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寓意深沉的警察開槍事件 - 眾新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21年4月8日上午,沙田區發生了一宗行車證過期及司機逃避追捕、被控狂亂駕駛的案件。

警員拘捕疑犯時開了一槍,擊中他的右肩,情況危殆。

事件中最少六 ... 眾觀 眾聞 眾說 眾數 Videos Tri-angles 訂閱我們 眾記 眾說 一宗寓意深沉的警察開槍事件 撰文:師潮作者群|發佈日期:24.04.21 2021年4月8日上午,沙田區發生了一宗行車證過期及司機逃避追捕、被控狂亂駕駛的案件。

警員拘捕疑犯時開了一槍,擊中他的右肩,情況危殆。

事件中最少六人受傷或不適,當中包括警員,另有多輛汽車受損毀。

疑犯有黑社會背景,警方在肇事車輛搜出可用作爆竊用途的工具。

車廂內司機的女友亦被捕,當時她正抱著一名兩歲的女童。

被捕兩人是女童的父母,一個受重傷,一個受驚嚇。

女童的身體沒有受傷,但心理狀況肯定是沉重的個案。

照片來源:讀者車Cam截圖@《蘋果日報》 照片來源:《蘋果日報》 案發後約四小時,警方派代表在現場向傳媒交代案情,強調疑犯危及其他道路使用者和他自身的安全,警員事前發出多次警告,疑犯不理會,警員開槍拘捕是「合情、合法、合理」的。

 記者會上傳媒集中查問警方按車牌號碼偵測車輛的背景資料是否有違保障私隱條例,以及開槍警員是否採取最低武力制服疑犯。

警方代表的現場回應都是正面的答案。

  一般市民不在現場,只透過傳媒理解案情。

在當前的社會狀態,除了治安問題,個人私隱及警員執法是否合乎守則亦是關注重點。

有關問題在記者會上都有傳媒代表提出了,警方亦按整個上午查證的結果交代案情,予以回應。

這宗案件雖然轟動一時,但進入司法程序之後,如果沒有其他枝節,大眾的關注力度就會減退,轉移到其他引起爭議的社會話題──例如「完善選舉法」和「阿布泰」被海關檢控事件等。

不過,這宗開槍拘捕疑犯的案件會因為兩名被告受到法律懲處就達致圓滿的結局嗎?那個還未夠年齡上幼兒園的女童下落如何?她的成長歸誰負責? 在「權力運作」和「權力制衡」之外,本案還有許多留白的細節,值得我們以社會倫理的觸覺加以彌補,藉以提升有關專業團隊的質素和整體社會的文明狀態。

警隊的專業定位 「合情、合法、合理」是政治倫理的基本原則。

 警隊作為執法者,依法維持社會治安是天職。

警隊內部應有符合公眾期望的機制以維持執法的專業水平,外部應有嚴謹的法律體制監察它的質素和成效,在民間更要有足夠的視窗和透明度,發揮「第四權」的監察制衡作用。

只要上述各項機制都有規有矩,就技術主義的角度而言,人權得到維護,個人尊嚴得到法律保障,生活的幸福感自然水到渠成。

 其實警隊向公眾交代案情,重點應在「合法」這個焦點。

若論「情」、「理」,前者概念含糊,究竟是「人之常情」,還是警員置身現場的「情緒反應」?這些都是紀律部隊要嚴格訓練予以制約的非專業表現。

至於「理」,應指執法行動的理念,不過,這些理念其實是相關法律和守則的前設──只要執法者以專業態度恪守律例,就能體現紀律部隊應有的理念,不必套用政治倫理的高帽,在向公眾交代案情的語境下自亂陣腳。

 經歷這幾年的社會事件,警隊形象受到極大的衝擊,連常規服務都備受關注。

本案發生後,部分新聞直播媒體的觀眾留言瀰漫不信任警隊的情緒。

(註1)香港警察要重建昔日形象,必須敏感社會大眾的關注點,準確定位,切實檢討;面對媒體問責的時候,更要以真誠和專業的態度作出回應。

社會福祉的「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 警隊嚴正執法,社會福祉就得到保障嗎? 有了警隊執法和傳媒監督,車廂裡的小女孩就活得幸福了嗎? 這些感性的詰問,難免轉移概念的毛病,不過本著人文關懷,沿著這個思路尋繹下去,會有許多啟發。

 回應第一個問題,且看厲行法家之治的秦朝,如果當時有「庶民幸福指數」的調查,結果會怎樣?單靠訂立法規雷厲風行就能開啟太平盛世的大門嗎?漢代主張以孔子之道治理天下的賈誼,在〈過秦論〉一文中指出,秦朝不能長治久安的癥結在於「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註2)句子裡的「仁」就是情,「義」就是理。

這個「合情」、「合理」的總結,當權者絕對不容忽視。

 回應第二個問題,太沉重了。

案中那個不幸的小女孩只有兩歲,十年後、二十年後……她成長路上的坎坷當然不能全部歸咎這宗案件,但她是否得到適切的關懷照顧,肯定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

執政與制衡──社會角色的現場角力 我們都相信「執政權」與「制衡權」並存是文明管治的必要條件。

儘管它的運作方式有很大的異議,但我們都覺得這是個比較好的機制。

無論多沉重的社會問題都可以在議會、在媒體、在街頭,甚至一個小小的記者會達致溝通和凝聚共識的效果,大大降低社會的管治成本,這是它的優點。

 至於這個機制的缺點,在於矛盾對立的定型思維,容易造成意識形態的執念──執政者與制衡者,一個自保,一個批判,都絕對肯定自己,徹底否定對方。

如果社會氣氛平和開放,雙方的執念會得到從容的疏導,不致上綱上線。

不過遇上矛盾撕裂的局面,彼此的執念各走極端,如果再乘以受眾的少壯激情和民粹意氣,仇怨日深,會釀成一觸即發的社會災難。

 執政權和制衡權並行是文明社會的基石,在執政權受到制衡的同時,制衡權亦應受到公義的制衡──畢竟它也是一種社會賦予的權力,設立一定程度的制衡實屬理所當然。

至於如何制訂內部的專業守則和外部的法律規管可以從長計議,但執政者與制衡者淡化意識形態的執念,讓受眾有較大的想像和討論空間,就當前社會的撕裂狀態而言,是刻不容緩的急務。

 古人說的「赤子之心」就是嬰孩剛誕生下來,還沒有穿戴世俗衣冠的善性良知。

這是我們進入社會認取某個倫理角色並養成心習的制衡力量。

回顧這宗警員開槍拘捕疑犯的案件,除了執法者的表現是否合法之外,我們對那個可能同時失去父愛和母愛的小女孩,究竟有多大的關注? 地球的另一邊有人呼喊「黑人的命也是命」,其實每個人的生死安危都值得我們每個社會幸運兒的垂注。

尤其是那些無辜的孩子,更值得我們以赤子之心擺脫社會角色的局限,在定型的分工機制之外,致力守護他們,讓他們快樂成長。

一個人的故事,一些人的事故 17世紀西班牙學者葛拉西安(BaltasarGracián)在他的《智慧書》第一章裡說:「當今世界要造就一個聖賢,比古希臘時期造就希臘七賢還要費勁;當今世界對付某一個人所花的精力物力,要比過去對付一整個民族所花的精力物力還要大。

」(註3)那是四百年前的先見之明。

今天我們面對的社會,比葛拉西安那個時代更複雜、更敏感,人與人之間互相依存的關係更加密切而脆弱,一個人的言行足以影響整個社會的蝴蝶效應更達到前所未有、吉凶未卜的狀態。

 對於這種危機我們有所警覺嗎?我們的教育團隊又該如何應付? 一輛過了註冊期的汽車,一個逃避追捕的司機,一名開槍拘捕疑犯的警員……結果釀成大都會一宗令人心疼的事故。

這樣的人間是否幸福?「合法」的關注以管窺豹,只見一斑;「合情」、「合理」的人文關懷,不是更重要嗎? 祝福那位案發時在母親懷裡驚慌痛哭的小女孩! 後記──赤子安危,匹夫有責! 撰寫本文期間,法庭審結2018年一宗五歲女童被家人虐殺的案件,(註4)觸動社會對兒童福祉的關注。

盼望尊重生命、體貼孩子、關愛人間會成為我們重新出發的起步點。

註釋: 1.部分新聞直播媒體的觀眾留言都瀰漫不信任警隊的情緒:例如網頁版《蘋果日報》:〈沙田私家車撞7車狂飆 警開槍截停 記招解畫〉的觀眾留言(2021.4.8) 2.賈誼〈過秦論〉 3.葛拉西安《智慧書》 4.2018年一宗五歲女童被家人虐殺的案件 沙田 沙田 警察開槍 警察開槍 博客|師潮作者群 【師潮】我們主要是一群熱愛教學的中文老師,分別任教大、中、小學和幼稚園,並從事語文教學研究工作。

我們期望以理論結合實踐,對語文教學問題,以至其他社會關注的教育問題,抒述己見,拋磚引玉,集思廣益,促進教育專業發展。

相關文章 主編推介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建築工阻差追犯原判感化 律政司成功覆核 上訴庭指案情不輕改判監禁眾聞|記者黃健朗07.10.21 師潮作者群素心/過了註冊期的汽車,逃避追捕的司機,開槍拘捕疑犯的警員...眾說|師潮作者群24.04.21 元朗14歲中槍少年認暴動 判入教導所及留案底眾聞|記者曾港深07.04.21 中五生辦社區報《沙燕》:平常心面對國安法 唔會就咁放棄眾聞|實習記者黃子穎30.06.20 南秀林鄭政府必需回答,究竟「止暴制亂」重要,還是香港人性命更重要...眾說|南秀14.11.19   交通警開3槍 21歲IVE學生右腹中1彈危殆 警方稱警員憂被搶槍 眾新聞拆解現場畫面戳破說法眾聞|眾新聞記者12.11.19 盧子健政權中什麼人最想香港亂?趁當前亂局想奪權或者想爭利的人...眾說|盧子健11.11.19 國際特赦組織:不受控警員以報復心態對待示威者眾聞|眾新聞記者11.11.19   一悠片中嗰件克警開槍,完全冇必要,冇生命危險,冇專業,冇人性...眾說|一悠11.11.19 西灣河交通警連開三槍 手無寸鐵黑衣青年中槍倒地眾聞|眾新聞記者11.11.19 next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