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地質學(法語、德語:Geologie;英語:Geology;拉丁語、西班牙語:Geologia;源於希臘語 γῆ 和λoγία)是對地球的起源探討壓力與時間、歷史和結構進行研究的學科。

地質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地球外觀 地質學(法語、德語:Geologie;英語:Geology;拉丁語、西班牙語:Geologia;源於希臘語γῆ和λoγία)是對地球的起源探討壓力與時間、歷史和結構進行研究的學科。

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圈層間的相互作用和演變歷史[1]。

在現階段,由於觀察、研究條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為研究對象,並涉及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涉及其他行星和衛星的太空地質學。

目次 1地質學的時間 1.1重要的地質事件 1.2地質年代比例 1.3顯生宙 2歷史 3分支學科 4經典著作 5參考文獻 5.1引用 5.2來源 6外部連結 7參見 地質學的時間[編輯] 在圓盤中列出地質年代,也列出地球歷史上地質宙的相對長度。

主條目:地球歷史和地質年代 地質時間尺度涵蓋了整個地球歷史[2]。

其起點開始於最早的太陽系材料生成時,約在4.567Ga[3],地球的出現約在4.54Ga[4][5],一開始稱為冥古宙,最年輕的地質年代則是全新世[6]。

重要的地質事件[編輯] 4.567Ga:太陽系形成[3] 4.54Ga:地球吸積[4][5] 約4Ga:後期重轟炸期的結束,出現第一個生命 約3.5Ga:開始光合作用 約2.3Ga:有含氧的大氣,第一起雪球地球事件 730–635Ma(百萬年前):第二起雪球地球事件 542±0.3Ma:寒武紀大爆發-具有堅硬結構的生命大量出現,古生代開始 375Ma:第一批脊椎動物進入陸地 251Ma: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90%的陸地生物死亡,古生代結束,中生代開始 66Ma: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非鳥恐龍滅絕,中生代結束,新生代開始 約6Ma:人族生物出現 3.9Ma:智人的直接祖先南方古猿出現 200ka(千年前):第一個現代的智人在東非出現。

地質年代比例[編輯] 如果把地球誕生到現在的大約45億年縮小到1年,則人類(Homosapiens)存在的時間只有極短的兩分鐘。

┌古└ 前寒武紀 n/a ┐新┘ 冥古宙 太古宙 元古宙 顯生宙 古生代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顯生宙[編輯] 把顯生宙放大: ┌古└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新┘ 寒武紀 奧陶紀 泥盆紀 石炭紀 二疊紀 三疊紀 侏羅紀 白堊紀 古近紀 11月中旬 30 12/1 5 10 15 20 12/31 歷史[編輯] 威廉·史密斯的英格蘭、威爾斯和南蘇格蘭地質圖。

1815年完成,是最早的國家級地質圖,以及那個時代最精確的地質圖。

[7] 主條目:地質學史 對地球的物質成分的研究最早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泰奧弗拉斯托斯的著作《論岩石》(PeriLithon)。

在古羅馬時期,老普林尼詳細的描述了常用的一些礦物和金屬,還正確的解釋了琥珀的來源。

一些現代學者(如菲爾丁·赫德森·加里森(英語:FieldingHudsonGarrison))認為,現代地質學開始於中世紀伊斯蘭世界。

[8]比魯尼就是最早的穆斯林地質學家(英語:GeographyinmedievalIslam)之一,他的著作有最早的敘述印度地質(英語:GeologyofIndia)的文章,提出了印度次大陸曾經是海洋的假設。

[9]伊斯蘭學者伊本·西那對山脈的形成,地震的原因,以及其他一些現代地理學的論題給出了詳細的解釋,這些內容為日後地質學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10][11]在中國,博學家沈括(1031–1095)提出陸地形成的假說。

他在一個離海洋幾百公里遠的山中的看到,在一個地質地層里有貝殼類生物化石。

由此他推論,陸地是由山脈的侵蝕和淤泥的沉積所形成的。

[12] 很早以前,地質學的知識比較零星分散。

關於這方面的知識,如從地中開採金屬、黏土、煤和鹽的一些知識,早已為礦工和有關的人們所知曉,而自然哲學家們則大都脫離這些實踐,獨立形成自己的思辨性的地質理論。

地質學在18世紀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並在19世紀早期達到成熟階段。

1790年至1830年這一段時期被稱為「地質學的英雄時代」。

在這個時期,在考察岩層順序以及岩層所含礦物和化石上,人們做了大量工作[13][14]。

在現階段,由於觀察、研究條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為研究對象,並涉及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涉及其他行星和衛星的太空地質學。



工作方法的一大進步表現在用根據化石內容來進行岩層分類。

地質學史上有三場著名的爭論。

其一為水成論與火成論之爭,發生在18世紀末。

爭論的焦點在於岩石的形成理論,一方以德國科學家亞伯拉罕·戈特洛布·維爾納為代表,強調形成岩石過程中的水的作用;另一方以蘇格蘭科學家赫屯為代表,強調火的作用。

現今已經知道,岩石主要由三大類構成,除了水成為主的沉積岩和火成為主的岩漿岩,還存在一類變質岩。

水成過程和火成過程在岩石的形成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其二為災變論與漸變論(也稱均變論)之爭,發生在19世紀早期。

持災變論觀點的學者認為,地球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大的災難,是災難導致了舊的物種的滅絕和新物種的再創造。

持漸變論觀點的學者認為,物種演化的動力來自於微弱的地質作用在地球演變過程中的長期積累,不依靠大型的災難也能夠發生。

第三場爭論是固定論與活動論之爭。

固定論學說認為地殼的位置是永遠不變的,其運動方式以垂直運動為主。

傳統的地槽、地台學說就是一種固定論學說。

活動論學說認為地殼的運動是以水平運動為主的,垂直運動雖然存在,但是是水平運動過程中派生出來的(比如兩地塊水平擠壓處地殼向上隆起)。

活動論隨著板塊構造學說的發展,逐漸被學者所認同。

分支學科[編輯] 地質學時標圖 基礎學科 礦物學 岩石學 礦床學 地球化學 地質史(英語:GeologicalhistoryofEarth) 古生物學 地層學 歷史地質學 古地理學 地質年代學 區域地質學(英語:Regionalgeology) 天文地質學 地球深部地質學 應用地質學 水文地質學 工程地質學 軍事工程地質學 環境地質學 災害地質學 金屬礦產地質學 非金屬礦產地質學 石油地質學 煤地質學 找礦勘探地質學 礦山地質學(英語:Mininggeology) 其他 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化學勘查 礦業工程 數學地質學 第四紀地質學 冰川地質學(古冰川學) 宇宙地質學(空間地質學) 構造地質學 海洋地質學 地震地質學 火山地質學 前寒武紀地質學 農業地質學 動力地質學 實驗地質學 野外地質學 同位素地質學(英語:Isotopegeochemistry) 月質學 軍事地質學 軌道地質學 地層地質學 海底地質學 地表地質學 工程地質學 經典著作[編輯] 地質學原理(可以作為地質學例證的地球與它的生物的近代變化)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Bahlburg,Heinrich;Breitkreuz,Christof.GrundlagenderGeologie.München:SpektrumAkademischerVerlag.2012.ISBN 978-3-827-42820-2.  ^InternationalCommissiononStratigraph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tratigraphy.org ^3.03.1YuriAmelin,AlexanderN.Krot,IanD.Hutcheon,AlexanderA.Ulyanov.LeadIsotopicAgesofChondrulesandCalcium-Aluminum-RichInclusions.Science.2002-09-06,297(5587):1678–1683[2018-04-02].ISSN 0036-8075.doi:10.1126/science.107395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6)(英語).  ^4.04.1Patterson,C.AgeofMeteoritesandtheEarth.GeochimicaetCosmochimicaActa.1956,10:230–237.  ^5.05.1Dalrymple,G.Brent.Theageoftheearth.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Univ.Press.1994.ISBN 0-8047-2331-1.  ^陶曉風(編者);吳德超(編者).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普通地质学.科學出版社.2012.ISBN 978-3-827-42820-2.  ^SimonWinchester ;.Themapthatchangedtheworld:WilliamSmithandthebirthofmoderngeology.NewYork,NY:Perennial.2002.ISBN 0-06-093180-9.  ^"這些撒拉遜人不僅僅是幾何、化學和地質學的起源者,還是路燈、窗玻璃、焰火、弦樂器、栽培水果、香水、香料等等的發明者。

"(FieldingH.Garrison,Anintroductiontothehistoryofmedicine,W.B.Saunders,1921,p.116) ^Asimov,M.S.;Bosworth,CliffordEdmund(編).TheAgeofAchievement:A.D.750totheEndoftheFifteenthCentury :TheAchievements.HistoryofcivilizationsofCentralAsia. :211–214.ISBN 978-92-3-102719-2.  ^Toulmin,S.andGoodfield,J.(1965),』TheAncestryofscience:TheDiscoveryofTime』,Hutchinson&Co.,London,p.64 ^MuninM.Al-Rawi.TheContributionofIbnSina(Avicenna)tothedevelopmentofEarthSciences(pdf).Manchester,UK:FoundationforScienceTechnologyandCivilisation.November2002[April2012].Publication4039.(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3-01-19).  ^Needham,Joseph.ScienceandCivilizationinChina:Volume3,MathematicsandtheSciencesoftheHeavensandtheEarth.Taipei:CavesBooks,Ltd.1986:603–604.  ^Pellant,Chris.SmithsonianHandbooks:Rocks&Minerals.NewYork:DK.2002.ISBN 978-0-789-49106-0.  ^Neubert,Jörg.MUNDUSMINERALIS2016:DieWeltderMineralien.Chemnitz:PhillisVerlag.2015.ISBN 978-3-957-56016-2.  來源[編輯] 網站 中國地質大學課件資源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地質學 參見[編輯] 地球科學主題 地球科學 地質學史 地質工程 地球物理學 閱論編地質學概述 地質學概況(英語:Outlineofgeology) 地質學文章索引(英語:Indexofgeologyarticles) 地球地質歷史 組成和結構 地球化學 晶體學 礦物學 岩相學 岩石學 地史學 地層學 古生物學 古氣候學 沉積學 運動 構造地質學 地球動力學 板塊構造論 地貌學 水文 冰川學 海洋學 水文地質學 海洋地質學 地球物理學 大地測量學 地磁場 勘探地球物理學 數學地球物理學 地震學 地殼構造物理學 應用 經濟地質學 工程地質學 行星地質學 地球生物學 環境地質學 地質學分類 共享資源 地球科學主題 地質專題 閱論編地球科學 大氣科學 環境科學 大地測量學 地質學 地球物理學 冰川學 水文學 氣象學 海洋學 自然地理學 土壤科學 火山學 分類 主題 維基共享 專題 閱論編自然的組成宇宙 空間 時間 物質 能量 地球 地球科學 地球歷史 地球的未來 地球構造 板塊構造論 地球地質歷史 地質學 大洋 山 蓋亞假說 天氣 氣象學 氣候 地球大氣層 雲 降水 太陽光 潮汐 風 環境 生態學 生態系統 原野 野火 生物 生物圈 生命起源 生命演化史 真核生物 植物/植物相 動物/動物相 真菌 原生生物 生物學 天體生物學 原核生物 古菌 細菌 病毒 分類:自然 科學主題 閱論編土壤科學主要領域 土壤學 土壤物理學(英語:Soilphysics) 土壤力學 土壤化學 土壤生物學(英語:Soilbiology) 土壤動物學(英語:Soilzoology) 土壤生態學 土壤形態(英語:Soilmorphology) 環境土壤科學(英語:Environmentalsoilscience) 農業土壤學(英語:Agriculturalsoilscience) 主題 土壤 土壤圈 土壤多樣性(英語:Pedodiversity) 成土作用 土壤侵蝕 土地污染 土壤退化作用 土壤壓實 土壤壓實(農業)(英語:Soilcompaction(agriculture)) 土壤鹽化 鹽鹼地 土壤pH值 土壤酸化 土壤健康(英語:Soilhealth) 土壤生物多樣性(英語:Soilbiodiversity) 土壤品質(英語:Soilquality) Soilvalue(英語:Soilvalue) 土壤肥力 Soilresilience(英語:Soilresilience) 土壤顏色(英語:Soilcolor) 土壤質地(英語:Soiltexture) 土壤結構 土壤孔隙(英語:Porespaceinsoil) Porewaterpressure(英語:Porewaterpressure) Soilcrust(英語:Soilcrust) 土層 Soilbiomantle(英語:Soilbiomantle) Soilcarbon(英語:Soilcarbon) 土壤氣體 土壤呼吸 土壤有機質 土壤濕度 土壤水份(英語:Soilwater(retention)) 土壤類型(英語:Soiltype)閱論編土壤分類(英語:Soilclassification)美國農業部土壤分類系統(英語:USDAsoiltaxonomy) 淋溶土 火山灰土(英語:Andisol) 旱境土(英語:Aridisols) 新成土(英語:Entisols) 冰凍土 有機土(英語:Histosols) 弱育土(英語:Inceptisols) 黑沃土 氧化物土(英語:Oxisol) 灰化土 極育土(英語:Ultisols) 膨轉土(英語:Vertisol) 世界土壤參考基準(英語:WorldReferenceBaseforSoilResources) 有機土(英語:Histosols) 人為土(英語:Anthrosols) 技術土(英語:Technosol) 寒凍土 薄層土(英語:Leptosols) 鹼土(英語:Solonetz) 變性土(英語:Vertisol) 鹽土(英語:Solonchaks) 潛育土(英語:Gleysols) 火山灰土(英語:Andosols) 灰土 聚鐵網紋土(英語:Plinthosols) 粘綈土(英語:Nitisols) 鐵鋁土(英語:Ferralsols) 黏磐土(英語:Planosols) 滯水土(英語:Stagnosols) 黑鈣土 栗鈣土(英語:Kastanozems) 黑土(英語:Phaeozems) 暗色土(英語:Umbrisols) 矽膠結土(英語:Durisols) 石膏土(英語:Gypsisols) 鈣積土(英語:Calcisols) 網狀土(英語:Retisol) 低活性強酸土 低活性淋溶土(英語:Lixisols) 高活性強酸土(英語:Alisols) 高活性淋溶土(英語:Luvisols) 雛形土(英語:Cambisols) 砂性土(英語:Arenosols) 衝擊土(英語:Fluvisols) 疏鬆岩性土(英語:Regosols) 應用 土壤保護 土壤管理(英語:Soilmanagement) Soilguidelinevalue(英語:Soilguidelinevalue) 土地測量 土工試驗(英語:Soiltest) 土壤治理(英語:Soilgovernance) Soilvalue(英語:Soilvalue) 土壤鹽分控制(英語:Soilsalinitycontrol) 侵蝕控制 土壤政策(英語:Soilpolicy) 生態農業 Liming(soil)(英語:Liming(soil)) 相關領域 地質學 地球化學 岩石學 地形學 土力工程 水文學 水文地質學 地理學 考古學 農學 協會,倡議 土壤科學國際聯盟 美國土壤學會(英語:SoilScienceSocietyofAmerica) 國際土壤年 世界土壤大會 水土保持協會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 參見 土地利用(英語:Landuse) 土地流轉(英語:Landconversion) 土地管理 植被 浸潤(水文)(英語:Infiltration(hydrology)) 地下水 地殼 不透水面(英語:Impervioussurface) 地表逕流  土壤  土壤科學 規範控制 AAT:300054546 BNF:cb11931565p(data) GND:4020227-6 HDS:008267 LCCN:sh85054037 NARA:10640023 NDL:00573090 閱論編恐龍-有關議題特徵 恐龍木乃伊 恐龍的體型 恐龍骨骼 恐龍牙齒(英語:Dinosaurtooth) 恐龍皮膚 恐龍糞便 恐龍蛋 恐龍的羽毛 中生代 三疊紀 晚三疊世 侏羅紀 早侏羅世 中侏羅世 晚侏羅世 白堊紀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 分類蜥臀目 艾雷拉龍類 獸腳亞目 堅尾龍類 角鼻龍類 蜥腳形亞目 原蜥腳下目 蜥腳下目 鳥臀目 角足龍類 鳥腳亞目 頭飾龍類 角龍亞目 厚頭龍亞目 裝甲類 劍龍亞目 甲龍亞目 分布 亞洲 北美洲 南極洲 南美洲 印度與馬達加斯加 大洋洲 歐洲 非洲 博物館 中國 祿豐縣恐龍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 美國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 波士頓科學博物館 加拿大皇家蒂勒爾博物館 柏林自然博物館 倫敦自然博物館 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 主題公園/保護區 中華恐龍園 西峽恐龍遺址園 河南南陽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 相關學科 恐龍生理學 古生物學 古動物學 古生態學 地質學 埋藏學 恐龍分類 恐龍主題頁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地质学&oldid=63821347」 分類:地球科學分支地質學隱藏分類:CS1英語來源(en)含有英語的條目包含AA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HD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AR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AlemannischአማርኛAragonésالعربيةالدارجةمصرىAsturianuAzərbaycancaБашҡортсаŽemaitėškaBikolCentral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BislamaবাংলাBrezhonegBosanskiCatalàMìng-dĕ̤ng-ngṳ̄کوردیCorsu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ThuɔŋjäŋZazakiΕλληνικάEmiliànerumagnòl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EstremeñuفارسیSuomiVõroFøroysktFrançaisArpetanNordfriiskFurlanFryskGaeilgeKriyòlgwiyannenGàidhligGalegoHausaHawaiʻiעבריתहिन्दीFijiHindiHrvatskiKreyòl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InterlinguaBahasaIndonesiaInterlingueIlokanoIdoÍslenskaItalianoᐃᓄᒃᑎᑐᑦ/inuktitut日本語PatoisLa.lojban.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QaraqalpaqshaҚазақшаKalaallisutಕನ್ನಡ한국어KurdîKernowekКыргызчаLatinaLadinoLëtzebuergeschЛезгиLinguaFrancaNovaLimburgsLombardLingálaລາວLietuviųLatviešuBasaBanyumasanМокшеньMalagasyОлыкмарийMāori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मराठीBahasaMelayuMirandésမြန်မာဘာသာمازِرونیNāhuatlNapulitanoPlattdüütschNedersaksiesनेपालीनेपालभाषा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NovialNouormandOccitanOromooИронਪੰਜਾਬੀPapiamentuPicardNorfuk/PitkernPolskiPiemontèisپنجابیپښتو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Русиньскыйसंस्कृतम्СахатылаSicilianuScots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TaclḥitၽႃႇသႃႇတႆးසිංහලSimpleEnglishSlovenčinaسرائیکیSlovenščinaChiSho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esothoSeelterskSunda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ತುಳುТоҷикӣไทยTürkmençeTagalog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Тывадылئۇيغۇرچە/Uyghurch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VènetoVepsänkel’TiếngViệtVolapükWalonWinaray吴语IsiXhosaייִדיש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