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四大名山簡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全山突起三主峰,稱為大峨、中峨、小峨,一脈相連,主峰萬佛頂海拔三○九九公尺。

與五臺山、普陀山、九華山等,共稱我國四大靈山。

自山麓至山頂五十餘公里有七十餘寺院 ...       五台山 峨嵋山 九華山 普陀山     回上頁 回簡介區 回主頁 留言版 更正欄 本站信箱     五台山(回頂端) 位於我國山西五台縣東北,與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合稱為我國佛教之四大靈山。

以東、西、南、北、中五峰聳立,山頂無林木,壘土如台,故稱五臺山。

又以五巒巍然,拔乎群山,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別號清涼山。

為古來文殊菩薩示現之道場,廣受海內之信仰。

華嚴經菩薩住處品及寶藏陀羅尼經謂文殊菩薩住處為五頂,名清涼山。

此為文殊信仰之由來。

五台為:東台望海峰,又稱無恤台、常山頂。

西台挂月峰,又稱瞢□山,上有泉群山。

南台錦繡峰,又稱系舟山。

北台協鬥峰,又稱夏屋山、覆宿埵。

中台即翠岩峰。

自北魏文帝遊中台,創建大孚圖靈鷲寺後即佛寺林立。

極盛時,五峰內外佛剎多達三百餘寺,迄今約存一百餘寺。

其中以大佛光寺與顯通寺之無梁殿、銅殿著稱於世。

羅侯寺、清涼寺、金閣寺、北山寺、望海寺、大文殊寺亦頗為著名。

與此山有關係之名僧很多,如:不空建金閣寺、玉華寺等,成為密教中心。

法照建竹林寺,修習念佛三昧;日僧圓仁承其教法,傳至比睿山,是為引聲念佛之始。

澄觀曾于大華嚴寺著華嚴經疏。

日本之入唐僧、入宋僧至此參訪者頗多。

又如高麗之慈藏、罽賓之佛陀波利等皆曾登山參訪。

元代成宗皇太后嘗建大萬聖佑國寺,並重修五台諸寺。

八思巴亦曾駐此。

明萬曆年間,重修大塔院寺,建護國釋迦文佛舍利塔,塔臺上築有球形之塔身,上安十三級之相輪,塔高二十七丈,周圍二十五丈,為西藏式喇嘛塔,是山中最為壯觀之地。

清康熙以後,歷代皇帝行幸不絕,捐資營修,滿蒙之佛教徒亦常至此巡塔,活佛亦屢次巡駐。

今住僧中分為青衣、黃衣兩派。

青衣僧住大顯通寺、大塔院、金閣、靈境等十剎。

黃衣僧為喇嘛僧,住菩薩頂、金剛窟、羅侯等十大剎。

自古以來蒙古王公每歲朝山,佈施甚厚。

    峨嵋山(回頂端) 峨嵋山,位於四川峨眉縣西南約七公里處。

為普賢菩薩顯靈說法之道場。

又作蛾眉山。

佛教稱為光明山,道教稱為虛靈洞天。

山脈由岷山伸展而出,崗巒疊起,氣勢如虹,蜿蜒一百八十餘公里,周圓五六百公里。

全山突起三主峰,稱為大峨、中峨、小峨,一脈相連,主峰萬佛頂海拔三○九九公尺。

與五臺山、普陀山、九華山等,共稱我國四大靈山。

自山麓至山頂五十餘公里有七十餘寺院、四十餘山洞、百餘石龕。

其中聖壽萬年寺為普賢菩薩示現之中心道場;其起源乃因晉時蒲翁見普賢菩薩顯現,遂於此山建白水普賢寺,後歷經各朝代重修。

明萬曆年間,改稱萬年寺。

寺中銅鐵佛像,造型優美,鑄造精良,為珍貴之佛教文物。

此外另有伏虎寺、報國寺、清音閣、黑龍江棧道、仙峰寺、金頂、光相寺等,皆極著稱。

    九華山(回頂端) 九華山,位於安徽青陽縣西南,佔地一百餘平方公里,原名九子山,與山西五臺、四川峨嵋、浙江普陀合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山有九十九峰,以天臺、蓮華、天柱、十王等九峰最雄偉。

主峰十王峰,海拔一三四二公尺。

九華山原名九子山,係因九子峰而得名。

此峰頂有九小峰,狀如嬰兒,回環向背,團聚而戲,故名九子。

唐代李白至此,以九峰聳立如蓮華,更名為九華山。

九華山峰巒奇麗,高出雲表,李白題詩云:「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繡出九芙蓉。

」唐代劉禹錫讚其「奇峰一見驚魂魄」,宋代王安石譽之為「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

」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蒼松、翠竹,山光水色獨特別緻,遍佈名勝古跡。

昔日有騷人墨客來此遊,作詩描述此處風光云:「一蓮峰簇萬花紅,百里春陰滌曉風,九十蓮華一齊笑,天臺人立寶光中。

」其山川之秀,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

此山最早開發於東晉隆安五年(401),杯度在此創建化城寺。

據宋高僧傳卷二十池洲九華山化城寺地藏傳記載,地藏為新羅國王金氏之一族人,名金喬覺,喜歡九華山之幽翠,得山神之助,棲止於山。

至德(756~757)初年,諸葛節來此,見地藏修苦行,遂構建禪宇。

建中(780~783)初年,張公嚴聞地藏高風,移舊額,並上章奏請建寺。

貞元十九年(803)地藏示寂於此,此金氏地藏被認為係地藏菩薩之應化,並廣被尊崇。

自是九華山乃被認為係地藏菩薩顯聖度眾之道場、地藏信仰之中心,同時大規模建築寺宇,歷經宋、元、明、清而日益興盛。

鼎盛時期,佛寺達三百餘座,僧眾四千餘人,香煙繚繞,經年不絕,故有「佛國仙城」之譽。

現尚存化城寺、九子寺、?身寶殿、慧居寺等七十八座古剎,佛像一千五百餘尊,藏有明神宗萬曆年間所頒之聖旨、藏經及其他玉印、法器等文物一千三百餘件。

百歲宮中供有「應身菩薩」無瑕禪師之肉身坐像。

九子寺,建築宏偉,寺左有七布泉,音如鐘鼓不絕,寺右有垂雲澗,聲如環珮合鳴,素稱「九子聽泉」。

無相寺係唐開元初年王季友之故宅,後改建為寺,北宋治平年間賜「無相寺」之匾額。

上禪堂,原名景德堂,清康熙年間玉琳國師弟子宗衍擴建,始易今名。

旁有金沙泉,深不盈甌,四時不竭,泉岩上「金沙泉」石刻,傳為李白所書。

泉邊有一金錢樹,為九華山三寶之一,傳為李白酤酒錢所化而成。

肉身寶殿,位於神光嶺,俗稱肉身塔,木質,七級,高十八公尺,每層佛龕八座,供奉金色地藏像,塔兩側有十王立像供侍。

據安徽通志載,新羅國王近宗金喬覺(地藏)卓錫九華,居於南臺(今神光嶺),唐貞元十年,九十九歲示寂,兜羅手軟,金鎖骨鳴,顏面如生,佛徒信為地藏菩薩化身,乃建塔紀念。

明神宗賜名「護國肉身寶塔」,今存者,乃清同治年間重建。

    普陀山(回頂端) 普陀山,位於浙江定海縣東海中之舟山群島。

又稱補陀山、補陀洛迦山、梅岑山、小白花山。

為觀世音菩薩之聖地。

與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並稱我國佛教四大名山。

唐以前傳有梅福、葛洪寄隱修道,故又稱梅岑山。

唐大中年間(847~860),有一印度僧至此自焚十指,而親睹觀世音菩薩現身說法,授以七色寶石,遂傳此地為觀音顯聖地。

五代後梁貞明二年(916),日僧慧鍔從五臺山持觀音像歸國時,船行至該地,輾轉不前,乃就地建寶陀寺供養,而仿印度觀音住地之補陀落迦(梵Potalaka )取名。

南宋以降,歷朝布施財物頗多,寶寺林立,僧徒日眾,遂成大道場。

古來祈求航海安全之例頻繁,朝拜亦甚盛行。

南宋紹興元年(1131),將普陀山佛教各宗統一歸於禪宗。

嘉定七年(1214),又規定該山以供奉觀音為主。

歷朝相繼興建寺院,一度有寺院、庵堂、茅蓬二一八所,僧尼二千餘人。

其中著名者有三大寺、七十二小寺。

佛寺始立於五代後梁貞明年間( 915~920),全山縱橫十八公里左右。

三大寺為普濟寺(前寺)、法雨寺(後寺)、慧濟寺。

每年春夏之交,由各地前來普陀進香避暑之善男信女絡繹於途,成為江南諸省香火最盛之佛寺。

普濟寺僧侶之眾,範圍之廣,居全山之冠。

該寺建於北宋元豐三年(1080),稱為寶陀觀音寺。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重建大殿,並賜寺額「普濟群靈」,寺因以名。

寺中大殿供有金身釋迦塑像,寺門外有石橋荷池、鐘樓、盤陀石、御碑亭等名勝。

法雨寺依山建築,位居普陀後山,寺中觀音殿內供奉一尊大理石雕之觀世音像,體態曼妙,神情凝重,予人以親切之感,為一傑出之藝術作品。

慧濟寺昔稱「不肯去庵」,建於宋神宗時,歷代屢加修築始成巨剎。

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等屬臨濟宗、曹洞宗。

普陀山絕頂之白華山俗稱佛頂山,由山麓至白華頂有二千餘石級,山腰有雲拂石,上刻「海天佛國」四字。

慧濟寺即在白華頂下,與前後寺並稱為普陀三大叢林。

普陀山四面環海,山中巖峰洞窟天然形成,玲瓏聳峭,奇險詭幻,不一而足。

海潮聲與山上寺觀梵音交相合鳴,構成一幅海天佛國之奇境。

    回上頁 回簡介區 回主頁 留言版 更正欄 本站信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