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手消息看這裡!科技人必讀的新聞網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紐約時報 · 《紐約時報》網站截圖 ; TechCrunch · 《TechCrunch》網站截圖 ; The Verge · 《The Verge》網站截圖 ; 彭博社/ 彭博商業周刊 · 《彭博社》網站截圖.
跳至主要內容
Menu
第一手消息看這裡!科技人必讀的新聞網站
TitanandMaxineMaz|2020年5月4日2019年2月20日|科技趨勢
立即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更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我們先前寫的〈你不能錯過的聲音——推薦給科技人的10個Podcast〉?今天我們要跟大家介紹一些外國的科技新聞網站,假如你原本就很關心科技新聞,只是比較少讀英文新聞,或是你打算從現在開始認真追蹤外國科技圈的動態,都可以參考我們的推薦名單。
你不能錯過的聲音——推薦給科技人的10個Podcast
紐約時報
網站連結 /需付費,部分免費
《紐約時報》網站截圖
《紐約時報》應該無須多做介紹,不管是想要練習英文閱讀或是單純關心新聞,《紐約時報》都是很好的選擇。
像《紐約時報》這樣的主流媒體,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可能不是科技領域的報導,但是別忘了,《紐約時報》是四家得以率先「評測」第一代iPhone的媒體之一。
與此同時,他們也從來都不畏懼對科技公司提出質疑,他們的報導總是能提醒讀者注意科技領域的另一面。
大家還記得自己2012年的農曆新年假期在做什麼嗎?其實我也不太記得,但我肯定花了一些時間在讀《紐約時報》「TheiEconomy」其中的幾篇報導。
這個系列報導從iPhone生產製造、零售、專利和第三方開發者生態等議題出發,帶出「i經濟」榮景背後容易被一般人忽略的問題。
而《紐約時報》也憑藉著貫穿2012年一整年的系列報導,獲得2013年普立茲獎解釋性報導(ExplanatoryReporting)的獎項。
2015年8月,《紐約時報》一篇關於Amazon工作環境的報導〈InsideAmazon:WrestlingBigIdeasinaBruisingWorkplace〉讓人重新審視平時鎂光燈照不到的角落(當然,並不是只有《紐約時報》在反思矽谷與科技圈的問題),該文近6,000則的讀者留言,恐怕是我看過最多的了;2017年,〈Uber’sC.E.O.PlaysWithFire〉為大眾詳細介紹了一直有爭議的Uber與其共同創辦人、當時的執行長TravisKalanick;2018年,〈HowGoogleProtectedAndyRubin,the‘FatherofAndroid’〉報導了Google是如何保護那些很可能是因為不當行為而離職的高層主管。
TechCrunch
網站連結 /免費,部分需付費
《TechCrunch》網站截圖
《TechCrunch》是關注矽谷科技新創動態最重要的網站之一。
2005年6月,一名35歲矽谷律師MichaelArrington成立的個人部落格,如今成為新創圈人人都要看的新聞網站。
在Web2.0時代,MichaelArrington或許還沒有到點石成金的地步,卻也足以讓一家新創公司因為登上《TechCrunch》而被接踵而來的流量搞到網站掛掉,也就是人稱的「TechCrunchEffect」。
曾經有一段時間,大家還會討論諸如「一篇《TechCrunch》報導可以帶來多少流量」的話題。
當然,後來創業家們也學會不要對這類流量有過高的期待。
當然,《TechCrunch》並不是只報導新創公司與創投的新聞,主流科技公司他們也會寫,有時還寫得很「用力」,例如2019年1月一篇獨家報導〈FacebookpaysteenstoinstallVPNthatspiesonthem〉,揭露Facebook利用一項蘋果只開放給第三方開發者內部員工使用的iOSapp開發機制「EnterpriseDeveloperProgram」,付費招募13到35歲的使用者將平時使用手機的資料提供給Facebook——後者甚至要求參與者擷取Amazon的訂單記錄畫面回傳。
這篇報導使得原本就因隱私議題而飽受批評的Facebook再度受到抨擊。
與我們等一下要介紹的《TheVerge》不同,《TechCrunch》比較少做3C產品的評測(但是他們經常「開箱」新創公司、網站和app),而除了新聞報導,他們每年舉行的TechCrunchDisrupt更是新創公司趨之若鶩的科技場合,甚至還被寫進HBO熱門影集《SiliconValley》(矽谷群瞎傳),成為第一季創業主角們矢志登上的舞台。
附帶一提,僅管 Crunchbase 這個採取協作模式的科技新創資料庫已在數年前自《TechCrunch》獨立出來,但仍是我們在了解一家新創公司時的重要工具。
2019年2月,TechCrunch宣布推出付費內容「ExtraCrunch」,大家讀文章、關心科技新聞的同時,也可以好好觀察一下他們的發展。
TheVerge
網站連結 /免費
《TheVerge》網站截圖
2011年,正準備從運動媒體走向多領域垂直媒體集團的VoxMedia找來Engadget前總編輯JoshuaTopolsky和幾位他的前同事,共同打造一個全新的科技媒體《TheVerge》,在短短幾年內,迅速成為全美最知名的科技網站之一。
《TheVerge》並不像《TechCrunch》報導那麼多新創公司的消息,而是更加關注科技元素,特別是產品面的報導,他們對科技公司每年主力產品所做的評測總是令人期待。
但《TheVerge》並不只是3C評測網站,他們也報導科學新聞,並且關心科技領域的文化與政策面向。
自創辦以來,《TheVerge》即在視覺上下足功夫,只要是專題報導或是重點評測,都會搭配精心設計的視覺元素,例如2014年這篇〈Fanboys〉,會因為你使用的裝置不同,而出現iOS、Android與WindowsPhone等系統各自不同的視覺風格。
¹
在這個強調影音的年代,《TheVerge》擁有很可能是本文所列的媒體中最厲害的影音製作團隊,推薦大家訂閱他們的YouTube頻道(訂閱數比《紐約時報》還多)和podcast節目,挑幾支影片來看,或是聽一集《Why’dYouPushThatButton》(我推薦這集),你就會懂了。
彭博社/彭博商業周刊
網站連結 /需付費,部分免費
《彭博社》網站截圖
《彭博社》是由前紐約市長MichaelBloomberg創辦的財經資訊平台和通訊社,2009年買下《商業周刊》(Businessweek)後將之更名為《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Businessweek)。
2018年5月,原本免費的《彭博社》改為付費訂閱,未付費的讀者每個月有10篇文章的額度可以看。
《彭博社》的特色之一是每篇文章的標題下方、正文開始之前,會列出文章的兩個重點。
有趣的是,前兩代《彭博社》的網站設計與今日大家所見的並不同,在版面的編排上要比對手《路透社》要精彩的多,甚至你會覺得他們似乎帶點網路原生媒體的前衛風格,那是因為《彭博社》曾延攬《TheVerge》創辦人JoshuaTopolsky作為科技版的編輯,並且負責改造《彭博社》網站,只是後來與MichaelBloomberg意見不合而另尋出路(又創辦了一家媒體)。
2015年7月時的《彭博社》網站
《彭博社》的科技新聞報導陣容堅強,領軍人物是資深執行執行總編輯BradStone,他個人近期的兩本著作《貝佐斯傳》(TheEverythingStore)和《Uber與Airbnb憑什麼翻轉世界》(TheUpstarts)我們都相當推薦。
而科技新聞主播之一EmilyChang主持節目、採訪科技圈重量級人物之餘,在2018年出版、描寫矽谷「兄弟會文化」問題的《Brotopia》也曾在業界造成轟動。
此外,MarkGurman經常挖出蘋果的獨家新聞,也有一定的準確度。
大家熟知的分析師郭明錤,其消息來源以供應鏈為主,而MarkGurman的消息來源似乎多來自蘋果內部。
而封面設計總是令人深刻、拍案叫絕的《彭博商業周刊》(他們的視覺設計團隊真厲害!),僅管2018年10月一次關於SuperMicro晶片後門的封面故事引發質疑與爭議,但許多篇以科技議題為主的封面故事仍是相當精彩,例如2015年6月的〈WhatisCode?〉以財經雜誌而言絕對是非常特殊的一期。
又或者2016年2月的〈TheMostImportantAppleExecutiveYou’veNeverHeardOf〉讓大家得以認識JohnySrouji這名領導蘋果晶片設計團隊的人物。
Axios
網站連結 /免費
《Axios》網站截圖
如果你懶的看長文,喜歡重點式閱讀,那麼Axios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2017年才上線的Axios,其創辦團隊大多來自美國的政治媒體《Politico》。
雖然Axios不聚焦科技議題,但它報導的呈現方式強調精簡扼要,對講求效率或想快速入門的讀者而言,或許是個最佳吸收訊息的新聞管道。
Axios認為平常我們看到的文章又長又臭,在資訊爆炸跟碎片化的數位時代,閱讀體驗要能做到「快速」跟「簡潔」,就是要有重點。
因此他們的新聞最多300–400字英文,首段只露出約100字引言,有興趣的讀者可選擇「下拉」繼續閱讀。
點擊下拉的按鈕還會貼心告知剩餘字數。
每篇報導也都會以粗體加列點,幫讀者擷取精華:這則新聞為什麼重要?(Whyitmatter?)、重要的數字(bynumbers)、前情提要(Flashback)、整體概況(Thebigpicture)等等。
對剛進入科技領域、想學會看懂時事的讀者而言,Axios是個能幫助你快速上手資訊管道。
Wired
網站連結 /需付費,部分免費
《Wired》網站截圖
說到科技媒體,一定不能不提到《Wired》。
如果你認為它只是報導科技的普通媒體,那就太低估這份雜誌了。
創立於1993年的《Wired》是由LouisRossetto為首等幾位美國雜誌業資深媒體人所創辦;但大家對它的印象,可能更多來自創刊總編KevinKelly,以及第二代總編ChrisAnderson,這兩位權威的科技人。
KevinKelly固然幫《Wired》鍍了金,但這個以紙本起家的媒體,曾在1994年(不久後這世界就進入了網路泡沫時代)創立《HotWired》網站(已於1999年收掉),並大膽在網站上嘗試了現在我們看來稀鬆平常、但當時卻是變革性實驗的橫幅彩色廣告。
這些歷史都顯示了《Wired》無可比擬的地位,以及與科技並肩為伍的前瞻性的特質。
正因如此,《Wired》對科技與未來趨勢的觀察,有著更敏銳的嗅覺,議題取材及編輯策展的功力亦是非常前衛。
相比主流媒體大多是追著科技跑,它則像是在前線親身參與變革的那一個角色。
《Wired》的內容常常給讀者一種對科技烏托邦式的想像,偶爾你會看到重量級科技玩物的開箱文,但更多時候你會看到許多大咖人物看似在大放厥詞的未來預言。
像是ChrisAnderson在其任內就發表過許多相當前瞻的言論:2004年他提出的「長尾理論」²成為數位時代的經濟定律;2008年喊出「免費才是商業王道」;2010年,他與MichaelWolff合寫的〈TheWebIsDead.LongLivetheInternet〉在Facebook崛起、手機app發展的背景下探討網路資訊傳遞管道的遷移;又或是2012年,對當時逐漸成熟的「自造者運動」(MakerMovement)下了重磅註解,認為這股力量正在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
除了高品質的內容之外,《Wired》另一個特色就是紙本雜誌大膽的設計風格,從封面、內頁排版到報導配圖,都可看出他們不惜成本的堅持。
對喜歡藝術結合科技的讀者,《Wired》不失為一個高品味的視覺體驗。
只是,在翻他們的雜誌時,讀者也有可能會因為他們不按牌理出牌的排版,而找不到頁碼或文章!
《Wired》網站在2018年開始改為付費訂閱,未付費一個月最多只能看5篇。
TheInformation
網站連結 /需付費
《TheInformation》網站截圖
《TheInformation》是由《華爾街日報》科技線出身的媒體人JessicaLessin所創辦的新媒體,不走大眾路線,訂閱價格也不親民,單月就要$39美金(約新台幣1,200元),一年則要價$399(約新台幣12,292元)。
如此高費用當然伴隨著高品質的報導,往往還有別人拿不到的獨家,例如〈InsideTonyFadell’sStruggletoBuildNest〉報導Google曾經高調收購、「iPod之父」TonyFadell離開蘋果之後打造的智慧家居公司nest為何陷入掙扎,又或是〈TheSeven-YearItch:HowApple’sMarriagetoSiriTurnedSour〉,帶讀者了解為何蘋果雖然早早即推出Siri,如今卻在智慧語音助理領域落後⋯⋯《TheInformation》的目標讀者是產業人士,許多它的訂閱用戶自己本身就是科技公司的主事者,看新聞之餘也會貢獻評論。
所以,除非你已身處相關產業,或想更近一步提升分析力,不然《TheInformation》所提供的內容未必適合一般讀者。
《TheInformation》有自己的Slack群組。
由於訂閱戶有很多本身即是業界人士,他們常在Slack上分享彼此對趨勢的觀察跟預測,這些回饋都是外界難以取得的第一手素材。
另外,由JessicaLessin每週親自發送的電子報,也與一般外面充斥廣告跟大雜燴的電子報不同。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她以「導讀」的方式推薦旗下記者的報導。
平常我們收到的電子報,往往就是標題加摘要,很難真正引起興趣,但JessicaLessin會花許多功夫解釋,記者為何從這些別人沒有察覺的角度去採訪或觀察、這對讀者理解趨勢有什麼幫助云云。
所以,如果你覺得訂閱《TheInformation》太貴,建議你可先從電子報嘗試起,光是看JessicaLessin整理資訊或偶爾釋出的免費文章,就能有許多收穫了。
HackerNews
網站連結 /免費
HackerNews網站截圖
接下來要介紹的兩個網站,其性質與前面的新聞網站不同,更像是新聞聚合器(NewsAggregator),善用他們可以讓你更快掌握當日歐美科技圈都在關心什麼議題。
在美國創業圈被稱為「PG」的PaulGraham,除了創辦孕育出Dropbox、Airbnb、Stripe和Reddit等知名科技公司的育成機構YCombinator之外,還在2007年2月做了「HackerNews」這個網站。
HackerNews的功能很簡單,他會讓使用者張貼標題、連結(雖然HackerNews上有很多新聞,但其實並沒有限定只能張貼新聞連結)和一段文字(看你想寫什麼,不過通常大家都沒寫XD),並且開放其他使用者投票(👍或👎)、留言,最後變成我們在網站上看到的排名。
今天HackerNews幾乎成了所有在網路科技圈工作的人都會關注的網站,能夠登上HackerNews首頁的東西,無論新舊,保證會成為大家當天關注的話題,如果成為頭條更是一件大事,台灣也有一些新創公司和產品曾經登上首頁甚至頭條。
此外,如果你只是瀏覽HackerNews上的新聞標題、打開有興趣的連結網頁,那就有點可惜了,有時候留言也是很精彩的。
除了看矽谷科技人的唇槍舌劍之外,偶爾你還會看到一些名人在上面發言,例如AlanKay,他老先生顯然有在關注HackerNews,還會在跟自己有關的貼文底下留言,例如這篇〈WhatdidAlanKayandSteveJobstalkaboutatthe2007iPhonekeynote?〉,當然他也會參與其他討論,像是推薦值得閱讀的書——「ThebestbookabouttheARPA/Parcresearchinthe60sand70sis“TheDreamMachine”byMitchellWaldrop.」他在一次的〈AskHN:Whatareyoureading?〉主題下留言道。
Techmeme
網站連結 /免費
Techmeme網站截圖
假如你先前有看過我們介紹《TechmemeRideHome》這檔節目,就是由Techmeme網站所推出。
當時我們沒有針對網站多做介紹,這回可以好好講一下這個網站各種有趣的設計。
首先Techmeme最大的好處就是每天按照重要性排出最重要的科技新聞,早期是創辦人GabeRivera寫程式去爬新聞,後來則是以編輯團隊下的標題和新聞連結呈現,並且標出作者與來源網站,同時列出其他報導相同消息的文章連結。
而且Techmeme還會列出一些Twitter上的相關評論,這兩項設計有助於快速了解各方對新聞事件的報導、評論與分析。
Techmeme的另外一項特點是他的「Leaderboards」,不僅有主題排序,還有記者與媒體的排行榜。
根據Techmeme的說法,這是以作者和所屬媒體被站方引用的次數來計分,大家也可以根據這份名單來關注作者和媒體,慢慢地,你就會看出哪個記者對Facebook的消息最靈通,當謠言四起時,你該相信哪個記者的報導。
Techmeme「Leaderboards」的作者排行榜
Techmeme還有一個類似「時光機」的庫存檔查詢功能,可讓讀者回溯特定某一天幾點幾分(美國東部時間)的頁面,看看當天的頭條與其他的重要新聞,例如2007年1月10日下午2點——你猜對了,頭條是《紐約時報》的〈蘋果發表創新手機〉(AppleIntroducesInnovativeCellphone)。
最後,關心科技圈的你,應該也會想要知道今年的各種科技峰會、科技公司財報會在何時發布,這些資訊在「Events」都找得到。
以上就是我們想跟各位分享的科技新聞網站,但如果你喜歡看科技圈與設計相關的文章,《FastCompany》和旗下的「Co.Design」、《DesignerNews》會是不錯的選擇,後者算是設計師版的HackerNews;想知道歐洲觀點?可以讀《TheGuardien》(衛報)或是英國版《Wired》;東南亞?可以看《TechinAsia》;關心crypto議題?你可以關注 CoinDesk;想看最尖端的科技,除了看學術期刊之外,可以造訪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旗下的網站《IEEESpectrum》;如果喜歡硬底子的內容,可以看《AnandTech》或《ArsTechnica》,前者專注於電腦硬體零件的評測,後者的作者群有很多出身自研究機構;更不用提創刊超過百年的《MITTechnologyReview》,他們每年的「10BreakthroughTechnologies」名單應該在近日就會揭曉。
(2019/2/28更新:2019年的「10BreakthroughTechnologies」名單已經揭曉,這次是由比爾・蓋茲選出。
)
雖然我們沒有特別介紹,但《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也都是值得關注的大媒體。
《華爾街日報》在財經領域的表現無需多言,但講到科技新聞和評論,自然要提到WaltMossberg—儘管他已在多年前離開《華爾街日報》,但1991年他在該報開始的專欄被視為主流媒體科技專欄的濫觴,他親眼目睹了過去20多年來電腦與網路發展的歷史。
我們在本文提到的媒體(還有一些沒提到的XD)就有許多重要的記者過去都曾是他在《AllThingsDigital》與《Recode》時期的同事,像是還在《Recode》的KaraSwisher和PeterKafka,《紐約時報》的MikeIsaac、《Axios》的InaFried和《BuzzFeedNews》的JohnPaczkowski等等,僅管《華爾街日報》需要付費,但是他們分類詳盡的電子報和podcast則是大多可以免費取得(推薦大家可以試試《TheFutureofEverything》)。
《華盛頓郵報》由貝佐斯收購之後的種種改變,被視為是老媒體改變策略的重點案例,而且這項改變還在持續發生中,假如你很關心科技領域的政策面、科技公司引發的公共議題,就可以讀讀《華盛頓郵報》。
要看的東西太多了?那先從Techmeme開始吧!
假如你以前比較少看英文科技新聞,覺得一時之間無法追蹤這麼多網站,那麼可以考慮先從每天瀏覽Techmeme篩選的新聞開始,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關心科技新聞的方法。
長期關注這些網站,其實也是看著媒體、科技/科技公司和一般大眾是如何互相影響。
媒體在報導科技新聞的同時,自己也受到科技和趨勢的牽引:當讀者越來越喜歡看影片、聽podcast,原本以文字見長的媒體,就會開始投入資源生產內容,更不用說為了求生,在經營模式上做出的種種改變。
還有一件事很重要:保持開放的態度,持續接觸多元的觀點,雖然《紐約時報》很棒,但我們一點也不建議你「只看」《紐約時報》。
最後,還是那句老話,我們一定有所遺漏,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也不要忘了追蹤我們的MediumPublication,按鈕就在右下方(或是下方,看你用的裝置)。
未來我們還會介紹有哪些部落格、Twitter帳號值得關心科技新聞的你follow,敬請期待。
延伸閱讀:〈你應該要認識的矽谷群俠——推薦給科技人追蹤的人物與部落格〉
你應該要認識的矽谷群俠——推薦給科技人追蹤的人物與部落格
這裡有一些當時的畫面可以看。
描述了在網路經濟時代,過去被認為不具備銷售力的小眾利基商品,都有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通路,鹹魚翻身,翻轉暢銷商品才是主要業績的傳統思維。
本文依CC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4.0國際釋出
立即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更多
Previous
科技創業週報:時至今日,那些我所不知道的技術
科技創業週報:科技人必讀的新聞網站
Next
發佈留言取消回覆留言名稱
電子郵件
個人網站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StarRocket 科技觀點
課程活動
尋找工作空間
尋找活動場地
加入會員
About 關於我們
加入我們
社群合作
Connect 電子報
部落格
Podcast
Twitter
Facebook
所有文章
Podcast
好書共讀
科技趨勢
星箭日誌
人物專訪
產品故事
人物故事
電子報
Followus
Close
Sharevia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Mix
Email
Print
CopyLink
PoweredbySocialSnap
Copylink
CopyCopied
PoweredbySocialSnap
延伸文章資訊
- 1比較著名的國外科技網站(推薦) - IT閱讀
比較著名的國外科技網站(推薦) · 1.Cnet:全球第一大IT門戶,註重業界新聞。 · 2.zdnet :全球第二大IT門戶,註重應用。 · 3.Internet.com :以專業、定向 ...
- 2最新資訊新聞看這裡,值得看的國外科技網站推薦!
- 3商業快報、創新知識!歐巴馬都在追的10 個新聞網站推薦
潮流科技、商業快報、創新知識!歐巴馬都在追的10 個新聞網站推薦 · 1 Axios(大部分文章免費閱讀) · 2 Forbes(每月免費閱讀4 篇報導) · 3 Hacker News(免費閱...
- 4TechNews 科技新報| 市場和業內人士關心的趨勢、內幕與新聞
Amazon · Facebook · Google · 資訊安全 · 開放資料 · 物聯網 · 電子商務 · 電子娛樂 · 雲端 · 尖端科技 · 機器人 · 奈米 · 汽車科技 · 航太科技.
- 5第一手消息看這裡!科技人必讀的新聞網站
紐約時報 · 《紐約時報》網站截圖 ; TechCrunch · 《TechCrunch》網站截圖 ; The Verge · 《The Verge》網站截圖 ; 彭博社/ 彭博商業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