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基因體時代的體質 - Medium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陣子讀完台灣的後基因體時代這本書,後基因體時代強調的是人類基因定序完成的時間點,蔡友月老師有一篇詳細的導讀,在此之前大多對基因的研究都是點對點的研究, ... GetstartedOpeninapp山腳下的洋蔥SigninGetstarted1FollowerAboutGetstartedOpeninapp後基因體時代的體質山腳下的洋蔥Apr2,2020·6minreadPhotobyNationalCancerInstituteonUnsplash前陣子讀完台灣的後基因體時代這本書,後基因體時代強調的是人類基因定序完成的時間點,蔡友月老師有一篇詳細的導讀,在此之前大多對基因的研究都是點對點的研究,也就是找出某一段基因和疾病的相關性,而定序像是描繪一張地圖一樣鉅細靡遺的將人類基因ATGC的排列寫出來,在完成這件工作後,研究工作將轉向蛋白質體學,也就是基因轉錄出來後到生成蛋白質中間這段的過程。

引用這一小篇文章,其實人類個體之間的基因差異並不大,目前生化學的知識能告訴我們基因有哪些的密碼,密碼的組合,和密碼能對應的蛋白質,但是還無法告訴我們接下來的會有哪些步驟形塑出我們的身體,為什麼我們身上的骨骼肌肉會是這樣的長相和排列,內臟器官為什麼是這樣的位置和功能,即使是胚胎學也是沿著時間的發生學描述,我們還是不知道為什麼為什麼消化道在二十幾天的時候發生順時鐘的旋轉,我們也不知道會甚麼我們的長相會像是爸爸或媽媽的其中一部份,在那之前我們就用一句這是基因帶過,雖然人類有這樣的解釋已經算是了不起的成就,但也表示我們對於生命的理解還有一大段的距離。

回到台灣的後基因體時代這本書,這本書集結了不同領域的學者對於基因的討論,但大部分仍是當時在不同領域之間與基因對話的總結,也或許是基因研究的主題也是一種連續變化的過程,所以這些討論也無法跟上以基因定序為斷點的轉變,書中對於蛋白質體學的討論著墨並不多,所以我拿最近看到的其他計畫作舉例。

中研院在2018年開始台灣精準醫療計畫,其目的在「發展精準醫療臨床應用模式並收集台灣華人專屬的數據,以促進國人常見疾病的風險評估,並開發專屬華人的基因型鑑定晶片,從而促進台灣精準醫療及生醫產業發展。

」精準醫療的論述以網站內的影片為例,主要是可因個別差異量身訂製治療方案及健康照護,透過醫師診察和傳統檢驗的現行「傳統」醫療加上基因資訊,生活習慣和環境因子等綜合判斷出每個人士和的醫療模式。

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是一些研究發現特定的基因和藥物組合會使病人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常見的就是史蒂芬-強生症候群。

前面這段的敘述若把基因資訊的字眼稍微代換一下,乍看還會以為是在說中醫這樣更「傳統」的醫學,中醫的理論上也是會強調體質然後依照疾病的不同程度針對每個病人給不同的藥物或治療方式,注意我並不是要強調老祖宗早就這樣說過所以中醫好棒棒之類的言論。

「更傳統」的中醫大多被批評不科學的一部份在於以現代的標準來說找不到一個可以量化的標準來評估治療模式的有效與否,當然現代醫學也有,例如我們怎麼評估一個人的免疫力?免疫系統反應的速度?抗體的數量多寡?還是稍後會談到的微生物種類?有些是我們目前也無法解釋的地方,我舉這例子只是想說明我們的用詞些許都有些模糊的地方。

現在的中醫藥研究有往現代醫學的模式靠攏的傾向,例如用單一的方劑或藥物測是對疾病的療效,或是有是症/證用是藥的方症/證治療,但是現在的單一標準式醫療也面臨一樣的狀況,就是即使用了一樣的方式也是有無法預測的例外或是無效的醫療發生,這樣被認為不足而必須發展更精確個人化的方式,我想說明的是治療策略上的思維(中醫人最喜歡說的哲學)在將人類視為單一性質的群體給予同樣的治療模式和將每個人都視為不同的個體給予不同的治療方式的兩種極端中間來回的擺盪修正,同時前者較能產生可信賴的科學知識或現象描述而個人適合的醫療則是產生出許多的經驗,而兩者之間是相衝突的,所以以精準醫療的發展方向來說就不能以沒有標準這件事來批評「更傳統」的中醫學不科學,只是有效程度和背後的理論需要用其他的方式來評估。

下一個部分我想討論的是體質的概念,如同中研院的網站說明裡也提到了自身的體質會面臨許多不可預測的風險,剛看到這樣的論述時我覺得奇怪,拿基因檢測後的那些結果,找出可能對那些藥物會有不良反應,或是罹患那些癌症的風險,或是一些遺傳疾病的比例,這樣就可以當作是體質嗎?我們回過頭來看中醫對體質的描述,在兩種體質量表的一致性評估這篇論文中比較了王琦和蘇奕彰兩位老師發展的體質量表,在前面討論不同學者對體質的討論後得到了一個結論是先天遺傳和後天等因素,對罹患疾病及預後的影響。

非常攏統的說明導致有講跟沒講一樣,但是我想要提出來的是注意體質也包含後天的影響,包含生長發育過程中自然與社會環境相適應後的表現。

如果我們只依照精準醫療的論述很容易會落入以自然或先天決定論的狹隘視角,這樣用基因檢測只是再拿不同的指標,例如性別身高體重,血型抗體,單一生化分子的數值來決定疾病的重新再分類而已,若想企圖用基因來涵蓋所有疾病的表現,並不能取代體質原本的定義,我們最多能將這樣的方法是做體質論述的精準化過程中的因子而已。

那要怎麼填補其中的空缺呢?除了接續基因研究的蛋白質體學之外還有微生物的知識也必須考慮,在細菌─我們的生活共同體這本書中紀錄了許多新的想法,例如微生物可以當成我們的第二基因體,因為人體裡的生物是人體細胞數量的十倍,而且有三百三十萬種基因會產生有影響,同時人類才兩萬多組的基因而已,而身體的微生物體系是會隨著身處的環境,飲食而有所變化,因此我們可以把人體當作眾多單一生物體構築起來的群體,書中舉了許多的例子說明微生物對人體的影響,但也表示現在是個問題比答案還多的階段,書中用一段話來說明想完整建立鉅細靡遺的知識有多困難:「A菌分泌了物質B物質B和受體分子C結合導致物質D分解成物質E和物質F,其中物質F擁有能夠到大腦的特質,並且在那裏與神經細胞結合釋出電子訊號G,讓突觸H得以釋出傳訊物質I,而傳訊物質I到達距離最近的神經細胞後會釋出訊號J,刺激人類產生預期中的反應K;假設A菌沒有製造物質B的話,也就不會產生反應K了。

」這種的描述方式,姑且將之稱為星際爭霸戰時期的醫學也就是還未實現的醫學。

細菌一書中也對前面的基因問題提出批判,在對未來的想像中,患者可以獲得針對個人體質量身打造的醫療,而不是和其他擁有類似基因變異的患者接受同一套療程,如果腸道菌會影響所有生命的程序、健康、患病風險、生命的修護、情緒、精神能力、那在討論醫療的同時,也應該把他們與當作身體構造的一部份,不但可以想像一種不以個人基因,而是以人人皆異的共生菌基因作為基礎的個人化治療,細菌和其DNA應該被列入精確診斷的一環,這兩相對比下,後者的這個論述還比較像是中醫對體質的定義。

或許我們還能往功能醫學找尋更仔細的答案了。

所以我只是想提醒,能有新的思維和方法建立固然值得期待,但並不在生產知識核心的我們應該避免過於誇大的想像,也要小心在使用傳統的觀念時避免沒有經過嚴格的辯證過程而造成的誤用,徒增醫療的紛紛擾擾。

山腳下的洋蔥在一座鄉下的山下長大,在幾座城市之間流浪,現在暫時待在另外一座山的山腳下Follow基因體質細菌中醫Morefrom山腳下的洋蔥Follow在一座鄉下的山下長大,在幾座城市之間流浪,現在暫時待在另外一座山的山腳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