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為自然現象的沙漠化是因為地球乾燥帶移動,所產生的氣候變化導致局部地區沙漠化。
... 從世界銀行的生物炭基金那裡得到資助,將碳保存在森林或農業生態系統當中。
沙漠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全球沙漠化威脅地圖
2001年查德湖衛星圖,實際湖面為藍色。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湖面縮減了94%[1]
鹹海乾涸,造成船隻擱淺
沙漠化(Desertification)指原由植物覆蓋的土地變成不毛之地的自然災害現象。
是水土流失的一種形式,相對乾旱的土地變得更加乾涸,[2]原因有許多,如氣候變化和人類過度開發等。
[3]當沙漠在星球生命周期中自然形成,則為自然現象;然而,由於過度開墾,近乎肆虐無節制地壓榨土壤中的養分,則為「土壤死亡」,[4]可以追溯至人類過多開發。
沙漠化是嚴重的全球生態和環境問題[5]。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林業局於2006年6月17日的公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沙漠化土地達到173萬9700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18%以上,影響全國30個一級行政區(省、自治區、直轄市)。
[6]
目次
1定義
2起因
3歷史
4受影響地區
5植被
6貧困
7防止沙漠化的對策和建議
7.1放牧管理
7.2水分的提供
8沙漠化逆轉優點
9相關
10資料來源
11文獻
12外部連結
定義[編輯]
就「沙漠化」一詞而言,合理的定義充滿爭議。
赫爾穆特·蓋斯特(HelmutGeist,2005)發現了上百種正式定義。
最廣為接受的[2]是普林斯頓大學字典中「肥沃土地因濫砍濫伐、乾旱或不合理耕作等常見原因轉變為沙漠的過程」。
[7]
沙漠化也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中有明確定義:「由於各種因素(包括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導致的乾旱,半乾旱和半濕潤乾旱地區的土地退化」[8]
IPCC土地報告將沙漠化定義為「發生在乾旱、半乾旱和乾次濕地區(統稱為乾地)的土地劣化」
爭議的另一主要原因是沙漠化歸類。
有的歸類非常模糊簡單,如「人造沙漠」;有的寬泛兼容,如「無規則沙漠」。
[9]
該話題最早的討論來自於西非法蘭西殖民帝國研究委員會對撒哈拉沙漠史前擴張的探索。
[10]
起因[編輯]
預防人為過度放牧智利近北地區圍欄羊群。
旱地過度放牧,缺乏管理是沙漠化的主要致因馬賽馬拉牛羚大遷徙。
大量遊牧獸群[11][12]和整體放牧計劃管理沒有造成過度放牧問題。
[13]
沙漠化現象可能是自然的。
作為自然現象的沙漠化是因為地球乾燥帶移動,所產生的氣候變化導致局部地區沙漠化。
不過,今日世界各地沙漠化原因,多數歸咎於人為原因;人口急速增長,所居土地被過份耕種以及牧畜,導致土地枯渴不適合耕種。
沙漠化通常由自然沙漠週邊開始,進而逐漸擴散開來。
研究顯示,在許多環境中,隨著植被覆蓋增加,侵蝕和流失會成指數減少。
[14]暴露的旱地土壤會被風吹走或被洪水沖走,留下貧瘠土地在日光下暴曬,變成不毛之地。
艾倫·薩弗瑞(AllanSavory)則給出有爭議的意見,認為控制牲畜,模擬野生牧群可以逆轉沙漠化。
[15][16][17][18][19]
歷史[編輯]
世界上最著名的荒漠是長時間自然形成的。
在絕大多數時間裡,沙漠變大變小,與人為活動無關。
古老的大型沙漠有些如今被植被控制,已經不再活躍,有些跨越現今的核心區域,如最大最熱的撒哈拉沙漠。
[20]
沙漠化在人類歷史上角色重要,導致數個大型帝國崩潰,如迦太基、希臘和羅馬帝國,並使得當地人口遷徙轉移。
[5][21][22][23][24]歷史跡象顯示幾個世紀前乾旱區域嚴重的、大規模的土地退化發生在三個人口稠密的中心:地中海地區、美索不達米平原和中國黃土高原。
[21][25]
中東的美索不達米亞(今伊拉克)地區是世上最早發展農業的地域之一,從而發展成世上最早的文明發祥地之一。
美索不達米亞的土壤本來甚為肥沃,不過由於過度的農業活動,人們不理會土地長期枯渴,更開發河段上游、採伐森林,上游土地從而不能吸收降雨,雨水全都流入河中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洪水。
受影響地區[編輯]
沙漠上的太陽、月亮和巨型望遠鏡[26]
旱地約占地球土地面積的40–41%[27][28],有20億人居住於此。
[28]據估算,約有10–20%的旱地已經退化,受沙漠化影響的土地總面積約在600-1200平方千米左右,約有1–6%的旱地居民居住在沙漠化地區,約有10億人受到沙漠化的不斷威脅。
[29][30]
薩赫勒地帶沙漠化致因:
全球暖化和人類活動影響到了薩赫勒。
在這些地區,沙漠化水平比世界其它地區的要高很多。
非洲東部所有地區(即薩赫勒地區)乾旱、高溫、降水量低(每年300–750毫米)。
薩赫勒地區旱情普遍。
[31]
薩赫勒地帶沙漠化發展:
一些研究顯示在過去50年間,非洲失去了約65萬平方公里的耕地。
這一地區沙漠化發展勢頭很可怕。
[32]
一些統計數據顯示自1900年來,撒哈拉沙漠擴張了250公里,多占了6千平方公里。
[32]
薩赫勒地帶沙漠化影響:
發展研究院的調查顯示乾旱在薩赫勒國家迅速蔓延。
薩赫勒沙漠化可以影響到10億居民。
七成乾旱地區已經退化,水資源枯竭。
表層土壤失喪導致植物無法穩固紮根,容易被水沖走或被風颳翻。
[32][33]
聯合國大會稱在1997-2020年間有600萬薩赫勒公民將離開荒蕪的撒哈拉以南地區前往北非或歐洲。
[32][33]
中國和戈壁灘:
受沙漠化影響的另一大區域是戈壁灘。
目前,戈壁灘是世界上移動最快的沙漠,每年吞沒土地1,300英里,沿途摧毀許多村落。
目前,圖片顯示戈壁灘發展之大甚至能容下整個克羅埃西亞。
[34]
這給中國人民帶來大麻煩。
他們很快就要面對沙漠蔓延的問題。
雖然戈壁灘自己仍然離北京有一定距離,但研究報告稱在城外70公里出現了大型沙丘[35]
植被[編輯]
隨著沙漠化發展,土地會經歷不同階段,持續改變容貌。
在逐漸傾斜的土地上,沙漠化會造成越來越大的空曠區域。
由C.Klausmeier給出的數學模型模擬這一現象,將其歸咎於植物水分互動的動態形態。
[36]觀察結果之一是給出旱地農業最佳種植方案。
[37]
貧困[編輯]
至少有90%的旱地居民居住在開發中國家,深受貧窮和惡劣社會環境的困擾。
[29]土地退化導致生產力下降、生活環境不穩定、獲取資源和機會困難加劇了這種情形。
[38]
世界上生產力低下的地區因人口過多而壓榨土地,過度放牧、竭澤而漁和開墾無度導致了惡性循環。
決策者當然不願意對沒有潛力的乾旱區域投資。
缺乏投資使得這些地區更加邊緣化。
當農業氣候環境不良與缺乏基礎設施、市場交流、生產技術落後、缺乏教育、食不果腹等問題疊加時,這些地區大多得不到發展。
[39]
沙漠化使得鄉村土地無法供養之前的人口。
這導致人口大規模遷出農村,進入城市,特別是非洲地區。
進入城市的人成為失業大軍,不得不在貧民窟苟且偷生。
[40][41]
防止沙漠化的對策和建議[編輯]
摩洛哥馬拉喀什牧民在沙漠外牧羊
印度抗沙漠化的種植場
位於突尼西亞的撒哈拉沙漠北部的砂丘被圍上了攔風砂圍。
緩和及逆轉沙漠化有技術和措施可尋,可應對不同難度類型。
有的實踐起來障礙重重,有的只是簡單地要求人因行動。
一個相對簡單但頗富爭議的方案是減少人口增長,[42]甚至是要求人口減少,即每年人口慢慢變少,不需要更多的土地來供養眾生。
障礙之一是雖然採用可持續農業對社會和環境有益,但其成本超過農民個體的收益。
[43]另一問題是政治缺乏意向,沒有足夠資金支持沙漠化防治計劃。
[44]
沙漠化被認為是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威脅之一。
一些國家開設生物多樣性行動計劃來扼制這一問題,特別包括保護相關瀕危植物和動物。
[45][46]
沙漠化治本之一是林地復育。
某些地區因失去林地和沙漠化而赤貧。
[47]環保組織努力教育當地居民失去林地的危險,有時僱傭他們植樹造林。
[48]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在2012年啟動了FAO旱地恢復計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匯集相關知識和經驗。
[49]2015年,FAO與土耳其林業和水利部及土耳其合作與協調局一道發布了全球旱地林地土地退化恢復指南。
[50]
目前,對抗沙漠化鬥爭的一個主要成功案例是中國的「綠色長城」,即三北防護林。
美國農民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種植的綠帶應對中西部沙塵暴,而三北防護林要比這大得多。
這一計劃在七十年代末期提出,成為主要生態工程,持續至2055年。
據中國相關報導,約有660億棵樹種在這條綠色長城上。
[51]該防護林成功防禦沙漠化的蔓延。
非洲借鑑該方案,也要在撒哈拉沙漠延邊建造類似防護林。
保持土地的濕潤,加強土地的保濕,保濕度大於乾燥度應是沙漠化逆轉的最關鍵因素。
大量的水分來源與保持應為沙漠化逆轉的關鍵。
技術專注在兩方面:補給水源,固定和滋養土壤。
固定土壤常用方式為防風林。
防風林為樹木和灌木,用於減少土壤侵蝕和蒸發散。
上世紀八十年代,非洲薩赫勒地帶的發展組織大多倡導這一方式。
一些土壤(如黏土)變干後易固結,不易滲透(如沙土)。
需要耕作來種植作物。
[52]
另一實用技術是等高溝,即挖150米長,1米深的溝壑。
溝壑與地面等高線平行,防止水流侵蝕。
周圍加築石牆,防止溝壑閉合。
這一方式由彼得·韋斯特維德發明。
[53]
土地的保濕最有效方法為水分的提供和儲水,以及耐風寒植物、樹木的種植。
滋養土壤,恢復其肥沃性常常由植物承擔。
在此,莢果植物會從空氣中吸收氮,固定在土壤中,農作物如糧食、大麥、豆類和椰棗最為重要。
防沙欄也可以用於控制沙土侵蝕。
[54]
一些研究中心(如Bel-Air研究中心IRD/ISRA/UCAD)也對乾旱地區樹木接種菌根進行研究。
菌根即真菌吸附在植物的根部,與樹木形成共生關係,大幅增加樹木根部表面積(能讓樹木從土壤中匯集更多養分)。
[55]
沙漠種類不同,收復的方式也不同。
一個例子是沙烏地阿拉伯的魯卜哈利沙漠。
這些沙漠最有可能用於海水農業,不需要淡水、不需要花費太多功夫就可以恢復活力。
[56]
農民管理自然再生(Farmer-managednaturalregeneration)是對抗沙漠化的另一種成功技術。
自1980年以來,該方法成功地在尼日的退化土地上植樹造林。
簡單易行,成本不高,讓農民在尼日收復失地3萬平方千米。
方法包括發芽樹木一邊生長一邊剪枝。
剪枝則覆蓋地面,保持水分和土壤,減少蒸騰。
另外,每棵樹之間合理的間距也可以增產。
Humbo輔助再生計劃在衣索比亞利用該方法從世界銀行的生物炭基金那裡得到資助,將碳保存在森林或農業生態系統當中。
[57]
放牧管理[編輯]
收復的草地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存入植物當中。
牲畜如果原地不動,會把草吃盡,抑制植物生長,阻礙光合作用,最終殺死植物。
[58]就恢復草地提出的辦法之一是用欄杆把草地隔成小段,每隔幾天將牲畜從一處趕到另一處,模擬自然放牧,讓操場休養生息。
[58][59][60]據估算,全世界增加35億公頃農業草場會減少近12年的二氧化碳排放。
[58]艾倫·薩弗瑞(AllanSavory)稱作為整體管理的一部分,大量牲畜群落常常被歸咎為沙漠化的致因,而美國能夠支持大量獸群的史前土地雖然不再有牲畜,但依然退化。
[61]
水分的提供[編輯]
自然因素:河水、湖泊的維護與地下水的維護、延伸、擴建,以保持水量;儲水耐風寒植物、樹木的栽種,以保護自然水源區域的土地與濕度。
人為因素:地下水網管的建設,地底下的水網管不易為乾燥的空氣使得水分散失;在地下水源處創建人工河、湖並栽種耐風寒儲水植物、樹木以保護土壤與土壤濕度。
亦可效仿綠洲逆轉法。
沙漠化逆轉優點[編輯]
土地的可用性增大,土壤獲得充分的水分、養分。
大面積林地能提供林木的來源,保持林木成長率大於開發率。
林木提供更多的氧氣予生物使用並協助降低暖化現象。
林木的防風保護使得部分沙漠化逆轉的地區可再興建建築物,增加土地的容積與使用率。
可以蓋更多房子,也可以種樹
相關[編輯]
盧赫斯外的風蝕
防沙林
非洲綠色長城
三北防護林
森林砍伐
鹹水波波湖的消亡
土壤退化作用
地球化
生物炭用碳施肥
生態工程
地價稅
環境主題生態主題地球科學主題生物學主題可持續發展主題
資料來源[編輯]
^Mayell,Hillary.ShrinkingAfricanLakeOffersLessononFiniteResources.NationalGeographicNews.April26,2001[20June20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9).
^2.02.1Geist(2005),p.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ustainabledevelopmentofdrylandsandcombatingdesertification.[21June20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4).
^TheDesertWillWin.FIGU-LandesgruppeCanada.[2016-11-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5.05.1Geist(2005),p.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全國18%土地沙化〉,載香港《明報》,2006年6月18日
^define:desertification-GoogleSearch.[21June2016].
^PartI.[21June20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7).
^HelmutJ.Geist,andEricF.Lambin."DynamicCausalPatternsofDesertifcation."BioScience54.9(2004):817.Web.
^Mortimore,Michael.Adaptingtodrought:farmers,famines,anddesertificationinwestAfrica.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9:12[2017-08-06].ISBN 978-0-521-3231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
^Laduke,Winona.AllOurRelations:NativeStrugglesforLandandLife(PDF).Cambridge,MA:SouthEndPress.1999:146[30March2015].ISBN 0896085996.(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5年4月2日).
^Duval,Clay.BisonConservation:SavinganEcologicallyandCulturallyKeystoneSpecies(PDF).DukeUniversity.[April13,2015].(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2年3月8日).
^"HolisticLandManagement:KeytoGlobalStabilit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byTerryWaghorn.Forbes.20December2012.
^Geeson,Nichola等.Mediterraneandesertification:amosaicofprocessesandresponses.JohnWiley&Sons.2002:58[2017-08-06].ISBN 978-0-470-84448-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4).
^Savory,Allan.AllanSavory:Howtogreentheworld'sdesertsandreverseclimatechange.[2017-08-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5).
^Savory,Allan.Holisticresourcemanagement:aconceptualframeworkforecologicallysoundeconomicmodelling(PDF).EcologicalEconomics.ElsevierSciencePublishers.[10March2013].(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3年5月23日).
^Butterfield,Jody.HolisticManagementHandbook:HealthyLand,HealthyProfits,SecondEdition.IslandPress.2006.ISBN 1559638850.
^Savory,Allan.Responsetorequestforinformationonthe"science"and"methodology"underpinningHolisticManagementandholisticplannedgrazing(PDF).SavoryInstitute.[10March2013].(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3年5月23日).
^Drury,Steve.Large-animalextinctioninAustralialinkedtohumanhunters.Earth-Pages.[9June20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6).
^UnitedStatesGeologicalSurvey,"Desertific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997
^21.021.1LOWDERMILK,WC.CONQUESTOFTHELANDTHROUGHSEVENTHOUSANDYEARS(PDF).SoilConservationService.UnitedStatesDepartmentofAgriculture.[9April2014].(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7-08-07).
^Whitford,WalterG.Ecologyofdesertsystems.AcademicPress.2002:277[2017-08-07].ISBN 978-0-12-74726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4).
^BogumilTerminski(2011),TowardsRecognitionandProtectionofForcedEnvironmentalMigrantsinthePublicInternationalLaw:RefugeeorIDPsUmbrella,PolicyStudiesOrganization(PSO),Washington.
^Geist,Helmut.Thecausesandprogressionofdesertification.AntonyRoweLtd.Ashgatepublishinglimited.[6July2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4).
^Dregne,H.E.DesertificationofAridLands.ColumbiaUniversity.[3December2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0).
^Sun,MoonandTelescopesabovetheDesert.ESOPictureoftheWeek.[30April20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7).
^Bauer(2007),p.7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8.028.1Johnsonetal(2006),p.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9.029.1UNCCD-Error404-PageNotFound(PDF).[21June2016].(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6-05-09).
^WorldBank.Genderinagriculturesourcebook.WorldBankPublications.2009:454[2017-08-07].ISBN 978-0-8213-7587-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Riebeek,Holli.DefiningDesertification :FeatureArticles.earthobservatory.nasa.gov.2007-01-03[2016-11-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1)(英語).
^32.032.132.232.3LaprogressiondudésertduSaharaaugmentechaqueannée ?.Savezvousque.fr.[2016-11-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1).
^33.033.1UnitedNationsConventiontoCombatDesertification:IssuesandChallenges.E-InternationalRelations.[2016-11-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1).
^存档副本.[2017-08-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0).
^存档副本(PDF).[2017-08-10].(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4-01-24).
^Klausmeier,Christopher.Regularandirregularpatternsinsemiaridvegetation.Science.1999,284(5421):1826–1828.doi:10.1126/science.284.5421.1826.
^(www.dw.com),DeutscheWelle.GridofstrawsquaresturnsChinesesandtosoil-Environment-DW.COM-23.06.2011.[21June20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2).
^
Dobie,Ph.2001.「Povertyandthedrylands」,inGlobalDrylandsImperative,Challengepaper,Undp,Nairobi(Kenya)16p.
^CornetA.,2002.Desertificationanditsrelationshiptothe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aproblemthataffectsusall.In:MinistèredesAffairesétrangères/adpf,Johannesburg.WorldSummitonSustainableDevelopment.2002.Whatisatstake?Thecontributionofscientiststothedebate:91-125..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08-09.
^Pasternak,Dov&Schlissel,Arnold.Combatingdesertificationwithplants.Springer.2001:20[2017-08-10].ISBN 978-0-306-4663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Briassoulis,Helen.Policyintegrationforcomplexenvironmentalproblems:theexampleofMediterraneandesertification.AshgatePublishing.2005:161[2017-08-10].ISBN 978-0-7546-4243-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TheFutureOfMankind-ABillyMeierWiki-OverpopulationCrusade.www.futureofmankind.co.uk.[2016-11-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Drost,Daniel;Long,Gilbert;Wilson,David;Miller,Bruce;Campbell,William.BarrierstoAdoptingSustainableAgriculturalPractices.JournalofExtension.1December1996[2017-08-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2).
^Briassoulis,Helen.Policyintegrationforcomplexenvironmentalproblems:theexampleofMediterraneandesertification.AshgatePublishing.2005:237[2017-08-12].ISBN 978-0-7546-4243-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6).
^TechniquesforDesertReclamationbyAndrewS.Goudie
^Desertreclamationprojects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01-03.
^Forexample,EdenReforestationProjectswebsit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onVimeo(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onYouTube上的EdenReforestationProjects.
^Template:USGovernment
^DrylandsRestorationInitiative.FoodandAgricultureOrganizationoftheUnitedNations.[14April20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3).
^Globalguidelinesfortherestorationofdegradedforestsandlandscapesindrylands(PDF).FoodandAgricultureOrganizationoftheUnitedNations.June2015[June2015].ISBN 978-92-5-108912-5.(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7-08-13).
^存档副本.[2017-08-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3).
^OurGoodEarth-NationalGeographicMagazine.[21June20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5).
^Home-Justdiggit.[21June20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2).
^Listofplantstohaltdesertification;someofwhichmaybesoil-fixating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1-02-01.
^DépartementBiologieVégétale-LaboratoireCommundeMicrobiologieIRD-ISRA-UCAD.[21June20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24).
^Rethinkinglandscapes,Nicol-AndréBerdelléJuly201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H2Omagazine
^SproutingTreesFromtheUndergroundForest—ASimpleWaytoFightDesertificationandClimateChange–WaterMatters-StateofthePlanet.Blogs.ei.columbia.edu.2011-10-18[2012-08-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3).
^58.058.158.2Howfencescouldsavetheplanet.newstatesman.com.January13,2011[May5,2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4).
^Restoringsoilcarboncanreverseglobalwarming,desertificationandbiodiversity.mongabay.com.February21,2008[May5,2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6月25日).
^Abend,Lisa.Howeatinggrass-fedbeefcouldhelpfightclimatechange.time.com.January25,2010[May11,2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7).
^Howcowscouldrepairtheworld.nationalgeographic.com.March6,2013[May5,2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8).
文獻[編輯]
Arnalds,Ólafur;Archer,Steve.RangelandDesertification.Springer.2000[2017-08-04].ISBN 978-0-7923-607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0).
BarbaultR.,CornetA.,JouzelJ.,MégieG.,SachsI.,WeberJ.(2002).Johannesburg.WorldSummitonSustainableDevelopment.2002.Whatisatstake?Thecontributionofscientiststothedebate.MinistèredesAffairesétrangères/adpf.
Bauer,Steffan.Desertification.Thai,KhiV.etal(編).Handbookofglobalizationandtheenvironment.CRCPress.2007[2017-08-04].ISBN 978-1-57444-553-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0).
Batterbury,S.P.J.&A.Warren(2001)Desertific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nN.Smelser(英語:N.Smelser)&P.Baltes(eds.)InternationalEncyclopædiaofthe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ElsevierPress.pp. 3526–3529
Geist,Helmut.Thecausesandprogressionofdesertification.AshgatePublishing.2005[2017-08-04].ISBN 978-0-7546-4323-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4).
Hartman,Ingrid.Desertification.Philander,S.George(編).Encyclopediaofglobalwarmingandclimatechange,Volume1.SAGE.2008[2017-08-04].ISBN 978-1-4129-5878-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0).
Hinman,C.Wiley&Hinman,JackW.Theplightandpromiseofaridlandagriculture.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92[2017-08-04].ISBN 978-0-231-0661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Holtz,Uwe(2007).ImplementingtheUnitedNationsConventiontoCombatDesertificationfromaparliamentarypointofview-Criticalassessmentandchallengesahead.Onlineat[1]
Holtz,Uwe(2013).RoleofparliamentariansintheimplementationprocessoftheUNConventiontoCombatDesertification.AguidetoParliamentaryAction,ed.SecretariatoftheUNCCD,BonnISBN978-92-95043-69-5.Onlineat[2]
Johnson,PierreMarcetal.(編).Governingglobaldesertification:linkingenvironmentaldegradation,povertyandparticipation.AshgatePublishing.2006[2017-08-04].ISBN 978-0-7546-4359-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Lucke,Bernhard(2007):DemiseoftheDecapolis.PastandPresentDesertificationintheContextofSoilDevelopment,LandUse,andClimate.Onlineat[3]
Mensah,Joseph.Desertification.Leonard,ThomasM.(編).Encyclopediaofthedevelopingworld,Volume1.Taylor&Francis.2006[2017-08-04].ISBN 978-0-415-9766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千禧年生態系統評估(2005)DesertificationSynthesisReport
Moseley,W.G.(英語:WilliamG.Moseley)andE.Jerme2010.「Desertification.」In:Warf,B.(ed).EncyclopediaofGeography.SagePublications.Volume2,pp. 715–719.
Oliver,JohnE.(編).Desertification.Encyclopediaofworldclimatology.Springer.2005[2017-08-04].ISBN 978-1-4020-3264-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7).
Parrillo,VincentN.(編).Desertification.Encyclopediaofsocialproblems,Volume2.SAGE.2008[2017-08-04].ISBN 978-1-4129-4165-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
Reynolds,JamesF.,andD.MarkStaffordSmith(ed.)(2002)GlobalDesertification–DoHumansCauseDeserts?DahlemWorkshopReport88,Berlin:DahlemUniversityPress
Stelt,Sjorsvander(2012)RiseandFallofPeriodicPatternsforaGeneralizedKlausmeier-Gray-ScottModel,PhDThesisUniversityofAmsterdam
UNCCD(1994)UnitedNationsConventiontoCombatDesertification
TheEndofEdena90-minutedocumentarybySouthAfricanfilmmakerRickLomba(英語:RickLomba)in1984onAfricandesertification
歸屬
Template:USGovernment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聯合國防治荒漠化的公約
Beyerlin,Ulrich.Desertification,MaxPlanckEncyclopediaofPublicInternationalLaw
Bell,Trudy;Phillips,Tony.City-swallowingSandDunes.NASA.December6,2002[2006-04-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年6月19日).
DesertResearchInstitut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美國內華達州
EnvironmentalIssues-非洲沙漠化,環境博客
伊甸園基金會沙漠化文件(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AOInformationPortal-旱地性質和管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NEP(2006):「全球沙漠展望」'PortugueseWebArchive的存檔,存檔日期2008-03-17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控制項目的成功故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nitedNationsConventiontoCombatDesertification-秘書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roceduralhistoryandrelateddocumen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ontheUnitedNationsConventiontoCombatDesertificationinthoseCountriesExperiencingSeriousDroughtand/orDersertification,ParticularlyinAfricaintheHistoricArchivesoftheUnitedNationsAudiovisualLibraryofInternationalLaw(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guidefordesertanddrylandrestor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byDavidA.Bainbridge
法國沙漠化科學委員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橄欖樹可能是沙漠化的解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伊甸園的終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新聞
FightingDesertificationThroughConservation阻止沙哈拉沙漠在阿爾及利亞蔓延項目報告-IPS,2007年2月27日
閱論編世界荒漠
荒漠
沙漠化
極漠(英語:Polardesert)
荒漠列表
荒漠面積列表
非洲
阿爾及利亞
百盧達
黑沙漠(英語:BlackDesert(Egypt))
藍沙漠(英語:BlueDesert)
查爾比(英語:ChalbiDesert)
達納基爾(英語:DanakilDesert)
德乍臘(英語:DjurabDesert)
東部
弗洛(英語:FerloDesert)
白沙漠(英語:Farafra,Egypt)
喀拉哈里
利比亞
木薩米迪什(英語:MoçâmedesDesert)
納米比
努比亞
尼里(英語:NyiriDesert)
理察斯維德
撒哈拉
塔奈茲魯夫特(英語:Tanezrouft)
泰內雷
西部
亞洲東亞
巴丹吉林
古爾班通古特
戈壁
哈密(英語:HamiDesert)
庫姆塔格
羅布(英語:LopDesert)
毛烏素
鄂爾多斯
柴達木
塔克拉瑪干
騰格里
西亞
達哈拉
阿拉伯
卡維爾
瑙米德(英語:Dasht-eNaomid)
猶大
馬蘭嘉(英語:MaranjabDesert)
內夫得
內蓋夫
波隆(英語:PolondDesert)
塞巴泰因(英語:Ramlatal-Sab'atayn)
魯卜哈利
敘利亞
沃希拜
中亞
阿拉爾卡拉庫姆(英語:AralKarakumDesert)
阿拉爾庫姆
別特帕克達拉(英語:Betpak-Dala)
盧特
卡拉庫姆
克茲勒固姆
穆雲庫姆(英語:MuyunkumDesert)
薩雷耶西克阿特勞(英語:Saryesik-AtyrauDesert)
烏斯秋爾特
南亞
科里斯坦(英語:CholistanDesert)
哈什(英語:Dasht-eKhash)
雷里(英語:Dasht-eLeili)
馬戈(英語:Dasht-eMargo)
印度河谷(英語:IndusValleyDesert)
卡帕納(英語:ColdDesert,Skardu)
卡蘭(英語:KharanDesert)
拉吉斯坦(英語:RegistanDesert)
塔爾(巴基斯坦)(英語:ThalDesert)
塔爾(印度)
東南亞
布羅莫沙海
拉巴斯(英語:LaPazSandDunes)
俄羅斯
俄羅斯北極地區(英語:FarNorth(Russia))
薩利庫姆(英語:Sarykum)
歐洲
阿科納(英語:AcconaDesert)
巴德納斯雷亞爾斯(英語:BardenasReales)
布列道夫(英語:BłędówDesert)
加塔角(英語:CabodeGata-NíjarNaturalPark)
德里布拉托(英語:DeliblatskaPeščara)
冰島高原
莫內格羅斯(英語:MonegrosDesert)
奧列什基(英語:OleshkySands)
奧爾特尼亞撒哈拉(英語:DesertificationinOltenia)
雷恩(英語:RynDesert)
塔韋納斯
北美洲(英語:ListofNorthAmericandeserts)
阿爾沃德(英語:AlvordDesert)
阿馬戈薩(英語:AmargosaDesert)
下加利福尼亞(英語:BajaCaliforniaDesert)
黑石(英語:BlackRockDesert)
卡克羅斯(英語:CarcrossDesert)
卡森(英語:CarsonDesert)
河道疤地(英語:ChanneledScablands)
契瓦瓦
科羅拉多
埃斯卡蘭特(英語:EscalanteDesert)
40英里(英語:FortyMileDesert)
阿爾塔(英語:GranDesiertodeAltar)
大盆地
大鹽湖
大沙地沙漠(英語:HighDesert(Oregon))
穆爾托(英語:JornadadelMuerto)
卡蘇(英語:KaʻūDesert)
雷修古拉(英語:LechuguillaDesert)
莫哈韋
北美北極地區(英語:NorthAmericanArctic)
奧懷希(英語:OwyheeDesert)
佩恩特
紅色沙漠(英語:RedDesert(Wyoming))
塞維爾(英語:SevierDesert)
煙溪(英語:SmokeCreekDesert)
索諾拉
托諾帕(英語:TonopahDesert)
圖勒(亞利桑那州)(英語:TuleDesert(Arizona))
圖勒(內華達)(英語:TuleDesert(Nevada))
尤哈(英語:YuhaDesert)
尤馬
大洋洲澳洲(英語:DesertsofAustralia)
吉布森
大沙
大維多利亞
小沙
納拉伯
佩恩特(英語:PaintedDesert(SouthAustralia))
佩迪卡(英語:PedirkaDesert)
辛普森
斯切萊茨基(英語:StrzeleckiDesert)
斯圖爾特(英語:SturtStonyDesert)
塔奈米
蒂拉里(英語:TirariDesert)
紐西蘭
朗吉波(英語:RangipoDesert)
南美洲
阿他加馬
瓜希拉
沙丘
莫提(英語:MonteDesert)
巴塔哥尼亞
塞丘拉
塔塔科阿(英語:TatacoaDesert)
極地
南極洲
北極
格陵蘭
北美北極地區(英語:NorthAmericanArctic)
俄羅斯北極地區(英語:FarNorth(Russia))
專題(英語:Wikipedia:WikiProjectDeserts)
分類
共享資源
規範控制
BNF:cb11967198m(data)
LCCN:sh85037156
NDL:00576839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沙漠化&oldid=63166079」
分類:環境保護地球科學生態學隱藏分類:CS1英語來源(en)Webarchive模板wayback連結Webarchive模板其他存檔站點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Azərbaycanca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BosanskiCatalàکوردیČeština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eilge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Kreyòlayisyen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한국어КыргызчаLatinaLietuviųLatviešuമലയാളംМонголBahasaMelayu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ਪੰਜਾਬੀ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සිංහල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తెలుగుТоҷикӣ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吴语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如果所有沙漠變成森林,會對地球有什麼影響? - 每日頭條
沙漠號稱地球的傷疤,沙漠的危害會引起沙塵暴和土地荒漠化等嚴重現象。 ... 除了太陽風因素之外,火星也有生態系統內在的問題。地球上不僅有人類 ...
- 2沙漠生態系
沙漠生態系. 沙漠中雨量非常的稀少,植物為了因應這種特殊的環境而有一些特殊的適應。一般的植物是在白天打開氣孔行光合作用,但沙漠中的植物為了減少水分的散失,必須 ...
- 3沙漠生態系統是什麼?植物生長期非常短?是非常脆弱的 ... - 壹讀
這種生態系統在地球的北半球地區形成一條明顯的荒漠帶,在我國西北地區和內蒙古地區的荒漠地帶,都是典型的沙漠生態區。處於極端大陸性氣候的荒漠地區,年 ...
- 4沙漠生態系 - 玩樂天下
表1 世界各荒漠區的熱量和降水量表2 中國荒漠區的熱量和降水量對荒漠生物﹑土壤而言﹐重要的是水﹑熱條件組合的季節動態。 根據水﹑熱條件季節變化結合生物活動的季節節律 ...
- 5沙漠有存在的意義嗎?如果沒有沙漠,地球生態會失衡嗎? - 劇多
沙漠存在時有存在的生態價值,沙漠消失時也有消失時承擔的生態價值的必然性! 2 # 民沛地理 ... 人類應該儘量減少對地球生態環境的干預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