苋菜病毒病_百度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苋菜病毒病是由千日红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两种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苋菜上的一种病害。

苋菜病毒病为系统性侵染病害,叶片上表现症状最明显。

百度首页 网页 新闻 贴吧 知道 网盘 图片 视频 地图 文库 百科 首页 历史上的今天 百科冷知识 图解百科 秒懂百科 懂啦 秒懂本尊答 秒懂大师说 秒懂看瓦特 秒懂五千年 秒懂全视界 特色百科 数字博物馆 非遗百科 恐龙百科 多肉百科 艺术百科 科学百科 用户 蝌蚪团 热词团 百科校园 分类达人 百科任务 百科商城 知识专题 权威合作 合作模式 常见问题 联系方式 下载百科APP 个人中心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0 有用+1 已投票 0 苋菜病毒病 播报 编辑 锁定 上传视频 特型编辑 植物病害 苋菜病毒病是由千日红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两种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苋菜上的一种病害。

苋菜病毒病为系统性侵染病害,叶片上表现症状最明显。

[1]  中国各地均有发生,是苋菜的主要病害。

中国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苋菜病毒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4-10月间。

年度间春季温度偏高、少雨,传毒虫媒发生多的年份发生重;田块间连作地、周边毒源作物丰富的田块发病较早较重;栽培管理上防治媒介害虫不及时、肥水不足、田间管理粗放的田块发病重。

[1]  苋菜病毒病防治方法有选地选种、清洁田园、及时防治传毒媒介、加强田间管理和化学防治等。

[1]  中文名 苋菜病毒病 病    原 千日红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 为害作物 苋菜 为害部位 叶片 相关视频查看全部 目录 1 病原特征 ▪ 形态特征 ▪ 生理特性 2 为害症状 3 侵染循环 4 流行规律 5 防治方法 苋菜病毒病病原特征 编辑 播报 苋菜病毒病形态特征 千日红病毒(Gomphrenavirus,简称GV)质粒为弹状,大小(220-260)纳米×80纳米。

[2]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简称CMV)颗粒为球形多面体,直径约30纳米,由单链核糖核酸RNA所组成,单链核糖核酸含量为18%。

[3]  苋菜病毒病生理特性 苋菜病毒病(3张) 两种病毒喜温暖偏旱的环境。

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为15-25℃;最适宜的发病环境,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60%;病症显现期为成株期。

发病潜育期8-15天。

[1]  黄瓜花叶病毒的体外耐热温度为70℃。

粒体对中性氯盐及阴离子界面活性剂非常敏感,经处理后极易崩解。

[3]  千日红病毒由汁液传染,能否由昆虫传染尚未明确。

[2]  黄瓜花叶病毒可由汁液传染,也可由蚜虫以非持久性传播,可传播黄瓜花叶病毒的蚜虫种类超过60种以上。

百合种子不带毒,但至少有19种植物感染后种子能传播黄瓜花叶病毒病毒。

黄瓜花叶病毒传播主要以蚜虫媒介为主,寄主范围很广,传毒蚜虫种类多。

因此,在秋、冬、春季节蚜虫发生高峰时,黄瓜花叶病毒的传播也很普遍。

[3]  苋菜病毒病为害症状 编辑 播报 苋菜病毒病为系统性侵染病害,叶片上表现症状最明显。

发病始期,病株比键株明显矮缩。

发病轻度的症状表现为植株轻度花叶,叶色浓淡不均斑驳状;发病重度的症状表现为病株叶面不能展平,皱缩或卷曲,或有的出现坏死斑点。

[1]  苋菜病毒病侵染循环 编辑 播报 致病的毒源有较多的越冬寄主,利于春后传毒虫媒扩散传毒。

田间传播主要是通过蚜虫传播,还可病健株接触磨擦、农事操作等途径进行传播。

[1]  苋菜病毒病流行规律 编辑 播报 中国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苋菜病毒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4-10月间。

年度间春季温度偏高、少雨,传毒虫媒发生多的年份发生重;田块间连作地、周边毒源作物丰富的田块发病较早较重;栽培管理上防治媒介害虫不及时、肥水不足、田间管理粗放的田块发病重。

[1]  苋菜病毒病防治方法 编辑 播报 选地选种:选择通风良好,远离萝卜、黄瓜的地块,及时清洁田园,铲除田间杂草、彻底拔除前茬作物病株,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选择抗病品种,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驱避地下害虫,隔离病毒感染,提高种子发芽率。

清洁田园:发现病株随即拔除,及时清理田边杂草,减少病毒米源。

及时防治传毒媒介:在蚜虫、白粉虱、蓟马发生初期,及时用药防治,防止传播病毒。

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播种,合理肥水,培育壮苗。

农事操作中,接触过病株的手和农具,应用肥皂水冲洗,防止接触传染。

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增强寄主抗病力。

遇有春旱或秋旱要多浇水,减少发病率;并及时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同时在苋菜生长阶段适时喷施壮茎灵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大,提高苋菜抗病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提高苋菜天然品味。

化学防治:田间始见发病后定期用药,每隔7-10天用药一次,连续喷雾防治2-3次,能减少感染,增强植株抗性。

①绿色防治用药:选8%宁南霉素水剂(菌克毒克)300-1100倍液(亩用量125-150克)液喷雾。

②常规防治用药:20%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迁毒)300-400倍液(亩用量250-300克);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病毒A)500-600倍液(亩用量175-200克)喷雾。

③防污染巩固效果:发现病株随即拔除并妥善处理,拔除病株后用肥皂水洗手,以防农事操作时发生液汁传染,并根据植保要求喷施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

[4]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

立即前往>> 参考资料 1    金明弟,路凤琴,李惠明,蔬菜职业农民技术指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5,第155页 2    郭书普主编,蔬菜病虫草害原色图谱,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04,第427页 3    丁元明,刘忠善,和捷编著,百合病虫害及控制技术,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02,第37-38页 4    李国新.苋菜病毒病的防治[J].农药市场信息,2013,(第6期):48 图集 苋菜病毒病的概述图(1张) V百科往期回顾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次 编辑次数:8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 LLLLLL刘镇宇 (2022-03-30) 1 病原特征 形态特征 生理特性 2 为害症状 3 侵染循环 4 流行规律 5 防治方法 为您推荐广告 搜索发现 新手上路 成长任务 编辑入门 编辑规则 本人编辑 我有疑问 内容质疑 在线客服 官方贴吧 意见反馈 投诉建议 举报不良信息 未通过词条申诉 投诉侵权信息 封禁查询与解封 ©2022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进入词条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播报 编辑 收藏 赞 登录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选择朗读音色 00:00 00:00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