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資料- PM存活的關鍵(下) - ProjectUp 專案管理生活思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歷史資料- PM存活的關鍵(下). 上篇提到幾個概念,在此先幫大家回顧一下。

專案要成功,不是誰壓倒誰,而是技術與管理兩邊要取得平衡。

要平衡,需要有個人綜觀全局;PM ... 首頁 專案管理 管理小故事 歷史資料-PM存活的關鍵(下) 上篇提到幾個概念,在此先幫大家回顧一下。

專案要成功,不是誰壓倒誰,而是技術與管理兩邊要取得平衡。

要平衡,需要有個人綜觀全局;PM要是那個能幫大家聚焦的角色。

聚焦的來源最好是一份周詳的Schedule規劃。

定期把進度資料反饋進來Schedule,並根據進展狀態重新排程以預估後面的影響。

就算PM在技術的判斷稍弱,還是可以從時間、成本以及管理面的角度提出警訊甚至聚焦問題點。

這是我與Bryan為何能參與不同產業專案的原因。

因為當你能跟對方PM或是技術團隊把整個專案全貌展開後(他們技術的Know-how加上我們管理的know-how),我們其實對這專案的進行、風險、可能問題大概就能有個初步了解了。

跟著專案一段時間,雖然細節技術不懂,但就經營管理的角度而言,已經能提供深度的諮詢了。

上篇談到的案例,是我參與某間台灣動畫公司專案的經驗。

在那之前,我完全不懂動畫,可是在那邊整整參與了4年,並親自花了兩年的時間帶領專案。

很多PM在技術能力不足時,最大的困擾是「技術人員高估難度」,明明很簡單的工作估得很高。

其實當你有辦法搭配技術人員發展出整個專案排程(或最少階段排程)時,這問題將非常容易解決。

不過,我在當時碰到的問題是另一個層面的,是相反的狀況。

技術主管因為自己對於案子有所偏好,所以希望能把一些人留在手裡,讓他們能參與這些「更有挑戰性」的案子。

因為部門主管會傾向多些人能調去另一個案子,所以不免就會在無意間把我目前案子的工作需求低估,好趕快把人Release出來讓他們去別的案子。

一開始面對這問題,當然不免都得受制於技術主管。

他們說要做多久就是多久、他們願意派多少人就是多少人。

希望派誰就派誰,要把誰從案子調出去支援別的案子也都會有他們的見解。

在這情況下,我因為沒有討價還價的籌碼,也只好先聽、但盡量收集相關的資訊。

這裡順便也提一下,有些公司會覺得這類衝突是「溝通問題」,所以安排很多溝通課程希望大家學習好的溝通技巧。

可是這並非是溝通問題,而是PM是否能有辦法透過好的管理機制來彌補自己技術面的不足。

技術人員有其對自身經驗自豪之處,但通常也還是有理性、有邏輯的人。

若你能提供有效的數據,合理的證據,大家就能在這部份來仔細討論了。

這才是讓溝通更融洽的關鍵!而非口才好不好、擅不擅長與人互動。

這些技能有當然很好,可是並非靠這些就能化解專案的核心爭端的。

我當時在前半年盡量配合各主管,可是也默默地收集各類資訊。

隨著專案進展到半年後,我手上已經有一些能跟他們討價還價的資訊了。

比方說工作的工期範圍、怎麼樣的工作大概需要甚麼等級的成員、工作的順序安排、甚麼製作物應該優先進行、甚麼製作物慢些也無妨、成本還有甚麼調整的空間、那些工作幾乎不可避免會落在要徑上等等。

此外,我的專案中,所有成員都要回報工時進度。

所以資訊來源是盡量避免中階主管過濾後的數據,而全是從基層的工作人員直接彙報。

看到這,有人可能會說:「基層員工不是可能亂填數據,或可能根本不填?」我不否認整個工時填報花了很長的時間宣導並要求,且始終會有一定比例的資料無法完全正確。

但因為填報的資料會跟薪資連動,完全不填HR這邊無法做帳,所以不填的問題倒是可以排除。

至於亂填的問題,在於同仁回報完,需要部門主管跟PM兩邊共同審查,確認無誤的資料才會進入系統。

所以縱有缺失,總也比甚麼資料都沒來的強了。

案子進展一段時間下來,我的資料已經越來越完整了。

上篇最後提到,某次我被PMTeam的同仁回報,說「設計部門的主管在會議上提出要做一些工作的重新規劃,以及人員工作的重新配置」。

聽到這消息後,我先在我們PM團隊中內部討論,問:「所以現在狀況是怎麼樣?」 他們告訴我說:「主要的問題,在於目前有另一個設計案展開。

那個案子難度更高,所以設計部門主管打算從現在這個案子調走兩個資深成員,換來兩個資淺的同仁。

」 我繼續問:「這對我們案子會產生怎麼樣的影響?」 內部回報:「資淺的同仁來進行原則是沒問題的。

可是原來規劃的時間我們擔心會做不完。

」 我就打開我們的整個專案Schedule來看,發現這類工作正常是7週的製作時間,準備換來的人,主管也打算安排7週給他。

只是因為主管急著用人,所以7週之後,馬上要派他去做別的事情。

對我而言,這幾個工作在我專案中因為不是要徑,所以我可以接受他換資淺的人來的提議。

不過,我得確保他們把工作完成後才去接手其他工作。

所以看完整個Schedule後,我首先知道我可以答應的是甚麼,不能答應的又是甚麼。

再來,我要評估我得跟對方的技術主管談要扣住這個人到甚麼時候。

我們手上有所有成員過去工作的紀錄,所以我打開他之前幾次的工時投入資訊。

這項工作過去他都有參與過。

只是之前他並不是一個人獨力完成,而是跟別人搭檔。

由別人先花了三到四週的時間完成初步的工作,他再進行相關收尾。

而根據我手上的資料,他收尾的時間其實都花了約五週,表示這項工作獨立給他做,我恐怕要抓個八到九週才安全。

 (點圖片可放大) (上圖,同仁在各專案、各工作上的工時歷史資料。

除了原始預計的時數外、也有實際投入的時數。

各週、各天的回報都能看到。

所以一段時間後,大家到底是否真能如主管預估的那麼樂觀,其實一目了然) (註:因涉及營運機密,部分資料在此隱藏,僅提供資料結構供各位示意。

) 我掌握狀況後,就可以去找對方的技術主管討論了。

主管聽了我的來意,告訴我說根據他的經驗,這類工作一般都能在7週內完成的。

他們部門大部分的同仁應都有把握在這時間中完成。

他又強調,他親自看了這次的工作內容,覺得這次的工作甚至有點簡單。

若是他自己、或是他部門的平均水準來說,不但可以如期完成的,甚至還有可能更早。

他話鋒一轉說到,他因為希望能有盡量多的人力投入在新案子上,所以希望我相信他的評估,讓他能在第八週開始安排別的工作給這位同仁。

甚至還跟我詢問,有沒有可能把時間壓縮到六週? 哎呀呀,還沒開口就被反談判了啊。

我沒反駁他,沒回答Yes、也沒回答No;畢竟我沒有相關的技能與經驗去評估7周是短還是長。

更沒資格去評判他對於工作難易度的看法。

我只是默默的把我手上的數據攤出來給她看。

   (點圖片可放大) (上圖,那位同仁在前案子工作紀錄的一部分) 資料拿出來後,我跟他解釋說「過去六集,這位同仁在跟別人搭配的狀況下,每次時間大都要花到五週到六週。

加上別人前置的三週,就是八到九週了。

這次他若是獨挑大樑,我實在不敢樂觀的覺得可在六週內結束。

」 她雖然保證再三;但我也強調說「我絕對信任你的專業,可是過去的資料也是事實,我們終究不能忽略的。

加上他現在還較資淺,萬一進行中有些甚麼問題,你把時間卡太緊,有意外時我們兩邊都麻煩的。

可能還是保守些的好?你這邊可否先把他回去的時間抓寬一些,看你部門內是不是還有誰可以做前期準備,這人就先讓我留九週。

萬一屆時他的進度還是跟過去一樣,最少不耽誤你那邊的工作。

但若我們這邊進展真的順利,能在七週或甚至六週內結束,那我就讓他趕快過去接續另一個案子。

我們兩方都先為最壞狀況做安排,之後不管怎麼樣都不會影響到你我的案子。

這樣不是最安全嗎?」 我的說法聽起來畢竟也是合情合理,雖然他還是覺得不必要這麼悲觀,但也就照這模式進行了。

以我的觀念而言,PM這角色,主要工作就是預先看到問題,並先去打通關節。

看到問題不單單只是看到我自己專案的問題,你也要看出別人的問題。

你的解決方案必須也要能顧慮到別人;提出可能的風險,讓他能先安排、讓他的工作也不開天窗,這樣才能較容易得到「共識」。

這除了你要有意願跟別人溝通外,你更需要的,就是也得對應拿得出東西。

要拿出東西有兩個方法。

一個較難,就是你也花十年二十年鑽研某種技術,並得到跟對方主管相同的經驗與技術。

但實務上這是很辛苦的一條路。

此外,隨著你專案的規模越大,你總會有些知識是不足的。

屆時你還是會碰到壓不住的技術專家。

另一個較簡單的方法,是你能像我一樣,有系統地整理資訊,並拿這些歷史資料做佐證。

數字會說話,數字也能強化你的論點。

不然,若這些都沒有,你還有甚麼方式能去說服一個有二十年技術經驗的主管呢?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

訂閱電子報 送出 關於專案管理生活思維 您正在瀏覽的是ProjectUp(專案管理生活思維)網站。

由兩位管理顧問/企業講師張國洋(Joe)與姚詩豪(Bryan)共同創立。

我們的初衷是建立一個共享知識平台,將專案管理、產品開發、時間管理與企業經營等知識,用淺顯易懂且容易實踐的方式,分享給大家。

如果您喜歡這裡的內容,歡迎分享給身邊的伙伴(請註明原作者與出處)。

也歡迎有空來逛逛姊妹站「大人學」,裡面有更多職涯發展、兩性關係、個人成長相關的精彩內容。

或訂閱同名的Facebook、Instagram專頁,取得最新訊息。

部分內容也會以音頻的形式在「大人的SmallTalk」podcast節目中放送! Email信箱:[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團 專案管理的生活思維 下載APP   本分類熱門文章 那些日本女生教我的事 如何選擇 說服太后的方法 向上管理 溝通管理 利害關係人 [LifeHack9]如何讓假日時間過得更充實的五個小訣竅 工作術 皮克斯故事背後的標準公式:簡單卻好用! 專案經理的兩大武器 排程 學習專案管理 本分類最新文章 《內捲效應》選摘(二):打破規則,需要挑戰傳統的勇氣 組織行為 《內捲效應》選摘(一):沒有顛覆,就沒有創新 組織行為 間歇日記結合每週清單,要事完成率大提升 工作術 時間管理 用寫「間歇式日記」取代規劃待辦清單,不會再寫了一堆卻做不到 工作術 時間管理 九個簡單技巧,立刻提升自己的生產力 工作術 時間管理 隨選文章 管理者的印記 溝通知識 流程管理 企業專案治理 軟體開發者小心!你正身陷狹隘的「隧道視野」! 管理藝術(五)之醜話先說對事但不對人 【專案管理書摘】為何NBA球隊的教練要穿西裝?從表達與穿著思考你的「領導魅力」 經營知識 職場策略 稱職PM該具備的6項關鍵能力,你擁有幾項? 產品經理 推薦購買 三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 沒了名片你還剩下甚麼 大人學選擇 若有轉貼需求,請來信討論。

轉貼時禁止修改內容及標題、須保持所有連結、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原文標題、連結、及作者訊息。

首頁|大人學|關於我們|隱私權政策|服務條款 識博管理顧問公司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07號9樓  02-2711-2720  [email protected] 專案管理的生活思維©2007AllRightsReserv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