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組織網絡化之研究 資訊科技的觀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指導教授: 吳定. 指導教授(外文):, Ricky Dinp Wu.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 公共行政學系. 論文出版年: 2000. 語文別: 中文.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65.22.106.144)您好!臺灣時間:2022/04/1520:02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張俊揚研究生(外文):Change,Chun-Young論文名稱:公共組織網絡化之研究─資訊科技的觀點指導教授:吳定指導教授(外文):RickyDinpWu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系所名稱:公共行政學系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學類:公共行政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00畢業學年度:88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279中文關鍵詞:資訊科技、網絡式組織、政府再造、虛擬組織、團隊組織、電子化/網路化政府、知識管理外文關鍵詞:informationtechnology、IT、networkorganization、reengineeringgovernment、virtualorganization、teamorganization、electronic/networkgovernment、knowledgemanagement相關次數: 被引用:52點閱:443評分:下載:107書目收藏:9 公共組織長期以來給人一種浪費、效率不彰及態度傲慢的負面印象,在處於複雜多變的環境下,一般民眾莫不期待政府能提昇行政績效,以增加組織的學習力,掌握人民(顧客)的偏好,並迅速回應環境的變化。

本研究即基於民眾對政府感到失望卻又渴望的情愫,而擬探究資訊科技如何應用於公共組織,進而探討公共組織網絡化的可能性,以做為公共組織因應時代潮流變遷的對策。

為了降低公共組織對資訊科技衝擊的適應不良,及確保能永續發展,本研究以為公共組織當就組織的管理與結構面進行調整,就管理面而言,善用資訊科技工具是其可行的途徑之一;就結構面而言,或可調整科層結構為網絡式組織。

換言之,即希望藉由引進資訊網路科技,以建構一個網絡式的公共組織。

其理想的運作模式是組織的成員、團隊或是整個組織的運作都彷彿是一個獨立的節點,可以突破時空的屏障而形成多重連結,以構成一個網絡。

每個節點的權力來源,不是來自階級,而是自身擁有的技術和知識,彼此相互支援與分享資訊,為共同的價值觀與目標而努力。

使它不再是一種政治結構,而是近似於一種生活方式。

植基於新公共行政(NewPublicAdministration)與後官僚組織(post-bureaucraticorganization)等觀點的影響,研究中從反思科層型政府為濫觴,並在「資訊科技」與「網絡式組織」兩者間釐探其互動互補的關係,期望這良性的互動能賦予公共組織變革時一個新的思考方向。

基於這樣的邏輯思考,而於理論面上發現可以資訊科技為核心技術,提出建構理想型「網絡式公共組織」的三大願景方向-「再造的政府」、「虛擬式政府」及「團隊型政府」,並分別擬定其運作的可行性策略如後:(一)以「便民服務」、「資訊與知識流通」及「流程改造」等策略形塑「再造的政府」。

(二)以「即時通訊,傳遞正確資訊」、「擴大參與,共享民主政治」及「相互信賴,以求共存共榮」等策略形塑「虛擬式政府」。

(三)以「搭起開放便捷的溝通管道」、「培養合作共享專業知識的組織文化」及「建立工作績效評估制度」等策略形塑「團隊型政府」。

在實務面上,以我國電子化/網路化政府政策為例,從官方文獻資料的閱讀,瞭解到該政策的規劃內涵及未來願景與本研究所建構的網絡式公共組織之策略內涵有相通互補之處;另外對相關官員與洽公民眾進行一系列的深度訪談,得知該政策在實際運作上均分別引發了政府再造、虛擬政府及團隊政府的產生,所以本研究建構網絡式公共組織的構念,似乎可以在該實例的政策執行上獲得有力的註腳。

總而言之,本研究從理論與實務的探究中發現,網絡式組織無論在理論上的引介或實務上的應用,似乎均可藉由資訊科技的力量,讓公共組織走向一個較為具開放、動態與彈性的組織型態。

惟目前公共組織在進行網絡化的過程中,本研究擬建議政府當持續應用資訊網路科技,在策略聯盟共享資源的原則下,達成「以客為尊」的服務宗旨。

另外政府對於組織「知識管理」的概念與作為,及建立一套「客觀公正的績效評估辦法」是較為不足的。

若期望公共組織能發揮最大效用,則需加強這兩面向的建置,因為強化知識管理與建立客觀公正的績效評估辦法,有利於絡網式公共組織的建立。

第一章緒論...........................................1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第二節研究途徑與方法.................................4第三節研究範圍、流程、架構與限制.....................7第四節重要名詞界定..................................10第二章公共組織網絡化相關文獻探討....................13第一節科層型政府的反省..............................13第二節資訊科技對組織理論的意涵......................18第三節組織網絡化的探討..............................43第三章資訊科技建構網路式公共組織剖析................55第一節資訊科技在變動世界中的演進與變動趨勢..........57第二節資訊科技為網絡組織重要夥伴探析................79第三節網絡組織之應用與省思..........................97第四節建構公共組織網絡化方向.......................113第四章個案分析-我國「電子化/網路化政府」研究......................152第一節個案探討.....................................153第二節訪談設計及訪談摘錄...........................168第三節個案資料研究分析.............................193第五章結論.........................................212第一節研究發現.....................................213第二節研究檢討、貢獻與建議.........................223參考書目.............................................231附錄.................................................245【附錄一】:訪談政府機關題綱.........................245【附錄二】:訪談洽公民眾題綱.........................249【附錄三之一】:訪談行政院研考會紀錄.................253【附錄三之二】:訪談台北市政府資訊中心紀錄...........260【附錄四之一】:訪談入出境管理局紀錄.................266【附錄四之二】:訪談士林地政事務所紀錄...............271【附錄四之三】:訪談大安戶政事務所紀錄...............276圖表目次壹、圖目次【圖1-3-1】本文研究流程................................8【圖1-3-2】本文研究架構................................9【圖2-2-1】官僚型組織結構.............................23【圖2-2-2】流程式組織結構.............................23【圖2-2-3】資訊科技於流程創新中所扮演的角色...........24【圖2-2-4】資訊科技與企業流程再造的互動關係...........25【圖2-2-5】虛擬組織發展生命週期與資訊科技.............38【圖2-2-6】以團隊為單元的組織.........................39【圖3-1-1】人類文明的時代演化.........................58【圖3-1-2】知識管理的三個動力.........................72【圖3-2-1】組織實體價值鏈(實體資訊流:價值附加).....84【圖3-2-2】組織數位價值網(數位資訊流:價值產生).....85【圖3-2-3】虛擬團隊與網路科技的模型...................94【圖3-3-1】JarilloandRicart劃分的四種組織型態......110【圖3-3-2】公共組織型態轉向趨勢圖....................112【圖3-4-1】單一窗口與公共組織的服務層次..............117【圖3-4-2】再造政府..................................120【圖3-4-3】組織知識形構圖............................123【圖3-4-4】傳統流程的科層組織結構....................132【圖3-4-5】新流程的網絡組織結構......................132【圖3-4-6】組織運用資訊科技溝通的六種類型............145【圖3-4-7】網絡式公共組織架構圖......................150【圖4-1-1】電子化/網路化政府各項子計畫關聯示意圖.....157【圖4-1-2】政府網際網路服務單一窗口網頁..............158【圖4-1-3】網路國民的創新服務示意圖..................164【圖4-1-4】網路公務員的辦事方法示意圖................166【圖4-2-1】台北市政府推動電子化/網路化政府架構示意圖.182【圖4-3-1】個案實證之五性分析法......................193貳、表目次【表1-2-1】深度訪談一覽表..............................6【表2-2-1】資訊科技能力及其對組織的影響...............19【表2-2-2】國內資訊科技對組織影響相關研究論文檢視.....20【表2-2-3】資訊科技對組織運作的衝擊...................27【表2-2-4】資訊科技推翻組織舊有規則一覽表.............29【表2-2-5】虛擬組織定義的彙整表.......................34【表3-1-1】人類文明的時代比較.........................59【表3-1-2】時代的轉變與動盪...........................61 參考書目一、中文部分(一)書籍Boar,BernardH.著;友碩工作室譯民87《爭霸資訊時代-資訊技術之策略思考》。

台北:翔威國際公司。

Castells,Manuel著;夏鑄九等譯民87《網絡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出版社。

Coase,R.H.著;陳坤銘與李華夏譯民86《廠商、市場與法律》。

台北:遠流出版社。

Davidow,WilliamH.&Malone,S.Michael著;李樹田譯民85《虛擬企業》,二刷。

台北:長河出版社。

Gates,Bill著;樂為良譯民88《數位神經系統》。

台北:商周出版。

Hammer,M.&Champy,J.著;楊幼蘭譯民85《改造企業:再生策略的藍本》。

台北:牛頓出版公司。

Johansen,Robert&RobSwigart著;文林譯民87《魚網式組織》。

台北:麥田出版。

Lipnack,J.和Stamps,J.著;鄭懷超譯民86《虛擬團隊-前瞻明日成功組織新趨勢》。

台北:商業週刊出版。

Martin,Chuck著;陳曉開譯民87《數位化階級時代-網際網路世界中,競爭及生存的策略》。

台北:麥格羅希爾。

Papows,JeffreyP.著;李振昌譯民88《十六定位》。

台北:大塊文化出版公司。

Patton,MichaelQuinn著;吳芝儀、李奉儒譯民84《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Tapscott,Don著;卓秀娟/陳佳伶譯民86《數位化-經濟時代》。

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Tapscott,Don、AlexLowyandDavidTicoll編;樂為良/陳曉開/梁美雅譯民88《新經濟-數位世紀的新遊戲規則》。

台北:麥格羅希爾。

江岷欽民84《公共組織理論》,初版,台北:空中大學。

呂亞力民80《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

吳定民85《公務管理》,台北:華視文化事業公司。

民87《公共政策辭典》,初版,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周文賢、吳金潮民85《碩士論文撰寫方法》,台北:華泰書局。

林水波民88《政府再造》,初版,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鍾沂民80《公共事務的設計與執行》,初版,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姜占魁民83《組織行為與行政管理》,八版,台北:自印。

胡幼慧、姚美華民85《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蒐集資料、登錄與分析?》,收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孫本初民87《公共管理》,再版,台北:智勝出版。

張潤書民87《行政學》,四版,台北:三民書局。

詹宏志民88《E時代─數位世界的99則觀察》,,台北:巨思文化出版。

(二)學位論文牛萱萍民88〈公共資訊政策之探究-理論、方法與議題〉,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呂惠茹民85〈虛擬組織型態與環境回應能耐關連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明德民84〈以流程特性觀點探討資訊科技在企業再造工程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育亨民86〈台灣卓越企業組織虛擬化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志民84〈BPR組織特徵之認知的實證研究〉,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陶元重民85〈資訊科技對組織結構之影響--一個整合的解釋架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炳輝民86〈以牙還牙策略影響網狀型組織設計及管理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莫永榮民86〈機關實施再造工程之研究─美國「國家績效評估報告」的啟示〉,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廖洲棚民86〈團隊型組織之溝通訊息傳遞過程:符號與資訊科技互動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三)學術論文、期刊與報紙王志仁民85「未來集團架構未來組織」,天下雜誌,8月,頁34-42。

尤克強民88「知識創造價值」,遠見雜誌,6月,頁108-110。

石滋宜民86「下一個千年的啟示-智慧網路時代已來臨」,戰略生產力雜誌,第492期,頁8-10。

史美強與李敘均民88「資訊科技與公共組織變革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第三期。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民87「87年度政府業務電腦化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電子化政府」,【WWWdocument】.URLhttp://www.rdec.gov.tw/white87/w87-abs.html民88「全面發展電子化政府提升效率及服務品質」,【WWWdocument】.URLhttp://www.rdec.gov.tw/elecgov/report/江泯欽與劉坤億民87「企業型政府理念的省思」,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十二輯,銓敘部主編,pp.17-60.李至欽、蔡澄南及李炯三民87「資訊安全介紹與實例探討」,【WWWdocument】.URLhttp://gopher.edu.tw/moecc/art/8703/8703a6.htm吳松林民84「美國推動國家資訊基礎建設(NII)研習心得報告」,研考報導,第31期,頁60-67。

吳瓊恩民79「台灣四十年來行政組織理性型模的批判及其未來改革方向」,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主辦『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研討會』論文。

吳韻儀民85「數位經濟-美麗又危險的科技年代」,天下雜誌(11月號)。

果芸民82「運用資訊科技改造企業經營」,資訊與電腦,12月,頁12-20。

范錚強民88「先進國家網路申辦之推動現況」,研考雙月刊,2月,23卷1期,頁15-21。

莊素玉民88「TSMC緊鑼密鼓知識管理」,遠見雜誌,6月,頁58-73。

陳怡君民85「顧客導向應用於官僚體系之探討」,考銓,8期,頁82-91。

游義松民87「淺談政府網際服務網─GSN」,【WWWdocument】.URLhttp://www.audit.gov.tw/Aud7data/182/gsn.html張俊揚民87「組織結構變革中-網絡式組織之探討(上)」,人力發展,第59期,頁58-67。

湯宗益民86「資訊科技翻新組織」,管理雜誌,第273期,頁106。

管康彥民86「跨世紀企業管理新趨勢-組織設計新思維」,能力雜誌,第502期,頁118-121。

蔡敦浩民80「產業網路結構與策略分析」,中國行政,第50期,頁1-12。

劉慶聰民86「建立附加價值的工作流程」,研考雙月刊,第21卷4期,頁17-20。

劉常勇民88a「知識資產的管理策略」,工商時報,八月三十一日,第42版。

民88b「組織知識形成的過程」,【WWWdocument】.URLhttp://www.cm.nsysu.edu.tw/~cyliu/盧偉斯民87「科層型政府困境的解讀--語意、組織論與行政價值的認知」,警學叢刊,29卷2期,九月,頁231-250。

魏啟林民87「人事電子化、網路化資訊服務」,人事月刊,26卷3期,頁6-10。

二、外文部分(一)書籍Castells,Manuel1996TheRiseoftheNetworkSociety..Cambridge:BlackwellPublishers.Cohen,SusanG.1993“NewApproachtoTeamsandTeamwork”,inJayR.Galbraith(ed.),OrganizingforFuture,SanFrancisco:Jossey-BassPublishers.Cohen,SusanG.、Mohrman,S.Albers.andMohrman,A.M.1995DesigningTeam-BasedOrganizations:NewFormsforKnowledgeWork.SanFrancisco:Jossey-BassPublishers.Dale,B.&Cooper,C.1992Teampower,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Inc.Davenport,ThomasH1993ProcessInnovation:ReengineeringWorkThroughInformationTechnology.Boston: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chapters3&5.Eason,K.1988InformationTechnologyandOrganizationalChange.London:Taylor&FranciesInc.Eveland,J.D.andBikson,T.K.1989WorkGroupStructureandComputerSupport:AFieldExperiment.SantaMonica,CA:RandCorporation.Fulk,J.andSteinfield,C.(eds.)1990Organiz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Newbury,CA:Sage.Galbraith,JayR.1993“TheBusinessUnitoftheFuture.”,InJayR.Galbraith(ed.),OrganizingfortheFuture,SanFrancisco:Jossey-BassPublishers.Goldman,S.、Nagel,R.N.andPreiss,K.1995AgileCompetitorsandVirtualOrganization.VanNostrandReinhold.Handy,CharlesB.1990AgeofUnreason.Cambridge: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Hill,LarryB.(eds)1992TheStateofPublicBureaucracy.NewYork:M.E.Sharpe.Johnson,W.1992PublicAdministration:Policy,Politics,andPractice.CN:DushkinPublishingGroup.Kanter,R.M.1989WhenGiantsLearntoDance:MasteringtheChallengesofStrategy,ManagementandCareersinthe1990s.NewYork:Simon&Schuster.Kotter,JohnP.andHeskett,JamesL.1992CorporateCultureandPerformance.NewYork:FreePress.Linden,RussellM.1993SeamlessGovernment:APracticalGuildtoReengineeringinthePublicSector.SanFrancisco:Jossey-BassPnblishers.McGrath,J.E.&A.B.Hollingshead1994GroupsInteractingWithTechnology.London:SAGEPublications.Miller,WilliamL.&BenjaminF.Crabtree1992“PrimaryCareResearch:AMultimethodTypologyAndQualitativeRoadMap.”InCrabtree&Miller(eds.),DoingQualitativeResearch.NewburyPark,Calif.:Sage.pp.3-28.Milkovich,GeorgeTandBoudreau,HohnW.1994HumanResourceManagement.Boston:IRWIN.Morton,ScottM.S.(ed)1991TheMathematicalTheoryofCommunication.Illinois: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Naisbitt,J.1982Megatrends:TenNewDirectionsforTransformingOurLives.NewYork:WarnerBooks.Parker,G.M.1994TeamPlayersandTeamwork.SanFrancisco:JosseyBassPublishers.Pascale,R.1990ManagingontheEdge.NewYork:Simon&Schuster.Pasmore,W.A.1988DesigningEffectiveOrganizations:TheSociotechnicalSystemsPerspective.NewYork:Wiley.Petrozzo,danialandStepper,JohnC.1994SuccessfulReengineering.NewYork:VanNostrandReinhold.Piore,MichaelJ.andSabel,CharlesF.1984TheSecondIndustrialDivide:PossibilityforProsperity.NewYork:BasicBooks,Inc..Porter,M.1990CompetitiveStrategy:TechniquesforAnalyzingIndustriesandCompetitors.NewYork:FreePress.1992Small-FirmNetworks.InNitinNohriaandRobertG.Eccles,Networksandorganizations.Boston: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Rosenbloom,D.H.1993PublicAdministration:UnderstandingManagementPolitics,andLawinthePublicSector.NewYork:McGraw-Hill,Inc.Sabel,C.F.1989“FlexibleSpecializationandtheReemergenceofRegionalEconomism.”,InP.HierstandandJ.Zeitlin(eds.),ReversingIndustrialDecline.Oxford,England:Berg.Strauss,AnselmL.&JulietM.Corbin1998BasicsOfQualitativeResearch:TechniquesAndProceduresForDevelopingGroundedTheory(2nded.).ThousandOaks,Calif.:SagePublications.Tapscott,Don1997TheDigitalEconomy.NewYork:McGraw-Hill,Inc.Terry,GeorgeR.&JohnJ.Stallard1980OfficeManagementandControl,Homewood,I11.RichardD.Irwin,Inc.,pp.235.Williams,JamesMickel1985“MakingQualitativeResearchWork:AspectOfAdminiatrative.”,InRobertWalker(ed.),AppliedQualitativeResearch,Aldershot,England:Gower.(二)期刊、論文Barnett,C.1993“OfficeSpace,CyberspaceandVirtualOrganization.”JournalofGeneralManagement,Vol.20,No.4pp.78-91.Bleecker,S.E.1993“TheVirtualOrganization.”Futurist,Vol.28,No.2pp.9-14.Boudette,N.E.1988“TheNineties:NetworkstoDismantleOldStructures.”IndustryWeek,Vol.238,No.2,pp.27-31.Brusco,S.1982“TheEmilianModer:ProductiveDecentralizationandSocialIntegration.”CambridgeJournalofEconomics,Vol.6,pp.167-184.Byrne,J.A.1993“TheVirtualCorporation.”BusinessWeek,Feb8,pp.98-102.Chesbrough,H.&D.J.Teece.1993“WhenIsVirtualVirtuous?OrganizingforInnovation.”HarvardBusinessReview,Vol.74,No.1pp.65-71.Coase,R.H.1937“TheNatureoftheFirm.”Economic,Vol.4,pp.386-405.Davenport,T.H.&Short,J.E.1990“TheNewIndustrialEngineering:InformationTechnologyandBusinessProcessRedesign.”SloanManagementReview,Summer,pp.11-27.Davenport,T.H.1993“ProcessInnovation─ReengineeringWorkThroughInformationTechnology.”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p.7.Dent,H.S.,Jr1990“CorporationoftheFuture.”SmallBusinessReports,Vol.15,pp.55-63.Galbraith,JayR.1974“OrganizationDesign:AnInfornmationProcessingView.”Interface,No4,pp.28-36.Giuliano,V.E.1982“TheMechanismofOfficeWork.”ScientificAmericam,Vol.247,pp.149-164.GovernmentInformationTechnologyServices,GITS1993“AVisionforGovernmentInformationTechnologyServicesandthe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WWWdocument】.URLhttp://www.gits.gov/htm/vision,htm-aboutHammer,M.1989“ReengineeringWork:don’tAutomate,Obliterate.”HarvardBusinessReview,July-August,pp.104-112.Handy,C.1995“TrustandtheVirtualOrganization.”HarvardBusinessReview,Vol.73,No.3,pp.40-50.Hiltz,S.R.1986“TheVirtualClassroom:UsingComputer-mediatedComunicationforUniversityTeaching.”JournalofComunication,Vol.36,pp.95-104.Huber,G.P.1990“ATheoryofEffectsofAdvancedInformationTechnologiesonOrganizationalDesign,Intelligence,andDecisionMarking”,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Vol.15,No.1,pp.47-71.Jarillo,C.J.andRicart,J.E.1987“SustainingNetworks.”Interfaces,Vol.17.No.5,pp.82-91.Johanson,J.andLars-GunnarMattson1984“InterorganizationRelationsinIndustrialSystem:ANetworkApproachComparedwiththeTransactionalCostApproach.”PaperPresentedatthePrinceBertilSymposiumStockholmSchoolofEconomics,StockholmSwiden.Johnson,R.,andLawrence,P.R.1988“BeyondVerticalIntegration:TheRiseoftheValue-addingPartnership.”HarvardBusinessReview,July-Aug.,pp.94-101..Kanter,R.M.1989-1990“Navigatingthe90s.”BestofBusinessQuarterly,Vol.11.No.4,pp.79-85.Keen,P.G.W.1991“RedesigningtheOrganizationThroughInformationTechnology.”PlanningReview,Vol.19.No.3,pp.4-9.Limerick,D.,Passfield,R.,andCunnington,H.1993“TranformationalChange:TowardsanActionLearningOrganization.”PaperpreseentedattheseminarManagingStrategicandCulturealChangeinthePublicSector,Brisbane,Aug.Lucas,H.C.Jr.&J.Baroudi.1993“TheRoleofInformationTechnologyinOrganizationDesign.”Journalof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Vol.10,No.4,pp.9-23.Lyons,T.F.、Krachenberg,A.R.andHenke,J.W.1990“MixedMotiveMarriages:What’sNextforBuyer-SupplierRelations?”SloanManagementReview,Vol.31,No.4,pp.29-36.Mayer,John.1995“SupportShouldn’tbethisTough”Computerworld,Vol.29,pp.77-80.McDonald,T.1995“BrainTrust.”SuccessfulMeetings,Vol.44,No.1,pp.16.McGoon,C.1995“10YearsfromNow”CommunicationWorld,Vol.12,No.1,pp.18-22.Menda,K.1995“Projects,Notstructure,DefineFutureWorkplace”HRMagazine,Vol.41,No.3,pp.113-118.Miles,RaymondE.andSnow,C.C.1992“CausesofFailesinNetworkOrganizations.”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Summer,pp.57-72.Mindrum,C.1995“FindingtheVirtualFuture.”InformationWeek,No.556,pp.144.Mowshowitz,A.1994“VirtualOrganization:AVisionofManagementintheInformationAge.”InformationSociety,Vol.10,No.4,pp.267-288.O’Toole,L.1995“TheImplicationsforDemocracyinaNetworkedBureaucraticWorld.”JournalofPublicAdministrationResearchandTheory,Vol.7,No.3.Powell,W.W.1990“NeitherMarketnorHierarchy:NetworkFormsofOrganization.”ResearchinOrganizationalBehavior,Vol.12,pp.295-366.Rao,V.SrinivasanandJarvenpaa,SirkkaL.1991“ComputerSupportofGroups:Theory-BasedModesforGdssResearch.”ManagementScience,Vol.137,No.10,pp.1347-1361.Reschenthaler,G.B.andThompson,Fred.1987“TheInformationRevolutionandtheNewPublicManagement.”J-PART,Vol.137,No.10,pp.1347-1361.Richman,T.1986“MakeLovenotWar.”Inc.,Aug.,pp.56-60.Smith,R.L.&P.W.Wolfe1995“ImplicationofClient/ServerSystemsontheVirtualCorporation.”Computers&IndustrialEngineering,Vol.29,pp.95-102.Thorelli,H.B.1986“Networks:BetweenMarketsandHierarchies.”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Vol.7,No.1,pp.37-51.Vickery,C.M.1994“VirtualOrganizations:AnExaminationofStructureandPerformanceinAirForceAcquisitionTeams”,TheFloridaStateUniversity,PHDDissertation.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企業知識管理架構通用模式之初期探討研究 2. 政府推動知識管理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 3. 地方政府機關資訊人員工作壓力、工作滿足及離職傾向之研究-以台灣省各縣市政府為例 4. 傳統產業因應知識經濟時代來臨之初期探討研究----以石化產業為例 5. 知識管理應用在非營利組織之研究-以喜瑪拉雅基金會為例 6. 網路社群於知識分享平台應用之規劃與建置先期研究 7. 資訊科技對政府再造之影響-以美國、日本、台灣推動電子化政府為例 8. 威權轉型後台灣地區政府再造之政治經濟分析,1987-2002 9. 企業透過網路推動知識管理之研究 10. 政府網站評估準則之建構─以記者資訊尋求的觀點探究 11. 實踐知識管理之組織學習行動研究-以一個教育專案為例 12. 公共組織的知識管理─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機關知識管理之實證調查研究 13. 運用ISO9000推動知識管理之模式雛型先期研究 14. 臺北市政府市民網路服務績效評估之研究 15. 網站政府與網路公民─以市府一級機關網站之網頁建置功能為例   1. 周碩樑(民88)。

從學校教師會興起談學校行政的運作。

教師天地, 2. 李建興(民85)。

教師會及其因應之道。

臺灣教育,第544期,2- 3. 吳清山(民86)。

調整學校組織機制發揮整體教育效能。

北縣教育, 4. 李政勳(民87)。

教改聲浪中,教師會的運作與期盼。

教師天地, 5. 李漢敦(民85)。

一位校長談教師會。

北縣教育,第15期,15- 6. 李貴山(民85)。

教師會的定位探討。

北縣教育,第15期,26- 7. 李鴻全(民87)。

教師會的功能與任務。

教師天地,第94期,29- 8. 吳清山(民85a)。

大家一齊來關心學校教師會的成長。

北縣教育, 9. 田光復(民86)。

如何開創三贏的局面。

教師天地,第86期,46- 10. 林文虎(民86)。

教師、行政和家長共創三贏。

教師天地,第86 11. 丁志權(民85)。

「教師法三會」的設計與評析。

臺灣教育,第544 12. 丁志仁(民85)。

教師會如何提昇學校品質。

教師天地,第84期, 13. 高強華(民87a)。

教育改革的難為與應為。

訓育研究,87年3月, 14. 陳華美(民85)。

教師會角色的釐清。

北縣教育,第15期,21 15. 張純瑛(民87)。

「教師會」何去、何從。

教師天地,第94期,54   1. 資訊科技對政府再造之影響-以美國、日本、台灣推動電子化政府為例 2. 電子化/網路化政府資訊內容隱私權之研究 3. 從數位化、網路化、虛擬化的觀念論政府再造--以桃園地政事務所為例 4. 網際網路與公民參與:台北市政府網路個案分析 5. 儲存為基的TCP/IP區域網路拓樸探索與管理系統之建立 6. 一個知識管理資訊系統的研究 7. 醫院資訊系統整合委外決策之關鍵因素--以臺北市立醫院為例 8. 從契合理論來探討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職業倦怠之關係 9. 美國「失依兒童家庭救助」計畫之研究:政策變遷的觀點 10. 政府採購法下資訊技術委外決策支援系統之研究 11. 中央警察大學圖書館使用者資訊素養問題研究 12. 分散式多重智慧型代理軟體為基之網路流量擷取系統之研究 13. 公共組織改造理論與應用之研究─行政組織改造之分析 14. 目標成本管理觀點的成本表資訊應用之研究-以供應商報價與製程改善為例 15. 企業資訊系統成熟度指標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