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發展趨勢分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二、主要國家數位轉型趨勢世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之研究報告「2017科學、技術 ... 下列三個重要趨勢值得觀察: (一)資通訊科技創新集中於五個領先全球的國家資通訊 ...  數位轉型發展趨勢分析一、前言行動應用(Mobility)、雲端運算(CloudComputing)、物聯網(InternetofThings,IoT),以及區塊鏈(BlockChain)等各類新興科技是強化數位經濟發展的關鍵重要技術。

透過多元新興科技之整合與應用,如人工智慧(AI)結合物聯網(IoT)成為AIoT等,可協助政府、企業與消費者打造智慧化的應用環境,驅動產業轉型加值,朝向萬物聯網之智慧化時代邁進。

在這波數位轉型浪潮上,世界先進國家無不積極推動相關產業政策。

二、主要國家數位轉型趨勢世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之研究報告「2017科學、技術與產業計分板:數位轉型」(OECDScience,TechnologyandIndustryScoreboard2017:DigitalTransformation),聚焦於國家在數位轉型過程中科技創新發展的趨勢變化,為各國政府之科學、創新及產業政策洞察新趨勢,以因應變化快速的數位時代。

下列三個重要趨勢值得觀察:(一)資通訊科技創新集中於五個領先全球的國家資通訊科技(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ICT)發展瞬息萬變,應用於各產業的相關技術近年呈現爆發性成長。

OECD以世界五大專利局(IP5)的申請專利數揭示技術領域發展,並利用專利發明人之居住地衡量引領該技術領域成長的國家。

在2012年至2015年間,韓國、日本、美國、中國與台灣之世界前20項尖端資通訊科技的技術研發,囊括全球64%至98%的專利數,為全球新興資通訊科技領域五大領先國家。

其中,日本與韓國的創新成果更是涵蓋所有20項尖端資通訊科技,兩國相關專利數占全球比例約為21%至70%;中國近年則是加大科學研發經費的投入,在資通訊科技領域的研發與創新表現積極,尤其是在光調變控制(Lightmodulationandcontrol)技術;美國在支付協議(Paymentprotocols)、傳輸配置(Transmissionarrangements)與數位視訊訊號編碼(Digitalvideosignalcoding)等資通訊技術發展保持全球創新龍頭地位。

台灣則在半導體器件屏障(Barriersforsemi-conductordevices)為技術領先者,擁有卓越的資通訊科技技術研發實力。

(二)人工智慧應用於各領域資通訊科技關鍵技術之一:人工智慧(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是透過電腦來模擬人類的認知功能,包括學習、知識、推理或決策等。

現今,人工智慧技術逐漸全面性擴散至各產業領域,整合應用於健康醫療、交通運輸及環境等產業,產業因人工智慧的導入將改變其生產型態,並且創造新型態的科技服務模式。

根據世界五大專利局(IP5)統計,如圖1顯示,在2010年至2015年間,人工智慧相關技術的發明專利數由2010年的13,617件,成長至2015年的18,429件,平均每年成長率為6.6%,是各領域專利平均年成長率的兩倍。

圖1 2010年至2015年間人工智慧專利發展狀況資料來源:OECD(2017);本研究整理。

如表1所示,日本、韓國、美國、中國與台灣是擁有與人工智慧相關專利數最多的前五大國家。

日本、韓國及美國人工智慧相關科技專利占全球的62%以上,日本與美國擁有人工智慧專利數占比,由2000-2005年的35.8%與23.2%,下滑至27.9%與17.2%。

反觀韓國、中國與台灣則是由10.5%、1.7%與3.6%,揚升到17.5%、10.4%與8.9%。

可見上述三個國家,在人工智慧的應用日趨成熟,且保有積極創新的企圖心及佈局人工智慧的創新發展,如機器學習(MachineLearning,ML)等人工智慧科技的突破,結合大數據與雲端運算等新興資通訊科技,加深人工智慧的未來潛在影響力。

另外,世界研發前2000大企業為人工智慧科技創新領導者,擁有75%的全球人工智慧相關專利數,這些企業總部高度集中設置於美國、日本與中國三個國家,其研發支出約70%集中在排名前200大企業。

而這些企業所屬之前五大產業分別為電腦與電子產品(Computersandelectronics)、運輸設備(Transportequipment)、機械(Machinery)、IT服務(ITservices)及電子設備(Electricalequipment)。

其中,又以電腦與電子產品產業占研發企業人工智慧投資組合的64%,顯見在數位轉型過程中,多數企業的核心營運高度倚賴資通訊科技。

如表1,日本、韓國、台灣及中國的研發投資企業約占全球2000家頂尖企業研發投資者及其附屬機構中與人工智慧相關的發明約70%,美國企業則占約18%。

表1 主要國家之全球與全球前2000大企業的人工智慧(AI)相關專利占比(%)資料來源:OECD(2017);本研究整理。

國家AI專利數占比(%)全球全球前2000大企業2000-2005年2010-2015年變化2012-2014年韓國10.517.57.020.0日本35.827.9-7.932.8美國23.217.2-6.017.9中國1.710.48.78.2台灣3.68.95.39.4資料來源:OECD(2017);本研究整理。

(三)各國資通訊領域與其他領域之技術相對優勢世界各先進國家以資通訊科技的豐沛能量為基礎,跨領域整合並推動創新模式應用於健康醫療及環境技術,發展智慧生活科技與產業以提升人民生活水準。

因此,為瞭解各主要國家在資通訊科技、健康醫療與環境相關技術的專業程度,OECD根據世界五大專利局(IP5)的專利數‒依申請人居住國,推算各國相對技術優勢指標(Revealedtechnologyadvantage,RTA)。

RTA指標若大於1,則代表國家在該項技術領域相對於其他技術領域較具有專業化,也顯示國家對於該項技術的重視程度,即為國家之重點產業。

另外,若為同一產業在不同國家之相對技術優勢指標,則表示不同國家在特定產業技術的相對優劣勢。

由圖2可知,在2002年至2015年間,韓國與日本在資通訊科技專利技術方面的專業化程度下降了20%以上,而中國在該領域的專業化表現則大幅提高約38%,台灣與美國則約略下滑3%。

在環境方面,中國與台灣相關技術落後美國、日本與韓國。

美國的健康醫療專業程度高,其他國家則有待強化健康醫療產業的技術,中國相對技術優勢減少了27%,顯示其在醫療技術方面需更加積極的佈局才能與世界接軌。

圖2 主要國家在資通訊、環境與健康醫療產業的相對技術優勢資料來源:OECD(2017);本研究整理。

三、主要國家數位競爭力相關指標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的世界數位競爭力排名(WorldDigitalCompetitivenessRanking,DCR)是對國家數位化能力之表現進行評比,評比項目涵蓋「知識」、「技術」與「未來準備度」三大面向,共有50個細項指標。

為了解台灣數位環境的相對表現,本文特抽取其中衡量知識的指標,如數位科技技能及國外專業技術人才等,以及評估技術的網際網路頻寬速度等三個相關細項指標,以比較台灣和各主要國家的數位轉型發展。

(一)數位科技技能(Digital/Technologicalskills)隨著數位時代來臨,未來工作將因人工智慧與數位轉型而改變,同時對於新技能的學習需求亦會提高。

因此,打造完善的數位學習環境,以提升數位科技競爭力已是先進國家當務之急。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以「數位科技技能」衡量獲取數位科技技能的容易程度。

經由圖3可知,以美國的數位科技學習環境最優,其次為韓國、中國、台灣與日本。

近年來,台灣及日本呈現逐年退步現象,顯示台灣與日本整體數位學習環境,無法跟上產業發展速度。

圖3 數位科技技能(二)國外專業技術人才(Foreignhighly-skilledpersonnel)商業環境變動快速,企業需要更多擁有專業技術的人才。

根據IMD定義「國外專業技術人才」為國內經商環境是否能吸引國外高階技術人才。

如圖4所示,美國對於國外高階技術人才的吸引力最高,中國居次;台灣近年表現下滑,僅優於日本,表示我國在吸引外國專業技術人才的誘因不足,造成人才外流與短缺。

圖4 國外專業技術人才(三)網際網路頻寬速度(Internetbandwidthspeed)為配合數位化國家之未來發展,強化網際網路環境是數位化基礎建設中的重要課題之一。

IMD的「網際網路頻寬速度」指標係指網際網路頻寬之平均速度。

此項指標近年的表現如圖5,韓國、日本與美國的平均網路速度皆領先台灣。

因此,台灣必須更積極推行高品質的寬頻網路基礎建設,以符合國際數位發展趨勢。

圖5 網際網路頻寬速度四、結論與建議全球市場競爭激烈,以及新興科技不斷推陳出新,各國政府皆積極調整國家產業發展政策,以促成產業轉型升級。

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產業以資通訊科技為主,且在資通訊領域屬於技術領導者,擁有卓越創新研發能力。

但要如何運用新興科技與創新應用結合,進行產業轉型及產業結構調整,亟需政府加速推動相關產業政策,驅動數位轉型步伐。

政府可從基礎建設、人才培育、關鍵技術及國際合作等方面著手,為各產業領域進行全面性的調整,以提升產業競爭力。

基礎建設:建構有利於數位創新的高品質寬頻網路環境,及建置大數據資料庫,完善數據資料的蒐集以進行數據的演算研究、量化分析及提供創新服務之應用。

人才培育:加強培育跨產業、跨領域數位創新人才,提高原創性技術研究的能力。

關鍵技術:深化人工智慧領域關鍵技術研究,並將創新成果商業化。

國際合作:鏈結台灣人工智慧研究團隊與國際級企業合作,吸引外國企業來台設立人工智慧研發基地,發展國際人工智慧創新樞紐。

參考文獻經濟日報(2018)。

以數位轉型重塑台灣產業競爭力。

資料取自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8/3182401IMDWorldCompetitivenessCenter(2017).WorldDigitalCompetitivenessRanking2017.資料取自http://www.imd.org/globalassets/wcc/docs/release-2017/world_digital_competitiveness_yearbook_2017.pdf.OECD(2017).OECDScience,TechnologyandIndustryScoreboard2017:TheDigitalTransformation.資料取自http://www.oecd-ilibrary.org/science-and-technology/oecd-science-technology-and-industry-scoreboard-2017_9789264268821-en(轉自科技政策觀點)數位通路•科技新知•人工智慧《科技部人文沙龍系列》物質轉向?:思索數位時代的「人文演化」00未被按讚的文章0-6歲國家一起養—讓年輕人敢婚、願生、樂養00未被按讚的文章打造個人化數位經濟,Adobe即時CDP推新功能00未被按讚的文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