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老是面腫四肢腫,你也是水滯體質嗎?_林桂彤醫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全身性水腫(雙側水腫):通常發生於全身或雙側肢體,發生的可能原因較複雜,可能和心臟、肝臟、腎臟疾病有關,又或為甲狀腺低下、嚴重貧血或是維生素B1 ... 過年大吃大喝發胖別驚慌~佳禾中醫幫您找回理想體態~找到自信與美麗~體重減重療程量身訂做~歡迎洽詢櫃台諮詢 知識文章 [水腫]老是面腫四肢腫,你也是水滯體質嗎?_林桂彤醫師 分享到 27歲的上班族曾小姐工作需要久坐辦公室,近幾年走路時常常覺得身體有沉重感,四肢尤其是下半身容易變得浮腫,到傍晚時浮腫變得更加嚴重,曾小姐因此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心臟或腎臟方面的疾病,到相關科報到後各項指數與檢查卻都正常...     水腫(Edema)   水腫是甚麼呢?簡單來說水腫就是水液不正常的蓄積,它指的是我們的組織液沒有辦法經過良好的代謝循環,進而囤積在細胞組織或淋巴系統形成,除了外觀上的腫脹以外可能會伴隨痠或沉重感。

  水腫的成因有很多,其中又分為局部性水腫與全身性水腫: 局部性水腫:通常發生於單側肢體,可能為局部血管、淋巴管阻塞或發炎造成。

全身性水腫(雙側水腫):通常發生於全身或雙側肢體,發生的可能原因較複雜,可能和心臟、肝臟、腎臟疾病有關,又或為甲狀腺低下、嚴重貧血或是維生素B1缺乏,服用特定藥物也可能會造成水腫(如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等),另外糖尿病為系統性疾病可能合併心肝腎等器質性損傷。

部分引起水腫疾病及伴隨症狀參考 心臟病   伴隨胸悶心悸、運動後容易喘、呼吸困難、心跳急促或不規律,水腫持續不會消失,易從足部或下肢開始腫。

肝硬化、肝臟疾病  伴隨腹水、單腹脹大、黃疸身目發黃,患者常有肝炎病史,水腫持續不會消失。

腎臟病   伴隨小便有泡沫或量變少、蛋白尿、高血壓、貧血、容易疲倦,水腫持續不會消失,輕者面部浮腫,重者累及全身及胸腹。

甲狀腺機能低下   伴隨容易疲勞、體重增加、心跳變慢、食慾降低、舌頭肥大、便祕,水腫常發生於下肢,為非凹陷性水腫(即手指按壓無壓痕),伴隨眼眶浮腫。

  以中醫生理學的觀點來說,水腫可能因為外感,臟腑失調,或飲食失調使得機體的水液代謝失常而滯留,造成頭面、眼瞼、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腫。

  大抵來說,水腫和中醫的肺、脾、腎三臟最相關:肺主氣,調通氣的宣發肅降推動水液運行;脾主運化,負責全身的水液代謝與運行;腎主水,調通人體下焦水道,使人體多餘的水液及廢物從二便排出體外,三臟協同合作調通人體水液的代謝,若其中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有可能造成水腫。

  中醫看水腫辯證論治參考 脾虛水濕困:水腫以腹部、下肢明顯,起病緩病程長,伴隨倦怠感,胸悶有嘔吐感,口淡,小便清而短少,舌苔白膩,脈沉遲。

多由脾氣素虛,無力運化水濕,濕聚困脾,或涉水淋雨,寒濕內侵。

若兼陽虛則有伴隨肢體冰冷,食欲差,大便軟或腹瀉,舌質淡等表現。

中藥處理方式為強健脾氣使水濕化,使用方劑如胃苓湯、五皮飲或參苓白朮散加減,若脾陽虛則溫運脾陽、化濕利水,方用實脾飲加減。

  腎陽虛衰:常表現全身水腫,腫勢多先由腰足開始,腰以下及兩足踝明顯腫,腰膝痠軟沉重,陰部有濕冷感,畏寒肢冷,小便量少色清,舌淡胖,苔薄白,脈沉細弱。

中藥處理方式為溫暖腎陽、化氣行水,使用方劑如濟生腎氣丸或真武湯加減。

  氣血虧虛:漸見於面部及四肢浮腫,伴隨頭暈心悸,易喘,體倦精神差,胃口差,舌及口唇淡白,舌苔少,面色偏白,脈細無力。

多由脾胃氣虛或氣血兩虧導致水液代謝功能失常而發生水腫。

中藥處理方式為益氣補血為主,可選用歸脾湯、養心湯等。

    那像曾小姐這樣沒有實質臟器病變的案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功能性水腫(Idiopathicedema)   功能性水腫又稱為體質性水腫、非病態性水腫,為檢查不出項目指標異常或如心肝腎等臟器疾病的水腫,是一種排除性的診斷,水腫的種類裡此類型佔很大一部分,其發生的原因和體質與生活習慣有關,表現為對稱性水腫,如下肢腫則兩隻腳都會腫。

  雖然男性也會發生但更常見於20-40歲停經前的的女性,根據統計功能性水腫常與肥胖及情緒問題(如憂鬱症)伴隨發生。

另外目前針對特功能性水腫的西藥仍在研究開發階段,機理以刺激多巴胺分泌與交感神經活性來改善水腫。

    功能性水腫發生的原因和體質有關,甚麼樣的體質容易水腫?以中醫體質分類來說較常見於「水滯體質」,為一種全身水液代謝能力偏低下的表現。

  中醫認為功能性水腫為臟腑虧虛,氣化失常,水液泛溢所致,視患者的體質與狀況予以補益氣血、理氣活血、補脾益腎及利水消腫等治療方式,可使水腫獲得改善。

    水滯體質自我檢測(以下表現是否符合4項以上?) 容易浮腫 時常軟便或腹瀉 肢體易感沉重,天氣濕冷時加重 肌肉鬆軟無力 容易暈車 容易疲倦伴隨悶重的頭暈感 下半身較多肉的梨形身材 常感覺下半身沉重如坐浴水中     水腫及水滯體質的日常自我保健 維持或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運動可以促進全身新陳代謝、血液循環及淋巴回流,為改善水腫及水滯體質的良好方式。

45-90度,每次15-20分鐘,中途若感痠麻可活動腳踝及腿部暫時休息再繼續。

避免久站久坐及長時間固定姿勢。

避免高鹽分的攝取,減少刺激性食材並少吃冰涼的食物,身體冰冷會阻礙水分的代謝。

停止飲用過多的水分,飲水且盡量溫飲為主並小口慢慢飲用,若針對特殊身體疾患專科醫師有建議水分補充量者則應遵從醫囑。

消除水腫食材及飲品參考:紅豆、薏仁、玉米、金針花、紅茶等。

2018-10-01 撥打電話 撥打電話 為提供您最佳個人化且即時的服務,本網站透過使用"Cookies"記錄與存取您的瀏覽使用訊息。

當您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s技術支援。

Learnmore 接受並關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