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歷史系不如當流浪漢?對人文的輕視,讓台灣失去了許多機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兩天一則校園新聞瘋狂洗版,一名政大會計的學生因為抽宿舍的原因怒嗆歷史系是沒前途的科系,言論一出引發各界譁然。

作為一個正宗人文學科歷史系出身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2017/06/21,教育PhotoCredit:enixiiCCBYSA2.0何則文何則文(WenzelHerder),字以學,台北市人,1990年生,台灣首個青年東協研究社團「亞細安研究會」創辦人,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畢業,經濟部國企班兩年期英語組結業,現於越南某地,勤奮打拼當台勞。

長期關注東南亞政經局勢、文化歷史議題。

個人部落格http://wenzeles.tw/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這是個最需要人文學科的年代這兩天一則校園新聞瘋狂洗版,在匿名網路社群DCard中,一名政大會計的學生因為抽宿舍的原因怒嗆歷史系是沒前途的科系,稱讀這種將會被維基百科取代的沒用專業,不如先去街頭實習怎麼當流浪漢,言論一出引發各界譁然。

當然,這位會計系學生說法是比較誇大一點,但也反映了台灣社會的文史無用思維的普遍思維。

作為一個正宗人文學科歷史系出身的我,當然也不能只是分享新聞而已,而是想跟大家說說,為什麼這個網路經濟的時代下,人文學科反而更重要。

鐵血宰相從留學生的專業看出勝負講個大學時候老師很愛講的故事: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在19世紀末的時候巡視柏林大學,了解了當時在德國留學的遠東學生情況。

他只是知道每個專業中各國留學生比例,就做出了以下的評斷:「清國未來一定會敗於日本。

」那是甲午戰爭之前,當時他看到了什麼呢?是來自大清的留學生都在理工科系,而日本卻以人文學科為主。

因為當時清朝把人都送到理工專業留學,認為這樣就可以習得西洋船堅炮利,這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什麼造就了中世紀後歐洲在文化跟科技上的突飛猛進?不是理工造就理工強,而是「人文思維」造就科學進步,沒有文藝復興,就沒有接下來的故事。

從日本派來的留學生主要學習文化制度,俾斯麥就知道清日兩國在根本思維上的差距。

然而到今天,台灣社會仍然對人文這件事情沒有很看得起,選系就要選畢業能馬上賺錢的,人文只是吃土的專業。

這其實是很大的誤解,這樣的觀念一定程度也造成台灣今天的窘境。

沒有人文價值我們將不再為人這個月上旬,蘋果執行長在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典禮致詞時說,他從不擔心機器會像人類一樣思考,反而害怕的是人類越來越機器式的思考,沒有自己的價值跟同理心。

庫克說:「當科技走入黑暗角落時,人性是照亮黑暗的蠟燭。

只有科技,遠遠不夠。

無論你們會做什麼,無論蘋果在做什麼,我們永遠無法捨棄人性,這是一份承諾。

」而機器能取代許多技術性工作,不管是基層的操作員,還是數據分析等高端職務,但是機器永遠取代不了人性,取代不了人文價值。

Photo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1939年,正值人類最黑暗的二戰時期,當時的耶魯大學校長查爾斯・西摩,憂心人文學科在這樣比拳頭比實力的時代遭到忽視,他在那個已經認為人文學科沒有實際用途的時代大聲疾呼「沒有人文學科,人類歷史留下的遺產將會枯竭。

」尤其歷史,歷史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很少有一門學問可以這樣跟大眾有著直接的千絲萬縷。

在各國,修訂歷史教課書都會變成一個國家甚至國際層級的政治問題,但我就沒聽過政客因為修訂物理化學教科書而唇槍舌戰。

因為這門學問,決定了你怎樣看自己,怎樣認知自己的過去與未來,他牽動著一個民族跟國家的走向。

這不是維基百科可以取代的,因為「你是誰」,從來不能用量化的科學方式定義。

這就是身為人的根本價值,「我們是誰,我們將走到哪?」這個問題是所有人文學科的核心,科技將幫我們運算,幫助我們生活更便利,但沒有一個技術的進步能解決這個根本問題。

歐美企業正在找人文學科的學生這時候可能有些反對派說:「你又在打高空了,滿嘴情懷,講一些形而上冠冕堂皇的話,好像很偉大一樣,不過讀文史出來就沒工作等著餓死,這才是事實。

」剛好我正在從事人力資源方面的工作,就來說說現在的情況。

我們先來看看近幾年日本安倍首相也覺得人文無用,想要裁撤減少日本大學的人文相關學系,這時候國際知名的富比士雜誌卻批評安倍搞錯方向,來看看他們怎說。

人文教育是學生發展個人哲學的基礎,在此基礎之上他們才能以更宏觀的角度來為人生做決策,了解與組織的關係,培養領導才能等。

日本在20年失落後,急需啓發性的領導者,而個人哲學是重要的成分。

此外,人文教育與創新也有很大的關係,特別是在社群媒體產業,人文學位是熱門入場券。

這樣還是太模糊?英國《金融時報》在2015年一則報導稱:越來越多歐美企業開始聘用人類學專業的學生,因為這個人類的學問,能比起純商學出身的畢業生更精準地抓到人類的消費模式,這些專業的學生,看到的不只是數字,而是活生生的每個個體。

在美國,有30%的人類學畢業生沒有在學術研究機構,而是以人類學專業在企業服務。

英特爾、蘋果和施樂(Xerox)等科技公司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聘用人類學家了。

微軟是全球聘用人類學家人數第二多的機構,僅次於美國政府。

這些科技公司在各種不同的市場上開展業務,他們之所以求助於人類學,是為了真正貼近當地的消費者需求。

他們知道,不了解文化這件事情,是很難做成生意的。

理工至上造就台灣的成就?的確,對理工的推崇讓台灣成為科技強國,菁英人才在科技業確實獲得不錯的收入;但同時,對人文的輕視也讓台灣失去了許多機會。

目前台灣的產業仍以代工為大宗,從科技、製鞋、紡織,幾乎都是為歐美大品牌客戶服務,相較之下作為台灣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品牌方面,就比較缺乏,通常一個手指頭就能數出來。

這是為什麼呢?回到我們在開頭講到的故事,俾斯麥為什麼光憑日本的人文留學生較多,就斷定清朝終將失敗。

因為他知道,技術不是根本,重點的是那個「靈魂」,國家要有國家的靈魂,組織要有組織的願景,個人要有個人的核心價值,這不是光學技術就能達到的。

而是需要哲學,需要人文的思維。

再複習一下,剛剛也提到許多歐美企業早在二十年前就開始運用人文學科的專業為公司在世界各地打天下,但是在台灣,一個人類學系或歷史學系畢業的學生,想要進入科技業可能在履歷篩選時就被以科系不符刷掉,或許這樣的不同也造就了台灣發展的路線。

我過去在求職面試時,常常被問到一個問題:「你大學是歷史系畢業的,我們從來沒有用過歷史系的人,你可以給個理由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要放棄其他行銷專業的人才選擇你嗎?」PhotoCredit:Depositephotos12»全文閱讀不想分頁?試試看我們的新服務猜你喜歡最新發展:《世界末日時有空喝杯咖啡嗎?》書評:帶台灣走入世界,你需要的不是國際觀,而是咖啡觀!!6月前台灣教育的四大病灶:只學「有用」的學問,學生愈來愈沒有「志氣」了4年前【專訪】成大首位「女校長」蘇慧貞,她把成大變「人文」了2年前Tags:會計系歷史系維基百科人文學科理工專業人類學人性dcard台灣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林鄭月娥不參選,蔡子強:抗疫差及與建制派關係差1則觀點放在國際戰略架構下,才能正確解讀「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的真義1則觀點第一線教師哀鴻遍野,「雙語國家」為何成為語言學家口中「誤國誤民」的政策?1則觀點ACG名曲惡搞作《千本幼女》本質上就是首糟糕「歪歌」,被罵剛好而已1則觀點訪國中健康課本編撰委員:12年國教的「月經教育」有哪些改革?為何無法納入更多「素養導向」的教學理想?1則觀點在烏克蘭移民第二多的加拿大,我如何與不同學齡的孩子們討論俄烏戰爭?2則觀點【關鍵眼中盯】對於18歲公民權,國民黨仍有人認為:反正他們又不會投我,為何要支持?1則觀點戰地新聞不可或缺的「fixer」,冒死成就外媒報道2則觀點海洋獵人:鯨魚與海鷗的攻防戰1則觀點全球響應「關燈一小時」3/26一起關上不必要的電燈!1則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