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小兒視力異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眼瞼在嬰兒誕生時,已可對強光有所反應,會有閉眼的動作。

... 出生一個月後,可見到大一點的東西,過了2 個月後,才會追視人或手勢,左右眼開始有完成同時聚合運動的 ... 談小兒視力異常 作者:梁有松醫師 【一】幼兒眼睛跟視力的發育 眼瞼在嬰兒誕生時,已可對強光有所反應,會有閉眼的動作。

但是對於突然靠近眼前的物體,要到2至5個月後,才會有眨眼的反射動作,藉以保護眼睛。

瞳孔在誕生時,已可對強光有收縮的反應。

一般在出生後頭幾週內,瞳孔都呈現縮小的狀態。

在生下來一個月左右,瞳孔光反應才完全。

嬰兒虹彩前面的色素在誕生時非常少,顏色較灰藍,光線的透過性較大,以後顏色逐漸增加,至6個月左右,成為我們常見的深棕色。

水晶體於誕生時,幾乎呈現球形,內部柔軟,具有很強的折射力。

加上角膜在誕生時,形狀較突,亦具有較強的折射力,使光源或影像的焦點,能夠集中在比較短的眼軸上。

隨著年齡,其水晶體與角膜的形狀,緩慢的變成較為扁平,折射力亦較為降低,配合眼軸長度的增加,眼球本身需要的折射力較少,使光源或影像的焦點,能夠繼續集中在比較長的眼軸上。

視網膜上,對視力最敏感的區域即黃斑部,在出生時結構上仍然不夠完全。

視力仍然很差,在誕生後會繼續發育。

在4個月後,才會有和成人相當數量的錐狀感光細胞,但機能上尚未完全。

年僅一歲的幼兒視力大約有0.2,在2歲起開始逐漸進步,3歲時視力大約可達0.6左右,大致在4歲前後,視力才會達到1.0。

新生兒的視野,在出生時較為窄小,上下各不超過15度,左右各不超過30度,在2個月以後才明顯的增大,大約到一歲以後,才慢慢接近成人視野寬度的大小。

眼球運動方面,出生時多為無目標的施行眼球轉動,僅有部份的固定視線的動作。

出生一個月後,可見到大一點的東西,過了2個月後,才會追視人或手勢,左右眼開始有完成同時聚合運動的能力。

3個月大時,可追視移動的小物體,也可以辨別各種不同的顏色。

4個月大時,會看自己的手,也會伸手摸看到的東西,具有看遠看近不同焦點調視作用的能力。

到6個月大時,看東西可以有深度的感覺及立體感。

等到3歲左右時,已經有了精細的視覺反射運動的功能。

適量而柔和的光線,提供物體足夠的照明,讓嬰幼兒可以辨認不同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可以幫助眼睛視力的發育。

但是長時間接觸太強的光線,不能讓眼睛得到適當的休息,或者遮閉眼睛,不讓眼睛正常的看東西,反而都可能對眼睛視力的發育造成傷害。

【二】小兒視力異常的原因 小兒視力異常的可能原因,可分為先天性及後天性兩大類。

先天性因素如遺傳、染色體變異、代謝異常、早產、胎內感染、或不明原因所引起。

後天性的因素包括眼內發炎、眼部外傷、藥物、毒性物質、放射線物質的副作用、營養不良等。

嬰幼兒視力,如果在眼球視力發育期間內,眼睛受到任何疾病或傷害,例如角膜炎或角膜潰瘍所造成的角膜疤痕,先天或後天性外傷引起的水晶體混濁或脫位,近視、遠視、或亂視,兩眼不等視,斜視等等情況,干擾到進入眼內影像的清晰度,不能在視網膜上正確的聚焦,以至於眼睛無法正常使用,視力就無法正常發育而會引起弱視。

此時如果不及時治療及矯正視力,這種弱視將永遠不能恢復。

近視眼折射力太強,影像焦點落在網膜前方,需要戴用凹透鏡中和太強的折射力,使影像焦點聚在網膜上、遠視眼與近視眼相反,因眼球折射力不夠,影像焦點落在網膜後方,需要戴用凸透鏡增加不足的折射力,使影像焦點聚在網膜上、亂視眼即散光,是指同一眼上下左右各個不同方向的折射力不相同,影像焦點不能同時聚在網膜上,如果是規則性的散光,可以戴用圓柱鏡補償不同方向的折射力,使影像焦點同時聚在網膜上、如果是不規則性的散光,載用普通眼鏡的矯正效果較差。

兩眼不等視是指兩眼折射力不相同,影像焦點不能同時聚在網膜上,度數較高的一眼影像較不清楚,容易造成弱視。

弱視眼戴上完全矯正的度數的眼鏡,仍然不能有正常的視力,需要進一步的治療。

視力上的缺陷,極易影響學習的情緒。

小孩子不能看東西、讀書,就不能好好學習。

因此,視力對智能的發展,具有相當深遠的影響。

對視力的保護及保健工作,應從出生的第一天即開始。

【三】如何及早發現小兒視力異常? 視力異常所造成的行為上的改變。

對小兒視力異常的發現非常重要。

因幼兒不會自己表達自己的視力狀況,一般的視力檢查方式也不能適用於幼兒,但是旁人細心的觀察,仍然可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幼兒嚴重的視力異常,眼球可能會伴隨不由自主的震顫現象,或者只是無目標的轉動眼球,一般的視力行為發展比正常嬰兒差,不會追視人或移動的小物體,對環境周圍景物的變化,沒有反應,對於眼前的奶瓶玩具等物體,沒有主動抓取的動作。

在地板上爬行時,時常先碰到東西,才有感覺,沒有一定的目標或方向。

對於新奇的東西,喜歡用手摸或者拿到嘴裡,而不用眼睛去看。

家裡喜歡的玩具,一定都自己收藏得整整齊齊。

否則自己以後就找不到了。

在家裡可以自己走動,但是一到陌生的環境,就一定要父母牽手才敢走路。

出外時常常瞇著眼睛、低著頭走路、怕光、或者喜歡揉眼睛。

不敢自己上下樓梯,走路時常跌倒、撞到人、或者踢到東西。

經過一個時期的視力不良,還可能會產生斜視的現象,兩眼不能同時注視一個物體,當然更不會有進一步的立體視覺,或分辨物體前後遠近的能力了。

【四】小兒視力保健需要有關人士共同努力 以現今眼科醫學的進步來說,許多的小兒視力不良是可以醫治的。

患童仍然有機會可以過完全正常的生活,在一般的學校,接受普通的教育,不須仰賴特殊的教育安排。

事實上,有視力不良的小孩,心智能力並不低於一般的小孩。

重要的是,必須提高警覺,及早就醫。

尤其是有家族罹患先天性視力不良的小孩、早產兒、懷孕期有胎內感染可能者,更應在出生時就接受眼部檢查,以免以後視力上的缺陷,影響到學習的效果。

小孩子不能看東西、讀書,就不能好好學習。

視力對智能的發展,仍然具有相當深遠的影響。

對視力的保護及保健工作,應即早開始。

小兒視力保健的工作,要有良好的效果,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包括父母親、眼科醫師、視力矯正人員、以及學校、社會、政府等有關部門的配合。

現在政府實施全民健保,應將小兒視力不良列入新生兒先天性疾病的必要篩檢項目。

以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以後照顧一個視力障礙的患者更龐大的支出。

回衛教目錄畫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