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超越”是由維克多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我超越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它強調自我、強調內因,教我們學會如何擴展個人的能力,突破成長上限,不斷實現心中的夢想。

自我超越並非易事,但通過自我超越的修煉, ... 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是由維克多·弗蘭克(ViktorEmilFrankl)提出的一個概念,他認為人真正追求的不是自我實現,而是超越自我的生活意義。

這種追求包含了對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文化,以及人在其中所處位置的探索和理解,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把握人生,更有意義地去生活。

對人生意義的追求,不是滿足於自我的平衡狀態,而在於一種自我的超越,表現為勇於承擔責任,敢冒風險,不斷地創造。

“自我超越”是指一個人總是能認清自己真正的願望,為了實現願望而集中精力,培養必要的耐心,並能客觀地觀察現實,這是建立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

一個能夠自我超越的人,一生都在追求卓越的境界,自我超越的價值在於學習和創造。

特點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它強調自我、強調內因,教我們學會如何擴展個人的能力,突破成長上限,不斷實現心中的夢想。

自我超越並非易事,但通過自我超越的修煉,可以重新認識自己、認識人生,挖掘出內心向上的欲望和潛能,以一種積極的、創造性的態度對待生活。

英國的史蒂芬患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但他克服了種種困難,成為當今世界上繼愛因斯坦之後的傑出理論物理學家,這就是他不斷設定目標、超越極限,實現自我超越的結果。

方法一.建立個人“願景”大多數的人對於真正願景的意識都很微弱。

我們有目標,但這些不一定是願景。

在被問起想要什麼時,許多人都會提到他們眼前想要擺脫的事情。

例如,想要換一個更好的工作、想要遷居到環境較佳的地區、希望丈母娘趕快搬回自己的家裡去住、希望困擾已久的背部不再疼痛等。

這樣負面的願景比比皆是,甚至所謂成功的人也擺脫不掉。

這樣的願景是生活中適應或解決問題的副產品,它只是不斷地去擺脫困擾的事情,並不會促進成長。

在有些組織中,“願景”是一種內心真正最關心的事。

在有些場合,當人們談及人生的目標時會覺得很不自在,但當他們談及最關心的事情時,毫無拘束。

同時因為人們真正在乎,自然會給與承諾;又因是在做真正想做的事情,因此精神奕奕,並充滿熱忱。

於是當面對挫折的時候,他們會堅忍不拔,因為他們認為那是自己份內該做的事,覺得很值得做,意願很強大,效率也自然提高。

“願景”有多個構面。

它可能是物質上的欲望,像是我們想住在哪裡?有多少銀行存款?願景有個人的構面,像是健康、自由、對自己誠實。

它也可能是貢獻社會方面的,像是幫助他人,或對某一領域的知識有所貢獻。

這些都是我們心中真正願望的一部分。

但社會趨勢常會影響個人的願景,社會輿論也常會褒貶個人願景的好壞。

這也是為什麼實現個人願景需要勇氣,而自我超越層次高的人,便能遊刃有餘地處理自己的願景。

正如日本人對於此高超的境界所作的描述:“到了合一的境界,一個人的願景與他的行動之間,甚至連細如髮絲也放不進去。

”二.保持創造性張力即使願景是清晰的,人們對於談論自己的願景,卻常有很大的困難。

因為我們會敏銳地意識到存在於願景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我想要成立自己的公司,但是沒有資金。

”或是“我想從事真正喜愛的職業,但是我必須另謀他職以求度日”。

這種差距使一個願景看起來好像空想或不切實際,可能使我們感到氣餒或絕望。

但是相反的,願景與現況的差距也可能是一種力量,將你朝向願景推動。

由於此種差距是創造力的來源,我們把這個差距叫作“創造性張力”。

創造性張力是自我超越的核心原理,它整合了這項修煉所有的要素。

然而大部分的人對它有所誤解。

例如“張力’一詞本身含有焦慮或壓力的意味。

此外,由於創造性張力常常夾雜著焦慮、悲哀、氣餒、絕望或擔憂等感覺;以致人們易於將創造性張力與這些情緒混淆,甚至以為創造的過程就是處於焦慮狀態。

因此很重要的是,了解因創造性張力而產生的負面情緒,並不是創造性張力本身,而是所謂的“情緒張力”(emotionaltension)。

在組織中,常因對情緒張力的容忍不夠,而讓目標受到侵蝕。

沒有人願意擔任傳達壞訊息的信差。

最容易的方法是裝假沒有壞訊息,或乾脆聲稱勝利;只要降低判斷所依據的標準,把壞訊息重新定義為沒有那么壞就可以了。

降低情緒張力的環路存在於人類活動的所有層次。

它們是妥協的由來、是造成放棄真正理想的根源。

如英國作家毛姆所言:“只有平庸的人,才總是處於自己最滿意的狀態。

”創造性張力可轉變一個人對失敗的看法。

失敗不過是做得還不夠好,是願景與現況之間存在的差距。

失敗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可看清對現況的不正確認知、體察策略為何不如預期有效,和檢驗願景是否明晰正確。

拍立得的創立及發明者,並擔任十數年經理的蘭德(EdLand),在他的牆上有這么一句警語:“每一項錯誤都是一個累積最後成果的事件。

”創造性張力能培養毅力與耐性。

一位日本主管在我們的講習會上告訴我,日本人與美國人對時間的看法相當不同。

他說;“美國商人在與日本人交涉業務時,常發現日本人並不立即開始談業務。

美國人按照緊湊、細心規劃的5天工作進度表到了日本,急於立即開始工作。

而日本人則安排優雅的品茗會向他們致意,老是不觸及細節。

過了一天又一天,日本人還是保持緩慢的步調,而美國人變得愈來愈心神不寧。

”這位日本高級主管說:“對美國人而言,時間是敵人。

對日本人而言,時間是盟友。

”三.看清結構性衝突弗利慈使用一個隱喻,描述潛在矛盾如何發生結構性的作用,使我們與目標背道而馳。

假想你向著自己的目標移動,有一根橡皮筋象徵創造性張力,把你拉向想要去的方向,但是也想像還有第二根橡皮筋,被無力感或不夠格的信念拉住。

當第一根橡皮筋把你拉向目標,第二根橡皮筋把你拉回你不能(或不夠格)得到這個目標的潛在想法。

弗利慈稱這種系統為“結構性衝突”(structural conflict),它是一個各方力量互相衝突的結構,同時把我們拉向和拉離所想要的目標。

因而,當我們愈是接近達成願景時,第二根橡皮筋把我們拉離願景的力量愈大。

這個向後拉的力量可以許多方式呈現:我們開始詢問自己是否真正想要這個願景、感覺完成工作愈來愈困難、意外的障礙在我們的路途上突然冒出來,或者周遭的人也讓我們失望。

但是我們常不能察覺有結構性衝突的存在。

就是因為我們未能察覺,更增強了結構性衝突的力量。

弗利慈歸納出一般人對付“結構性衝突”力量常見的三種策略。

消極的讓願景被侵蝕,是其中常見的一種策略。

其次是“操縱衝突”(conflictmanipulation),也就是透過刻意製造的假性衝突張力,來“操縱”自己或他人更加努力,追求想要、或專注於除去、或避免我們所不想要的。

操縱衝突是那些害怕失敗的人所偏好的策略。

此外,許多管理者非常擅長運用這種“如果我們的目標無法達成時,後果會如何?”的方式來激勵人們。

四.誠實地面對真相我們或許能用一項人們自古奉行的、簡單卻睿智的策略,作為處理“結構性衝突”的開始,那便是說真話。

人們通常不認為“誠實地面對真相”(commitmenttothetruth)是一個了不起的策略。

“我要怎么做才能改變我的行為呢?”“我要怎樣改變潛藏的信念呢?”人們常常想要有一個公式、技術或有形的東西,來解決結構性衝突。

但當他們絞盡腦汁尋求解決之道時,卻忽略了此一最有力的策略:誠實地面對真相。

誠實地面對真相,不是指追求一項絕對的真理,或追究萬有之本源;而是根除看清真實狀況的障礙,並不斷對於自己心中隱含的假設加以挑戰。

也就是不斷加深我們對事件背後結構的理解以及警覺。

自我超越層次高的人,對於自己行為背後的結構性衝突,看得特別清楚。

五.運用潛意識“自我超越”層次高的人,最引人注意的一項特質是,他們在忙亂之中,仍能優雅而從容地完成異常複雜的工作。

令人驚嘆不已;就像芭蕾舞者令人屏息的美麗舞藝,這是經年累月修煉而來的能力。

自我超越的實踐過程中,隱含心靈的另外一個面向——潛意識。

事實上我們都曾不自覺地透過潛意識來處理複雜的問題。

使自我超越層次高的人與一般人有所區別的,在於他們能在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發展出較高的契合關係。

與一般人偶然短暫的感應不同,他們將潛意識的運用,當作一種修煉來加以提升。

潛意識對於我們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人自出生每項事都需要學習。

只有漸進地學習,嬰兒才能夠學會一切新事務。

任何新的工作,最初都需要意識非常專注與努力。

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整個活動從有意識的注意,逐漸轉變為由潛意識來掌管。

譬如,在你初學開車的時候,需要相當大的注意力,甚至要和坐在你身旁的人談話都困難。

然而,練習幾個月後,你幾乎不需要在意識上專注,就可做同樣的動作。

不久之後,你甚至可在車流量很大的情形下,一面駕駛,一面跟坐在旁邊的人交談。

顯然你對於必須監測和回應的上百個變數,幾乎不必在意識上加以注意了。

學鋼琴、學繪畫、學舞蹈、學打球、學太極拳都是如此,把熟練的部分交給潛意識來管,而讓意識專注於其它部分或新的事物上。

誠實地面對真實,對發展潛意識也同樣重要,這跟測謊器的基本原理一樣。

測謊器所以有效,是因為大多數的人在講謊話的時候,他們的體內會產生某種程度的壓力,這種壓力會產生可測量的生理效應,如血壓、脈搏,與呼吸的加速。

所以不誠實面對真實,不僅阻礙潛意識獲取達到“願景”什麼境界的資訊,也會讓使潛意識分神的資訊輸入。

運用潛意識來形成創造性張力,也是在焦點明確對準“願景”與目前真實的情形下最為有效。

潛意識的有效運作必須結合許多技能。

使潛意識對準焦點的一個有效途徑,是透過心靈描繪的景象(imagery)與視覺化呈現(vsualization)。

譬如,世界級的游泳健將發現,想像自己的手比實際的大兩倍,自己的腳掌有錢,確實游得更快。

高難度複雜動作演出前的“心智預演”已成為各種專業表演者的例行心理訓練。

廓清生命的終極目標。

但是這一切真正有效的關鍵,仍然在於知道對你最重要的是什麼。

在不知道對你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的情形下,將易流於機械式的運用潛意識。

這雖然是一種使自己更有生產力的新方式,然而在沒有廓清和不斷修正自己生命終極目標的情況下,幾乎所有精神方面的傳承,都反對以學習來增強心智力量的技術。

總之,培養潛意識最重要的是,它必須契合內心所真正想要的結果。

愈是發自內心深處的良知和價值觀,愈容易與潛意識深深契合,或甚至有時就是潛意識的一部分。

相關詞條 人性自我超越 《人性自我超越》是王大有所寫,由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於2006年6月1日出版。

 人類本性慈內殘外自愛自衛是本能情愛友愛仁愛兼愛博泛愛眾生是升華德道雙進性命... 內容提要   作者簡介   目錄   書摘 超越另一個自我 超越另一個自我超越另一個自我超越另一個自我 介紹   歌詞 自我戀 自我戀是自己對於自己過分自信過分自滿的一種陶醉入戀的心理表現。

這種表現在生活中會表現在過分的愛慕虛榮,誇大自己,愛打扮愛臭美等。

自我戀理論奠基人:那西賽... 簡介   判斷   特徵   男性類型   弗洛伊德理論 超越的自我 "小說類型異術異能內容簡介為了一個深深苦戀的女生 小說類型   內容簡介 《自我的超越性》 《自我的超越性》寫於1934年,其中一部分是薩特在柏林為研究胡塞爾現象學而寫的。

內容簡介   書評 大學生心理障礙自我超越 三大學生心理障礙——逃學——自殺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媒體評論   目錄 超越干預與自我超越 內容介紹《超越干預與自我超越:國有商業銀行生存的邏輯及矛盾的內生性機理...的經濟方案有時不是一個好的政治方案。

在《超越干預與自我超越:國有商業銀行...控股商業銀行要自我超越,是指在所有者缺位和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國有商業銀行... 自我的超越性 《自我的超越性》是商務印書館2010年出版的一部書籍。

寫於1934年,其中一部分是薩特在柏林為研究胡塞爾現象學而寫的。

1935年間,他還寫了《想像》和《... 內容介紹   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 相關搜尋阿賴耶識儲備幹部成就測驗創造性思維守寡式職位總經理藍領內丹功《十二黃金聖鬥士》血型學研修生《第五項修煉》績效工資B類員工領導者環形職能模型自我超越智聯招聘限薪令工齡折算法應聘書熱門詞條48AJAXEasyLoverGALAXYS4ActiveLufthansamacro創業貸款包裝盒卸妝水土庫埃及聖䴉孕婦褲廣論政大李施嬅東風風光580桑椹楚辭糞便潛血檢查索馬利亞海盜藤原龍也街頭籃球2許博允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docGIBSONNewRazerBladePET膜學園默示錄張靖念慈愛上你治癒我林羿豪柳善獼猴桃秋刀魚之味空中客車A330親愛的小孩貴妃起居注越前龍馬青春痘馮紹鋒鬆羅步道麥克ALTERNA丹鳳擺渡人櫻花蝦法國巴黎人壽福隆大飯店聯強國際雪鐵龍C5自我超越@百科知識中文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