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歷史簡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684年(康熙23年):台灣納入清朝版圖,清廷消極治台。
· 1721年(康熙60年):朱一貴(鴨母王)事件,歷經五十多天就失敗。
· 1729年(雍正7年):清廷重申禁止偷渡台灣令 · 1786年(乾隆 ...
台灣歷史簡表
台灣教師聯盟教材研究組編
台灣歷史簡表
史
前
時
代
1600年
舊石器時代晚期:約50000年前~5000年前(長濱文化為代表)
新石器時代早期:約7000年前~5000年前(大坌坑文化為代表)
中期:約5000年前~3200年前(圓山文化為代表)
晚期:約3200年前~2000年前(卑南文化為代表)
金屬器時代:約2000年前~400年前(十三行文化為代表)
歷
史
時
代
歷
史
時
代
國際競爭時期:荷蘭:1624年~1662年
西班牙:1626年~1642年(佔領台灣北部)
鄭氏據台時期:1662年~1683年
清領時代:1683年~1895年
1684年(康熙23年):台灣納入清朝版圖,清廷消極治台。
1721年(康熙60年):朱一貴(鴨母王)事件,歷經五十多天就失敗。
1729年(雍正7年):清廷重申禁止偷渡台灣令
1786年(乾隆51年):天地會林爽文之變,歷經二年,1788年平定。
1792年(乾隆57年):開八里坌港通蚶江(泉州)、五虎門(福州)。
1825年(道光5年):英人至基隆購樟腦
1855年(咸豐5年):英商與台灣道協商互市
1860年(咸豐10年):淡水開港,大稻埕興起。
1862年(同治1年):八卦會戴潮春之變,歷經五年餘,1867年才平定。
1874年(同治13年):恆春牡丹社事件,清廷開始積極治台。
1875年(光緒1年):沈葆楨奏請台北設一府三縣(台北府:淡水縣、宜蘭縣、新竹縣)
1884年(光緒10年):清法戰爭,法軍攻基隆、淡水,佔領澎湖。
清廷始知臺灣重要。
1885年(光緒11年):台灣建省,劉銘傳任首任巡撫,設三府一直隸州。
1887年(光緒13年):建基隆至台北鐵路,1891年通車,1893年通新竹。
1895年(光緒21年):馬關國際條約,台灣被出賣割讓給日本。
5月25日台灣民主國成立,此後,台灣人民武裝抗日20年,前仆後繼,充分表現台灣民族精神。
日治時代:1895年6月17日~1945年8月15日。
1897年:日人調查北部煤田,鴉片開始列入專賣
1900年:阿里山發現大森林
1908年:縱貫鐵路全線通車
1909年:台北至台南通電話
1915年:西來庵抗日事件
1920年:台灣地方制度改制,地名大改變。
1921年:台灣文化協會成立
1923年:第一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
1924年:宜蘭線鐵路通車
1927年:台灣民眾黨成立。
1930年:南投霧社抗日事件。
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主體工程完工。
1931年:第二次霧社事件。
1935年:10月10日,始政四十年紀念博覽會,福建省主席陳儀來台參觀。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
皇民化運動開始。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正式參戰。
國民政府也正式向日宣戰。
1943年:4月1日,全台實施義務教育。
11月,美英中三國舉行開羅會議,發表開羅公報,但無人簽字。
中華民國在台灣:1945年10月25日~
1945年:(民國34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二次大戰結束;10月25日台灣被國民政府接收。
1946年:(民國35年)國民大會在中國南京三讀通過《中華民國憲法》
1947年:(民國36年)2月27日爆發二二八事件。
1948年:(民國37年):國民大會制定é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û
,凍結憲法部份條款,總統可以一再連任。
1949年:(民國38年)5月19日警備總部宣佈台灣戒嚴。
6月國民黨公佈《懲治叛亂條例》。
12月,國民政府撤退逃亡來台,帶來一百萬軍民。
1950年(民國39年):6月,韓戰爆發,杜魯門宣佈台灣海峽中立化。
國民黨政府公佈實施《檢肅匪諜條例》。
1951年(民國40年):9月8日,日本簽訂戰後國際條約:舊金山和約,宣佈放棄台灣主權,但未明言將台灣歸給何國。
1960年(民國49年):雷震組é中國民主黨û
未成功而被逮捕入獄。
1964年(民國53年):彭明敏、謝聰敏、魏廷朝發表é
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û,首次提出é一台、一中û
的主張。
1970年(民國59年):4月24日,黃文雄、鄭自才在美國刺殺蔣經國未遂而被捕。
1971年(民國60年):10月25日,聯合國2758號決議:「中國」代表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
中華民國已不能代表中國。
1979年(民國68年)1月1日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中國(中共)對台灣改採和平統戰策略,倡議é
三通四流û。
12月10日發生高雄美麗島事件。
1980年(民國69年):2月28日林義雄家發生滅門血案。
1981年(民國70年):國家賠償法施行。
1987年(民國76年):7月15日解除戒嚴。
開放大陸探親,文化交流,間接貿易開始。
宜蘭反對六輕在利澤興建。
1988年(民國77年):1月13日,蔣經國去世,李登輝繼任。
5月20日,農民北上爭權益,發生五二0事件。
1989年(民國78年):台灣人口突破二千萬人,4月7日鄭南榕為言論自由在雜誌社自焚殉道。
5月19日,鄭南榕出殯時,詹益樺自焚於總統府前。
1990年(民國79年):3月19至22日,三月學運,大專生於中正紀念堂靜坐,絕食抗議,要求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及訂定民主改革的時間表四大訴求。
1991年(民國80年):李登輝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1992年(民國81年):《萬年國會》全部下台,國會全面改選,台灣邁向民主化。
1994年(民國83年):選舉台北、高雄院轄市市長及台灣省長。
1996年(民國85年):3月23日台灣直接民選第一任總統,中國以飛彈恐嚇台灣,台灣人不受恐嚇,堅持當家做主的尊嚴。
1997年(民國86年):9月1日國中一年級開始實施「認識台灣」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