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論政」的「理想」與「困境」——以新記〈大公報〉「社評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人論政」的「理想」與「困境」——以新記〈大公報〉「社評」(1926-1949)為探討對象. The “Ideal” and “Predicament” of “Literati cum Political Commentators”: A ...
隨時查.隨時看,你的隨身圖書館已上線!
立即使用
DOI
是數位物件識別碼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簡稱,
為物件在網路上的唯一識別碼,可用於永久連結並引用目標物件。
使用DOI作為永久連結
每個DOI號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為永久網址。
如以DOI號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獻為例,此文獻的永久連結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後不論出版單位如何更動此文獻位置,永久連結所指向的位置皆會即時更新,不再錯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獻
有DOI的文獻在引用時皆應同時引用DOI。
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規範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連結。
DOI可強化引用精確性、增強學術圈連結,並給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經驗,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過五千萬個物件申請DOI。
如想對DOI的使用與概念有進一步了解,請參考
華藝DOI註冊中心
(
doi.airiti.com
)
。
來源資料
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碩士班/2020年
戰後臺灣糧食體制的形構及其變革(1950-1974年)
「闢佛」與「合儒」之間:清初天主教士人張星曜的思想歷程
帝國之隙:唐代前期的軍政危機及其對策
戰前臺人日常生活裡「外食」與「內食」
田代安定:博物學、田野技藝與殖民發展論
反共與學術:從「匪情研究」到「中國大陸問題研究」
猛男的誕生:近代中國肌肉知識與運動型男體的浮現
「文人論政」的「理想」與「困境」——以新記〈大公報〉「社評」(1926-1949)為探討對象
日治台灣警察與現代生活秩序的形塑:以違警罪的即決為中心
識別金石:美國礦物學在晚清的傳播與再生
人文學
>
歷史學
文學院
>
歷史學研究所
書目管理工具
書目匯出
加入收藏
E-mail給朋友
列印書目
相關連結
問題回報
查詢館藏
目前無全文,華藝徵求您的同意授權。
我要授權
「文人論政」的「理想」與「困境」——以新記〈大公報〉「社評」(1926-1949)為探討對象
The“Ideal”and“Predicament”of“LiteraticumPoliticalCommentators”:ACaseStudyon“Editorial”inXinjiDagongbao(1926-1949)
梁家逕
,碩士 指導教授:黃克武
英文
DOI:
10.6342/NTU202004266
文人論政;清議;言論自由;樂觀主義認識論;國民政府;literaticumpoliticalcommentators;qingyi;freedomofspeech;epistemologicaloptimism;nationalistgovernment
分享到
摘要
│
參考文獻
(77)
│
文章國際計量
摘要
〈TOP〉
此篇論文旨在於探討「文人論政」的「理想」如何在新記《大公報》的實踐過程中面臨「困境」。
過去對該議題的探討甚多,但往往都建立在了「文人論政」這一概念的隱藏預設當中,即認為「文人論政」的辦報模式必然是獨立的。
在該隱藏的預設下,新記《大公報》的討論就被限制在了是否為獨立報刊的論述框架之中,而忽略了「文人論政」的「理想」於實踐過程中所帶來的實際影響。
倘若以「文人論政」的「理想」為出發點,可以了解到「文人論政」與中國傳統的清議思想有著不可切分的密切關係。
因為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為了能夠合理化接受西方報刊思想,曾將中國的清議用於比擬西方報刊的言論自由。
以至於近代中國報刊的發展確實受惠於西方報刊的技術與形式,但在核心思想上卻承接於傳統的清議思想。
這直接導致了「文人論政」的報刊思想在形成之初,有著濃厚的儒家議政形態,而並非以西方報刊的言論自由為中心。
儒家議政形態的出現,也就昭示著「文人論政」的報刊思想在成立與執行上都會以儒家傳統看待政治勢力的角度為主。
即,與政治勢力之間成立一個互補的關係。
可是,若要真正實踐西方報刊的言論自由,其所需要的是西方報刊所強調的與政治勢力之間的對立關係。
故本文擬以此為探討的新角度,先著重於了解傳統清議與「文人論政」的承接過程,並從中勾勒出儒家傳統在新記《大公報》議政形態上所扮演的角色。
進而,嘗試通過這一層解析方式為新記《大公報》所做過的爭議性決定作出新的詮釋,以真正了解「文人論政」的「理想」如何與實踐時所面臨的「困境」之間的互動。
並列摘要
〈TOP〉
Themainobjectiveofthisthesisistoinvestigatethe“predicament”encounteredduringthepracticeof“ideal”of“literaticumpoliticalcommentators”inXinjiDagongbao.Therehadbeenmanydiscussionsrelatedtothistopicinthepaststudies,buttheyareoftenbuiltuponanassumptionthatthe“literaticumpoliticalcommentators”areactingasanindependentnewsagency.Underthisassumption,thediscussionsrelatedtoXinjiDagongbaoareratherlimitedastheyareusuallyrestrictedtothesoleframeworkofdiscussingtheindependencyofthenewspaper.Inthiscontext,thepracticaleffectsofputtingthe“ideal”of“literaticumpoliticalcommentators”intopracticearenotgivenenoughattention.
Inthisthesis,bytakingthe“ideal”of“literaticumpoliticalcommentators”asastartingpoint,itshowedthatthe“literaticumpoliticalcommentators”indeedshareaninseparabletiewiththetraditionalChineseideologyofqingyi.Thisismainlyduetohistoricalreasons.WhenmodernChineseintellectualstriedtorationalizeandaccepttheideologyofWesternnewspapers,theyhademployedqingyiasamatchingideologytofreedomofspeech.Asaresult,thedevelopmentofmodernChinesenewspapershasindeedbenefitedfromthetechnologyandmodalityofWesternnewspapers.However,thecoreideaofmodernChinesenewspapersremainedunchangedasaninheritancefromthetraditionalChineseideologyofqingyi.ThisresultedinastronginfluenceofConfucianstylepoliticaldiscussionintotheformationof“literaticumpoliticalcommentators”,insteadofemphasizingonWesterner’sfreedomofspeech.TheemergenceofConfucianstylepoliticaldiscussionhasshownthattheimplementationof“literaticumpoliticalcommentators”willbemainlybasedonthetraditionalConfucianperspectiveandithelpstodevelopacomplementaryrelationshipwithpoliticalpowers.However,inordertopracticethetrueconceptoffreedomofspeechinanewspaperagency,itisimperativethatanantagonisticrelationshipmustbeformedwithpoliticalpowers.
Therefore,inthisthesis,thediscussionswillfocusonusingtheaforementionednewperspectiveinevaluatingXinjiDagongbao.Theinheritanceprocessoftraditionalqingyiand“literaticumpoliticalcommentators”arediscussedindetailinthefollowingchapterstodrawanoutlinethatshowitsinfluencesonthepoliticaldiscussionspublishedbyXinjiDagongbao.ThisallowsnewinterpretationtobemadetoexplainthecontroversialdecisionstakenbyXinjiDagongbao,asabetterunderstandingcanbeachievedthroughstudyingthe“predicament”ofpracticingthe“ideal”of“literaticumpoliticalcommentators”.
參考文獻
(
77
)
〈TOP〉
一、報刊
《人民日報》,北京,1957。
《大公報》,上海,1949。
《大公報》,天津,1926、1927、1928、1929、1930、1931、1934、1935、1936。
《大公報》,重慶,1939、1941、1942、1945、1946。
文章國際計量
〈TOP〉
E-mail
:
文章公開取用時,將寄通知信至您填寫的信箱地址
E-mail
:
購物車中已有多篇文章,請問是否要先清除,或一併加入購物車中購買?
延伸文章資訊
- 1評論 - 大公網
議論風生/中央落實全面管治權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礎\劉漢銓; 大公报 2022-03-12. 評論. 知微篇/香港抗疫須以「三減」 為導向強調高效\周八駿; 大公报 2022-03-12. 社評.
- 2大公報/1939年/3月/17日/社評 - 维基文库
- 3毛澤東與《大公報》二三事--中國共產黨新聞
在蔣介石發出第一封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的電報后,《大公報》對即將到來的國共談判寄予厚望。它在社評《日本投降了》中說: “蔣主席致電毛澤東先生,請其克日來渝,共 ...
- 4社評- 評論- 香港文匯網
- 5大公報- 最新文章 - 關鍵評論網
大公報最新文章相關標籤: 大公報, 香港, 文匯報, 梁振英, 練乙錚, hkop, 英國, 國安法, 副校長, 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