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靶治療你必須搞清楚的6個觀念 - 康健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比如乳癌已將Her-2做為常規檢查,大約每4個乳癌病人會有1個帶Her-2基因陽性和蛋白質過度表現,適合做賀癌平治療。

又如肺癌,許多醫學中心已經提供自費做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大人社團 康健知識庫 癌症問康健 康健線上學習 康健嚴選 康健出版 康健影音 書香花園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電子報 首頁 看文章 醫療 癌症 治癌趨勢 標靶治療 你必須搞清楚的6個觀念 收藏 圖片來源/蕭世英 瀏覽數280,979 2008/03/01· 作者/張曉卉 ·出處/康健雜誌 第112期 放大字體 標靶治療 你必須搞清楚的6個觀念 「治癌效果神奇但藥價昂貴」,是目前許多癌症病人面對標靶治療的難題。

另一個情況是「聽說我的癌症有標靶治療且健保給付,為什麼醫生說我不適合?」面對標靶治療,該不該接受新藥、需不需要付出「買命錢」,綜合整理各醫學中心癌症治療醫師的建議:如果你是剛被告知得了癌症,最好問醫師:■從哪些檢查確定是癌症?一般應該要有病理切片報告。

■治療方式有哪些?現在有標靶藥物可用嗎?整合所有治療建議,配合自身年齡、體能、經濟狀況,家人照顧負荷量,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

無論是新病人或老病人,若你想用標靶治療,應該要知道:1.確定我的癌症有標靶可打詢問醫師有沒有相關病理或基因等分子生物檢查。

比如乳癌已將Her-2做為常規檢查,大約每4個乳癌病人會有1個帶Her-2基因陽性和蛋白質過度表現,適合做賀癌平治療。

又如肺癌,許多醫學中心已經提供自費做表皮生長因子(EGFR)基因檢測,在比較確定有靶心後再考慮要不要使用。

2.問清楚數據,避免亂槍打鳥若有標靶治療可選擇,詢問醫生過去研究報告效果,以及有沒有台灣病人的研究數據,是不是適合我來使用,再決定是否選擇標靶藥物。

廣告 因為每種標靶藥物治療成績不同。

除了基利克外,其餘藥物大約僅對10~30%的病人有效,有的甚至是個位數。

換句話說,100個病人可能不到30個病人使用標靶治療可控制癌症。

但有時醫生並未解釋清楚,致使病患以為標靶一定有效。

先問清楚目前可用的標靶藥物治療成績,再決定你要不要選用,「你不問,醫生不會講得那麼詳細,」馬偕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謝瑞坤強調。

3.「有效」不等於「治癒」標靶治療說的「有效」,大多是指腫瘤受到抑制,不再繼續生長,並非想像中治癒。

常常只有少數病人腫瘤有縮小、極少數病人的腫瘤甚至消失,標靶療效不是萬能,更不能當做取代化學治療手段,台大黃聖懿醫師表示。

4.不要太快放棄化療謝瑞坤醫師衷心建議,現在化療組合方式很多,不妨告訴醫生你的害怕或焦慮(比方怕掉髮、怕嘔吐),醫生可以調整化療套餐,避開你擔心的副作用。

謝醫師說,「我有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做完化療後,5年沒有吃藥,活得好好的。

」現在醫界也在發展「節拍式化學治療(metronomicchemotherapy)」,採低劑量、較低毒性、更頻繁、更短休息時間給藥,對控制癌症可能也有效,比傳統採最大容忍劑量化療方式,病人少受很多苦,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趙大中醫師說。

5.化療無效再做標靶,儘量加入臨床試驗,避開自費錢坑  廣告 如果你適合標靶治療,卻需自費而有經濟壓力。

醫師們皆建議,不妨按照健保的規範治療,因為這是醫界根據實證且國家有給付的治療準則,有時第二線、或轉移時就有標靶藥物可用。

或者可以詢問醫師有無適合的標靶新藥臨床試驗,可以節省花費。

63歲的徐蒞清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15年,用干擾素治療失效後改服用基利克,一年後出現抗藥性,白血球再次飆升。

在醫師建議下去年年中加入標靶新藥臨床試驗,每天口服兩次藥物,必要時補充血小板,病情控制住了,「我看病付的醫藥費比一般人還少,」他開玩笑說。

6.標靶治療有如多買一個保險,並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有癌症病友感嘆:「有標靶藥,我卻吃不起,當真命不如人?」其實可以不必這麼想。

標靶藥物雖是剋癌新利器,但有人花錢用了無效,有人很快產生抗藥性,所以並非萬能。

接受標靶治療,也不代表可高枕無憂。

趙大中醫師常向病人比喻,「標靶是幫你多買一個保險,降低復發機率,更重要是定時回診追蹤,萬一復發可以及早處理。

」 廣告 3年前,黃小姐在35歲、懷孕第八個多月時發現乳癌,3天後就催生、再隔3天就動手術切除乳房,接著做化療,連坐月子時間都沒有。

隔了11個月,黃小姐獲知賀癌平可降低近50%乳癌復發機率,她的FISH(螢光原位雜交法)檢查結果為陽性,屬於復發率較高、適合用賀癌平治療的病人,雖然錯過手術後輔助化療時間,仍決定自費施打賀癌平,「我想活下去,陪女兒長大,」黃小姐說。

現在黃小姐病情穩定,持續追蹤,當年提早催生的小女兒已經三歲了。

審稿專家: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謝瑞坤,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趙大中 看更多 您正在閱讀《康健雜誌》112期 川崎症 孩子高燒不退的心臟危機 讓老爸、老媽 快樂的秘密 夫妻離婚,如何不斷親子情? 更多本期內容 分享 收藏 訂閱 重點分享 加入康健Line好友 看下一篇文章 【2022康健癌症趨勢論壇】重症治療新契機,成人周邊造血幹細胞儲存 熱門文章 1. 猴痘疫情拉警報!邊境發現第一起猴痘境外移入案例 4. 用盛裝赴宴的心情服藥,陳文茜:生病雖苦,美好生活並沒有離開 2. 兒女爭產 指揮三軍的羅總長,為什麼搞不定身後事? 5. 甲狀腺亢進症狀?如何治療?甲狀腺亢進飲食禁忌一次看 3. 擔心記憶衰退、防失智 這5種精油有效! 6. 九成膝蓋痛不需手術 1招強化大腿肌力改善膝蓋疼痛 推薦文章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其他疾病 新冠疫情緩降,類流感反上升?指揮中心澄清了 感冒、流感、類流感有什麼不同? 最新專題 中年後重新愛父母 6個名人故事一起迎接新時代孝順之道 新冠確診、快篩陽怎麼辦?從預防感染到康復完全教戰 新冠復原指南 北榮專家說|讓醫療新知變得更簡單清楚 染疫醫生的確診日記 【母親節特輯】今年,不再與媽媽有距離 測測看,你有沒有心血管疾病?2022心腦血管就醫指南|康健雜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