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心得】希望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便成路 - 台灣人權促進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堂系上必修的實習課,帶我來到了這裡,讓我經歷了許多從未知道的事情。

實習前. 系上有一門必修課名為「行政實習」,學生在暑假期間得去某一機構 ... 移至主內容 |搜尋 【實習心得】希望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便成路 BLOG/VBlog 31August2021|11:57AM 游詩庭 志工|實習生培訓志工|實習生參與紀錄 文/台權會實習生范姜煒 一堂系上必修的實習課,帶我來到了這裡,讓我經歷了許多從未知道的事情。

實習前      系上有一門必修課名為「行政實習」,學生在暑假期間得去某一機構實習,體驗職場生活以對未來想從事職業有初步的了解。

我參照學長姐過往實習的機構,可分成三種類型。

政府機關、民代服務處與NGO,相較其他兩者,自己對於NGO有著不一樣的想像。

NGO在我的印象裡,一是獨立運作,資金與成員來自公民社會的各式成員,不受特殊的利益團體所控,以人權為目標實施行動;二是成員尊重彼此並以包容接納多元的族群;三是各自對社會現實的不滿,透過改變社會的熱情與行動,試圖集結公民社會的力量,幫助需要的人並積極要求相關單位進行改革。

而我被這般特質所感,於是在尋找實習單位時首選的便是NGO,但該在哪一類型的單位進行實習,可就讓我感受到一些壓力了。

           當初在選擇實習機構時,首選的不是人權機構,而是文化機構,作為一位族群認同上是客家人的我,離開客家鄉後來到閩南文化濃厚的地區讀書與生活,開始懷念起家鄉的口音、語言與文化等,感受到自己對於客家文化的不了解,而必須更加理解的決心。

然而,自己在尋找與面試相關機構的過程中,理解到雖然自己有對於事物的熱情,但在缺乏相關技能或經驗的條件下,不必然能夠進入機構實習。

在遇上現實的挫折感後,針對所欲實習的機構也開始做了想法上的轉變,也許自己可以踏入熟悉的教育類組織,畢竟自己在校修習教育學程,相關的知識背景應該會較容易與融入該領域,但後來想想自己的視野會不會限縮在特定的領域中,少些多元性,於是先將這類的組織部放入安排中。

       爾後,在網上尋找的過程中,發現歷史悠久的「台權會」,關注許多的社會議題、行動倡議以及社會溝通,尤其在人權教育中的志工與實習生制度有著培訓、工作與成果報告,因此,受到台權會官網上面的資訊與社群平台的貼文吸引,於是跟隨著心而前來報名。

        在申請實習的過程中,對於自己的技能與經歷的缺乏,總是認為自己是否真有資格加入「台權會」實習,雖然在面試的過程中,自認為自己表現的也不如預期,但經過一番問答後,便順利的進入機構實習。

在往後的實習過程中,也感受到機構對於實習生的包容與尊重,即便沒有好看的能力,但具有積極負責的態度,會透過學習努力提升自我,那種態度有時是勝過於良好的技能與經歷。

實習中         進入「台權會」實習後,因應疫情的關係,實習生們大多採線上實習,雖然無法實體在辦公室與大家群聚工作,缺少彼此聯絡情誼的管道,但在線上工作還是如常的進行。

實習過程中,我認為有近一半的時間在學習如何理解議題與認識NGO的組織工作,總共聽了15場NGO的演講、17場議題講座的分享、6場「台權會」內部訓練用的函授影片與一次的實體參訪。

議題涵蓋冤獄、性別、移工、居住權、難民、環境等,雖然並非各項議題都非常了解,但透過這些講座的學習與聆聽,對於提升自我在看待不同議題時,能以不同的觀點或想法去想解,如自己從前對於罪犯受刑法實屬在法律程序與制度下,合法與正當的行為,然而經過各式冤案的理解以及徐自強自身對於冤獄經歷的自白,使我感受到關於一個人被定罪的逮捕、拘禁、審判等法律過程,是應當被注意與改進,若過程中產生的疏漏被忽視,加上主管單位的本位主義而不願重新審視與思考,造成的結果往往是難挽回的人命與家屬的悲痛,因此做為一位公民當我們在看待社會議題時,絕不只能依據單一的資訊或論點做出評判,而忽略了當事者的主體性與人權價值,這正是我在實習的過程中,透過對議題的吸收與不斷與自我對話所習得的能力。

        學習議題之外,我從事的實務工作包括提審法案件整理、居住權線上影音整理、讀書會、居住權學習單設計、協助教師培訓工作、《無彩青春》推薦文與讀書會心得等,事情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但在每一個工作中都有很多的感觸,但因文章篇幅所限只提出一些來做分享。

        關於實習令我印象深刻的有讀書會、教師培訓、樂生參訪與觀看紀錄片,讀書會另有一篇心得在此先不敘述。

第一,關於居住權教師培訓,這是我第一次參加NGO所辦的活動,在參與討論與協助的過程中,不僅理解到居住權的議題如何試圖的融入教學中,透過NGO實務工作的角度,設計出一套角色扮演模擬,讓教師能夠運用教學活動,來帶領學生融入與感受人民受公權力,強制徵收土地的辛酸與痛苦,對於未來有志於從事教育工作的我,是一種理解議題融入教學活動的良好機會,以及未來在進行教學時可與NGO一同設計與討論的資源。

第二,關於樂生參訪,這是我第一次到辦公室,實體的與大家相見,看見了這幾個月來最熟悉的陌生人,在辦公室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在當下短短的時間裡,彼此類似回鄉的故人般聊了一段時光,以此對身在「台權會」的各位有更多的認識。

隨後,與大家一同實體參訪中,自己透過實際到現場觀看院民的生活處境,體察院民在事件過後仍面臨到許多居住的困境,以及院民用著溫柔卻帶著無奈的口吻,訴說著對於現實的無奈,卻又帶著對於期許未來的眼神,表達感謝之意以及期待能有更多人知道,進而促成改變的渴望,相較於在網上聽講座或看著紀錄片,實際體驗的感受是種難以用言語道盡的。

第三,關於紀錄片,其實自己在參與這次的暑期實習前,對於紀錄片可說是興致缺缺,但在實習中,「台權會」給予了我許多議題相關的紀錄片,透過觀看紀錄片的方式,理解議題以及體察受害著的感受,尤其是在《樂生劫運》的紀錄片中,院民們對於事件的真實表情,加上令人催淚的《大爺吃早餐了》,我如身在現場被這般場景所震懾與悲慟。

        雖然無法道盡所有實習中的感受,但過程之於我而言,是個收穫滿滿的旅程,至此為止,其實也有一些自己覺得可惜沒能參與到的事物。

如法庭觀察、記者會、懶人包、玩桌遊等,若未來有機會時,必會選擇參與幫助。

實習後         回想實習中的種種,「台權會」與我對於NGO的想像一樣,有著獨立運作的機制、平等包容的氛圍與熱情的從事工作,尤其在平等與包容的部分,當我聽到職員在自我介紹時,以同志作為介紹的內容之一,對於身處在對同性不甚友善的環境長大的我,到目前為止,唯一親身見得一位非身在倡議性別平權組織的人,勇於說明自己的性傾向,這樣的經歷很特別,卻也認為社會對於多元性別與性傾向的不夠尊重,而感到擔心。

另外,透過這次實習的經驗,自己對於NGO的定位也有著更加的認識,除了代議士作為監督政府角色的工作之外,NGO實則作為公民社會直接下對上的方式,以保障人權的角度進行監督政府的工作,即便面對許多的挫折或困難,也透過組織、公民與民代的連結,造成更大的影響力,促成政府改變或執行政策的可能。

        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裡,雖然學習到的東西有限,但我認為在實習的過程中賦予我三項重要核心能力,包括關於多種議題的知識、文書技能(Canva、共用文件等)以及最重要的做事態度(積極、負責與認真),就算自己沒有豐富的經驗與技能,然而我想在「台權會」給我的感覺,有時候態度更勝於技能或知識,透過自我積極與努力的投入,也許做不到最好,至少能夠做出一個令自己滿意與別人肯定的成果。

此外,在NGO工作也帶給我一種務實以及人權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多以理論推演的方式進行討論,有些欠缺實務體驗的過程,但是在「台權會」的實習中,觀看到許多自己從前所未得知的事情,像是政府機關在許多行政作為上,多有人權侵害的事證,往往得由人權NGO組織提出改善建議,然而,即便提出了改善的方針,也不見得能被政府重視去進行改革,因此,光是紙上談兵的策略,改革往往需要透過不斷的行動與倡議,在目標與手段之間不斷進行調整,並思考如何達到所欲的目標。

這般的行動策略與想法,是我在NGO時習工作的過程中得知現實遠不比想像的容易進行改變。

       從實習回歸本身,身為一位未來所欲從事教育工作的我,在人權的角度中,看見了教育與人權相近的本質。

其實兩者都是難以在短期之內見得成效的工作,於是一個人對於某項事務是否具有高度的效能感,而願意去從事,即便做這件事的成果不大,在自己主觀的意義上是具有高強的意義。

如同自身對於教育工作的渴望,從來不是為了穩定、聲望或薪資決定這項工作,而是在過往的經驗過程中發覺對於教育制度的問題,期望能夠藉由自身的努力而改變現況,以此連結在人權組織工作,也許都對於政治現實的不公與問題,心存不滿,於是投入這般需要大量熱忱的工作。

即便在工作上,往往會因為現實消磨部分的熱情,但我認為若能透過大家每一小點的努力與熱情,終究能夠促成改變的可能。

        人權的意義,也許如同魯迅在《故鄉》這本書所述:「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

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

人權如同希望沒有所謂的有或沒有的,而是靠著大家一同被賦予與保障出來的,如同現今民主社會的發展,有賴於先輩們努力,共創出更為平等、自由與人權的社會。

然而,改變的行動不會就此結束,自古而言不進則退,人權組織最終的目標是摧毀自己達成完成能夠保障人權的社會,雖然這也許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但當我們持續發展自我對於人權的思想以及行動的支持,便能促使社會不公減少,以達到更加美好的世界。

         實習結束之後,期許自己透過三階段的計畫,在未來能夠持續為人權盡一份心力。

短期以關注與轉發議題,增進自己對於議題有更多的理解;中期以學生自治組織或社團,連絡辦理人權議題講座,讓更多人能夠接觸與了解人權議題;長期以培訓能夠身任為一位教師,在學校教育中,從事人權教育工作,散播更多人權的種子於莘莘學子的沃土中,期盼能夠促成更多未來關注或從事人權工作的公民,提升公民意識與促成公民行動方案的可能。

         最後,自己對於未來想要進入「台權會」實習的朋友們,只要你擁有關注社會議題的興趣以及積極負責的心態,不妨在閒暇之餘,來「台權會」實習增進自己對於人權議題的視野。

而對於「台權會」的大家,希望能夠持續加強讀書會與教師培訓的工作,也許能夠招募大學校園大使,邀請大學生協助推廣校內人權議題,讓更多的人關注與知道人權議題的重要性。

        總結來說,在「台權會」實習真是一趟收穫滿滿的旅程,很高興能夠和大家為人權盡一份小小的心力,即便當初並非首選,但在這堂學習的過程中,讓我習得對於關注社會議題的重要性以及公民社會的能動性,甚至對於未來社會的民主與人權有更多的思考,也期許著未來能夠成為一位透過行動,促成改變與進步的可能。

「希望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便成路」 志工培訓實習 延伸閱讀 【實習心得】探索路上:不斷反思的過程 【實習心得】希望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便成路 【實習心得】我與議題的距離 參加講座工作坊 最新文章 【講座|南方有人】大火後的家,在何方?談城中城後續居民安置 一八四四天的反省:原轉的前進還是民主止步 【聲明】原轉小教室台灣人權促進會共同聲明「巴奈一千八百天還在等蔡英文回應柯文哲懸崖勒馬勿強拆原轉小教室」 烏克蘭人需要的是庇護制度台灣政府勿再拖延或以政治宣示搪塞 【新聞稿】「落實港澳條例18條援港機制啟動HF177庇護居留運作」記者會 議題式遊戲主持的第一堂課:審議主持人培訓工作坊 在台烏克蘭人與台灣公民齊聲譴責俄羅斯侵略戰爭重申反霸權、反侵略、捍衛人權是普世價值 防疫再曝濫用公權力抽檢集中檢疫所民眾包裹無明確法律授權 北京冬奧,體育洗白-談中共人權侵害及如何抵抗/2022為西藏自由而騎@高雄 【南方有人】白色恐怖裡的青春-高雄校園的白色恐怖 議題列表 新冠肺炎(COVID-19)言論自由人身自由集會遊行與結社權移民、難民、無國籍隱私權居住權與反迫遷人權教育政府資訊公開國際公約與人權機制憲政改革企業與人權司法人權原住民權利其它 最新消息 一八四四天的反省:原轉的前進還是民主止步 【聲明】原轉小教室台灣人權促進會共同聲明「巴奈一千八百天還在等蔡英文回應柯文哲懸崖勒馬勿強拆原轉小教室」 烏克蘭人需要的是庇護制度台灣政府勿再拖延或以政治宣示搪塞 【新聞稿】「落實港澳條例18條援港機制啟動HF177庇護居留運作」記者會 在台烏克蘭人與台灣公民齊聲譴責俄羅斯侵略戰爭重申反霸權、反侵略、捍衛人權是普世價值 防疫再曝濫用公權力抽檢集中檢疫所民眾包裹無明確法律授權 訴願成功一年後,法務部個資調取透明化有何進展? 台北通之後:應預防以數位轉型為名,行強迫推銷之實的市政計劃 國際資料隱私日小遊戲:你與數位暴君的距離 台灣各界對中共人權侵害及北京冬奧即將舉行的共同聲明 本網站的原創內容皆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3.0台灣授權條款授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