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恐症】發哥曾患驚恐症一周三度入院心理專家教「478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只要有以上4項症狀,即代表驚恐突襲。

一般人在首次驚恐突襲發作時,以為自己身體出現狀況及問題,定會感到憂慮。

求醫後做足檢查,卻 ... 更多健康資訊 開啟hketApp 【驚恐症】發哥曾患驚恐症一周三度入院 心理專家教「478」呼吸法紓緩氣喘窒息 醫生診症室 11:00 2021/06/18 分享: 分享: 熱門 DSE 香港金曲頒獎典禮 超市大搜查 ISWIM 消委會 1萬消費券 香港小姐 靚太安樂窩 升中面試 小一派位 ▲心理專家教「478」呼吸法紓緩驚恐症發病時的氣喘窒息症狀。

早前藝人余文樂透露曾因工作壓力患上驚恐症,突然在飛機上覺得害怕,並感到呼吸困難;前港姐李珊珊也表示與驚恐症搏鬥長達8年之久,驚恐症是否城市人容易患上的疾病?註冊輔導心理學家余鎮洋,教我們了解何謂驚恐症及驚恐突襲,並提供紓緩方法。

現今社會壓力無處不在,遇上生活、工作及家庭等問題,很多人不時也會感到驚慌、憂慮,那是否就等於患上了驚恐症?註冊輔導心理學家余鎮洋(Isaac)稱,在心理學上,驚恐症屬於焦慮的一種,不過還細分驚恐症(PanicDisorder)、驚恐突襲(PanicAttack)及恐懼症(Phobia)等不同範疇。

驚恐突襲症狀多 Isaac表示,原來全球有多達3成人曾經歷過驚恐突襲,但確診患上驚恐症的人,卻只佔人口的1%-2%。

心理學認為,在沒有先兆之下,突然有一股強烈的恐懼或強烈的不適,在短時間內,出現以下症狀: ▼點擊圖片放大 只要有以上4項症狀,即代表驚恐突襲。

一般人在首次驚恐突襲發作時,以為自己身體出現狀況及問題,定會感到憂慮。

求醫後做足檢查,卻發現一切正常,令當事人更加擔憂害怕。

因為怕再度發作,而影響到原本的日常生活習慣,如避開某地方、暫停做某些活動等,甚至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這種不能預知、甚至沒有原因的強烈恐懼,就是驚恐症的開端。

因此有些人可能只試過驚恐突襲,卻未必一定會患上驚恐症;而且一般人不會在同一年發生第二次驚恐突襲,所以不用過於緊張。

而因為特定原因而產生驚恐及懼怕感,如幽閉恐懼、廣場恐懼及社交恐懼等,則視為恐懼症的一種,本質上跟驚恐症不同。

同場加映:娛樂圈中過往也有藝人坦言患上驚恐症,其中更不乏知名演員歌手。

點擊下圖即睇抗病經歷: ▲李珊珊受驚恐症困擾多年,她表示原因是自己性格硬淨。

(圖片來源:Instagram) ▲她表示:「遇到不如意的事都會一個人自己去頂」加上娛圈壓力大,日子長了情緒就爆煲。

(圖片來源:Instagram) ▲珊珊更憶述,患病時有次外出被途人指指點點:「乜你依家咁大隻,肥婆咁」令她感到失落。

(圖片來源:Instagram) ▲但也慶幸得到鄭秀文、古天樂、甘比、林保怡等好友支持,食了藥兩至三年,積極面對情緒病。

(圖片來源:Instagram) ▲至於發哥周潤發就是在20年前拍完《卧虎藏龍》後,出現失眠、呼吸困難、冒冷汗等症狀,最終才知患上驚恐症。

▲醫生向發哥表示,其不安症狀可能由於進軍荷李活所造成,因對自己要求太高所致。

後來周潤發學會放鬆心情、放下壓力,並服用抗抑鬱藥,3個月後情況見改善。

▲蔡卓妍(阿Sa)曾講過自己為人緊張,小時候一考試就暈,體檢卻無事。

(圖片來源:Instagram) ▲入行初期阿Sa更試過在家中暈倒,經醫生診斷是驚恐症發作。

(圖片來源:Instagram) ▼點擊圖片放大 +6 +5 舊創傷致驚恐症 Isaac認為,驚恐突襲就如一種自我防衛機制。

「心理學中有一個『戰或逃理論』,在原始時代人類面對洪水猛獸,就有種與生俱來的危機意識,因此會有心跳及呼吸加快的備戰狀態。

今時今日我們感到壓力時,亦有相同的反應,但如果身體應付不來就會失控,甚至出現驚恐突襲的徵狀。

」 在他的臨床經驗中,發現不少人因為過去經驗而導致驚恐症。

「例如曾經歷過創傷事件,未必一定關於死亡,可能是關係及情感上的創傷,如分手、離婚,又或是來自童年陰影、工作及家庭的壓力。

當時沒有經過正面處理,將當下感受遏抑,在自我防衛意識薄弱的時候,尤其在重臨舊地時,勾起傷感回憶,發生驚恐突襲。

」 反覆來襲極困擾 不少研究發現,女性患者比起男性多出兩倍,Isaac卻覺得因為女性比較正視情緒及表達,而男性可能少作求醫有關。

任何年齡的人也會患上驚恐症,他也遇過患病的DSE考生,主要以20多歲年輕人居多,在33歲前病發率亦較高,有機會是因為初出茅廬面對壓力而不懂應付。

亦有些患者可能有慢性疾病、或是家族病史引起。

如無緣無故重複出現驚恐突襲,次數頻密,因害怕驚恐突襲而開始改變日常習慣,干擾到正常生活。

甚至出現生理上的問題,如失眠、欠缺胃口,社交及工作亦受影響,就要立即求醫或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來襲時深呼吸紓緩 很多時在電影中見到有人氣喘窒息,會用一個紙袋幫助呼吸,原來並非是為了吸入更多氧氣或二氧化碳,而是讓患者視覺上見到紙袋一脹一縮,自己仍然有呼吸,令情緒穩定下來,但卻並非最好的解決辦法。

Isaac教我們使用一個「接地技巧」,是源自靜觀的方法,透過五官來進行。

口訣為「54321」,用眼睛望5件物件,並在心中默念物件的名稱、用手去觸摸4件物件、用耳朵辨識3種聲音、用鼻聞兩種氣味及用舌頭去感受一種味覺。

這方法令人的思想回到現在當下,穩定非理性的自己。

而最簡單及最有效的方法,還是控制呼吸。

他說:「很多人也不懂得深呼吸,其實中間要停頓,呼出的時間比吸入更長,可以謹記吸氣4秒,閉氣停住7秒,然後才呼氣8秒。

這樣才能夠調節及掌控呼吸,讓情緒慢慢冷靜下來。

不需要任何道具,而且人人能做,亦是最重要的方法。

」 長遠而言,驚恐症也可以根治的。

Isaac說生活工作平衡是相當重要,花多點時間發掘興趣及做運動,在重大壓力下也懂得如何去應對。

對於過去經歷過創傷的人,如果直到現在仍影響生活、工作及睡眠等,就一定要正視,主動尋找心理輔導及精神科醫生求助,得到藥物或認知行為治療。

「時間不會沖淡一切,反而會變成一種遏抑,因此一定要解決及處理。

」 同場加映:【TOPick診症室】雙職媽媽憂疫情及子女學業現驚恐 臨床心理學家黃沛霖教放鬆法 本港疫情未止,經過長達半年的抗疫下,市民的生活及工作環境都有大轉變,出現抗疫疲勞及精神壓力。

《TOPick診症室》嘉賓臨床心理學家黃沛霖指,疫情及社會環境下出現更多焦慮的情況,一些呼吸練習或肌肉放鬆練習則有助舒緩壓力和焦慮情況。

TOPick登陸MeWe啦:https://mewe.com/p/topick TOPfit推出食物資料庫,搜羅本地多間餐廳及逾千款食物營養標籤,令您食得有營又健康立即查看:bit.ly/2UJP4dx 訂閱Telegram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bit.ly/3bebLM2 記者:張頌婷 相關文章 【抑鬱症】馬浚偉受驚恐症折磨廿年 馬仔被傳再患思覺失調  11:35 2019/12/09 【抑鬱症】馬浚偉受驚恐症折磨廿年 馬仔被傳再患思覺失調  【驚恐症】發哥壓力過大馬浚偉病纏20年 精神科醫生解構驚恐症症狀 16:58 2021/02/09 【驚恐症】發哥壓力過大馬浚偉病纏20年 精神科醫生解構驚恐症症狀 【余文樂患病】余文樂自揭患驚恐症3年 近日病發感慨:怕以後都好不起來 10:46 2021/06/02 【余文樂患病】余文樂自揭患驚恐症3年 近日病發感慨:怕以後都好不起來 【一代童星】《寶貝智多星》童星被追討1.2萬元醫療費 40歲麥哥利高堅曾患焦慮症沉淪毒海 17:53 2021/03/05 【一代童星】《寶貝智多星》童星被追討1.2萬元醫療費 40歲麥哥利高堅曾患焦慮症沉淪毒海 你可能感興趣 【抑鬱症】馬浚偉受驚恐症折磨廿年 馬仔被傳再患思覺失調  11:35 2019/12/09 【抑鬱症】馬浚偉受驚恐症折磨廿年 馬仔被傳再患思覺失調  【驚恐症】發哥壓力過大馬浚偉病纏20年 精神科醫生解構驚恐症症狀 16:58 2021/02/09 【驚恐症】發哥壓力過大馬浚偉病纏20年 精神科醫生解構驚恐症症狀 【余文樂患病】余文樂自揭患驚恐症3年 近日病發感慨:怕以後都好不起來 10:46 2021/06/02 【余文樂患病】余文樂自揭患驚恐症3年 近日病發感慨:怕以後都好不起來 驚恐症 李珊珊 余文樂 情緒病 頭暈 治療 最高瀏覽 【兩性關係】丈夫性慾減遇上太太狼似虎性治療師揭男人年過30後之苦 16:03 2022/07/14 【兩性關係】丈夫性慾減遇上太太狼似虎性治療師揭男人年過30後之苦 【同性戀疑雲】與男友人行為親暱否認「轉機」 蔡淇俊不認曾戀陳自瑤 10:50 2022/07/20 【同性戀疑雲】與男友人行為親暱否認「轉機」 蔡淇俊不認曾戀陳自瑤 【MIRROR成員】Edan胞妹小如豬DSE考39分 可風中學全校考第3名 13:55 2022/07/20 【MIRROR成員】Edan胞妹小如豬DSE考39分 可風中學全校考第3名 昔日新聞 電子報 會員專區 訂閱/續訂 主頁 即時新聞 財經 理財 科技 中國 國際 商業 回歸25周年 大灣區 ESG 移民百科 博客 TV TV 財經台 地產台 家庭台 健康台 趨勢 財金猛人追蹤 財金專欄 研究報告 趨勢分析 投資 即時行情 市場拆局 新經濟 板塊攻略 大市 專訪 財金教室 行情 報章 周刊 實戰區 財智薈 報章 要聞 評‧析‧天下 金融 中國 國際 投資理財 地產 港聞 政治 評論‧世情 行政人員 工商 副刊 置業家居 投資理財周刊 昔日新聞 專欄 投資 樓市 香港 中國 國際 商貿及科技 副刊 知識 新經濟 宏觀 財金 業績 財富 消費 科技 地產站 即時樓市 新盤專頁 二手專頁 睇片揀筍盤 買賣樓攻略 家居生活 資助房屋 視頻新聞 實用工具 海外置業情報 TOPick 話題 健康 親子 娛樂 新聞 休閒消費 觀點 TOPickTV 靚太生活雜誌 Band1學堂 醫‧健 中小企 業界頭條 商管策略 數碼轉型 大灣商機 行內熱話 博客論壇 特約 iMoney智富 股樓投資 理財智慧 名人薈萃 環球政經 iMTV+ hket訂戶/會員專區 TOPick會員專區 iMoney會員專區 hket電子書書架 iMoney雜誌 RSS 其他版本: 文字版 揭頁版 集團網站 集團招聘 私隱政策 內容授權 常見問題 使用條款 訂閱條款 廣告查詢 聯絡我們 免責聲明豁免條款 香港經濟日報版權所有©2022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複製連結 {titl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