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回到心靈的家天父的家 - 天主教之聲傳播協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洪神父的第二講:「耶穌的家,心靈的家」,耶穌藉著比喻啟示天父的家, 為了帶領我們回家,回到心靈的家。

《路加福音》15章11-32節,稱為「蕩子的 ... 2014歡慶復活讓愛轉動 《有趣的聖經故事》 文/梅祖慈(新竹市聖保祿堂教友)、圖/孫中興修士   新竹教區西鐸區四旬期聯合避靜於3月15日在新竹市東南街加爾默羅聖母堂舉行,約有150位教友熱切參加,聆聽洪萬六神父所講的主題:「回家,回到心靈的家!」洪神父一開始即帶領我們接受主耶穌的邀請,跟隨祂的召喚,回到自己的家,心靈的家,與天父為我們預備的家。

並以《若望福音》第14章1-2節期勉我們:「你們心裡不要煩亂;你們要信賴天主也要信賴我。

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

」 回家的渴望與追尋   在聖歌與會前禱之後,洪神父開始第一講:「回家的渴望與追尋」。

洪神父在講義上讓我們先觀看並體驗匝凱的榜樣:耶穌進耶里哥時,稅吏長匝凱攀上了一株野桑樹,想要看看耶穌,耶穌呼喚他從樹上下來,並住在他家。

匝凱對主說:「主,你看,我把我一半的財物施捨給窮人;我如果欺騙過誰,我就以四倍賠償。

」耶穌對他說:「今天救恩來到了這一家,因為他也是亞巴郎之子。

因為人子來,是為尋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

」(路19:1-10)   洪神父引導我們體驗匝凱的獲救經驗,從他是個令人唾棄的稅吏、表面上甚麼都不缺乏的人,看到他內心的渴望,身材短小成為他的障礙,但阻擋不了他內在的渴望與追尋,耶穌與他心心相應,決定住在他家,即使百姓議論紛紛,成為一種阻礙,都阻擋不了匝凱的和好與轉變。

洪神父要我們反省: 1.今天耶穌呼喚我的名字,並要來到我這裡,我會如何回應或行動? 2.「和好」是天主給我的禮物,我期待與誰分享呢? 3.匝凱與耶穌相遇,生活主動作了調整,我願意在天主愛內什麼事上調整與轉變?耶穌深信所有人都是天主的愛子愛女,我們一生是一條朝聖旅程,最後要回到祂為我們準備的地方,即是「回歸父家」。

  第一讓我體會到,自己也如同匝凱尋求回到耶穌的懷抱那樣,多麼盼望見到耶穌的面,與耶穌同住。

我深深反省自己的渴望,如何見到耶穌的面──要讓自己靈魂潔淨,隨時追尋祂的腳步,堅強自己的信德,背起我的小十字架,生活中的小石頭,心靈中的黑暗,都能依賴祂不跌倒;更要努力行愛德,關懷需要的人。

我有缺點,我也軟弱,但求在種種試探和考驗中,仰賴耶穌的恩寵,不跌倒,更有毅力的追尋回家,回到心靈的家──天父的家。

耶穌的家,心靈的家   洪神父的第二講:「耶穌的家,心靈的家」,耶穌藉著比喻啟示天父的家,為了帶領我們回家,回到心靈的家。

《路加福音》15章11-32節,稱為「蕩子的比喻」,又稱「浪子回頭」或稱「慈父的比喻」。

浪子回頭的比喻,回頭是離家之後回家,曾經遠走,如今知返,迎接兒子回頭的父親非常高興,願意與所有人分享這份喜樂。

  他從3個面向來分析:第一個面向是小兒子的離家與回頭,叛逆離家而迷失在競爭、貪婪、慾望中,結果是生活潦倒,喪失了一切;慈父的聲音卻喚醒他回頭,在回家的路上還掙扎於「我仍相信父親的愛」或「我沒用,不值得愛,我甚麼也不是」之間,卻在慈父毫不保留的愛與寬恕裡,得到了重生的力量。

  另一個面向是大兒子,有如法利塞人及經師們一樣:自我中心、袖手旁觀,計較、憤怒、抱怨與判斷。

(參閱路15:2),大兒子雖然「在家」,卻也需要「回家」:需要從憤怒、嫉妒的迷失,與「單單順從、盡義務與如同奴僕般」的牢籠中回家。

天父對我們都是無條件的愛,不須比較,我們要走向天主,信靠天主,方能讓天主找回迷失的我們,並以感恩喜樂代替抱怨,徹底回到天主懷抱。

  第三個面向是從慈父的角色來看,父親正是表達了天主無條件的愛與恆久的寬恕:天主在尋找兩個迷途方向不同的兒子「回家」,天主因為愛使自己受苦,一直在等待,並以擁抱、保護,歡迎回家的孩子,給予祝福:父親反應出天主的面貌與雙手:天主是父親(陽剛有力)與母親(溫柔愛撫)(參閱瑪23:37-38),祂全然投入失而復得的喜樂中,是天主先揀選了我們,愛了我們(參閱若壹1:9-11),祂尋找我們,渴望我們回家,恢復尊嚴,歡樂慶祝,與祂同樂。

  洪神父作了讓人印象深刻的結論:1.耶穌是真正的浪子:為我們從天降下,「屈尊就卑,與人相似,祂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並吸引眾人歸向祂。

2.耶穌是真正的大兒子:「父愛子,並把一切交在祂手中。

」(若3:35)3.耶穌是天父真正的兒子:「我在父內,父在我內。

」(若14:11)並邀請大家反省, 1.祈求天主聖神,幫助我們認清我與大兒子、小兒子,有哪些地方相似? 2.我渴望天主的愛如何來治癒、引導與帶我回家? 3.這福音中的慈父與我過去對天主的形象,有甚麼地不同? 4.反覆思想與體驗這段福音中,感動我的字句。

  我也體會到自己就像小兒子,要勇敢承認錯誤,重回耶穌懷抱,並相信祂會以恩寵環繞;也要除去我心裡潛藏的大兒子心態,學習謙虛、接納,並幫助迷失的小兄弟一同回家,回到心靈的家──天父的家。

祛除回家的阻礙   洪神父在下午的第三講是:「祛除回家的阻礙」,以厄瑪烏的兩位門徒在路上遇到耶穌的這段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路24:13-35),來作不同的省思,在旅途中,我們是否像兩位門徒一樣,不清楚生命旅程的方向與目的?我們是否背著過去的負擔,願意面對或是讓它過去就好了?我們的確需要有人陪伴與引導,和我們所信賴的耶穌建立關係,讓祂一路同行陪伴吧!   其次,兩位門徒激烈地談論著耶路撒冷的大事,有如我們需要不斷講論那個深藏心底重要的事,說出面對痛苦的經驗:「我們原指望……,我們本來希望……」此時有另一個角色聆聽或開導,提醒我們換一個觀點來看事情,很可能就是最好的治癒。

重要的是「認出」,需要有人先提出邀請,門徒說:「請同我們一起住下罷!」於是「耶穌就進去,同他們住下」看!主耶穌總是按每一個人的需要給予我們;最後,耶穌更換角色「拿起餅來,祝福了,擘開,遞給他們!」這熟悉的記憶立即喚醒他們,使他們一生從此煥然一新。

  洪神父帶領所有參與者在安靜中吸氣、吐氣,從心底對耶穌說:「請同我住下罷」,唯有虔心摯誠才能祛除回家的任何障礙;同時,我們也不與他人比較對耶穌的經驗,在耶穌的仁愛寬厚陪伴下,作真實的自己,讓我回家。

(轉載自〈天主教周報〉) 發佈留言取消回覆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迴響名稱* 電郵* 網站 收藏文章 2022年6月 (9) 2022年5月 (8) 2022年4月 (3) 2022年3月 (12) 2022年2月 (8) 2022年1月 (9) 2021年12月 (10) 2021年11月 (5) 2021年10月 (6) 2021年9月 (5) 2021年8月 (7) 2021年7月 (8) 2021年6月 (7) 2021年5月 (6) 2021年4月 (5) 2021年3月 (6) 2021年2月 (4) 2021年1月 (12) 2020年12月 (9) 2020年11月 (8) 2020年10月 (5) 2020年9月 (4) 2020年8月 (1) 2020年7月 (59) 2020年6月 (6) 2020年5月 (6) 2020年4月 (4) 2020年3月 (2) 2020年2月 (3) 2020年1月 (3) 2019年12月 (4) 2019年11月 (4) 2019年10月 (3) 2019年9月 (4) 2019年8月 (3) 2019年7月 (5) 2019年6月 (7) 2019年5月 (5) 2019年4月 (4) 2019年3月 (5) 2019年2月 (3) 2019年1月 (6) 2018年12月 (5) 2018年11月 (5) 2018年10月 (5) 2018年9月 (3) 2018年8月 (4) 2018年7月 (4) 2018年6月 (3) 2018年5月 (1) 2017年10月 (1) 2017年9月 (3) 2017年8月 (6) 2017年7月 (1) 2017年6月 (3) 2017年5月 (1) 2017年4月 (6) 2017年3月 (37) 2017年2月 (15) 2017年1月 (34) 2016年12月 (18) 2016年11月 (18) 2016年10月 (42) 2016年9月 (28) 2016年8月 (26) 2016年7月 (25) 2016年6月 (42) 2016年5月 (52) 2016年4月 (31) 2016年3月 (47) 2016年2月 (32) 2016年1月 (38) 2015年12月 (41) 2015年11月 (47) 2015年10月 (45) 2015年9月 (46) 2015年6月 (37) 2015年5月 (54) 2015年4月 (51) 2015年3月 (44) 2015年2月 (35) 2015年1月 (39) 2014年12月 (44) 2014年11月 (44) 2014年10月 (36) 2014年8月 (1) 2014年5月 (37) 2014年4月 (40) 2014年3月 (52) 2014年2月 (40) 2014年1月 (32) 2013年12月 (47) 2013年11月 (48) 2013年10月 (44) 2013年9月 (44) 2013年8月 (41) 2013年7月 (48) 2013年6月 (47)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