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夏季時,在西伯利亞與蒙古形成低氣壓中心,太平洋與印度洋行程高氣壓中心,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帶來水氣,形成夏季季風,是主要的雨季;冬季時,風由高氣壓的蒙古與西伯利亞 ... 壹、季風亞洲 (一)季風氣候: 1.『季風』:是指一種隨冬夏季節改變而變換風向的風。

2.季風的成因:大範圍海陸性質的差異。

由於陸地散熱吸熱速度均比海洋快,因此冬季陸地較冷,成為高氣壓所在,海洋為低氣壓,所以大範圍的封由高氣壓的陸地吹往低氣壓的海洋;而夏季陸地吸熱快溫度高成為低氣壓,相對的海洋溫度較低,成為高氣壓所在,所以封從海洋吹向陸地。

3.亞洲的季風現象: 位於歐亞大陸(世界最大陸第)東南部,面臨太平洋(世界最大洋)。

夏季時,在西伯利亞與蒙古形成低氣壓中心,太平洋與印度洋行程高氣壓中心,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帶來水氣,形成夏季季風,是主要的雨季;冬季時,風由高氣壓的蒙古與西伯利亞吹向海洋,帶來乾冷空氣,形成冬季季風,是乾季。

4.季風氣候的分類: 氣候分類 溫帶季風 副熱帶季風 熱帶季風 分布 日本、韓國、華北、東北。

華中、華南及台灣回歸線以北。

華南及台灣回歸線以南、中南半島、印度半島。

夏季風向 ↖ ↑ ↗ 冬季風向 ↘ ↓ ↙ 影響 中國東南沿海居民利用季風風向的變化,往來中國和東南亞地區間進行貿易活動,故季風又稱為『貿易風』。

5.季風亞洲的範圍: 從東亞的日本、韓國,經中國東南半部到東南亞、印度半島。

  (二)稻作農業: 1. 稻作喜歡生長在日照充足、溫暖潮濕與灌溉便利的地區。

季風亞洲,適合稻米的生長,於是季風亞洲大多的平原地區都種植稻米 2.稻米的特性: (1)稻米是單位面積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可以養活大量的人口。

(2) 自古以來亞洲稻作區的人們,將大量勞力投入集約的稻米生產,以求得更高的產量供養更多的人口。

如此循環,人口不斷增長,使季風亞洲成為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

  (三)稻作農業的轉型: 到米從自給自足變成商業化作物,為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大量使用化學肥料、機械化耕作,破壞原本和諧的人地關係。

  (四)日本(東北亞): 1.地形: 位居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火山、地震活動甚為頻繁。

四大島和三大平原分為: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大島。

關東、濃尾、近畿平原,是日本四大平原(精華區)。

2.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吹東南季風,冬季吹西北季風。

冬夏季風均經過海面,因此,較同緯度亞洲其他地區溫和多雨,利於農業發展。

3.產業活動: (1)漁業發達:周圍海域有寒暖流交會(黑潮與親潮),且海岸曲折多港口 (2)經濟實力強大:日本是亞洲經濟最強大的國家。

◎經濟發展的條件: 天然資源並不豐富,許多工業原料必須依賴進口。

在二次大戰結束後百業蕭條的情況下,它的國力卻能迅速復甦,主要仰賴:豐富的水電、高效率的勞工、領先的技術、發達的海運。

◎國際貿易是日本的經濟命脈: 由於工業上的需求必須大量進口原料,加工後的成品並大量輸出到世界各地。

(五)朝鮮半島(東北亞): 1.位置: 朝鮮半島位於中國與日本之間。

2.範圍: 東:日本海。

西:黃海。

東南:隔大韓海峽、對馬海峽和日本相望。

西北:圖們江、鴨綠江和中國為界。

3.地形: 北韓多山,南韓平原較多。

大白山脈沿東岸(日本海)南下,分出的支脈向西南落入黃海。

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山脈成『豸』自行排列。

河川走向:多東北―西南流向。

平原:分布在半島南岸與西岸,人口密集,土地肥沃,是朝鮮半島的精華區。

4.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朝鮮半島愈北愈冷,且農作物的生長季愈短。

夏季 南部:最熱月的平均溫在26℃左右。

北部:在20℃〜22℃間。

冬季 最冷月大多在0℃以下。

(六)東南亞: 東南亞的國家數量有11國。

1.位置: 介於中國與印度之間,形成文化的衝擊與融合。

『海上絲路』必經之地:因位於太平與印度洋之間,自古就是東西航線的海上十字路口,是歐、亞、非三週的海上交通樞紐。

2.地形: 中南半島: 歐亞大陸向外延伸的半島。

南洋群島: 部分為中南半島的延伸,部分由板塊碰撞而成。

3.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 氣候特徵: 全年高溫、四季皆夏。

年、日溫差均小。

地處低緯度,日照強烈、對流旺盛(對流雨)。

4.經濟發展: 東南亞的稻米: a.主要的糧食作物:水稻。

b.東南亞地區適合稻米的種植的氣候因素:高溫多雨。

c.中南半島的河口三角洲平原是稻米的主要分布區,如: 越南 紅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

泰國 昭皮耶河三角洲。

緬甸 伊洛瓦底江三角洲。

d.仍有大片耕作的梯田土地利用:因東南亞多為丘陵地形。

e.主要的稻米產地: 泰國(主要的稻米出口國)、越南、緬甸、印尼、馬來西亞。

殖民經濟與熱帶栽培業: 東南亞除了泰國外,其他國家都曾為歐美強國的殖民地。

a.發展熱帶栽培業的條件: 1 氣候適合種植經濟作物,如甘蔗、鳳梨、香蕉、橡膠、咖啡、油棕、菸草、可可、椰子、香料等。

2 勞力充足。

3 海運便利。

b.以出口初級原料來換取西方工業產品。

今日東南亞成為歐美日產業的設廠基地,條件是: a.豐富的礦產資源(如錫與石油)。

b.廉價的勞力資源。

5.東南亞的國家: 泰國 位於中南半島,全國篤信佛教。

泰國是世界主要稻米輸出國。

近年來在工業上也有長足進步。

越南 深受中國文化影響。

就自然環境而言,中南半島的山脈、河川大都與中國一脈相承,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是越南的精華區,稻米產量豐富。

菲律賓 被美國佔領統治,目前英語仍為其官方語言之一。

島嶼眾多、多火、山地震,夏季常有颱風侵襲,椰子是其重要的出口農產品。

印尼 兩國有許多相似之處。

以宗教而言,兩國皆以伊斯蘭教為主要信仰,印尼更是全球伊斯蘭教徒最多的國家。

此外,本區濕熱、勞力充足、海運便利,適合發展熱帶栽培業。

馬來西亞 新加坡 位在馬來半島南端,地處溝通印度洋與太平洋的麻六甲海峽上,交通地位重要,是東南亞首要的商業與金融中心,出口與轉口貿易均盛。

  (七)印度半島(南亞): 1.地形: 北部―喜馬拉雅山 中印兩國的天然國界、印度半島主要大河的發源地。

中部―印度大平原 東邊為恆河平原,西邊為印度河平原,合稱為印度大平原,是印度半島的精華區所在,也是古文明發源地。

南部―德干高原 形狀略呈三角形,是古老的地塊 2.氣候: a.大部分屬熱帶季風氣候(北回歸線橫貫南亞中部)。

b.乾燥的沙漠區(塔爾沙漠),原因: (a)位於副熱帶高壓區,氣流下沉不易形成對流而降雨。

(b)地形平坦,無高山抬升水氣。

c.一年氣候分為三季: 南亞緯度低,北部有高山屏障,寒風不易侵入,冬季不明顯。

全年分為三季: 季節 月份 風向 氣候特徵 涼季 11〜2月 東北季風(受阻於北部高山) 乾燥而涼爽,是一年中氣候最佳的季節。

熱季 3〜5月 季風轉換期 冬夏季風轉換期,乾熱無風。

雨季 6〜10月 西南季風 季風盛行,溼熱多雨。

世界雨量最多之地―乞拉朋吉:年平均雨量超過12000公釐,位於半島東北阿薩密,面迎夏季西南季風,屬丘陵地形,攔阻水氣。

3.農業: (1)恆河三角洲氣候溼熱,土壤肥沃,以水稻栽培為主。

(2)東北的阿薩密省,茶園遍布。

(3) 恆河中游,因雨量減少,稻米改與小麥、小米輪種;更往西,雨量更少,小賣與小米輪種。

(4)德干高原西北隅有肥沃的黑土,是主要棉花產區。

4.產業發展: 1980年代以來,印度採取開放政策。

1990年以後,電腦、通訊等技術水準大幅提升,資訊軟體業已成為印度重要的產業部門,軟體開發能力世界聞名,其原因如下: a.印度政府吸引許多外資進入: (a)努力培植軟體設計人才,建構軟體工業區。

(b)提供優惠政策。

(c)源自於殖民時期的英語環境。

b.外國人在此地進行軟體的研發與設計: (a).歐、美資訊業紛紛引進印度的軟體設計人才。

(b)設立在當地的研發中心。

印度成為繼中國之後最具經濟發展實力的國家,其原因如下: a.人力、礦物資源豐富。

b.擁有較高教育水準。

c.能操著流利英語的工商從業人口眾多。

居民的生活水準偏低: a.人口眾多。

b.大部分居民以傳統稻作維生。

c.季風來臨的時間不確定,時有飢荒或水災發生。

5.人文特徵: (1)人口: 今日南亞各國的總人數已超過13億,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強。

其中以印度人口最多。

(2)宗教: 印度雖然是佛教的發源地,但目前當地人民以信奉印度教為主。

巴基斯坦,本來是和印度同文同種的一個國家,但是居民以信奉伊斯蘭教為主,由於宗教信仰不同而造成國家分裂。

宗教 特徵 印度教 印度的宗教信仰。

教徒吃素、戒殺生與相信輪迴。

橫河是印度教的聖河,信徒深信在恆河中沐浴可洗淨罪孽,飲恆河水可獲得庇祐。

佛教 西元前六世紀由釋迦牟尼創立後,位在印度地區流傳。

反而傳至東亞與東南亞等地區後發揚光大。

伊斯蘭教 西元七世紀時傳入印度半島。

流傳在巴基斯坦與孟加拉等地。

(3)南亞主要國家 印度 1947年脫離英國殖民統治而成為獨立國家。

因宗教信仰不同,分裂為:信奉印度教為主的印度、信奉伊斯蘭教為主的巴基斯坦。

由於印度過去鼓動孟加拉獨立,加上宗教的因素,使印巴之間長期處於緊張狀態。

印度的人口數超過10億以上,成為高居世界第二。

巴基斯坦 氣候乾燥,常發生旱災,農業主要賴灌溉。

與印度之間因領土與宗教的關係,紛爭不斷。

巴國雖然極力爭取外資援助,但仍屬低度發展國家。

孟加拉 原為巴基斯坦的一省。

1971年在印度支持之下獨立,居民以孟加拉人為主,信仰伊斯蘭教。

面迎西南季風,氣候溼熱,土壤肥沃,但因降雨過度集中,常氾濫成災。

人口眾多(超過一億),雖然盛產稻米,但仍不足國內所需,加上天災問題,常發生飢荒。

(4)社會: 受到種姓制度影響,社會階級界線分明,工業化程度與貧富懸殊。

國民所得偏低,人口密度又高,貧窮造成許多棘手的社會與人口問題   (八)現今亞洲國家在國際經濟體制中扮演的角色: 近數十年來,季風亞洲是世界經濟成長較快速的地方。

1. 『亞洲四小龍』指台灣、南韓、香港、新加坡等新興工業化地區。

這些國家過去依靠加工起家,目前轉向高科技產業發展。

2.『東南亞』國家具備低廉勞動力與豐富資源的發展條件。

3. 中國具有潛在的龐大市場,目前其高度經濟成長,已經成為國際關注焦點。

  貳、西亞 乾燥景觀: (1)三大地形區:   地形區 特點 北 新褶曲高山高原 平均海拔約為2000公尺,形成地形與氣候的屏障。

水氣難以到達,以沙漠和草原為主體。

中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美索不達米亞』意即『兩河之間』,是西亞的精華區,也是全世界最古老文明所在。

由底格里斯何和幼發拉底河沖積形成。

南 阿拉伯半島 原屬非洲陸塊的一部份,是一個古老的高原。

紅海陷落後與非洲脫離,其地表起伏很小、沙漠廣布。

(2)氣候: 本區降水量稀少,大部分屬於乾燥氣候: a.本回歸線橫貫西亞。

b.副熱高氣壓下沉氣流使得地表增溫,同時對流作用受阻。

高山地區的雪水是本區重要的水源。

降水稀少,居住景觀多為平頂式屋頂。

地中海型氣候:地中海沿岸地區,夏季乾燥,冬季受西風影響而多雨   古文明的發源地 (1)肥沃月彎: 分布:地中海東岸至波斯灣地區的新月形平坦低地。

由發源自土耳其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兩條大河,形成肥沃的沖積平原。

十萬年前就有人在此定居。

(2)西亞文化: 由於西亞交通商旅往來頻繁,除了此地文化擴張之外,其他地區所產生的文明也傳播至此,產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傳統生活方式 (1)乾燥地區的農業: ◎水的取得是最重要關鍵,依水源的不同農業分成三型: 農業類型 說明 舉例 綠洲農業 利用地下水或雪水,灌溉作物,實施集約耕作。

水源豐沛區,可種植棉花、椰棗、瓜果等。

如坎兒井、法拉吉的灌溉系統。

灌溉農業 若有大河流經,可利用渠道灌溉發展農業。

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共同沖積成的美索不達米亞 平原。

地中海型農業 夏乾冬雨。

夏季時飲水灌溉,可種植柑橘葡萄耐旱等作物。

地中海沿岸地區。

(2)逐水草而居:以貝都因人為例― 貝都因人屬於阿拉伯人,活動範圍在撒哈拉和阿拉伯的沙漠及其邊緣的草原。

游牧是賴以維生的經濟活動,水源則是游牧民族的命脈。

牲畜: 飼養駱駝、馬、羊、牛等牲畜。

傳統上,貝都因人社會地位的高低,決定於其所牧養的牲畜種類,牧養駱駝為主的牧民地位崇高。

牲畜是游牧民族財富和社會地位的象徵,所以很少宰殺牲畜。

披氈民族:貝都因人一般的裝束是頭纏黑紗,僅露雙眼,深穿氈袍,一般稱他們為披氈民族。

組織:人口雖然不多,但活動空間卻很大,而且都形成部落,組織成多個大族。

遷移:伴著畜群逐水草而居,每年經常要移動幾百公里(從阿拉伯半島南部,追逐到半島北部),沒有固定居所,住在帳幕內,過著簡單生活 (3)山牧季移(垂直移動): 分布:西亞北部的高原地形,如伊朗高原、土耳其。

方式: 生活在高原邊緣山區的牧民,每年春初融雪後,牧民驅趕牛羊上山吃草,整個夏天都待在山上。

到了夏末秋初,天氣漸冷牧草枯萎,在趕著牛羊下山過冬。

(4)綠洲地區的生活方式: 綠洲的形成:沙漠地區地下水位接近地面的山麓沖積扇,因為水源豐富,植物可終年生長,形成一片綠色地帶,稱為綠洲。

綠洲的規模: 有些綠洲面積不大,資源有限,只能提供游牧民族水源和歇腳地點。

有些綠洲面積則廣達數百平方公里,生活資源較豐富,人口較多,居民從事農業活動,亦有少數從事貿易和手工藝生產。

特性: a.綠洲是人口與產業活動高度聚集的地方。

b.沙漠商旅休息及補充生活所需的交通據點。

c.附近游牧民族的牲畜交易場所。

d.綠洲是沙漠地區的精華區。

綠洲農業: a. 位珍惜有限的水資源,土地利用很集約→作物成層分布。

b. 近年來水利設施的興建,使部分地區灌溉水源更為豐沛,棉花種植興盛。

c. 椰棗棉花和瓜果等為主要貿易商品,可為居民增加經濟利益。

過度開發的影響: 如果耕種過度,綠洲的土地便漸趨貧瘠,居民不得不棄耕,之後草木不生,率周也會淪為荒漠。

特殊的灌溉方式:坎井 a. 在山麓地帶,人們利用地下水道,將山上融化的雪水或地下水,引到田中進行灌溉,在有限的土地上,實施集約耕作。

b. 坎那(坎井,qanat):西亞伊朗高原的水利設施,與中國西北地區的砍井相同,都是利用豐富的地下水資源,促進農業生產繁盛。

  蛻變中的經濟 (1)石油世界: 西亞石油蘊藏量佔全球儲量的2/3,主要分布在波斯灣沿岸,是世界最大的油田地帶。

重要的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等國。

(2)石油帶來舒適的生活和財富,卻也帶來污染和戰爭。

  深受伊斯蘭教影響的西亞 世界三個主要宗教的發源地: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其中伊斯蘭教對西亞影響最大。

伊斯蘭教的教義: a. 『伊斯蘭教』原意:和平及順從。

b. 伊斯蘭教對教徒有嚴格規範。

例如:時時默念信仰要義、每天五次面向聖地麥加、齋戒月白天不進食、穆斯林(伊斯蘭教徒)一生中至少要到麥加朝聖一次。

c. 乾燥地區最珍貴莫過於水資源,再伊斯蘭教義中,水是真主的恩賜,伊斯蘭子民都能共享水資源。

d. 規定日常生活遵行伊斯蘭教義,避免爭奪,希望能促成西亞地區部落與社會的和平。

伊斯蘭教的傳播:隨阿拉伯與土耳其人所建立的帝國版圖擴張。

分布範圍:中亞、西亞、北非、東非和南洋群島。

  伊斯蘭世界的紛爭語文明衝突 1.動盪不安的地區: (1)民族糾紛不斷: a.西元前1000年猶太人原生活在巴勒斯坦,建立希伯來王國。

b.後被波斯帝國滅國,於是流亡世界各地。

c. 二次戰後,聯合國決議讓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復國,建立以色列,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被驅逐,導致了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衝突,種族紛爭事導火線。

(2)宗教信仰不同: 西亞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但也有少數基督教徒和猶太教徒,彼此因信仰不同而對力和衝突。

例子:黎巴嫩各教派民兵之間已內戰多年,使得人民生活困苦,民不聊生。

(3)水源爭奪: a.沙漠地區水源是重要的資源。

b. 河川上由國家,築水壩引水灌溉或因過度放牧破壞水土保持→下游國家的水源供應不足,造成不少紛爭。

(4)石油資源爭奪: 為爭奪石油資源可能發生戰爭,引起石油危機,影響世界經濟。

例子: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國揮兵西亞;2003年美伊大戰,西亞地區再次成為炮火連天的戰場。

2.文明衝突 (1)近年石油經濟的發展,加速了傳統文化的式微與生活方式的改變: a.許多遊牧民族開始定居下來。

b.婦女解下面紗、獨自出門、不在依賴父兄。

c.婦女外出工作賺錢養家。

(2) 近年來,開始又出現回歸傳統文化的呼聲。

例如:有些埃及婦女重新帶上面紗並起而支持伊斯蘭教,她們認為這是抵制西方文化與西方生活方式的具體表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