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Wikipedia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获历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记载逾四千年的中国历史,上起传说的黄帝,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 ... 二十四史 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 语言 监视 编辑 二十四史 序 书名 作者 今本卷数 1 《史记》 司马迁(西汉) 130 2 《汉书》 班固(东汉) 100 3 《后汉书》 范晔(刘宋)、司马彪(西晋) 120 4 《三国志》 陈寿(西晋)、裴松之(刘宋) 65 5 《晋书》 房玄龄、许敬宗褚遂良等(唐) 130 6 《宋书》 沈约(萧梁) 100 7 《南齐书》 萧子显(萧梁) 59 8 《梁书》 姚察(隋)、姚思廉(唐) 56 9 《陈书》 36 10 《魏书》 魏收、魏澹(北齐) 114 11 《北齐书》 李百药(唐) 50 12 《周书》 令狐德棻等(唐) 50 13 《南史》 李延寿(唐) 80 14 《北史》 100 15 《隋书》 魏徵等(唐) 85 16 《旧唐书》 张昭、贾纬等(后晋) 200 17 《新唐书》 欧阳修等(北宋) 225 18 《旧五代史》 薛居正等(北宋) 150 19 《新五代史》 欧阳修(北宋) 74 20 《宋史》 脱脱等(元) 496 21 《辽史》 116 22 《金史》 135 23 《元史》 宋濂等(明) 210 24 《明史》 张廷玉等(清) 332 相关 《东观汉记》 刘珍等(东汉) 22 相关 《新元史》 柯劭忞(民国) 257 相关 《清史稿》 赵尔巽等(民国) 529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获历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记载逾四千年的中国历史,上起传说的黄帝,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且统一使用分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正史”一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

”当乾隆帝钦定“二十四史”以后,“正史”一称就由“二十四史”所专有,取得了正统史书的地位。

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但学术界则一般奉《清史稿》为“二十五史”之一而摒除《新元史》,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成“二十六史”。

1971年,顾颉刚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之命主持整理“二十四史”,计划寻找在文化大革命中下落不明的《南明史》并列入正史,则为“二十七史”[来源请求][1]。

目录 1历史名称 1.1三史 1.2四史 1.3十史与十三史 1.4十七史 1.5二十一史 1.6二十四史 1.7二十五史、二十六史 1.8二十七史 2主要版本 3人物列表 4参考文献 5外部链接 6参见 历史名称编辑 三史编辑 三国时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

“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说:“《续汉书·郡国志》:‘今录中兴以来郡县改异,及《春秋》、三史会同、征伐地名。

’三史,谓《史记》、《汉书》及《东观记》也。

《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权谓蒙曰:孤统军以来,省三史、诸家兵法,大有益。

’……自唐以来,《东观记》失传,乃以范蔚宗书当‘三史’之一。

(卷六〈三史〉,页119) 范晔《后汉书》问世,唐代以后遂渐取代《东观汉记》,成为“三史”之一。

四史编辑    “四史”重定向至此。

关于有关上海四史学习教育中的“四史”,请见“上海四史学习教育”。

“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前四史的行文精简扼要,而且基本偏重使用“春秋笔法”,所以在史学上有很高的地位。

近代学者严复曾经评论说:“古人好读前四史,亦以其文字耳。

”[2] 十史与十三史编辑 唐代时,记载三国至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十部正史,合称“十史”。

清代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十三史十史》说:“十史者,自三国至隋十代之史,马、班、范三家不在其数。

” 据《旧唐书·经籍志上》,十史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史合称“十三代史”。

十七史编辑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元朝丞相博罗刁难宋朝宰相文天祥:“汝谓有兴有废,且问盘古帝王至今日几帝几王。

一一为我言之。

”天祥反驳:“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我今日非应博学宏辞科、神童科,何暇泛论!” 顺治十三年(1656年)毛晋重刻《十三经》与《十七史》,并撰写〈重镌十三经十七史缘起〉,顺治十四年(1657年)钱谦益又撰写〈汲古阁毛氏新刻十七史序〉。

后世对毛晋之评价可以说是“功于史学伟矣!” 王鸣盛(1722年-1797年)著有《十七史商榷》一书,共100卷,但事实上此书也包含《旧唐书》与《旧五代史》。

叶德辉《书林清话》说:“明季藏书家以常熟毛晋汲古阁为最著者。

当时曾遍刻《十三经》、《十七史》、《津逮秘书》、唐宋元人别集。

以至道藏、词曲,无不搜刻传之。

” 二十一史编辑 明朝万历年间,国子监刊行的正史,在宋代的“十七史”之上,增加了《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四部史书,合称“二十一史”。

清代顾炎武《日知录·监本二十一史》说:“宋时止有十七史,今则并宋、辽、金、元四史为二十一史。

”张廷玉《上明史表》时也说:“兴衰有自,七十二君之迹何称;法戒攸关,二十一史之编具在。

参见‘十七史’。

” 二十四史编辑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

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

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

乾隆四年(1739年),经乾隆帝钦定,合称“二十四史”。

并刊“武英殿本”。

二十五史、二十六史编辑 《新元史》因《元史》撰写之内容实为缺漏,且用字离疏,故柯劭忞于民国六年(1917年)召编《新元史》,民国九年(1920年)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

《清史稿》但也有人将赵尔巽等编的《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

《清史稿》、《新元史》并列二十六史或者将两书都列入正史的总数计算,合称“二十六史”。

二十七史编辑 1971年4月,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之命主持“二十四史”整理工作的顾颉刚在其《整理国史计划书》中说:“清代满族统治者为要湮没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对于入关后十八年的南方汉人政权竭力抹煞,致《明史》中记载寥寥……钱海岳独竭数十年的精力,编成纪传体的《南明史》百数十卷,足备一代文献。

只因他不喜欢社会活动,所以知道这部新史的人极少。

他已于前数年去世,稿本在宁在锡不可知,须派员前往查询。

”“如能觅得,应置《明史》之后。

”等到钱氏女婿堵仲伟拜访顾颉刚并出示《南明史稿》时,顾氏又作题跋,将此书“次于《明史》之后,《清史稿》之前”。

“二十六史”加上《南明史》,则为“二十七史”[来源请求][1]。

主要版本编辑 南宋绍兴十四年四川转运使井宪孟刊行“眉山七史”(宋、南齐、梁、陈、魏、北齐、周书,现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 明朝南京国子监刻“二十一史”(“南监本”) 明万历北京国子监刻“二十一史”(“北监本”) 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十七史” 清朝乾隆武英殿刻“二十四史” 清同治光绪间五省官书局合刻“二十四史” 中华民国商务印书馆印张元济辑《百衲本二十四史》 民国45-46年二十五史编刊馆印行《仁寿本二十五史》(1961年国防研究院出版修订本《清史》,1971年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补入出版,改称“仁寿本二十六史”) 民国五十六年台湾商务印书馆王云五重印《百衲本二十四史》(16开精装) 民国六十五年台湾商务印书馆王云五补校《百衲本二十四史》(大32开平装) 民国九十九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增大开本、放大字体重印王云五补校《百衲本二十四史》(精装。

出版说明为18开,但对于32开而言,开本的增大主要在宽度上而不是在长度上) 中华书局排印点校本“二十四史”人物列表编辑 史记人物列表 汉书人物列表 后汉书人物列表 三国志人物列表 晋书人物列表 宋书人物列表 南齐书人物列表 梁书人物列表 陈书人物列表 魏书人物列表 北齐书人物列表 周书人物列表 北史人物列表 南史人物列表 唐书人物列表 五代史人物列表 宋史人物列表 辽史人物列表 金史人物列表 元史人物列表 明史人物列表 清史稿人物列表 春秋人物列表 战国人物列表 资治通鉴人物列表参考文献编辑 ^1.01.1中华书局编辑部.南明史出版说明.中华书局.2006.ISBN 978-7-101-11665-6.  ^宋代文化史.云龙出版社. :716.ISBN 9579086826.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二十四史中华文化网《历史传记》参见编辑  中国主题  历史主题  书籍主题 中国历史 正史、野史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二十四史&oldid=72274352”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