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燒傷或燙傷? - 康健知識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燒傷或燙傷嚴重程度 ; 淺二度燒傷, 表皮層以及真皮表層(大約1/3以上), 皮膚紅腫、起水泡、劇烈疼痛以及灼熱感 ; 深二度燒傷, 表皮層與真皮深層, 皮膚呈淺紅色、出現較大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燒傷或燙傷 首頁 健康百科 皮膚 燒傷或燙傷 症狀 病程 併發症 成因 種類 危險族群 預防 相關檢驗 治療 照護 就醫準備 部位 分享 收藏 訂閱 點擊可以訂閱電子報喔! ✕ 加入LINE好友 什麼是燒傷或燙傷? 皮膚是保護人體的第一線器官,表皮能保護人體避免細菌入侵,燒傷或燙傷會造成皮膚的保護功能受損,甚至加速病菌繁殖,造成各種感染,燒傷或燙傷依照發生原因可以分成6種,分別是熱液燙傷(沸水、熱茶或是其他滾燙液體)、火焰燒傷(氣爆、火災以及酒精燃燒等)、化學灼傷(硫酸、鹽酸或是強鹼等)、電灼傷(觸電以及高壓電傷等)、吸入性呼吸道灼傷(失火現場吸入過多濃煙)和接觸性燒傷(機車排氣管燙傷、熨斗燙傷)。

病人送醫後,醫師會根據受傷的面積、傷口深度來做評估分類,並進行適當處置,嚴重燒燙傷的療程以及復健需要很長的時間,甚至可能會留下疤痕,病人與家屬需要的不僅僅是燒燙傷中心的協助,有時還需要合併身心科醫師輔導病人和家屬走出傷痛。

燒傷或燙傷的症狀 燒傷或燙傷的症狀包括傷口紅腫、疼痛、起水泡等,三度以上燒燙傷皮膚會呈焦黑色或白色,色素細胞以及神經被破壞,病人疼痛感消失。

燒傷或燙傷嚴重程度 燒傷或燙傷的嚴重程度 燒傷深度 範圍 症狀 癒合情形 一度燒傷 表皮淺層 皮膚紅腫和疼痛感 3~5天癒合,無疤痕 淺二度燒傷 表皮層以及真皮表層(大約1/3以上) 皮膚紅腫、起水泡、劇烈疼痛以及灼熱感 約兩周癒合,可能會留下輕微疤痕 深二度燒傷 表皮層與真皮深層 皮膚呈淺紅色、出現較大水泡,疼痛感相較淺二度較輕 約三週左右癒合,會留下明顯疤痕,需做植皮避免感染 三度燒傷 全層皮膚 皮膚焦黑或蒼白,色素細胞及神經受損,疼痛感消失 需要做植皮治療,否則傷口無法自行癒合,會留下疤痕且造成功能性障礙 四度燒傷 皮膚、皮下組織、肌肉以及骨骼 皮膚和肌肉、神經甚至骨骼都已壞死,呈焦炭狀 需要做皮瓣補植、電療等治療,部分病人須截肢   燒傷或燙傷併發症 感染:由於皮膚受損,失去保護功能,細菌感染的機率大增,當血液受到感染便會出現敗血症,敗血症是燒燙傷最主要的死因之一,佔了約50%。

休克:大面積燒傷後48~72小時是休克期,體內的血液和血漿容量不足,因此血液循環不足,會出現低血容休克。

呼吸衰竭:大多是吸入火災現場的濃煙以及化學物質,造成呼吸道及肺部損傷,會先出現肺水腫和呼吸困難等呼吸道症狀,並漸漸演變成呼吸衰竭。

多重器官衰竭:當燒燙傷面積過大時,可能造成全身各處器官功能崩潰衰竭,死亡率非常高。

疤痕:如果燒傷的區域在關節附近,肥厚的疤痕可能會影響關節的活動程度,造成病人活動受阻。

燒傷或燙傷常見致病原因 熱液燙傷:被滾燙的水、熱湯、熱油等高溫液體燙傷。

火焰燒傷:氣爆、塵爆、瓦斯爆炸以及火災等,也會合併吸入性呼吸道傷害。

化學灼傷:被潑灑硫酸、鹽酸、強鹼等,會造成組織蛋白變性、脫水、皂化等嚴重傷害。

電灼傷:電灼傷中,傷害最嚴重的便是高壓電,高壓電會造成病人肌肉壞死,分解出的肌球蛋白可能阻塞腎小管造成急性腎衰竭。

吸入性呼吸道傷害:在火災現場吸入過多濃煙時,會出現面部發黑、呼吸困難和聲音沙啞等症狀,可能併發呼吸衰竭,死亡率較高。

接觸性燒傷:碰到機車排氣管、熨斗等,接觸面積不大的話一般不會造成太嚴重的問題。

其他:曬傷、輻射線和蒸氣燙傷等。

燒傷或燙傷種類 燒燙傷可以根據成因以及燒燙傷面積做分類。

燒傷或燙傷的好發族群 幼童沒有判斷危險的能力,可能會亂觸摸燙的或是插座等危險物品,家長需要特別注意。

燒傷或燙傷預防重點 燒傷或燙傷一般來說無法有效預防,還是需要仰賴日常生活中多加小心,防止火災發生,此外滅火器具必須定期保養,確保發生意外時能使用。

燒傷或燙傷診斷方式 燒傷或燙傷會依據病人的受傷面積、部位和深度進行分級 燒傷或燙傷的傷口狀況 輕度燒傷或燙傷 中度燒傷或燙傷 重度燒傷或燙傷 二度燙傷面積所佔比例 成人小於15%、兒童小於10% 成人介於15~25%、小孩介於10~20% 成人大於25%、兒童大於20% 三度燙傷面積所佔比例 小於2% 介於2~10% 大於10% 重要部位是否遭遇燒傷或燙傷,例如:頭、頸、手、足、會陰部等 無 無 有 合併其他疾病 無 無 有 其他     可能合併電傷、話學燒傷、呼吸系統燒傷等其他傷害   燒傷或燙傷治療 一度燒傷或燙傷:主要傷害範圍是表皮層,只需要上止痛藥處理即可,冰敷可幫助減輕疼痛。

淺二度燒傷或燙傷:傷害到較淺的顆粒真皮層,大部分只要敷藥並妥善照護傷口即可,有時施以清創手術移除壞死皮膚,避免感染發生。

深二度燒傷或燙傷:大部分深二度燒燙傷需要先做清創手術,再施以植皮手術。

三度燒傷或燙傷:患部必須清創,之後再做植皮手術,會留下肥厚性疤痕。

四度燒傷或燙傷:患部必須清創,並做皮瓣補植治療,四度燒傷非常嚴重,常會合併許多併發症,因此防止和治療併發症也非常重要,部分病人甚至需要截肢保命。

燒傷或燙傷照護重點 沖:燒燙傷發生的時間有時只有幾秒,但熱能可能不只在表皮,已進入組織,要沖水15~30分鐘才能把熱能帶走。

脫:脫掉傷口附近的衣物、飾品,或剪開衣物,動作要輕緩,不要連皮膚一起撕下來。

泡:繼續泡冷水30分鐘,除去餘熱。

蓋:傷口蓋上紗布或乾淨毛巾,以免感染或失溫。

送:居家燙傷如果沒有很嚴重(小面積或只有表皮泛紅、沒起水泡),基本上可以不用就醫,多注意居家護理即可,但若出現水泡(二度燒燙傷),建議送醫治療。

不要刺破水泡。

重度燒燙傷病人,需要遵循醫囑穿彈性衣、每天按摩皮膚、服藥換藥(換藥時絕對要注意清潔),飲食上盡量避免咖啡因、海鮮、酒精以及尼古丁(可能造成患部搔癢),如果皮膚搔癢的情況太嚴重(對搔癢的忍耐度每個人都不同),就需要回診治療,如果有做植皮手術建議在六個月到一年內要避免日曬,防止色素沉澱變黑,燒燙傷的復健期是長期抗戰,需要親友的支持陪伴病人度過難關。

燒傷或燙燒就醫提醒 初期就醫階段,病人和家屬應該知道: 對於病人的症狀,醫師認為的診斷是? 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燒傷或燙傷是怎麼得到的? 治療方法有哪些可選擇?不治療會怎麼樣? 燒傷或燙傷還會繼續惡化?會對身體造成那些問題? 生活需要注意那些事情?需要調整飲食或生活習慣? 何時要複診或進一步檢查?   已經確診燒傷或燙傷,照顧者應該知道: 有那些症狀平常要注意? 需要長期服藥?未來有機會減少藥量或停藥? 藥物副作用是什麼?服藥要注意哪些事? 需要調整飲食或生活習慣? 下一次複診或追蹤是什麼時候? 疾病發生部位 燒傷或燙傷主要發生在皮膚。

看診科別 皮膚科 找醫院 參考資料 財團法人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衛教文章:認識燒傷 財團法人王長庚紀念醫院衛教文章:漫談外傷疤痕的處置 馬偕紀念醫院衛教文章:認識燒燙傷 高醫醫訊:燒燙傷的前置處理 MayoClinic:Burns 請注意,並沒有任何一種或一組方法適用於所有病人,一般表格內建議的治療方法並非絕對不變,請您務必與醫師充分討論。

× 訂閱電子報 請勾選您想訂閱得電子報,並填寫Email。

康健知識庫電子報 康健好生活週報 康健5分鐘健康報 《大人社團》美好生活報 訂閱 × 我知道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