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攘”字的基本解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攘”字的解释,释义,异体字,音韵方言,部首笔画,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源字形. ... 注音 ㄖㄤˇ ... 又如:攘盗(攘窃,盗窃,抢夺);攘鸡(偷鸡);攘取(窃取;夺取). 導航 漢典古籍詩詞書法通識 查詢索引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注音部首異體字 rǎngㄖㄤˇ部首手 部外17 總筆畫20𢺖𣀮讓𢭗𣤸𣤽𥀶 統一碼 字形分析筆順 基本區U+6518 左右結構12141251251112213534 五筆倉頡鄭碼四角 rykeqyrvdser50032 拼音rǎng注音ㄖㄤˇ部首手部外17總筆劃20基本區6518筆順12141251251112213534 次通標 攘基本解釋 ●攘 rǎngㄖㄤˇ 侵奪,偷竊:~羊(指暴露親人的過失,語出《論語·子路》中的「其父~羊,而子證之」)。

~奪。

~竊。

~善(掠人之美)。

推,排斥:~斥。

~除。

~夷(抵禦外國侵略)。

煩亂:~~(紛亂)。

擾~。

捋:~袂。

~臂。

英語seize,takebyforce;repel德語etw.ansichreißen(V)​,sichjdnwidersetzen,jdnzurückweisen,vertreiben(V)法語repousser 【漢典】 攘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攘rǎng 〈動〉 (1)(形聲。

从手,襄(xiāng)聲。

本義:推讓,退讓) (2)同本義[politelyandmodestlydecline;makeaconcession;givein] 攘,推也。

——《說文》。

謂推手使前拱揖之容也,字亦作儴。

左右攘闢。

——《禮記·曲禮上》 小子何敢攘焉。

——《史記·太史公自序》 隨流而攘。

——《漢書·司馬相如傳》。

注:「卻退也。

」 盛揖攘之容。

——《漢書·禮樂志》 合於堯之克攘。

——《漢書·藝文志》 (3)排斥,努力消去[reject] 攘,除也。

——《廣韻》 攘夷狄。

——《公羊傳·僖公四年》 反離謗而見攘。

——《楚辭·七諫·沈江》 攘白翟之地。

——《國語·齊語》 攘棄仁義。

——《莊子·胠篋》 又如:攘斥(排斥;驅除);攘抑(排除抑止);攘患(排除禍患);攘貪(排除貪慾);攘討(驅除討伐);攘卻(驅除);攘夷(攘狄。

抗拒異族入侵);攘獄(拒捕) (4)止[stop] 既從豎而橫構,亦風除而雨攘。

——南朝樑·沈約《郊居賦》 (5)侵略[invade] 諸侯暴亂,擅相攘伐。

——《莊子·漁父》 南夷相攘。

——《漢書·嚴助傳》。

注:「謂相侵奪也。

」 又如:攘伐(侵奪交戰);攘肌及骨(比喻侵及腹地);攘爭(爭奪);攘服(征服);攘殺(掠奪毀壞);攘掊(掠奪蒐括);攘略(侵奪);攘剽(掠奪) (6)偷,盜竊[steal] 請損之,丹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

——《孟子·滕文公下》 又如:攘盜(攘竊,盜竊,搶奪);攘雞(偷雞);攘取(竊取;奪取) (7)破壞安寧;騷動[disturb] 心無天遊則六鑿相攘。

——《莊子·外物》 又如:攘擾(擾亂);攘攘熙熙(喧嚷紛雜貌);攘攘勞勞(忙亂辛勞);攘亂(擾亂) (8)捋起[袖子][pushup] 馮婦攘臂下車。

——《孟子·盡心下》 攘袖見素手。

——魏·曹植《美女篇》 又如:攘襟(攘衽。

揭起衣襟);攘袖(捲起衣袖);攘袪(攘袂。

捋上衣袖);攘肱(攘臂);攘卷(捋袖舉拳);攘手(攘臂) (9)奪[snatch] 自幼時每爭攘飲食。

——《金史》 (10)容忍[tolerate] 忍尤而攘垢。

——《楚辭·離騷》 又如:攘詬(容忍恥辱) 常用詞組 攘臂攘除攘奪攘袂攘攘攘往熙來攘爲己有【漢典】 攘國語辭典 攘ㄖㄤˇrǎng 動 擾亂。

《淮南子·兵略》:「故至於攘天下,害百姓。

」《漢書·卷四○·張良等傳·贊曰》:「陳平之志,見於社下,傾側擾攘楚、魏之間,卒歸於漢,而為謀臣。

」 攘ㄖㄤˊráng 動 排斥、排擠。

《公羊傳·僖公四年》:「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

」《楚辭·東方朔·七諫·沉江》:「正臣端其操行兮,反離謗而見攘。

」 捋。

指捲袖露出手臂的動作。

《孟子·盡心下》:「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

」《文選·曹植·美女篇》:「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

」 竊取。

《孟子·滕文公下》:「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 侵奪。

《莊子·漁父》:「諸侯暴亂,擅相攘伐,以殘民人。

」《漢書·卷六四·嚴助傳》:「南夷相攘,使邊騷然不安,朕甚懼焉。

」 祭祀神祇以除不祥。

《禮記·月令》:「九門磔攘,以畢春氣。

」 【漢典】 【卯集中】【手】 攘·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7 攘《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攘·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7 〔古文〕𣀮【唐韻】汝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如陽切,𠀤音穰。

【說文】推也。

又竊也。

【書·呂𠛬】奪攘矯虔。

【禮·禮器】匹士太牢而祭,謂之攘。

又因其自來而取曰攘。

【論語】其父攘羊。

又卻也。

【禮·曲禮】左右攘辟。

【周禮·秋官·禁殺戮】掌司攘獄者,遏訟者,以告而誅之。

【註】攘,猶卻也。

【疏】謂人有罪過,官有文書。

追攝不肯受者。

【齊語】西征攘白翟之地。

【前漢·鄒陽傳】攘袂而正議。

【註】攘袂,猶今人云捋臂。

又除也。

【詩·大雅】攘之剔之。

【疏】攘除翦剔。

又【揚子·方言】止也。

又【唐韻】如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汝兩切,𠀤音壤。

擾也。

【前漢·𨻰平傳贊】傾側擾攘楚魏之閒。

又【唐韻】【集韻】【韻會】人漾切【正韻】人尚切,𠀤與讓通。

遜也。

【前漢·禮樂志】隆雅頌之聲,盛揖攘之容。

【註】攘,古讓字。

又【藝文志】道家者流,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

又【集韻】式亮切,賞去聲。

與饟同。

【詩·小雅】攘其左右。

【箋】攘讀爲饟。

又【集韻】【韻會】𠀤泥庚切,音獰。

搶攘,亂貌。

【前漢·賈誼傳】國制搶攘。

【註】攘,女庚反。

師古讀搶攘爲傖獰。

【漢典】 【卷十二】【手】 攘《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推也。

从手襄聲。

汝羊切 《說文解字注》 (攘)推也。

推手使前也。

古推讓字如此作。

上曲禮注曰:攘古讓字。

許云:讓者,相責讓也。

攘者,推也。

从古也。

漢書禮樂志:盛揖攘之容。

藝文志:堯之克攘。

司馬遷傳:小子何敢攘。

皆用古字。

凡退讓用此字,引申之使人退讓亦用此字,如攘寇、攘夷狄是也。

从手襄聲。

汝羊切。

按當人樣切。

十部。

【漢典】 攘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ʐɑŋ˨˩˦日语读音HARAUNUSUMU韩语罗马YANG现代韩语양越南语nhường 客家话[海陆腔]rong2rong5[梅县腔]jong2[宝安腔]ngiong5ngion2[客英字典]jong2jong5[台湾四县腔]jong2jong5[东莞腔]ngiong3[客语拼音字汇]ngiong3ngiong4粤语joeng4joeng5潮州话riang2(jíang)riang5(jîang) 近代音中古音日母陽韻平聲穰小韻汝陽切三等開口;日母漾韻去聲讓小韻人樣切三等開口;日母養韻上聲壤小韻如兩切三等開口;上古音黄侃系统:泥母唐部;泥母唐部;王力系统:日母陽部;日母陽部; 吴语 韵书上古音中古音 【漢典】 攘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攘」說文‧手部「攘」 說文小篆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異體字𢺖𣀮讓𢭗𣤸𣤽𥀶 【漢典】 【載入評論】 【論壇討論】 同音字 纕(rang3)壤(rang3)壌(rang3)嚷(rang3)爙(rang3)䉴(rang3)䑋(rang3) 同部首 攖拊㨄揄挺擫摒擮抨拱攇撳 同筆畫 躅䌦譽霯櫴䮬競衊䥖𠐽䮪嚶 初中古詩詞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