量和績效衡量的標準,這一點可以說是他和傳統經濟學者最大不同之處。
他認為,這種改變,一方面,可將企業努力目標和外界環境、巿場狀況、及內部核心能力相結合;另一方面,亦可給予工作者以較大的彈性和成就感。
杜拉克之所以特別推崇某些非營利組織可作為企業學習的對象,主要即在於,這些非營利組織乃經由使命——而非利潤——所推動的。
創新——一個貫穿杜拉克管理理念的主軸幾乎今天我們所探討的管理新觀念,都可以從杜拉克身上找到其來源;尤其是今天已被企業奉為圭臬的所謂「不創新,即滅亡」(innovateordie)這一說法,就是由他最早提出。
而在此所要強調的,就是他對於「創新」這一觀念的啟迪和堅持。
貫穿杜拉克的整個管理理念的,應該就是「創新」。
依他的定義,創新代表一種賦予人力與物質資源以新的和更大的財富創造能力。
他曾經批評組織瘦身和組織再造工程,認為它們即使可能產生某種短期效果,但卻無法帶給一組織所需要的真正而持久的創新。
他認為,創新誠然帶給一企業較大風險,但企業若因此而不敢冒這種風險以創造未來的話,其實卻是冒了另一種看不見的更大風險。
整合杜拉克前此所說的創新,並非局限於科技方面的創新;他也不同意企業所從事的研發工作就是創新。
他所認為的創新,代表一種能夠對外界環境造成重大衝擊和影響的變革,因此也包括組織和社會兩方面的變革在內。
再者,就一企業而言,這種變革必須與一企業所擔負的任務或使命有關;也就是說,它必須能為顧客與社會創造更新、更高的價值。
再者,杜拉克所強調的創新,也與前此學者,例如經濟學者熊彼得所說的不同。
首先,他認為,創新是可以經由組織與管理推動的,此時所需要的,就是塑造一種「創新性組織」(innovativeorganization)。
其次,這種創新的來源為知識,而非傳統的生產因素。
由於這種知識及其運用乃屬於所謂的「知識工作者」,因此,如何提升這群知識工作者以及創新性組織的生產力,構成杜拉克晚年所關注的重點。
知識工作者和創新性組織的管理
重要的是,無論是要發展一個創新性組織,或是對於知識工作者的管理,都不能再沿用過去的觀念和做法,在原有基礎上持續改進;反之,企業必須要有計劃地放棄過去。
譬如說,在一創新性組織內的知識工作者,不同於傳統的藍領和白領工作者,他們各擁有其「生產工具」——他們的專業能力。
因此他們對於組織的依賴程度較低;他們一般不接受「一個命令,一個動作」的指揮和命令,因為一旦他們處於這種指揮與命令狀態下時,他們將喪失其作為「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
在這情況下,組織應將他們當作合夥人或志工來管理,只能經由吸引或說服;此時所依靠的,也正是前此所說的經營使命。
若不此之圖,企圖以原有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方式以行創新,這種創新注定是要失敗的。
杜拉克對於台灣讀者的啟發和鼓勵
最後,在此特別要提出者,在於杜拉克先生和台灣的關係以及他對於我們的建言。
他曾兩次親訪台灣,為企業界及社會大眾發表演說。
特別的是,他還在2001年出版的TheEssentialDruckeronManagement(中譯本:《杜拉克精選:管理篇》,天下文化出版)中特別為台灣讀者寫了一篇序文。
在這序文中,他描述台灣自1945年脫離日本統治時的一個落後的農村社會說起,一直到2001年時躍升為世界頂尖的高科技國家這一歷程。
他指出,在這短短五十年內,台灣最大的成就,乃是「培育出一批受過高等教育,個個在不同領域內發揮所長的專業人員和經理人」。
他認為,我們也要從這批人身上預卜台灣的未來。
事實上,如果我們將杜拉克的思想做進一步的引申,我們將發現,僅僅擁有這麼一群人是不夠的,台灣——正如同其他國家,尤其是東亞各國——必須進行他所謂的「第三次轉型」,此即我們企業的組織型態和管理,必須配合全球化和數位化的潮流,為這一群人——知識工作者——提供一個讓他們能有效發揮生產力的環境和機制。
否則,徒有素質良好的知識工作者也將無能為力,這正如同徒有知識而沒有與任務結合的創新,也一樣無濟於事。
在這方面,讓我們借用杜拉克先生在他這篇序中特別寫給我們的鼓勵和期望,作為本文之結語,他說:我非常期盼台灣的經理人、專業人員與學生,能夠從這套《杜拉克精選》中汲取實用與重要的內容,好幫助你們應付艱難與嚴苛的挑戰。
謹以台灣版的《杜拉克精選》獻給你們。
謝謝你,杜拉克先生!
自序
本書收錄的31篇文章,是我在四十餘年中陸續完成的作品,最早的一篇是第10章〈凱因斯:經濟是個神奇的體系〉,寫於1946年;最新的一篇〈後記:一個社會生態學家的省思〉,是1992年特地為本書所寫。
本次重新付梓,除了部分標題略作更動外,全書內容與初版完全相同。
本書涵蓋多門學科,主題包羅萬象,但全是有關「社會生態」的文章,探討的都是人為環境。
這些文章研究個人和社會,或是個人和社群之間的互動,試圖將經濟、科技、藝術,視為社會經驗的不同層面,以及社會價值觀的多種呈現。
全書沒有任何理論性的文章,最接近理論的,要屬第11章〈管理的角色〉和第22章〈資訊、溝通和理解〉;前者試圖提出一套管理理論,說明它在「組織型社會」(societyoforganizations)中,特定的社會功能;後者是從邏輯和感知(perception),也就是溝通和意涵兩方面,來探討資訊。
不過,這兩篇文章絕非「純粹」的理論。
而就算是偏向探討「實務性」,討論「該怎麼做」的文章,仍是有理論基礎,或是至少具備理論層面。
本書行文淺顯易懂,希望讀者能夠樂在其中。
彼得.杜拉克
看更多
詳細資料
ISBN:9789869913904叢書系列:彼得杜拉克全集規格:軟精裝/544頁/15x21x2.72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管理與領導>管理學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
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同類商品新上架
1.
劉必榮談判精華課:33年經驗集大成,上過這堂課,視野、思維無限寬廣
2.
想要脫窮,先買張股票吧!:三度谷底翻身的上班族,給厭世代兒子的低薪致富投資法
3.
【限量親簽版】劉必榮談判精華課:33年經驗集大成,上過這堂課,視野、思維無限寬廣
4.
《期權三本套裝(第二版)》——《股票期權》《指數期權》《期權心理》
5.
風格小店陳列術:改變空間氛圍、營造消費情境,167種提高銷售的商品佈置法則(暢銷增修版)
本類新品熱銷
1.
信義學﹕ESG先行者10個有溫度的創新
2.
小資致富術:用主題式ETF錢滾錢
3.
一年投資5分鐘:打造每月3萬被動收入,免看盤、不選股的最強小資理財法
4.
ETF實戰週記:樂活大叔的52個叮嚀
5.
致富心態(獨家加贈ToBeRich手帳):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
本類暢銷榜
1.
信義學﹕ESG先行者10個有溫度的創新
2.
QBQ!問題背後的問題(30萬冊紀念版)
3.
稻盛和夫的實踐阿米巴經營:全員獨立核算收支盈虧
4.
雜訊:人類判斷的缺陷
5.
零規則:高人才密度x完全透明x最低管控,首度完整直擊Netflix圈粉全球的關鍵祕密
訂閱電子報
想獲得最新商品資訊,請訂閱免費電子報
關於我們
關於博客來
關於PCSC
隱私權政策
服務條款
人才募集
利害關係人專區
會員服務
加入會員
新手上路
會員分級
訂閱電子報
24小時隔日取貨
行動博客來
切換行動版
合作提案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加入供應商
AP策略聯盟
異業合作
客服中心
查詢帳號密碼
客服信箱
客服中心Q&A
線上客服
好站連結
OKAPI 閱讀生活誌
青春博客來
售票網
博客來Youtube
博客來粉絲團
得獎認證
天下雜誌2017金牌服務大賞
2016新世代最嚮往企業
SSL憑證服務
數位時代2012年台灣網站100強
電子發票推廣標章
dpmark資料隱私保護標章
數位時代2011台灣電子商務TOP50強
行政院環保署B2C網購包裝減量標章。
包裝減量。
環保材質。
循環包材。
客戶服務專線:02-26535588傳真:02-27885008服務時間:週一~五8:00~19:00,週六~日、例假日9:00~18:00,365天全年無休
博客來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臺灣115台北市南港區八德路四段768巷1弄18號B1之1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96922355-00000-9
Copyright©since1995books.com.twAllRightsReserved.
延伸文章資訊
- 1社會生態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社會生態學(Social ecology),是由默里·布克钦在1960年代發展出的一套哲學。 社會生態學認為現今的生態問題源自一系列根深柢固的社會問題,尤其在那些凌駕性地實行 ...
- 2社會-生態系統(socio-ecological… | by 林益仁 - Medium
從人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ecological 基本上就是對於「居所」的探究。基於以上的了解,如果我們將社會與生態兩詞整合來看時,它的意涵就是一個社群居所的意思。
- 3管理的新角色︰社會生態學視野下的美國 - 博客來
書名:管理的新角色︰社會生態學視野下的美國,語言:簡體中文,ISBN:9787508062280,頁數:245,出版社:華夏出版社,作者:[美]彼得‧F.德魯克(Peter F.Drucker)...
- 4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規劃建議會(2021/7/28)
反應已有或潛在社會需求/發展爭點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及其反饋; 能吸引跨領域研究議題形成(具豐富潛在之社會生態學議題); 資料共享服務; 能槓桿(外部)資源 ...
- 5社會生態學_百度百科
社會生態學研究動物和人類的社會組織及社會行為與生態環境之間關係的學科。20世紀20年代初美國學者R.E.帕克等人最早提出。60年代後,其研究發生革命性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