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傳福音 - 網上生命讀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前也許有嗜好,有脾氣,是人所共知的;現在得救了,要傳福音,就得明顯給人看見,那些都脫離乾淨了。

這樣,福音才能傳出去。

福音在我們身上沒有能力,就不能盼望在別人 ... 主頁網上圖書第三篇、傳福音書名:生命長大的路線第三篇 傳福音 傳福音乃是主復活升天前,給我們的一個簡單的使命。

(太二八18~20。

)然而傳福音要有果效,需要許多的講究。

脫離罪惡 首先,傳福音要有果效,必須有夠多的捨棄,或脫離。

捨棄什麼?脫離什麼?傳福音要有果效,至少有四樣東西必須捨棄、脫離。

首先是罪惡;一個人要傳福音有能力、有果效,首先必須明顯的脫離罪惡。

從前也許有嗜好,有脾氣,是人所共知的;現在得救了,要傳福音,就得明顯給人看見,那些都脫離乾淨了。

這樣,福音才能傳出去。

福音在我們身上沒有能力,就不能盼望在別人身上有能力。

所以,一個人傳福音要有能力、有果效,首先,他必須接受主大能的福音,(羅一16,)使他脫離罪惡和任何不當的習慣。

我們傳福音,若是罪惡、脾氣、習慣,在主面前沒有脫離得乾淨,就難得有能力。

比方,我們在同學或同事中,有一個習慣是他們看不起的,這習慣若沒有脫離,就很難盼望我們在他們中間傳福音能有果效。

有的弟兄姊妹,福音在他們身上缺少能力,就因他們話太多。

也許他們各方面都很好,只是話太多;結果所有同學或同事不只不以為然,甚且厭煩他們的多話。

所以,他們傳福音自然沒有能力,因他們的多話沒有受對付。

若是他們能對付他們的多言多語,許多人定規能接受他們所傳的福音。

我們要傳福音,就得把人所定罪、不以為然的,統統脫離乾淨。

就如保羅所說,他向什麼人,就作什麼人,(林前九20~23,)總不叫人厭煩。

福音沒有能力,福音傳不出去,基本的難處還在於我們。

許多弟兄姊妹,在人跟前無法傳福音,是因許多事沒有對付得好。

譬如他們從前得罪了同學,或得罪了同事,現在自己得救了,卻還沒有去陪罪、道歉或對付,以致向同學、同事傳福音,沒有能力。

凡對人有虧欠的事,總要盡力對付乾淨,傳福音才有能力。

不要說對別人,就是對自己家裏的人也是這樣。

從前對父母有虧欠,或對丈夫有虧欠,對太太有虧欠,都得對付清楚。

若是在家人面前沒有好的對付,就不要指望在家裏有強的福音能力;這是不可能的。

總得我們對付乾淨,傳福音才有能力。

脫離世界 其次,傳福音要有果效,就要脫離世界。

脫離世界包括脫離我們的為人,我們的生活等。

一個傳福音的人,必須是撇下一切的人;撇下的越多,福音的能力就越強。

難怪五旬節的時候,福音的能力那麼強,就因門徒撇下了一切。

今天有的人得著聖靈的澆灌,卻沒有五旬節的能力。

五旬節的時候,門徒撇下一切跟隨主,將他們的家業、名譽、聲望、身家,全都置之度外;因此他們得著了能力。

不錯,聖靈降在誰身上,誰就能得著能力,但聖靈只能降在撇下一切的人身上。

聖靈降在你我身上,要使我們有能力,但必須我們是個撇下一切跟隨他的人。

我們若不是撇下一切跟隨主,就是有聖靈降在我們身上,那個能力還是顯不出來。

不只聖經這樣說,教會歷史也這樣告訴我們。

什麼時候人撇下一切跟隨主,什麼時候主的福音在人身上就有能力;什麼時候我們落到安逸的生活裏,什麼時候我們就失去了福音的能力。

主所差遣出去傳福音的人,就是主所召的人。

一九三四年,在煙臺有一次很有能力的傳福音,就因那天出去傳福音的人,都是撇下地而來,帶著天出去。

凡沒有好好答應主呼召,撇下地而來的,就沒有法子帶著天出去。

每一個傳福音有能力的人,都是先答應主的呼召,把地撇下,然後受主差遣,帶著天出去傳福音給萬民聽。

這樣的人傳福音才有能力。

脫離自己 第三,要脫離自己。

傳福音要有果效,不只罪惡要脫離,世界要脫離,自己也要脫離。

許多弟兄姊妹傳福音沒有能力,是因為太顧到自己。

所以我們說過,一個人傳福音要有能力,就得從自己的寶座下來。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寶座,作太太的有太太的寶座,不容易下來;作經理的有經理的寶座,不容易下來;作學生的有學生的寶座,不容易下來。

作父母的有父母的寶座,作兒女的有兒女的寶座。

總之,人都是帶著自己的寶座,只要人開口說幾句話,別人就懂得她是太太,他是經理,或他是大學生。

一個傳福音有能力的人,是沒有罪惡,沒有世界,也沒有自己的。

許多人傳福音很有能力,卻一點也沒有自己的味道。

人說他是達官顯貴,但他不像;說他是名師高人,也不像;總之,無人能看出他是誰,因他沒有自己的架勢。

假若在我們中間,有一個在家裏作太太的姊妹,老是在那個太太的寶座上,她傳福音自然是沒有能力;就是作學生的也是如此。

只要我們一直想保持自己,保有自己,福音在我們身上就沒有地位,也沒有能力。

我們要起來傳福音,就當沒有身價,沒有自己。

若是我們中間有位弟兄,在中學作教員,有負擔向鄉下人傳福音,而那些鄉下人是挑大糞的,這位弟兄能不能和他們一起挑呢?不能;因為他沒有脫離自己。

什麼叫作脫離自己?用句簡單的話說,就是不在自己裏面作人,而在別人裏面作人。

你是一個中學教員,碰見一個鄉下挑大糞的人,你不在自己裏面,而是在他裏面,和他一樣,你就能得著他。

你是一個富足人家的太太,碰見一個討飯的窮太太,你在她裏面作人,不讓她覺得她貧窮、你富足,反而覺得你和她一樣,你也一定能得著她。

在別的事上我不敢說,在傳福音的事上,的確是這樣。

有的弟兄是作經理、作上司的,對下屬傳福音,說,「你要得救,不要以為一個月賺幾塊錢就可以了,不信耶穌死了是要下地獄的。

」這樣的福音是不會有果效的。

我也看見有的姊妹,對用人說,「張媽,你要信耶穌,不信耶穌不得救,下地獄很可怕。

」好像日本天皇在命令老百姓一樣,那種福音沒法子有能力。

要有能力,總得從自己裏面出來。

從前到中國來的西教士,不能說個個都好,但大部分實在是好。

據聞有幾個西教士,初到山東的時候,在鄉下傳福音,鄉下人身上有蝨子,冬天蓋的被窩也有蝨子;但這些西教士不怕。

他們下鄉傳福音時,就和那些鄉下人調在一起。

需要過夜時,因為窮人的被不多,他們就都睡在一個被窩裏;只要睡過一夜,全身都是蝨子。

然而,他們因此得了許多鄉下人。

有的鄉下人很窮,屋外養豬,屋內養驢,屋當中還放著石磨。

到了晚上,傳福音的人就睡在那磨盤的圈圈裏;旁邊是驢,驢晚上還吃草,實在是痛苦。

然而他們個個甘心情願。

雖然今天我們身處大都會,沒有那麼多難處,但原則還是一樣。

我們若總是持守要別人來就我們的態度,福音就沒有法子出去。

惟有脫離自己,去就別人,福音才有能力。

脫離自覺 第四,要脫離自覺。

傳福音要沒有自己的感覺,特別是站福音講臺的人。

一個在講臺上傳福音,替神說話的人,必須沒有自己的感覺。

每一個傳福音的人,不光是站講臺,就是私下傳福音,都得沒有自覺。

比方,我們向人傳福音,傳到學校的體育場,那人開始接受時,我們能不能和他一同跪下禱告。

若是跪下去我們會有感覺,那必定不靈。

這不是臉皮厚不厚的問題,而是我們根本就沒有臉皮。

人越嘲笑,我們越沒有臉皮;人越戲弄,我們越傳福音。

有的弟兄很有傳福音的心,但自覺的心脫不乾淨,就是傳一點,也無法釋放,所以能力出不去。

我信這四個脫離,脫離罪惡,脫離世界,脫離自己,脫離自覺,能叫福音有能力。

對此,我們必須好好對付。

福音從我們身上出去,要有能力,就得有這四個脫離。

要盼望傳福音有能力,這四點對付必須對付得越厲害越好,對付得越認真越好。

這必須我們臉皮要厚,甚至是沒有臉皮。

我們若是有這四點的脫離,就是沒有聖靈的澆灌,也會有能力。

接受聖靈的澆灌 第五,要接受聖靈的澆灌。

(路二四49,徒一8。

)傳福音要有果效,除了以上四點對付外,還要好好禱告,用信心接受聖靈的澆灌。

聖靈的澆灌,能使我們的靈得著加強;沒有聖靈的澆灌, 我們的靈無法出來得夠多。

靈要出來得夠多,必須有聖靈的澆灌。

然而,若沒有前面四點的脫離,聖靈的澆灌是顯不出能力的。

聖靈澆灌的標準,在五旬節。

我們要得著聖靈澆灌的能力,就要察看五旬節那天的光景。

(徒二1~4。

)五旬節那天,彼得、雅各、約翰都經歷了脫離。

沒有疑問,他們脫離了罪,脫離了世界,也脫離了自己,並且他們為主作見證,早已奮不顧身,沒有了自己的感覺。

所以聖靈立刻降在他們身上。

聖靈降在他們身上,就是能力。

就如我們作一個化學實驗,可能因某種元素加進來,就產生威力而引發爆炸。

許多人追求聖靈澆灌,也得著了澆灌,然而卻仍舊沒有能力。

五旬節得著聖靈澆灌的人,是有所脫離的人,但今天追求聖靈澆灌的人,沒有脫離。

所以,我們若要傳福音有能力,要得著聖靈澆灌,就非先有脫離不可。

有夠多的禱告 第六,要有夠多的禱告。

在傳福音的事上,生命重要,禱告更重要。

無論是在學,或在職的弟兄姊妹,若要使福音在我們身上有能力,我們就得在一起,用禱告釋放自己,用禱告釋放福音,用禱告釋放人的靈魂。

禱告越透,福音就越有能力;福音沒有能力,乃因禱告不夠透徹。

所以,要使福音有能力,就必須有夠多的禱告。

在每一個地方教會中,都該有一班弟兄姊妹,有傳福音的負擔,為著福音有透徹的禱告,好像什麼事都顧不得,只為得著人的靈魂禱告。

有愛罪人靈魂的心 第七,要有愛罪人靈魂的心。

這愛不是自己有的,乃是神給的;也不是從自己來的,乃是禱告來的。

我們越為人的靈魂禱告,就越有愛罪人靈魂的心。

我們會覺得,一個罪人的靈魂要滅亡,就好像我們要滅亡一樣。

我們的福音沒有能力,就因我們裏面對人靈魂的關心不夠。

我們要作傳福音有能力的人,就得向主要愛罪人靈魂的心。

會運用聖經的話 第八,要會運用聖經的話。

首先是四個脫離,然後是聖靈澆灌,接著要有夠多的禱告,還要有愛罪人靈魂的心,末了,就要會運用聖經的話。

這八點我們若能好好操練,傳福音就能很有果效。

前七點若是我們都有了,當我們去對人傳講福音時,還得會用聖經的話。

有時人信了,我們還要用聖經的話餵養他、堅固他。

所以,聖經裏有幾類的話,我們需要熟悉、精練的來使用。

第一類是關於神,第二類是關於罪,第三類是關於救主,第四類是關於救法,第五類是關於悔改和相信,第六類是關於神的救恩。

換言之,就是說到如何得著赦罪、稱義、有永遠的生命、與基督一同活過來。

然後是第七類,知道關於自己得救的事;第八類,是得救後該當如何行事為人。

這八類經節,我們都該通達熟練。

關於以上八類經節,我們略略作了整理。

第一類關於神的,羅馬一章二十節,給人看見有神;行傳十七章二十四至二十九節說,神可以由人揣摩而得。

此外,還有十四章十五至十八節,這一類經節都證明有神,我們若是運用得好,是非常有幫助的。

最好是我們能預備一本簿子,將這些經節記下,熟背,以便隨時應用。

第二類關於罪的,有羅馬三章二十三節、九至十八節,五章十二節,六章二十三節,馬可七章二十一至二十三節,羅馬一章二十八至三十一節;這些都是關於罪的經節,需要我們熟練,最好都會背。

特別是羅馬六章二十三節:「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字字要背過,章節也要記清楚。

第三類是證明主耶穌是救主的經節,有行傳四章十二節,馬太一章二十一節,提前一章十五節。

第四類,關於救法的,就是十字架,有彼前二章二十四節,三章十八節,林後五章二十一節,以賽亞五十三章六節,約翰一章二十九節,希伯來九章二十二節,馬太二十六章二十八節。

第五類關於悔改和相信的,就是接受救恩的方法,有馬可一章十五節,約翰三章十六節、三十六節,行傳二章三十八節,十六章三十一節。

第六類關於救恩的,包括赦罪、稱義、有永生、有平安等,有行傳十章四十三節,以賽亞一章十八節,約壹一章九節,羅馬三章二十八節,約翰六章四十七節,五章二十四節,約壹五章十二節。

第七類關於知道自己得救的,有羅馬十章九至十節、十三節,約壹五章十三節,約翰三章三十六節,五章二十四節。

第八類關於得救以後的,有馬可十六章十六節,馬太三章八節。

這八類經節我們都要熟練。

福音問答 問:弟兄要我們不要太注重人的情感,但是當我們傳福音時,是否可以多注重人的情感,摸人的情感?或者也可以使用自己的情感? 答:傳福音不是摸不摸人情感的問題,乃是說人裏面有靈、有魂,魂的大部分是情感,所以為要一個人能受感動,就得叫他的情感受感動。

因此,傳福音時需要打動人的情感。

然而,只能打動到某一個度數,情感打動了,還得把實際屬靈的東西給人。

僅僅打動情感而沒有屬靈的東西給人,是沒有用處的,因為一轉身就什麼都過去了。

所以,打動人的情感要適度;有的人太用情感,整個聚會都是情感的空氣,沒有實在的種子種在人裏面,結果是徒勞無功。

人光是受一點衝動,裏面沒有得著實在的東西,仍是虛空的。

然而有時,資訊講得雖好,但種子種不進去,也是枉然;所以兩者都要適度。

好像種田的一樣,土翻得差不多,就要把種子種下去。

光翻土沒有用,要撒種;但土不翻,土不松,種子撒不進去,也沒有用。

兩者都要適度。

問:一個貧窮人對一個富足人傳福音,或者一個地位低的人對一個地位高的人傳福音,總是不方便,這怎麼辦? 答:富足人不容易忘記他是富足人,貧窮人不容易忘記他是貧窮人,有地位的不容易忘記他是有地位的人,地位低下的也不容易忘記他是低下的人;然而為福音的緣故,所有人都該一起來,根本不覺得自己是富人,是窮人,是有地位的人,或是低下的人。

傳福音時,我們不該覺得自己是窮人,或是低下的人。

若說,我們真是窮人,地位低下,我們也不該在乎,因我們的目的是福音。

若說我們是富人,是官長,我們也不該驕傲,因我們的目的仍是福音。

我們傳福音時,總得脫離自己,不曉得什麼叫貧窮,什麼是低下。

問:假若傳福音傳多了,說重了,對方有反感,怎麼辦? 答:我們都知道打拳有兩種。

一種是打上去,好像很野、很重,但實際上一點也不痛。

另一種是把拳輕輕放在人身上,看起來好像不重,但回家脫下衣服一看,已經變青紫了。

傳福音也是這樣,對有的人傳福音,要輕描淡寫,不要引起人的反感;要操練話語雖重,但是不野,像那種輕輕打在人身上的拳頭一樣。

問:傳福音的時候,本省人比外省人不容易接受,該如何是好? 答:向本省同胞傳福音,不像對外省人那樣容易,原因在於:第一,外省人因為飄流,心情動了,所以很容易接受福音。

本省同胞安居樂業,什麼都不錯,就沒有心情接受福音。

第二,臺灣拜偶像的風氣很盛;外省人因著環境變遷,偶像丟了,甚至好像偶像也不靈了,所以容易接受福音。

因此,弟兄們該多有禱告,為著福音能在臺灣廣傳,求主捆綁那壯者,搶奪他的傢具,(太十二29,)釋放本省人的靈魂。

第三,是語言的問題。

外省來的人,不懂本省話,本省人得救了,到聚會中,也不一定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國語。

雖然資訊聚會有翻譯,但禱告聚會、交通聚會沒有翻譯,對他們來說,就很辛苦。

幾位原住民弟兄也說,他們台語懂一半,國語懂一半,若是能用日語,那他們就能全懂。

所以,語言實在是個問題。

故此,我們需要接受負擔,為本省弟兄們禱告;因為福音要能在臺灣島上傳開,能在這條乾淨的路上往前,還得有本省弟兄們興起,清楚主的福音和救恩,並教會的立場,且有福音的負擔。

就如在菲律賓那裏,我們讀的是中文聖經,講的也是中國話,以致菲律賓人無法得救,加入教會生活。

若是我們講道、談話、唱詩,能全用台語,或者國語能快快普及,本省人得救必然更為容易;然而,那不是三、兩年能作到的。

所以,實在盼望本省弟兄們興起,清楚主的道路,有屬靈的經歷,認識教會的立場,並且有負擔,再加上外省弟兄們的交通和幫助,主的見證定能在臺灣剛強開拓。

問:我們說傳福音時,要完全忘記自己,不顧感覺,但當福音物件不願聽,要離開時,我們當如何? 答:人是奇妙的、活的、有感覺的,和板凳不同,板凳沒有感覺。

許多時候,我們向人傳福音,不能說沒有感覺;有,我們有感覺,但要有智慧。

我們不能因人冷淡、沒反應,就說,「算了,你不聽,我對板凳講好了。

」站福音講臺的人,必須有本事,學習說話能提起人的精神,能用話抓牢人;人一抓牢,即使他想走也不走了。

人的精神通常是散漫、不集中的,我們要用一兩句話,把他興起來,提起來。

好比那些打魚的,他們都是把網一撒,然後慢慢的把網收起來。

有的人只說一兩句話,就能把人抓牢,叫人不走;人不走了,就能在他裏面撒種,放東西進去。

大佈道家司布真,人稱他為「講道之王」。

有一天,他在臺上講道說,「你看這裏有一個人,他的腳長到心這裏來了,心跑到腳上去了。

」許多人聽了,都為之一震,注意力也都集中起來了。

司布真就是這樣,一起頭就把人套牢了,末了,再把福音講到人裏面去。

所以,傳福音一定要先把人的心情提起來,然後才能把生命的種子種下去。

講臺上的話,有的是打動人心情的,有的是開導人頭腦的,但若僅是這樣,這些話都還不靈,還不是生命的話。

乃是人的心情給打動了,頭腦也給開導了,然後連講道的人自己,也不用頭腦了,只從他的靈裏出來幾句話,一直送到人的靈裏去,這就是生命的,是生命的話。

心情的打動,很快就會過去,頭腦的開通,也很快就會事過境遷,惟有生命一進入,就不容易過去。

一個人的講臺,很難從頭至尾都是供應人靈的。

五旬節那天,心情的話差不多沒有,開導頭腦的話有一點,彼得乃是把屬靈的東西,種在人裏面。

一個鐘頭的講臺,若能有十分鐘把屬靈、生命的東西種進人裏面,這個講道就很強了。

種田的人翻土很費工夫,但撒種就比較不費工夫。

什麼叫作把種子種在人裏面?就是當人的心情給打動時,我們把幾句福音的話,不是情感的,不是知識的,乃是生命的,種到他裏面。

問:有的人,我們對他講神,他就說那是自然現象;我們說人有靈,他就說那是心理現象,怎麼辦? 答:對這樣的人,我們把真理對他們講過之後,要為他們禱告。

我們需要學習,專特的為幾個人禱告。

等禱告夠多的時候,就可以再厲害的禱告說,「神阿,求你伸出手來在他身上作事。

」我們要明白,沒有一個人講理由,是不帶欺騙的;所有的理由,幾乎都不是事實。

要知道,事實是一件事,理由又是一件事。

人很容易用理由,遮蓋事實,不只欺騙別人,也欺騙自己。

所以,我們不該相信那些理由,除非我們看見那個事實。

因為人總是照著自己的頭腦,發表自己的理由。

比方,有兩位弟兄吵起來了,他們兩人吵總是一個事實,但設若這兩位弟兄沒有蒙光照,看見他們吵的事實,只看見自己吵的理由,那就會吵個不休。

我們去幫助他們時,就當為他們禱告:「主阿,把他們從理由裏救出來,不管他們吵的多麼有理,吵總是該定罪的。

」理由這個東西,總是越講越有。

若是這樣平常的禱告之後,還不能幫助他們,就需要有厲害的禱告:「神阿,求你伸出手來,打他們的理由。

」很奇妙,他們兩人可能就都病了,為什麼病?實在找不出理由。

這時,我們就要對他們說,「弟兄,雖然為什麼病,醫生查不出原因,但病了總歸是事實。

」這樣,他們就會蒙光照。

所以傳福音時,若有人說這是自然現象,這是心理現象,不要受影響,倒要為他們禱告。

等到有一天,他生病時,我們就要對他說,是心理現象也罷,是自然現象也罷,病總歸是事實。

我們雖不能講得他信,但我們能禱告到他信。

因此,我們一定要專特的為幾個人禱告。

等到這幾個人得救後,許多人就會跟著來;福音的門就會大開。

特會和訓練聖經恢復本生命讀經互聯網版權聲明生命讀經數位廣播生命讀經網上廣播節目中文圖書目錄基本訂戶電子嗎哪網上聖經恢復本網上生命讀經结晶读经網上圖書特會訓練綱要肯定與否定信仰聲明聯絡我們關於倪柝聲關於李常受網上版權聲明版權所有© 1997-2016 水流職事站.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或複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