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泫然欲泣”质疑- 沂滨子娄子 - 新浪博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泫然流涕。

”《典故纪闻》记:“成化二十年,(明)英宗忌辰,(明)宪宗顾左右曰:'今早引礼之际,追念罔极之恩,感伤于怀,泫然泪下,不能自已。

”以上 ... 加载中… 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loukeshu[订阅][手机订阅]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沂滨子娄子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4,630 关注人气:0 获赠金笔:0支 赠出金笔:0支 荣誉徽章: 相关博文 更多>> 推荐博文 查看更多>>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大中小 “泫然欲泣”质疑 (2007-08-2108:10:04)转载▼ 标签: 知识/探索   “泫然欲泣”质疑       李国文《“文章得失不由天”》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此公(德国叔本华)还以一种感伤的心情向我们描述:‘据希罗多德(Hero dotus,希腊史学家)说,薛西斯(XerXes,波斯国王)眼看着自己的百万雄师,想到百年之后竟没有一个人能幸免黄土一抔的死运,感慨之余,不仅泫然欲泣。

我们哉联想起书局出版社那么厚的图书目录中,如果也预想到十年以后,这许多书籍将没有一本还为人们阅读时,岂不也会令人兴起泫然欲泣的感觉?”这番感慨自然很有道理,但文中两次出现的“泫然欲泣”这个词都很令人生疑。

    泫,指水珠下滴;所谓欲,就是想要,将要;泣,是小声地哭;欲泣,是心里想哭,但还没哭。

泫然,就是已经哭啦,接下来还谈什么“欲泣”不“欲泣”呢?     我不晓得叔本华的原文是怎么写的,也不知这番话是李先生自己翻译的还是别人翻译的,反正站在汉语的角度看,“泫然欲泣”是讲不通的。

国人说哭,爱用“泫然泪下”、“泫然流涕”等字眼。

例如:《世说新语》记桓温北征,“×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以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持条,泫然流泪。

”潘安仁《怀旧赋》:“步×芜以徘徊,涕泫流而沾巾。

”《大唐新语》记唐太宗“及赐(房)玄龄黄银带,因谓之曰:‘(杜)如晦与公同心辅朕,今日所赐,惟独见公。

’泫然流涕。

”《典故纪闻》记:“成化二十年,(明)英宗忌辰,(明)宪宗顾左右曰:‘今早引礼之际,追念罔极之恩,感伤于怀,泫然泪下,不能自已。

”以上例子都说明,“泫然”就是已经流泪,它与“欲泣”是不能连用的。

    “泫然欲泣”这个词并非李先生一人独用,我发现不少人也在用,这可能是大师榜样带头作用吧。

例如,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百年万篇经典美文》一书的压轴篇《荷花》,其中就有这个词儿:“石窟供奉一××大的佛像,佛像上方一小碟,碟里,盛着似黄还白的桂花瓣,香味犹新。

转身看着沿山而下的细长石阶,以及山脚下鳞次栉比的屋舍,顿有泫然欲泣之感。

”已经泫然泪下了,干嘛还再说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呢?这和说花儿“怒放欲绽”,说马儿“狂奔欲跑”是一样滑稽的。

(本文已发表于《文史杂志》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评论┊ 收藏 ┊转载 ┊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为寿”是“祝贺生日”吗? 后一篇:他们都没犯“偶语罪”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发评论]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发评论 登录名:密码:找回密码注册 记住登录状态昵   称:评论并转载此博文 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他们都没犯“偶语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About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 Copyright©1996-2022SINACorporation,AllRights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