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歷史閱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些土著民族,在語言、文化、社會組織,以及體質上都各有相當大的差異,這種情形,正是史前文化具有繁雜多元的時空單位的寫照。

由許多史前文化的內容,可以尋出原住民族 ... 台灣歷史閱覽 李筱峰劉峰松合著 據李筱峰先生說,此書在台灣的書局也許還買得到。

壹、遙遠的老台灣 臺灣人不能不知臺灣史。

要知道臺灣史,該從哪裏知道起?當然越久遠越好。

但是,對於臺灣,有文 字記載可資了解的「歷史時期」並不長,我們透過文字記錄而能形塑出的較清晰 而具體的臺灣史事,已經進入十六、七世紀了。

和美洲杜會一樣,臺灣的歷史時期,是由外來的移入者帶來了文字,留下了 記錄而建構起來的。

但也跟美洲一樣,歷史時期建構之前,這個社會並非沒有歷 史,它只是沒有精確的文字記錄,可以供後人按年計月地細數史事的經過發展而 已,但我們仍可透過口語傳說、考古遺物,以及殘存的風俗文物,來了解歷史時 期之前的社會面貌。

芝山岩文化出土遺物 更重要的是,對臺灣而言,史前史裏的臺灣社會,已為臺灣史孕育了它的特 性,因此自有其不容忽略的意義。

現在就讓我們從臺灣的史前史談起。

自從一八九六年日本學者栗野傳之烝發現臺北芝山岩遺址,繼而宮村榮一又 發現圓山遺址以來,近百年之間,考古學者努力調查的結果,在臺灣已經發現了 一千多處的史前時代的遺址。

其空間分布,就高度而言,從海拔僅只有一公尺左 右(例如古臺北湖畔的社子遺址)、或海拔五~七公尺(如十三行遺址),到近 達二千公尺者都有;從水平分布看,北自金山、三芝、基隆的和平島(社寮島) 等地,最南到恆春半島鵝鑾鼻燈塔附近,都發現有不少史前文化的遺址。

台北盆地在數十萬年前是一個湖泊, 新石器時代史前人類居住在湖邊高地, 所以這些地方有許多史前遺址。

這些史前遺址,經考古學者利用時空及文化內涵加以區別,將之歸屬於不同 的文化,每個文化,大略相當於我們現在所稱的各個不同的民族。

臺灣史前文化 的時空單位相當繁雜而多元,其淵源系統也自然相當複雜。

台灣舊石器時代遺址 在台灣的史前文化中,最久遠的要算是分布在東部及恒春半島海岸的「長濱 文化」。

一九六八年,台大考古隊在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發現長濱文化的遺址, 其豐富的舊石器階段的先陶文化,至少在一萬五千年前,甚至早到距今五萬年前 。

另外,在台南縣左鎮鄉菜寮溪河床上所出土的部分人骨化石,經鑑定有二、三 萬年之久。

學者認為這種「左鎮人」可能亦屬長濱文化期的人類遺留。

學者解釋長濱文化與華南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有關,乃是時值地球第四冰期晚 期,今天的臺灣海峽還是陸地,人類可以隨狩獵的動物由華南來到臺灣。

但是冰 河消退,臺灣海峽形成之後,華南與臺灣之間的陸上往來斷絕,長濱文化孤立發 展,終至消失。

而以後出現的各個不同時空單位的文化,則各有其淵源。

考古學 家宋文薰指出:「長濱文化在臺灣東海岸一直持續到距今約五千年前,忽行消失 ,而且與以後普遍發現於臺灣全省的各史前文化層之間,找不出可予連繫的關係 。

也就是說,其後所出現的新石器時代乃至金屬器時代的文化,並不是由長濱文 化逐步演變發展出來,而是冰期結束,臺灣成為海島後,經由海上傳進來的新階 段的文化。

這些新石器時代及其以後諸文化,是從許多方向,在不同時代傳入的 ;而且很可能為臺灣土著各族群邁向臺灣的民族遷移的證據。

」 在十七、八世紀漢人大量移民臺灣之前,臺灣早為南島語系的土著民族所居 住著。

這些土著民族,在語言、文化、社會組織,以及體質上都各有相當大的差 異,這種情形,正是史前文化具有繁雜多元的時空單位的寫照。

由許多史前文化 的內容,可以尋出原住民族生活的脈絡。

例如「圓山文化人」生前有拔齒的習慣 ,這種習慣亦見於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鄒族及部分平埔旅;再例如,北部 地區發現的「十三行文化」所擁有的幾何形印紋的陶器,繼續由北部的凱達格蘭 族(平埔族的一支)及蘭陽地區的噶瑪蘭族(平埔族的另一支)使用到近代,可 知此一史前文化與各該地區的平埔族必有密切關聯。

學者指出,到了金屬器時代 的各個文化,除了繼續呈顯各文化的多樣化之外,臺灣各個原住民土著族群的祖 型文化亦大致在此時成形。

貳、台灣早期的主人--原住民 原住民哪裡來? 在荷蘭人及大量漢人移人之前,即已居住臺灣達數千年的土著民族到底該稱 為「原住民」或「先住民」?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主張稱呼「先住民」的人 認為,那些土著民族原先也不是居住在臺灣,而是從外地移人的,所以不該稱「 原」住民。

如果照這樣說,全世界有哪一個種族或族群是一直(可遠溯到猿人時 代)住在同一地點而不移動的?稱「原住民」並非表示其不曾遷徙過。

但是,相 對於僅移入臺灣三、四百年,甚至僅移入四十年的族群來說,居住在臺灣已達數 千年的族群當然有資格稱為「原住」民了。

因此,在這裹我們仍保留「原住民」 的稱呼。

前面已述及,臺灣的各原住民族在語言、文化及體質上的歧異性,正好與臺 灣史前文化具有繁雜多元的時空單位,可以相對照。

考古學者已指出,新石器時 代及其以後諸文化,是從許多方向、在不同時代傳入的。

所以臺灣的原住民並非 天生就土生土長,當可理解。

然則,臺灣的原住民到底來自哪些地區?那些為了求政治上的「統一」而特 別喜歡強調「臺灣與中國一體」的人,最喜歡聽到的答案是:「臺灣的原住民來 自中國大陸。

」這個答案只要不用全稱命題的話,不能說沒有其部分可能性(當 然其可能性不是基於「統一」的政治主張,而是根據考古學的研究成果)。

考古 學者劉益昌指出:「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中期大坌坑文化的時期,臺 灣和華南的關係密切,甚至同屬於一個文化;華南新石器時代晚期,即臺灣的新 石器時代中、晚期,華南、臺灣間關係仍然相當密切,有部分移民有互動的往來 ,...」考古學家張光直也曾認為,臺灣西岸中南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是自大陸 分別渡海而來,可能與現代臺灣土著民族的祖先文化有極密切關係。

然而,從語言的觀點看,問題來了:臺灣的原住民(不論是所謂的「高山族 」或「平埔族」),使用的是「南島語系」(或稱「印度尼西亞語系」)。

而現 在大陸華南並非使用南島語系,反倒是太平洋區域住民(像印尼、馬來西亞、菲 律賓、玻里尼西亞...)的語言才同屬於南島語系。

臺灣原住民若來自華南,為 何語系截然不同?所以,從語言學出發,有人認為臺灣原住民為南方島嶼民族的 延長。

除了語言學的觀點之外,有人從體質人類學的調查,認為臺灣的原住民,是 典型的馬來人種;又從古文化特質來看,認為臺灣原住民的紋身、缺齒、拔毛、 口琴、織貝、卉服、貫頭衣、腰機紡織、父子連名、親族外婚、老人政治、年齡 分級、獵首、鳥占、靈魂崇拜、室內葬等,都是印度尼西亞古文化的特質。

因此 認為臺灣原住民來自南方。

臺灣原住民的來源,除上述的「西來說」(來自中國大陸)及「南來說」之 外,還有人認為係由東北方的琉球遷來的「北來說」。

這裹我們就不贅述。

在這些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看法間,有一種解釋或許是較能包容各種看法 而取得平衡的,那就是對古代印度尼西亞文化分布範圍的解釋。

認為古代南島語 族的地理分布,遠比現在的分布要向北伸延。

研究東南亞古文化的學者凌純聲認 為:「巴斯梯安氏所創印度尼西亞文化,克婁伯氏擴大其範圍,稱之謂東南亞古 文化,包括了中南半島與南洋群島。

現在我們提出所謂印度尼西文化古代分布的 區域,不僅在東南亞的半島和島嶼,且在大陸方面,自半島而至中國南部,北達 長江,甚至踰江而北,遠至淮河秦嶺以南。

東起於海,橫過中國中部和南部,西 經滇緬,而至印度的阿薩姆。

」 在這麼廣大的印度尼西亞文化圈裹,民族的互動遷移是可以理解的。

而臺灣 原住民的租先們,有的來自北方,有的來自西方、有的來自南方,都有可能。

甚 至以臺灣為基點(或中途站)而遷往他處,也不無可能。

至於華南為何沒有南島 語系的使用,有可能是華南的早期土著被中原南下的華夏族同化了,就如同臺灣 的平埔族後來漢化了一樣。

儘管臺灣的原住民可能分別、分批於不同時間從西邊、南邊或北邊來到,但 他們居住在臺灣起碼有二、三千年或三、四千年的歷史,已經土著化了,總不能 視他們為外來者了。

站在今天的時空基點上,他們是早期臺灣的主人。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網站/WUFIWeb-site WorldUnitedFormosansforIndependence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電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感謝您的光臨與支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