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的“當仁不讓於師”,是什麼意思? - 鳳梨問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典故說明:當仁不讓於師,語出《論語·衛靈公》。

意為在“以仁為己任”而尋求真理的時候,凡是不合乎仁的,必須據理力爭,就是有老師在面前 ... 首頁>文化>國學研究者時金科2020-07-0308:10 論語的“當仁不讓於師”,是什麼意思? 255 文化 当仁不让 论语 国学 回覆列表 發表回復 1 老蘇聊易經 3 當仁義所在的地方,就可以反對老師,老師不對就是不對,老師不一定都對,老師做的不仁,就是不對 和老師的意見不一致,並不是對老師不尊重,而是真理所在,對於老師的意見,也沒有辦法同意,這就是孔子做學問的精神 正義所在一定要爭,這是我們必守的信條,不管是老師還是其他人! 2 紫菀品月 9 “當仁”有兩解:1.一為面臨仁德;2. 一為擔當實現仁道之重任。

你的這句話,出自《論語·衛靈公》:“子曰: ‘當仁不讓於師。

’”朱熹作過一個註釋:“當仁,以仁為己任也。

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

蓋仁者,人所自有而自為之,非有爭也,何遜之有?”所以“當仁不讓於師”,應該解釋為: 擔當實現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師相比,也不遜色。

當仁不讓=當仁不讓於師,出處是一樣的,只是經過簡化了。

意思有了些延伸: 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

後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

3 喜子原創 13 當仁不讓於師:其意師如對如正如順自然如仁慈必當讓之從之…如反之影響極大極廣…應當仁不讓謙勸之,其意善而非爭乎…不可無敬畏之心…師明自改之…非聽後嘆之… 4 還有點理想 3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 孔子說:“遇到可以實踐仁道的機會,對老師也不必謙讓。

” 這段是孔子的名言,為所有行仁道、為壯舉、力求上進的人鼓足了底氣。

在仁面前,眾人平等,不必謙讓於師長。

5 劍鋒園子 13 仁是儒家衡量一切是非與善惡的最高準則,是孔子的一種道德追求,通過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這些道德標準,形成一個終極的“大同世界”,造就一個天下為公、選賢任能、和諧友愛、安居樂業、美滿幸福的理想社會。

而具備仁的人,追求仁的人是勇者、智者,“仁者必有勇“,人人都該去追尋仁,成就仁。

因此在任何時候,孔子都把仁放在第一的位置。

孔子和儒家特別強調師道尊嚴,重視師生關係的和諧,學生決不能違背老師,決不能不尊從老師,為師不尊是大逆。

但是,在仁面前,師道尊嚴便退出,便要為仁讓路;在仁面前,即便是尊貴無上的老師,也不能謙讓,不能無視仁的存在,也要讓位於仁。

可見,仁在孔子那裡是多麼的至高無上,地位多麼崇高。

所以,這句話說的不是師生之間的關係,其核心其實就是強調仁的地位,仁的至尊,仁的至高無上。

仁,如同真理、正義、生命、人類至高利益、偉大的精神、崇高的思想等等,當我們面對這些的時候,其他都可以不重要,都可以退而求其次,捨生取義就是這個意思。

面對真理和正義,猶如孔子面對仁,那是至高無上的,雨果說:“堅持真理的人是偉大的。

“還有一首我們耳熟能詳的詩:生命和愛情都寶貴,但是“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和孔子這句話表達的是一個意思。

再次感謝。

6 漢水長流 39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所創立的儒學理論的基石。

這個觀點是孔子從人性本善的前置意義上而生髮的指導社會實踐的道德標準。

前置也就是一種理想化的認知。

人之初,應當是什麼樣的,就應當善的。

這也反映出孔子的哲學觀點, 仁體現在社會實踐上,則重在仁心、仁愛丶仁慈、仁義、仁術及對這種價值觀念的堅守。

仁義禮智信,雖各有各的意項,但五位一體,是互相關聯的,不是孤立的,所以說,思想是活的靈魂。

《論語》是四書之首,裡面句句是不朽之言。

如‘當仁不讓於師‘’’這裡的仁,表現出的是一個原則和對原則所應持有的立場。

我認為這麼做是對的,即使你是老師,我也不放棄我的原則。

當然,這個原則是道德範圍內的,用現代的說,是正能量。

具體的說,就是當你做的事是依乎仁義、仁愛,認準只管去做,不要有所顧忌,即使老師,也不要謙讓。

後世賢人說,天若不生仲尼,華夏有如長長之黑夜。

孔子的仁愛思想照亮了民族前行的方向。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願天下永遠是愛的春天! 7 一個認真的思考者 20 成語當仁不讓的出處,當仁不讓都能理解吧,加個“於師”就是即使在老師面前也當仁不讓。

典故說明:當仁不讓於師,語出《論語·衛靈公》。

意為在“以仁為己任”而尋求真理的時候,凡是不合乎仁的,必須據理力爭,就是有老師在面前,也決不能遷就退讓。

8 一斤三兩 3 個人不成熟的見解如下: 1、這句話,我的理解應該是:當仁,不讓於師。

用白話理解就是: 如果有實現或踐行“仁道”的機會,哪怕是老師也不用跟他禮讓,可以自己去踐行,自己去實現。

這點說的其實就是大家要自己用實踐去踐行仁道,不用和別人謙讓,而應該抓住機會; 2、那什麼是人道呢?我理解的孔子所說的仁道,是“愛人”,是自己不想遭的罪,不要讓別人遭,自己想要的東西也要和別人分享,通俗點說,就是要對好的東西學會分享,不要太自私,對不好的東西,也要學會承擔,不要推給別人。

3、現在有個成語,叫“當仁不讓”,又怎麼理解呢?我理解應該也是出於“當仁,不讓於師”這句話,意思應該差不多,當然後來大家也就用來表達“自己該做的事情就要積極主動去做,不要推給別人”,這裡就不再是指推行仁道了,更是指工作和生活中,我們要承擔的那份責任和義務,自己要去履行好。

以上,僅為個人的不足見解! 9 學打拍子 3 大意是,學生,徒弟,被領導者只要自己的觀點,處理問題是正確的都要堅持自己的態度,不能失去原則。

也是相互尊重,相互平等,沒有高低之說吧。

10 朝雲天下 3 當仁不讓於師,出自《論語衛靈公》,意思是:以仁德為己任尋求真理的時候,凡是不合乎仁的,都要據理力爭,就算老師站在面前,也絕不能退縮。

成語當仁不讓就出自這裡。

11 爽爽的大跟班 4 當仁,不讓於師。

遇到可以實踐仁道的機會,對老師也不必謙讓。

為所有行仁道、為壯舉、力求上進的人鼓足了底氣。

在仁面前,眾人平等,不必謙讓於師長。

12 志袁奇說 5 仁,此處應解釋為道理,真理。

當涉及到真理的時候,就要挺身而出,當仁不讓。

就算是老師在面前,和前輩師長有異議,也要堅持原則,堅守真理。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這句話出自哪,你怎麼理解這句俗語?∨《紅樓夢》身體最強壯的女人是誰?為什麼? 熱門排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