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民參與實踐現況初探 以台北市政府為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丘昌泰,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台北:元照。

... 江瑞祥、洪永泰等4人,2008,〈台灣公共治理指標建立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Skipnavigation NTUThesesandDissertationsRepository 社會科學院 政治學系 請用此HandleURI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1891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王宏文(HonwunWang) dc.contributor.authorMei-shiouLinen dc.contributor.author林美秀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17T06:13:46Z- dc.date.available2021-10-02 dc.date.copyright2018-10-02 dc.date.issued2018 dc.date.submitted2018-09-25 dc.identifier.citation中文部分 王菁雲,2001,〈議題導向之最適民眾參與技術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德川,1993,〈社區居民參與鄰里公園規劃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瑞琦,2011,〈基地台設置的風險溝通與公民參與之困境〉,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丘昌泰,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台北:元照。

丘昌泰,2010,《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四版。

丘昌泰、洪鴻智、陳金貴,2001,〈臺北市社區參與制度之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丘昌泰、洪鴻智、陳金貴,2002,〈建立市民導向的社區參與制度:北市經驗之評析〉,《行政暨政策學報》,35:1-44。

江存仁,1995,〈政策過程中之公民參與─以山豬窟垃圾掩埋場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江宜樺,2001,《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聯經,初版。

江瑞祥,2006,〈審議民主與民主審議〉,《台灣民主季刊》,3(3):213-220。

江瑞祥、洪永泰等4人,2008,〈台灣公共治理指標建立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江瑞祥、洪永泰、陳俊明,2012,〈100年度台灣公共治理指標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江家慧,2003,〈公民參與機制運用於政策規劃過程之研究—以雲林林內焚化廠設置過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曲兆祥,2004,《公民投票理論與台灣的實踐》,台北:楊智。

杜文苓、陳致中,2007,〈民眾參與公共決策的反思─以竹科宜蘭基地設置為例〉,《台灣民主季刊》,4(3):33-62。

杜忠良,2009,〈公民參與環境影響評估過程之研究:以宜蘭私立懷恩生命紀念館設置案為例〉,私立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

汪明生,2011,《互動管理與公民治理》,台北:智勝文化。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三民。

何明修,2006,〈台灣公民社會的新風貌〉,《新聞深度分析簡訊》,124:1-6。

何明修,2007,〈公民社會的限制─台灣政治環境中的結社藝術〉,《台灣民主季刊》,4(2),33-66。

何明修,2011,《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台北:群學。

何佩穎,19930,〈政策運作過程中的公民參與:以台北市政府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餘俠、黃子華,2009,〈優質公共治理與提升政府效能〉,《研考雙月刊》,33(5):18-28。

李正賢,2015,〈開放資料在臺北─臺北市開放資料成果介紹〉,《政府機關資通報》,第336期,104年10月:1-11。

李允傑、周信佑,2012,〈穩健減債,落實良善治理〉,《工商時報》,3月27日:A6版。

李允傑、丘昌泰,2009,《政策執行與評估》,台北:元照。

李武育,2012,〈行政院組織改造之成果及挑戰〉,《研考雙月刊》,36(6):34-41。

李仲彬,2007,〈資訊科技與青年公共參與─政治大學學生會網路投票之初探性研究〉,《中國行政》,第78期,6月:89-146。

李宜卿,2010,〈公民參與的機會與挑戰─台灣審議民主制度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李錦地,2010,〈環境影響評估制度之回顧與展望〉,《工業污染防治》,29(4):103-118。

李世德,2009,〈政府資訊公開法施行之成效、檢討與展望〉,《研考雙月刊》,33(5):88-92。

李長晏,2014,〈城市區域的理論形成與運作模式〉,《中國地方自治:2014臺灣城市區域國際學術研討會》,67(11):1-28。

吳英明,1993,〈公私部門協力關係和公民參與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2(3):1-4。

吳瑞蘭,1989,〈政策制定與民眾參與之研究─蘭嶼核能廢料貯存場個案分析〉,私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維萱、莊旻達,2013,〈世界咖啡館研究初探─教學場域之實證性分析〉,《通識教育學刊》,第11期:37-66,桃園: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林子倫,2008,〈審議民主在社區:台灣地區的經驗〉,《海峽兩岸參與式地方治理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林水波、王祟斌,1999,〈公民參與與有效的政策執行〉,《公共行政學報》,3:175-202。

林水波、邱靖鈜,2006,《公民投票vs.公民會議》,台北:五南,初版。

林子敬,2014,〈公民參與在我國環境影響評估制度中定位之研究:以台東縣美麗灣開發案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林正壹,1989,〈環境影響評估之民眾參與方式之研究─台灣地區個案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林國明、陳東升,2003,〈公民會議與審議民主:全民健保的公民參與經驗〉,《台灣社會學刊》,6:1-43,61-118。

林國明,2009,〈公共領域、公民社會與審議民主〉,《思想》,11(2009/3):181-195。

林國明,2016,〈公民社會與審議民主:一般公民和社團活躍份子的審議傾向〉,《臺灣社會學刊》,59:139-186。

林瓊珠,2008,〈試探影響民眾參與公民投票之因素〉,《直接民主與公民意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林鶴玲、鄭陸霖,2001,〈台灣社會運動的網路經驗:一個探索性的分析〉,《台灣社會學刊》,25:111-156。

林啟新,2005,〈公民參與與公共行政:以臺北市政府鄰里公園改造說明會為例〉,私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真夷,2011,〈大學生參與不同類型之服務學習課程與公民參與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尚達,2012,〈Facebook使用者公民參與行為與審議式民主態度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吳英明,1992,〈威權政治體制民主化過程中公共行政的發展〉,《中國行政評論》,1(2):1-4。

吳英明,1993,〈公私部門協力關係和「公民參與」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2(3):1-14。

邱張名琪,2011,〈N世代對於政治態度、網路使用行為對公民參與之影響〉,私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馬群傑,2011,〈公民參與導向之政策個案教學實證研究:名義群體技術的應用〉,《政治科學論叢》,50:37-94。

紀明君,2011,〈澎湖觀光博奕公投過程中行政官僚對公民參與態度之探討〉,私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徐千偉,2000,〈網際網路與公民參與─台北市政府網路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碩士論文。

孫建文,2008,〈大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四明、胡龍騰,2013,〈後新公共管理時期政府績效管理的公共價值意涵〉,《公共治理專刊》,3:73-83。

張志賢,2005,〈社區公民參與過程鄰避效應影響之研究:以桃園縣大園鄉與中正國際機場為例〉,私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陳文海,1998,〈公民參與之研究:在公共政策制定與執行上的限制及其突破策略〉,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陳文學、孫同文、史美強,2013,〈國際組織對公共治理之運用與研究〉,《公共治理季刊》,1(1):37-51。

陳明堂、郭宏榮,2007,〈行政程序法上聽證運作之實務與技巧〉,《研考雙月刊》,31(3):41-49。

陳桂香,1996,〈公共政策與民眾參與環境影響評估過程中民眾參與制度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金貴,1992,〈公民參與的研究〉,《行政學報》,24:95-125。

陳金貴,1993,〈公民參與的研究〉(上),《人事月刊》,第16卷第1期:11-25。

陳金貴,1993,〈公民參與的研究〉(下),《人事月刊》,第16卷第2期:16-26。

陳欽春,2004,〈民主治理與社會資本:臺灣地區公民信任實證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孝庭,2004,〈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碩士論文。

陳桂香,1996,〈公共政策與民眾參與:環境影響評估過程中民眾參與制度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陳南州,2006,〈臺中市高中職學生自我概念與公民參與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學碩士論文。

陳敦源、黃東益、蕭乃沂,2004,〈電子化參與:公共政策過程中的網路公民參與〉,《研考雙月刊》,28(4):36-51。

陳恆鈞,2009,〈參與治理是趨勢?或是迷思?〉,《文官制度季刊,考試院八十週年特刊》,12月:113-144。

陳俊宏,1998,〈永續發展與民主:審議式民主理論初探〉,《東吳大學全球化的挑戰與台灣社會研討會》,85-122。

孫本初、鍾京佑,2005,〈治理之初探:政府、市場與社會治理架構〉,《政大公共行政學報》,16:107-135。

孫本初、鍾京佑,2006,〈從地方政府到地方治理:網絡治理之分析〉,《中國地方自治》,59(4):33-54。

孫梅芬,2007,〈社區型非營利組織對公民參與之影響:以內湖安全社區促進會為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黃金鳯,1992,〈民間團體參與社會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以全國性財團法人文教基金會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光輝,2004,〈臺灣環境影響評估法制最佳化芻議〉,《律師雜誌》,292:29-41。

黃美玲,2010,〈環境影響評估與公民參與機制之研究:以竹科宜蘭園區城南基地開發為例〉,私立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

黃東益、李翰林、施佳良,2007,〈「摶感情」或「講道理」?公共審議中參與者自我轉化機制之探討〉,《東吳政治學報》,25(1):39-71。

黃東益,2008,〈審議過後─從行政部門觀點探討公民會議的政策連結〉,《東吳政治學報》,26(4):59-96。

葉俊榮,1993,〈環境影響評估的公共參與-規範的要求與現實的考慮〉,《經社法制論叢》,11:17-42。

葉俊榮,2009,〈民主與法治之間〉,《行政程序法之實施經驗與存在問題/聽證制度之理論、制度及實務》,元照出版社。

許文傑,2000,〈公民參與公共行政之理論與實踐─「公民性政府」的理想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博士論文。

許文傑,2000,〈「公民參與」的理論論述與「公民性政府」的形成〉,《公共行政學報》(政大),4:65-97。

許少峰,2010,〈新公共服務視野下探討公民參與在公共建設中之角色─以台北縣政府水利局個案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

許立一,2004,〈地方治理與公民參與的實踐:政治後現代性危機的反思與解決〉,《公共行政學報》(政大),10:63-94。

許立一,2008,〈實質公民參與:台灣政治後現代性危機的解決途徑〉,《人文社會學報》,4:133-158。

許立一等合著,2013,《當代治理新趨勢》,空大。

梁瑋倩,2008,〈公民參與落差之研究:以建成圓環為例〉,私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黃士瑋,2011,〈網路新媒體上的公民參與行為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斐萓,2012,〈都市更新中的公民參與和政府角色:以臺北市永春社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曾嘉怡、黃東益,2009,〈政府為何採用公民會議?政策學習的觀點〉,《台灣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動盪年代中的政治學:理論與實踐」》。

傅麗英,1995,〈公民參與之理論與實踐─民間教育改革團體的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碩士論文。

傅麗英,2000,〈非營利組織與公民參與:民間教育改革團體的個案研究〉,《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江明修主編,台北:智勝。

傅約翰,2003,吳比娜譯〈西方民主國家的治理論述:城市─區域案例〉,《城市與設計學報》,15及16期:21-30。

楊俊煌,20136,〈公民參與公共服務行為之研究:以桃園政府「夜天使的蛻變」計畫為例〉,私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博士論文。

楊建基,1996,〈臺北市議會公民參與之研究─以地方治理途徑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楊婉婷,2006,〈公民參與行政決策的問題初探〉,《研習論壇月刊》,64:30-39。

楊佳穎,2010,〈社區治理與公民參與:內湖安全社區與東勢安全社區之比較分析〉,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楊舜涵,2008,〈公民參與社區發展之實踐:以臺北市績優社區發展協會為對象〉,國立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魯俊孟,2011,〈知情公民在公共治理決策程序的功能分析〉,《空大行政學報》,22:159-180。

劉正山,2009,〈當前審議式民主的困境及可能的出路〉,《中國行政評論》,17(2):109-132。

劉祥得,2009,〈我國行政運作與公民參與因果模式分析:參與信心的中介效果之檢定〉,《選舉評論/學術專論》,6:1-30。

劉怡彣,2008,〈不同背景大學生的多元經驗與公民參與、學習表現之關係〉,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姵君,2008,〈環境議題中公民參與之探討:以中部科學園區七星農場開發計畫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宗業、吳嘉苓,2004,〈法人論壇─新興民主國家的公民參與模式〉,《臺灣民主季刊》,1(4):35-56。

蕭元哲、鄭國泰、王川臺、鄭春發,2006,〈高雄市第一港口跨港觀光纜車之公民會議研究〉,《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2:242-271。

蔡宏進,1985,《社區原理》,台北:三民書局。

蔡勝男,2005,〈公共行政治理的研究:歷史詮釋分析的觀點〉,《T&D飛訊》,34:1-17。

蔡雪秋,2017,〈參與式預算之成效評估:以新北市政府社會局「民間培力互助*共創幸福蘆洲」個案〉,淡江大學公共行政系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賴綉妮,2002,〈政策制定過程中公民參與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系碩士論文。

韓婷婷,1998,〈民眾參與環境影響評估的行為意向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榮姿,1998,〈社區發展政策中民眾參與情形之研究─以台北市社區發展協會為例〉,國立中與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平芳,1987,〈台灣地區民眾參與都市公園規劃之研究─以花蓮市美崙公園規劃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孟椒,2011,〈社區營造與公民參與之研究:以鹿港鎮南勢社區與花壇鄉橋頭社區發展協會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鄭詩君,2009,〈論我國環境影響評估法中之民眾參與及其法效性〉,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鄭慧蘭,2001,〈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研究:以臺北市公立高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豪君、廖書賢,2004,〈電子化民主法制規劃芻議〉,《研考雙月刊》,28(4):78-88。

羅晉,2008,〈實踐審議式民主參與之理想:資訊科技、網路公共論壇的應用與發展〉,《中國行政》,79:75-96。

羅瑩珊,2009,〈北臺灣大學生電視新聞媒體素養與公民參與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dvisorycommissiononIntergovernmentalRelations.1979.CitizenparticipationintheAmericanFederalSystem.1-35. Alvarez,R.Michael&ThadE.Hall.2004.Point,Click,Vote:TheFutureofInternetVoting.Washington,D.C.:Bookings. AnokyeNA.2013.Stakeholderparticipationinwaterresourcemanagement:thecaseofDensubasininGhana.Facultyofearthandlifesciences.Phdthesis.VUUniversity.Amsterdam. Arnstein,SherryR.1969.Aladderofcitizenparticipation.”JAIP35(4):216-244. Batcher,H.(1993)Introduction:Someexamplesanddefinitions,communityandpublicpolicy.London:PlutoPress. Bucek,J.,Smith,B.2000.Newapproachestolocaldemocracy:Directdemocracy,participationandthe‘thirdsector’.EnvironmentandPlanning—ParcC.18(1):3-17 Burton.P.2009.Conceptual,theoreticalandpracticalissuesinmeasuringthebenefitsofpublicparticipation.WestEuropeanPolitics.15(3):263-284. Cooper,T.L.,Bryer,T.A.,&Meek,J.W.2006.Citizen-centeredcollaborativepublicmanagement.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66:76-88. Cunningham,J.V.1972.CitizenparticipationinpublicAffairs.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32:589-602. Davies,B.B.,Blackstock.K..&Rauschmayer,F.2005.Recruitment,composition,andmandateissueindeliberativeprocesses:shouldwefocusonargumentsratherthanindividuals?Environmentandplanning-partC.23(4):599-616. Dryzek,JohnS.1989.Policyscienceofdemocracy.Polity,Vol:22(fall):97-118. Dryzek,JohnS.1990.Discursivedemocracy:politics,policy,andpoliticalscience.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Fung,Archon.2006.Varietyofparticipationincomplexgovernance.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66:66-75. Fung,Archon.2015.Puttingthepublicbackintogovernance:Thechallengesofcitizenparticipationanditsfuture.PARadministrationreview.75(4):513-522. Garson,G.D.,Williams,J.O.1982.Publicadministration:Concepts,reading,skills.Boston,Massachusetts:AllynandBacon,Inc. HalvorsenE.K.2003.Assessingtheeffectsofpublicparticipation.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63(5):535-43 HordijkM.,MirandaSaraL,SutherlandC.,ScottD.2015,ParticipatoryinstrumentsandpracticesinurbangovernanceinGuptaJ.,PfefferK.,VerrestH.,jRos-TonenM.(eds)GeographiesofUrbanGovernance.Springer,Cham.7:127-146. Hurlbert,Margot.,Gupta,Joyeeta.2015.Thesplitladderofparticipation:Adiagnosticstrategic,andevaluationtooltoasseswhenparticipationisnecessary.Environmentalscience&policy.50:100-113. IrvinR.e.A.,Stansbury,J.2004.Citizenparticipationindecisionmaking:Isitworththeeffort?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64(1):55-65. JamesJ.Glass.1979.Citizenparticipationinplann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objectivesandtechniques,JournaloftheAmericanPlanningAssociation.45(2):180-189. Morse,R.S.2006.Prophetofparticipation:Maryparkerfollettandpublicparticipationinpublic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ivetheory&praxis.28(1):1-32. Neo,BoonSiong.,Chen,Geraldine.2007.Dynamicgovernance:embeddingculture,capabilitiesachangeinSingapore,WorldscientificpublishingCo.PteLtd. Peters,B.Guy.1996.Modelsofgovernanceforthe1990s.InDonKettlandBrintonMilward,eds.TheStateofPublicManagement,Baltimore.MD:JohnsHopkinsUniversityPress.15-44. Roberts,NancyC.2004.Publicdeliberationinanageofdirectcitizenparticipation.Americanreviewofpublicadministration.34(4):315-353. Rosenbloom,D.H.1989.Publicadministration;Understandingmanagement,politics,andlawinthepublicsector(2nded.).NewYork:McGraw-HillBookCompany. Speer,J.2012.Participatorygovernancereform:agoodstrategyforincreasinggovernmentresponsivenessandimprovingpublicservices?40(12):2379-2398. Tambouris,Efthimios.,Liotas,Naoum.,Tarabanis,Konstantinos.2007. AFrameworkforassessingeParticipationprojectsandTools.Proceedingsofthe40thHawaii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ystemSciences.1-10. UNPD(UnitedNationsDevelopmentProgram),ReconceptualizingGovernanceDiscussionPaper2,1997.NewYork:UNDP. Walters,L.C.,Aydelotte,J.,&Miller,J.2000.Puttingmorepublicinpolicyanalysis.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60(4):349-359. Yang,K.F.2005.Publicadministrators’trustincitizens:Amissinglinkincitizeninvolvementefforts.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65(3):273-285. Yang,K.F.,Holzer,M.2006.Theperformance-trustlink:Implicationsforperformancemeasurement.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66(1):114-126.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1891- dc.description.abstract以往,由公部門掌握管理國家的權力,採行「由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在當前提倡新公共管理觀點與運動下,已產生根本性的變化,基於政府公共政策最終的服務對象是公民,惟有施政內涵貼近民眾需求,提升人民信賴,是實踐民主精神的第一步,台灣自從解嚴後,在立法及行政部門已逐漸將公民參與理念及機制納入政府治理中,然公民參與之機制有那些?有何優缺點?我國現行哪些公共政策議題已納入公民參與機制,其呈現成果為何?一直是學界與實務界關注的焦點。

本文為了解公民參與的理念與內涵,以台北市政府為實例,探究我國公民參與機制的運用現況,是否與時近提出的理論相近,而面對公民參與之缺點與困境,台北市政府於規劃與執行時,如何因應與攺善。

本文運用文獻分析法,也稱為次級資料分析法,蒐集國內外文獻及台北市政府官方網站資料,整理分析公民參與理念、重要理論、國內研究發現、我國制度發展現況及台北市運作情形,以充實研究內涵。

經分析文獻資料結果發現,台北市政府在公民參與機制的運用實踐上,參與式預算機制已達到公民參與光譜的夥伴關係與合作層次;而公聽會、聽證會、公民咖啡館、工作坊、座談會、論壇等機制仍停留在安撫與諮商之形式參與上,基於設置良善的參與機制推動公民參與的基石,在公民參與公共政策過程中,已使政府機關往日行政作為產生改變;未來加強公民與行政人員專業素養將是達成優質公民參與的重要推手。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InthepastthepublicsectorincontrolofmanagementpowerofthecountrytendstoadoptTopDownmanagingmethod.Yettherehavebeenfundamentalchangesinlightofcurrentpromotionofneopublicmanagementperspectivesandmovement.Civiliansaretheultimatetargetsofpublicpolicyservices.Onlywhenthepolicyinworkmeetsthepublic’sneedsandraisesthepublic’sconfidence,thepracticeofdemocracyspiritswillberealizedwithitsfirststepout.AfterTaiwanliftedMartialLaw,thelegislatureandexecutivebranchhavegraduallyadoptedtheideaandmechanismofcivicparticipationintogovernance.Whatarethetypesofcivicparticipation?Whatare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Whatarethepublicpolicyissueswhichhavebeenadoptedintocivicparticipationmechanismandtheresultsthereofpresented?Thesehavebeenthefocusofconcernsamongsttheacademiaandpracticefield. Forthepurposeofunderstandingtheideaandcontentofcivicparticipation,ofwhichthisthesisbasedonthecaseofTaipeiCityGovernmentexploresthemechanismincurrentpracticeinthiscountryaswellasexamineswhetheritmatchesmoderntheories.Whileencounteringdisadvantagesanddilemmaofcivicparticipation,howtheTaipeiCityGovernmentrespondsandimprovesinitsplanningandimplementingisalsoexplored. Thisthesisappliesdocumentanalysis,a.k.a.secondaryanalysis,tocollectdomesticandforeigndocumentsaswellasofficialwebsitematerialsofTaipeiCityGovernment.Alsotosortoutandanalyzeideasofcivicparticipation,importanttheories,findingsofdomesticresearch,currentsystemdevelopmentinthiscountryandthepracticeinTaipeiCitysoastoenhancetheresearchcontent. Theresultsofanalyzingdocumentsfindthat,incurrentpracticeandoperationofTaipeiCityGovernmentcivicparticipationmechanism,theparticipatorybudgetmechanismhasreachedthelevelofpartnershipandcooperationonthecivicparticipationspectrum.Othermechanismsuchaspublichearing,testimony,civiccafeteria,workshop,paneldiscussionandforumstillremaininnominalparticipatoryformsofpacificationorconsultation.Sincethewell-designedparticipationmechanismisthegroundstoneofpromotingcivicparticipation,ithasalteredthepastbureaucracyofgovernmentagenciesintheprocessofpubliccivicparticipation.Inthefuturetheenhancementofciviliansandpublicservants’professionalqualitywillbethemajorimplementingfactorofhighqualitycivicparticipation.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availableinDSpaceon2021-06-17T06:13:46Z(GMT).No.ofbitstreams:1ntu-107-P03322001-1.pdf:2048307bytes,checksum:680e227d9da61fb8be4410dd21b32752(MD5)Previousissuedate:2018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1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3 第二章公民參與理論5 第一節公民參與5 第二節公民參與之階梯理論9 第三節公民參與之民主立方體理論14 第四節公民參與之電子參與理論20 第五節公民參與之城市治理參與理論24 第六節小結28 第三章國內相關研究及參與現況簡介35 第一節國內相關研究35 第二節國內公民參與制度介紹52 第四章研究設計59 第一節研究方法59 第二節研究流程60 第三節研究對象與範圍61 第四節研究限制61 第五章公民參與在台北市的發展現況63 第一節台北市政府推動之公民參與63 第二節台北市公民參與網資料分析85 第六章以學理檢視台北市公民參與機制的運用分析99 第一節台北市公民參與機制設計之整理99 第二節台北市公民參與機制現況分析108 第三節台北市公民參與機制之民主立方體118 第七章結論與建議125 第一節研究發現125 第二節政策建議129 第三節研究貢獻133 第四節討論及未來研究方向133 參考文獻137 中文部分137 英文部分146 附  錄149 附錄一臺北市政府所屬各機關辦理公聽會應行注意事項149 附錄二臺北市政府及所屬各機關舉行聽證應行注意事項151 附錄三臺北市政府網路投票作業要點155 附錄四臺北市政府及所屬各機關辦理公民咖啡館活動須知158 附錄五臺北市政府及所屬各機關學校政府資料開放作業規範160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我國公民參與實踐現況初探─以台北市政府為例zh_TW dc.titleThePreliminaryStudyofourCountry’sCivicparticipationPractice:ACaseStudyofTaipeiCityGovernment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107-1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曾冠球,宮文祥 dc.subject.keyword公民參與,公共政策,政府治理,參與式預算,台北市,zh_TW dc.subject.keywordcivicparticipation,publicpolicy,governance,participatorybudget,TaipeiCity,en dc.relation.page163 dc.identifier.doi10.6342/NTU201804150 dc.rights.note有償授權 dc.date.accepted2018-09-27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社會科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政治學研究所zh_TW dc.date.embargo-terms2300-01-01 dc.date.embargo-lift2300-01-01- 顯示於系所單位:政治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107-1.pdf 作者未授權公開取用2MBAdobe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