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学业压力及知名校友 - 手机搜狐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全世界优秀的学子云集于MIT,就如他们一位教授说的“就是再优秀都还不够优秀”。

在这里紧张的理工科学习被誉为“高压锅”,新生们第一学期上的课都不给以 ... 麻省理工学院:学业压力及知名校友 2017-06-2011:37 来源:天道留学海外院校库 原标题:麻省理工学院:学业压力及知名校友   6、学业压力   全世界优秀的学子云集于MIT,就如他们一位教授说的“就是再优秀都还不够优秀”。

在这里紧张的理工科学习被誉为“高压锅”,新生们第一学期上的课都不给以字母表示的成绩,只给打“通过”或“不通过”。

这无疑是校方尽力想给学生们缓解点压力的结果。

在3S,即Study(学习)、Sleep(睡觉)、Socialactivities(社会活动)中,一般的MIT学生只能做到两个,如果有谁三个都能做到那就是一个“超人”。

MIT的学生必须拿满360个学分才能顺利毕业。

在繁重的学习中,学生们在“夹缝里求生存”。

你会看到在跑步机上有人边跑边看,“24小时房间”有着看书、查资料和小憩的人,MIT的学生读起书来不管时间,睡起觉来也不管空间。

学生入学后学习的刻苦程度也属罕见。

但即便如此,MIT学生在入学后四年内的毕业率却是92%(全美排第三名)。

在美国东北部漫长的冬天里,在枯燥的校园中,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一些学生情绪陷入低潮,对学校也是爱恨交加。

“我恨这个该死的地方”,据说这是MIT学生们最常说的一句话。

 7、发展战略   在对未来社会、科学和大学自身研究的基础上,MIT制定了未来的发展   战略:   1、吸引最优秀的学生和教师,给他们提供有刺激性的和有效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2、致力于研究基础科学,但应在把研究、学习和行动整合成一体的新模式中处于领先地位。

  3、致力于学术、探究和批判精神,并擅长把工业、政府和学术界联合起来,共同探索、解决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

  4、继续保证艺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强大计划。

  5、致力于扩大技术上和管理上的能力,但要考虑到道德和伦理问题。

  6、把服务于国家作为首要的和最重要的原则,但要认识到这需要全球性的参与、合作与竞争。

展开全文   7、开拓新的财政来源,增加公民、联邦政府和商业界对科学、技术、研究和高等教育的理解与支持,吸引私人投资的增加。

  麻省理工更加地注重全球化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其在国际上的产学研合作。

2007年,麻省理工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达成协议,共同建设马斯达尔科学技术研究院-世界上第一所专注研究另类和可持续能源、并培养研究生的高等院校。

2009年,浙江大学、麻省理工与新加坡达成协议,共同建设新加坡技术与设计大学,2011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2011年俄罗斯斯科尔科沃基金会与麻省理工学院达成协议,共同建设斯科尔科沃技术大学,2013年投入运行。

2003年,西班牙阿拉贡政府、萨拉戈萨大学和麻省理工达成协议,在欧洲最大的物流中心萨拉戈萨市成立MIT-萨拉戈萨物流研究院(ZLC),并从2005年开始招收MIT-萨拉戈萨供应链管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ZLOG)。

2011年,马来西亚政府和麻省理工达成协议,共同创建了MIT-马来西亚供应链创新学院(MISI)并招收MIT-马来西亚供应链管理硕士研究生(MSCM)。

  在中国,麻省理工也一直在积极寻找科研的合作伙伴[25-26],也取得一些成果。

2009年11月15日,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在北京成立。

2010年6月21日,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成立,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麻省理工学院校长苏珊·霍克菲尔德和香港中文大学候任校长沈祖尧共同为联合中心揭牌[28]。

在联合办学方面,麻省理工也在积极努力与南通市政府、上海交通大学开展合作,争取共建一所研究型的科技大学。

 8、学术交流   至2000年起,剑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MIT)每年各送约30位品学兼优的大三生到对校进行学术交流一整个学年(九个月)。

此政策使剑桥学生学习麻省理工世界顶尖的科学技术,相对地让麻省理工学生学习欧洲历史悠久的人文气息。

每年约上百名学生申请各校的30位名额,竞争相当激烈。

麻省理工也是剑桥大学唯一开放交换学生的姐妹校。

  2006年的11月,麻省理工学院与剑桥大学合作的研究团队,揭橥一项名为“静音喷射机倡议”的计划,将彻底改造客机的概念设计:未来的客机将不只能更省油,而且还安静无声,一解机场附近居民饱受飞机起降噪音折磨之苦。

这一“静音喷射机”可以运送215名乘客,并可能在2030年时加入航空界。

这架客机的噪音从机场外听起来,大约像洗衣机或其他家电的噪音。

  9、历任校长   序号名字上任时间   1威廉·罗杰斯1862年   2约翰·丹尼尔·朗克尔1870年   3威廉·罗杰斯1879年   4弗朗西斯·沃克1881年   5詹姆斯·克拉夫茨1897年   6亨利·普里切特1900年   7阿瑟·阿莫斯·努瓦斯1907年   8理查德·麦克劳林1909年   9埃利胡·汤姆森1920年   10厄内斯特·尼科尔斯1921年   11埃利胡·托马斯1922年   12塞缪尔·斯特拉顿1923年   13卡尔·康普顿1930年   14詹姆斯·基利安1948年   15朱利叶斯·斯特拉顿1959年   16霍华德·约翰逊1966年   17杰罗姆·魏斯纳1971年   18保罗·格雷1980年   19查尔斯·韦斯特1990年   20苏珊·霍克菲尔德2004年   21拉斐尔·莱夫2012年  10、杰出校友   劳伦斯·萨默斯,美国前财政部长;哈佛大学的第27任校长;1982年,他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诺姆·乔姆斯基,是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的荣誉退休教授。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被认为是20世纪理论语言学研究上最伟大的贡献   巴兹·奥尔德林,第二名(在尼尔·阿姆斯特朗之后)踏上月球的人而闻名;1962年获得麻省理工太空工程博士学位   本·伯南克,现任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197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多伊奇,中央情报局前局长;现任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正教授   本雅明·内塔尼亚胡,以色列前总理;1971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学士,1973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院硕士学位   蒂姆·伯纳斯-李,万维网之父;1994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创立了万维网联盟   卡莉·费奥丽娜,前惠普公司首席执行官;198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院硕士学位   贝聿铭,世界级建筑师;1940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学士学位   张忠谋,台湾集成电路制造公司董事长,1952年获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士学位,1953年获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硕士学位   张朝阳,搜狐公司创始人,现任搜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993年获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叶乃裳,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迄今惟一女教授   钱学森,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奠基人,1936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

  葛守仁,王安   芭芭拉·利斯科夫,2008年图灵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系教授   孟少农,1942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中国汽车工业杰出奠基人之一,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第一任院长。

  诺贝尔奖得主(以下只列出大约麻省理工1/4的得主)   奥利弗·威廉姆森,获得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955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士学位   阿达·约纳特,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1970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   保罗·克鲁格曼,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977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博士学位   郝慰民,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1983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硕士学位   埃克里·马斯金,获得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前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   乔治·斯穆特,获得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66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双学士学位(数学和物理);1970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博士学位   安德鲁·法厄,获得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83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博士学位   理查德·施罗克,获得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现任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正教授   罗伯特·约翰·奥曼,获得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955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纯数学博士学位   弗朗克·韦尔切克,获得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正教授   罗伯特·F·恩格尔,获得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前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   罗伯·霍维兹,获得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68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硕士学位;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系正教授   科菲·安南,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和平奖;联合国秘书长(1997-2006);1972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院硕士学位   沃夫冈·凯特利,获得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正教授   百瑞·夏普雷斯,获得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前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正教授   崔琦,获得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前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1968-1982年)   约翰·福布斯·纳什,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前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教授   丁肇中,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正教授   理察德·费曼,获得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3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士学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推荐阅读 天道留学海外院校库 文章 总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6秒后 进入搜狐首页 今日推荐 进入搜狐首页 意见反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