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 - 音樂家莊智淵(Eric)的弦外之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莊智淵Eric Chuang 所撰寫有關吉他的文章. ... 我將這首歌改編成陶笛+吉他+打擊樂器的形式演出,中間穿插一個chorus 的即興演奏,最後搭配標準Count Basie 式 ...
直接觀看文章
近來最夯的手遊『旅行青蛙』的背景音樂,其實是屬於一種早期的爵士樂風格Ragtime。
這種樂風通常都是由鋼琴獨奏,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為ScottJoplin與JellyRollMorton。
後來的著名的TheLouisArmstrongHotFive樂團其實就是將Ragtime鋼琴音樂給它樂隊化。
我將這首歌改編成陶笛+吉他+打擊樂器的形式演出,中間穿插一個chorus的即興演奏,最後搭配標準CountBasie式的Ending,便成為了一首俏皮的爵士小品。
我搭配的和弦進行如下:
||Gmaj7|E7#9 |Am7 |D7 |
|Am7 |D7 |Gmaj7 |E7#9|
|Cmaj7 |Am7b5|Bm7 |E7#9|
|Cmaj7 |D7 |G6(Eb7|D7) ||
吉他伴奏的方式,基本上以Drop2與Drop3voicing為主,手法跟我在『爵士吉他的伴奏手法』教學帶(酷派音樂出版)裡所教的TwoFeel彈奏法差不多,而且節奏上更為簡單。
如果喜歡這首歌或這個遊戲,可以找朋友來合奏,將這首歌曲納入自己的曲目當中喔!
分享此文:FacebookWhatsApp電子郵件LinkedInRedditTumblrSkypeTwitter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問:
請問Eric老師,若是在只有貝斯手及鼓手的情況下,鋼琴可以左手Comping、右手旋律,那麼若是吉他trio如何兼顧呢?只彈旋律似乎很單薄,用ChordMelody那樣又好像太多,是否需要與貝斯分配?
再者,這樣的情況下即興solo時需要注意哪些呢?
答:
引用:
若是在只有貝斯手及鼓手的情況下,鋼琴可以左手Comping、右手旋律
這是一般最常見的鋼琴彈奏手法,但是不是只有這種方法喔!
去聽一聽DaveBurbeck或是BradMehldau等人的唱片,就會發現除了左手Comping、右手旋律的傳統手法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
引用:
那麼若是吉他trio如何兼顧呢?只彈旋律似乎很單薄,用ChordMelody那樣又好像太多
吉他也是有很多手法可以使用啊!
可以使用類似LennyBreau或是CharlieByrd的手法。
他們的共通點是使用右手手指來演奏,所以可以做到同時彈奏單音旋律與和絃伴奏,就像鋼琴一樣。
大致上來說,LennyBreau比較傾向使用和絃的第三度音與第七度音來伴奏;而CharlieByrd較常使用傳統的爵士吉他和絃聲部來伴奏;兩種方法都很好,但是都需要使用Fingerstyle。
另外一種方法是使用KennyBurrell的手法,彈奏單音的旋律,然後在旋律的空檔間補上一些和絃,再回到單音旋律上,這種方式很適合用Pick來彈奏的人。
去找KennyBurrell的Trio唱片來聽就會了解我在說什麼啦!
其實這種方式一點也不會輸給Fingerstyle喔!
去聽一些KeithJarrett等人的唱片,就會發現許多鋼琴手在彈奏忙碌的右手單音旋律時,左手的伴奏會彈的很少,甚至不彈;等到單音樂句的空檔才會彈奏比較多的左手伴奏和絃。
這樣的效果其實比一直猛按左手和絃好的多。
還可以使用JohnScofield的手法。
他會使用所有可能的方法來讓旋律聽起來更飽滿,例如八度音(Wes的手法),六度音(像R&B的手法),三度音,ChordMelody,KennyBurrell的手法,Blues的DoubleStop,甚至是一些奇怪的音程如七度音或降五度。
會覺得使用ChordMelody那樣好像太多,通常是因為音域或音色的問題,例如在低音域用ChordMelody就可能會覺得太滿或太糊,但如果在高音域使用就還好。
如果覺得太多時,可以選擇使用較少聲部的ChordMelody就會比較好,例如三個音以下的ChordVoicing;或者也可以使用分解和絃的手法使得和絃聽起來比較稀疏。
引用:
是否需要與貝斯分配?
在沒有別人的和絃伴奏下即興,自己的責任會加倍,因為同時要兼任兩份工作(合聲與旋律);但是同時也擁有更多的自由,因為有更多的選擇都操縱在自己手上。
首先,自己要很清楚自己在彈奏什麼(歌曲和絃進行到何處),因為現在沒有人在幫忙彈和絃,再也不能倚賴耳朵聽到和絃伴奏的聲音來即興了。
再者,注意不要Over-Play。
人在沒有安全感的狀態下很容易彈太多,其實"留白"真的是一種藝術,多去聽一聽MilesDavis等大師如何用Silence來演奏吧!
將自己的演奏錄下來,再去客觀的分析評論,就會知道自己是否彈太多喔!
音程與轉調訓練 https://appsto.re/tw/it9l8.i
無調性聽力訓練 https://appsto.re/tw/_FyV8.i
切分節奏聽力訓練 https://appsto.re/tw/7RGH-.i
分享此文:FacebookWhatsApp電子郵件LinkedInRedditTumblrSkypeTwitter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問:
關於和弦視奏:
是一個音音位置去推呢?(好象有點來不及,之前雖然有練單聲部,但一下要看透幾個音得位置,眼睛似乎都跟不上啊)
或者
練和弦的時候記住位置和和弦名稱,下次看到這幾個音,就一下子反應和弦名稱和位置呢?這樣操作是否可行?
那這樣的話,其實單聲部和多聲部視奏就是兩種不同的方法了呀?真是懷疑自己的判斷啊?
答:
引用:
是一個音音位置去推呢?(好象有點來不及,之前雖然有練單聲部,但一下要看透幾個音得位置,眼睛似乎都跟不上啊)
這其實也是熟練程度的問題喔!
只要常常彈奏這種類型的樂譜,就會越來越順暢了
沒錯!想要及時彈奏出從來沒有練過的多聲部視奏,的確是不容易。
因為不光是辨識音符的問題,還要能快速的找到吉他指板上可以同時彈奏這些多聲部音符的位置。
吉他指板的排列,要比鋼琴複雜的多,限制也多,所以不是任何位置一定都可以彈奏的出來,很多時候還要有效的利用空弦才行。
所以,在彈奏這類多聲部的視奏時,通常要先"偷練"一下。
事實上,如果能夠做到先練習個一兩次後就能夠順暢的彈奏出來,這樣對於吉他識譜來說,就算很不錯的了!
引用:
練和弦的時候記住位置和和弦名稱,下次看到這幾個音,就一下子反應和弦名稱和位置呢?這樣操作是否可行?
那這樣的話,其實單聲部和多聲部視奏就是兩種不同的方法了呀?真是懷疑自己的判斷啊?
當然可行!
如果是為了要應付某次演出,怕自己舞台上出錯;若是覺得這樣做會有幫助,那麼就做吧~
但是,如果是平時做視奏練習,那麼我就不建議這樣做。
原因正如你所說的,這樣做會使得單音與多聲部的視奏變成兩種不同的方法,反而使事情複雜化。
而且,如果是遇到只有兩個聲部的對位旋律,這算不上是和弦,那又該怎麼做呢?
更糟的是,如果試著去"记住位置和和弦名称",那麼每次彈奏到這段多聲部的段落,頭腦便會停止"識譜"而轉化成"背譜"了
若是練習的時候都在"背譜",那如何能練習到"識譜"呢?
音程與轉調訓練 https://appsto.re/tw/it9l8.i
無調性聽力訓練 https://appsto.re/tw/_FyV8.i
切分節奏聽力訓練 https://appsto.re/tw/7RGH-.i
『黏調調2』貼圖👉👉👉
http://line.me/S/sticker/1371799
分享此文:FacebookWhatsApp電子郵件LinkedInRedditTumblrSkypeTwitter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問:
在樂隊中,有bass的情況下。
見過一些大師,comping時依舊帶和絃根音,另一種是comping時不帶根音的。
也問過一些樂手,各有各的說法。
有樂手說省掉根音做comping會使得整個伴奏很乾淨,但又有樂手說吉他省掉根音會不好聽…
是否需要依據不同的情況來看是否省略根音呢?
答:
省略根音與否,要看情況而定。
換成另一種角度來說,應該是省略根音的comping與帶著根音的,各自有不同的聲響效果。
就我個人而言,通常在有Bass的情況下,我做comping也會省略掉根音不彈。
這樣的確會使伴奏聲響比較乾淨,不會與walkingbassline相抵觸。
不過有些情況下,我還是會連著根音一起彈奏的。
例如,當根音在比較高的音域出現時,這時跟Bass所在的音域相差很遠,因此不太會衝突。
或者是在某些情況需要比較厚重或混濁的聲響效果時,彈奏根音則可達到這種聲響需求。
還有,在彈奏四度堆積的和聲時,彈奏根音似乎比較不會讓聲響變得那麼混濁(我猜是四度和聲的聲部分配,本來就比較分開,聲響比較開放之故)。
此外,音色上的不同也會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例如使用FenderStrat或是GibsonL5來彈奏同樣的聲部,那種和弦聲響厚薄的程度相差非常大。
因此在L5上聽起來相當混濁的和弦,在Strat上聽起來可能剛剛好而已。
問:
如果在樂隊里,即有keyboard又有guitar,兩個樂器要同時做comping,如何才能做到不髒亂,不會打架?
目前知道的方法,
可以其中一個樂器只做和絃鋪墊,另一個樂器做節奏豐富的comping。
各位在即有keyboard又有吉他的樂隊編制下是如何處理這種問題的?
另外,除了節奏會撞,和絃選音上是否會打架?
舉幾個例子來說吧,
1.兩個樂器加了不同的tension,是否會造成打架的效果?
2.如果keyboard省略了5音,而吉他沒省5音,這樣是否會造成打架的效果?
3.兩個樂器選擇的和絃排列不同的話,又是否会打架?
答:
這個問題要回答的清楚,有一點複雜喔……
不過,基本上,只要樂團的成員在演奏時,都有"打開耳朵",聽到周遭所正在發生的事,整體的聲響效果,並且懂得禮讓別人,給別人應有的空間,相互體諒,適當的做出回應,這樣應該就沒有任何的問題了。
這就像是做人處世一樣,不是嗎?!
引用:
目前知道的方法,
可以其中一個樂器只做和絃鋪墊,另一個樂器做節奏豐富的comping。
這是一種可行的方法~
引用:
在即有keyboard又有吉他的樂隊編制下是如何處理這種問題的?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某一種伴奏樂器彈奏比較簡單,固定可預測的節奏模式。
如此一來,另一種伴奏樂器即可比較自由的彈奏。
例如,吉他手做FreedieGreen風格的伴奏手法(也就是傳統爵士大樂團的吉他伴奏法),這時鋼琴手便可自由的伴奏,也不會有節奏上的衝突
引用:
另外,除了節奏會撞,和絃選音上是否會打架?
舉幾個例子來說吧,
1.兩個樂器加了不同的tension,是否會造成打架的效果?
不一定!
要看兩個樂器到底加了何種不同的tensions而定
例如,在Major7th和聲的情況下,一個彈了tension9th,而另一個彈了13th,兩種都算是Major7th常用的tension種類,因此應該事不會有衝突
但是如果在Dom7th和聲的情況下,一個彈了tension9th,而另一個彈了#9th,這樣就會有衝突了
引用:
2.如果keyboard省略了5音,而吉他沒省5音,這樣是否會造成打架的效果?
不會的!彈的少通常不會造成衝突,大多數都是因為雙方都彈的太多,所以才會衝突啊!
這就像是講話溝通一樣,通常都是雙方都講得太多,互不相讓,這才會造成吵架啊!有看過兩個話都很少又禮讓的人在吵架嗎?
引用:
3.兩個樂器選擇的和絃排列不同的話,又是否会打架?
通常是不會的。
但是如果在相近的音域上出現鄰近的音,就有可能造成衝突。
引用:
想請教如何處理以上這些問題的。
其實,還有另一種很好的方法,就是避免跟另外一位comping樂手同時做伴奏。
可以雙方輪流幫不同的solo樂器做comping,這樣還有聲響上變化的效果,其實很不錯的~
如果你今天遇到一位不聽別人在彈什麼,自己埋頭猛彈伴奏的樂手,那就乾脆全部讓給對方來comp算了!
硬碰硬,這樣並不會讓音樂更好,只是更亂而已,沒有任何好處。
而且,少彈了comping,有時也樂得輕鬆,反正pay也是照領啊!哈哈~
問:
但是不太明白四度堆積的和聲是什麽意思。
Eric老師能否再舉個例子說明一下?非常感謝。
還有個問題想請教老師。
目前學過的“只用一把吉他做comping的方法和idea”基本上都來自于Eric老師出版的兩本酷派教材。
感覺非常的易懂好用。
於此同時也感覺到關於吉他伴奏的教材真的很少啊。
。
。
現在如果想要更加豐富自己“一把吉他的伴奏手法”的話,Eric老師有沒有什麽好的教材推薦呢?又或則說需要抓唱片上別人的伴奏方式?
聽到cd上大師用一把吉他能彈出很豐富的伴奏,在自己彈bass的情況下,還能加入豐富的節奏變化,以及各種分解和絃手法,或則加上tension。
每次聽到就感覺自己還要學的東西還有好多好多啊。
答:
傳統的和聲是用三度堆積的方式來形成的。
例如Cmaj7是由C,E,G,B四個相距三度音程的音符堆疊而成。
而四度和聲則是採用四度音程的音符來堆疊而成,用以產生不同的聲響效果。
例如可以彈奏C,F#,B,E這樣相隔四度音程的四度和聲,代替一般的Cmaj7(#11)傳統三度和聲。
關於四度和聲的詳細架構與應用,可以參考坊間的各種樂理書籍。
或者,也可以參加當代線上教學的"破解爵士和聲與吉他和弦應用"課程,裡面也有專門針對四度和聲所設計的內容喔!
引用:
目前學過的“只用一把吉他做comping的方法和idea”基本上都來自于Eric老師出版的兩本酷派教材。
感覺非常的易懂好用。
於此同時也感覺到關於吉他伴奏的教材真的很少啊。
。
。
現在如果想要更加豐富自己“一把吉他的伴奏手法”的話,Eric老師有沒有什麽好的教材推薦呢?又或則說需要抓唱片上別人的伴奏方式?
很抱歉喔!我不太清楚坊間是否還有別的教材有在教授這方面的技巧。
不過你可以到amazom.com搜尋看看,我相信一定是有的,但是內容好壞就不得而知了……
當然啦!唱片上大師們所演奏的音樂,永遠都是我們最好的教材
引用:
聽到cd上大師用一把吉他能彈出很豐富的伴奏,在自己彈bass的情況下,還能加入豐富的節奏變化,以及各種分解和絃手法,或則加上tension。
每次聽到就感覺自己還要學的東西還有好多好多啊!
其實你對於這些手法描述的很清楚啊!就是在自己的伴奏裡加入這些變化啊!
試試看能否在真正的演奏中應用出來。
在我酷派教材裡示範的都是基本的手法,有了這些基礎便能夠彈奏出合理的伴奏出來。
但是,光是合理是不夠的,音樂需要一點點創意與冒險;僅僅是合乎規矩的音樂無法打動人心,聽眾都想要多一點刺激與變化。
當你學會了基本的手法,將它們練熟之後,在真正的演奏時,需要再做一些變化,試著去創造一些情境或色彩,而不是一成不變照著公式來彈奏。
此外,不要老是自己關在家裡一個人練習。
多去找別的樂手朋友一起合奏,練習自己的伴奏能力。
與別的樂手合奏時的互動,會刺激自己去踏入一些自己從來沒有試過的東西。
而且,當你同一首歌曲的伴奏已經彈奏了上百次之後,你自然會想去變化它喔!
問:
看來多實踐才是王道。
此外老師能否再推薦一些彈standard時,吉他comping比較出眾或有特點的唱片或大師呢?
答:
其實每一位爵士吉他手在做comping時,都有一些個人風格與常用的手法。
比較傳統的例如KennyBurrell或BarneyKessel等等,都是比較摹仿鋼琴的Comping手法。
近代的爵士吉他手Coming則會加入一些吉他樂器上特有的風格手法。
較特別的例如JimHall,BillFrisell,JohnScofield都可以參考看看~
音程與轉調訓練 https://appsto.re/tw/it9l8.i
無調性聽力訓練 https://appsto.re/tw/_FyV8.i
切分節奏聽力訓練 https://appsto.re/tw/7RGH-.i
『黏調調』貼圖,快來下載 👉👉👉 http://line.me/S/sticker/1318868
『快樂菜園』貼圖,快來下載 👉👉👉 http://line.me/S/sticker/1328157
『小朋友的烏克麗麗』貼圖,快來下載 👉👉👉http://line.me/S/sticker/1310481
分享此文:FacebookWhatsApp電子郵件LinkedInRedditTumblrSkypeTwitter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問:
我想問一下,如何練習behindthebeat?
而且我見到有朋友練習音階的時候總會先彈一個和弦…再彈音階,有什麼作用呢??
如何練習和弦轉換時的即時性呢??
當練習即興的時候,每個和弦的變化會影響即興的原素,那請問各位老師如何練習呢??
答:
個人覺得最好的方法是去摹仿。
先找出一位你自己喜歡,而且又laidback的樂手,例如DextorGordon或JohnScofield。
試著抓出一段他們彈奏的音樂片段,然後背起來,跟著唱片一起彈奏。
儘量彈得跟他們一模一樣,去摹仿他們彈奏的各種細節,語氣,拍子,等等….
慢慢的,你就會感受到他們是如何輕鬆的彈奏在拍子的後面,如何laidback的。
然後,在你自己即興的時候,試著想像,如果是這位你喜歡的樂手來彈奏時,聽起來應該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呢?試著去做出那種感覺,就對啦!
Laidback是一種感覺,是很難用科學的方法來計算到底要"拖"多少量,才會好聽!
所以,我覺得"摹仿"還是最人性化的學習方法~
引用:
而且我見到有朋友練習音階的時候總會先彈一個和弦…再彈音階,有什麼作用呢??
你為什麼不直接問問你朋友呢?
大家一起交流,切磋,這樣進步才快喔!
你朋友為何這樣做的真正原因,我無法得知,因為我不是他,不可能明確的知道他在想什麼…..
不過,通常這樣做的目的,是想要在練習音階時,能夠將音階所配合的和聲聲響連起來。
也就是說,這樣做會幫助自己聽到音階與和聲之間的關連。
引用:
如何練習和弦轉換時的即時性呢??
–當練習即興的時候,每個和弦的變化會影響即興的原素,那請問老師如何練習呢??
這個問題有一點難回答喔……很難用三言兩語就說個清楚……
基本上,你需要先能夠對單一和弦做到一定程度上的掌握,才有可能做到對和弦轉換時也能夠掌握。
掌握什麼呢?這就多啦!
分解和弦,疊代和弦的分解,延伸音,趨近音手法,對應音階,Licks等等…..就是所有我們平時在練習的那些東西啊!
當你能夠對個別的單一和弦輕鬆的彈奏出以上這些元素之後,要處理和弦轉換,只不過是將兩段不同的和聲段落連接起來而已啊!
如果做不到連接兩段不同的和聲,通常就是其中某一段和聲不熟,如此而已!
這就像是練功夫,正拳之後接踢腿,如果踢腿之後會跌倒,那就是某一段動作練得不紮實,馬步沒站穩,所以連起來做就會出錯
解決的方法,就是回頭再將基本功練得更好,情況自然會改善喔~
音程與轉調訓練 https://appsto.re/tw/it9l8.i
無調性聽力訓練 https://appsto.re/tw/_FyV8.i
切分節奏聽力訓練 https://appsto.re/tw/7RGH-.i
『黏調調』貼圖,快來下載 👉👉👉 http://line.me/S/sticker/1318868
『快樂菜園』貼圖,快來下載 👉👉👉 http://line.me/S/sticker/1328157
『小朋友的烏克麗麗』貼圖,快來下載 👉👉👉http://line.me/S/sticker/1310481
分享此文:FacebookWhatsApp電子郵件LinkedInRedditTumblrSkypeTwitter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識奏這種技術是需要時間來磨的,做的越多就越熟練。
首先來談談教材的選擇:
彈奏爵士樂對吉他識奏方面的需求與古典音樂吉他相當不同,所以剛開始練習不建議使用古典吉他教材。
有兩本書我覺得相當不錯:
RHYTHMSCOMPLETE(byDr.CharlesColin&BugsBower)
MELODICRHYTHMS(byWilliamG.Leavitt)
這兩本書的共同點是著重對於辨識節奏的能力。
一般初學識奏的人常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辨識音高,卻忽略了辨識節奏能力的訓練。
當我們在舞台上識奏時是沒有時間讓我們去慢慢數拍子的,所以要將節奏的辨識速度提升到與音高的辨識速度一樣。
這兩本書將一些常見的節奏型態歸納起來放在每一個小練習曲中,讓學習的人慢慢習慣,培養能一眼就認出此種節奏的能力。
再來談談識奏時要注意哪些事:
當我們一拿到譜時先不要急著彈,要先瀏覽一下。
特別注意一些事,例如:拍號,譜號,調號,有無反覆記號,有無DS或Coda之類的東西而且在哪,有沒有哪一部分看起來特別難的要稍微注意一下,整首歌曲的最高音與最低音為何。
剛開始學習識譜時盡量選擇一個適合的把位(可以涵蓋最高音與最低音)來彈奏,避免把位大跳的情形發生,因為我們在識奏時眼睛會一直盯著譜看,沒有時間來看左手的把位移動,此時如果大跳的話很容易出差錯。
最後,去練習就對了!
識奏這種東西沒有什麼捷徑,只要持續練習就一定會進步。
『黏調調』貼圖,快來下載 👉👉👉 http://line.me/S/sticker/1318868
『快樂菜園』貼圖,快來下載 👉👉👉 http://line.me/S/sticker/1328157
分享此文:FacebookWhatsApp電子郵件LinkedInRedditTumblrSkypeTwitter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切分聽力訓練』繁中2.0版iOSapp已上架,更新項目如下:
1.新增3連音的切分節奏
2.新增8分音符的切分節奏
3.視覺介面優化
節奏與律動是現代音樂的重要元素,複雜的切分節奏,更是近代音樂的一大特色。
然而,大部份的音樂教育都偏重在和聲與旋律上,尤其是聽力訓練這個領域,明顯的忽略掉節奏的重要性。
“切分節奏聽力訓練"這個app是為了能夠讓音樂人更有效的掌握各種切分節奏而設計的練習工具。
現代音樂最常見的節奏型態為4/4為主的節奏循環,但在每拍的分割(subdivision)上有所區別而形成各種不同的節奏形態。
例如Funk,Latin,R&B等音樂類型是以16分音符為每拍的分割(subdivision),Swing,Shuffle等則是以3連音為基礎,而大部份搖滾與流行音樂則以8分音符的節奏為主。
培養對於各種subdivision的律動感以及聽得出這些切分節奏,是演奏這些現代音樂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這些複雜的切分節奏會不斷的出現在旋律與各種伴奏之中,因此所有的演奏者都必須掌握這些節奏,才能夠呈現出音樂應有的律動感。
在實際演奏這些切分節奏時,一般最常遇到的困難是無法明確的感受到每一顆subdivision(包括16分音符、3連音、與8分音符)的拍點與準確時值,尤其是休止符的subdivision拍點更是讓人抓不準,造成節奏的不準確,破壞音樂的律動感。
"切分節奏聽力訓練"app針對現代音樂最常見的4/4拍切分節奏,設計出一套有效的訓練方法。
藉由對於各種切分節奏的反覆聽力練習,培養演奏者在切分節奏上的掌控能力,尤其是對於各種subdivision休止符的感受能力,進而能夠將這些有趣的切分節奏融入自己的音樂當中。
程式特色:
1.共有三種使用模式可以選擇:練習模式/挑戰模式/終極模式
2.共有三種每拍的分割(subdivision)可以選擇:16分音符/3連音/8分音符
3.練習模式可以自行設定節奏的速度與提示,以及每日的練習量
4.挑戰模式與終極模式以遊戲的方式來測試自己的練習成效,讓學習更有趣
5.程式會自動紀錄各項設定與遊戲測試的最高紀錄
6.每種"每拍的分割"(subdivision)可以分別儲存10組節奏,並在練習模式下將節奏載入,以供練習
7.播放節奏反覆聆聽時,可以將螢幕變暗以節省電力,並避免誤觸各式介面
程式設計與撰寫者莊智淵EricChuang,畢業於美國百克里音樂學院(BerkleeCollegeofMusic)以最高榮譽取得演奏學位,是華人地區知名的爵士吉他演奏家,TomAnderson吉他台灣地區代言人,MadProfessor效果器代言人,Providence效果器代言人,Mooer效果器合作藝術家。
除了專輯(無限融合樂團TFP)曾獲台灣金曲獎與金音獎的肯定之外,也出版過多份音樂影音教材與線上教學課程,以及各種音樂訓練app。
購買連結:
繁中版 https://appsto.re/tw/7RGH-.i
簡中版 https://appsto.re/tw/mWVb_.i
Englishversion COMINGSOON~
app預覽:
使用說明(請點擊進入)
粉絲專頁(請點擊進入)
Connectwith 莊智淵EricChuang
分享此文:FacebookWhatsApp電子郵件LinkedInRedditTumblrSkypeTwitter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問:
既然licks是經典的片段,為什麼不直接練習licks,還非要把整首曲子練下來呢?
既然都是肌肉的記憶,為何不省下一些時間來,專門練licks,這樣在效率上豈不是更高?
畢竟一首曲子裡面有很多不怎麼需要用到的,小弟似乎認為pass它們,直接練習「有用」的不好嗎?
答:
引用:
既然licks是經典的片段,為什麼不直接練習licks,還非要把整首曲子練下來呢?
你可以直接練習Licks啊!
有誰說不准這樣做嗎!?我也常常這樣做啊!
引用:
既然都是肌肉的記憶,為何不省下一些時間來,專門練licks,這樣在效率上豈不是更高?
練習Licks不見得都是在訓練肌肉的記憶喔!
從Licks上,我們還可以學到樂句的構成與使用等等…..
至於"效率"這方面,如果你覺得直接練習Licks進步比較快,那就這麼做啊!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練習習慣與方法,需要自己去嘗試看看才知道合不合適
有些人喜歡練整個曲子,,但也有人連Lick都很少練的,沒有"世界通行"的最佳方法喔!
引用:
畢竟一首曲子裡面有很多不怎麼需要用到的,小弟似乎認為pass它們,直接練習「有用」的不好嗎?
或許是這樣吧!
但是,練習整個曲子也是有它的效用喔~
例如,比較容易體會到樂句的使用方法與Phrasing,,還有TimeFeel等等…..
或許你不會那麼快速的感受到它的效用,但是有很多的東西是需要多一點時間來潛移默化的。
問:
最近瘋狂的彈了許多licks因為自己SOLO能力超差…或者說幾乎沒有…..
以前學blueds和搖滾的時候感覺就是彈了一堆東西自然就會了。
所以就打算試一下熟讀唐詩300首的理論。
發覺大師真是大師啊,…怎麼能在那麼短時間里,在完美的配合和弦變換的情況下,自如的運用各種音階和和聲而且極其musical….
完全感覺沮喪….
請問是怎麼彈licks的?
答:
我覺得音樂上的Licks就好比語言中的成語一樣。
如果在日常交談中偶爾巧妙地放進一兩個成語,會使得講話內容更具說服力。
但是如果平常講話動不動就猛套成語,剛開始別人可能會覺得很有趣,,但時間久了很可能讓人覺得講話過於花俏而不知所云。
所以如果講話沒內容,無論套用再多的成語也無法補救。
然而,成語依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佔了相當重要的地位。
首先,如果成語運用得當可以得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再者,,一句話之所以會形成成語是因為它禁得起時代的考驗,是有它的意義存在,所以當我們在背一句成語時,不但要知道如何使用,更要去瞭解它的涵義,如此便可以活用它。
音樂上的Licks也是如此。
問:
有道理。
但是您是怎麼彈lick的呢?從哪種途徑找到的lick?如何練習….
答:
我Licks的來源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是書本上學來的。
第二種是耳朵聽到的,也就是當我聽到唱片上某人彈的東西我很喜歡,我就會把它抓出來,將它拆開分析,再把它當成Lick來練習。
練習Licks的方法有很多種,通常我會先練十二個調,並試試看在吉他指板上不同的位置彈彈看,通常最少要有兩個以上的位置可以彈出一樣的Lick,那實際演奏時才能用的出來。
再來我會練習在一般爵士經典曲的和絃進行上始用這些Licks。
還有,有時候我會去分析為什麼這一個Lick會好聽?是否還有其他的使用方法?如果換掉其中一兩個音是不是就可以應用在不同的合聲上?如此一來,便可以將別人的Licks轉化為自己的語言。
音程與轉調訓練 https://appsto.re/tw/it9l8.i
無調性聽力訓練 https://appsto.re/tw/_FyV8.i
切分節奏聽力訓練 https://appsto.re/tw/7RGH-.i
『黏調調』貼圖,快來下載 👉👉👉 http://line.me/S/sticker/1318868
『快樂菜園』貼圖,快來下載 👉👉👉 http://line.me/S/sticker/1328157
Connectwith 莊智淵EricChuang
分享此文:FacebookWhatsApp電子郵件LinkedInRedditTumblrSkypeTwitter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問:
請教Eric老師,一個和弦的opensolo可以用哪些idea?
最近碰到一首曲目,solo部分是只有一個Cm7和弦的opensolo。
如果solo時全都用CDorian感覺會非常不好彈。
同時也很考驗人的樂句組織能力。
況且用一個CDorian玩的時間長了,聽覺也會疲勞,感覺音樂也毫無張力。
聽到很多大師的音頻,opensolo的部分都會用許多outside的手法。
目前瞭解的最簡單的應該就是將和弦移高或移低半音彈,也就是彈C#Dorian和BDorian。
再來就是可以加上Cm7的V和II來彈,也就是變成Dm7(或Dm7b5)——G7——Cm7來彈。
或則是Abm7——Db7——Cm7.
除了這兩種比較基本的outside方法外。
想請教Eric老師還有沒更多有趣的idea可以用來彈奏opensolo呢?
答:
你也可以彈奏Blues的樂句,或者是使用其他的音階來Solo,不一定要局限在Dorian上。
此外,也可以引進和弦堆疊的概念,在Cm7上彈奏其它和弦的聲響,例如Ebmaj7或Bbmaj7,甚至是Gm7或Dm7也可。
或者是在原本不變的和弦進行上,疊上完全不同的和聲進行來製造張力。
例如疊上ColtraneCycle:
Cm7 Eb7 Abmaj7 B7 Emaj7 G7 Cm7
話又說回來,使用很多複雜的即興技巧也不能保證一定會彈奏出有趣的Solo。
而只用單純的CDorian音階也是可能彈奏出非常有趣的Solo。
換句話說,就是即興技巧使用的多寡與困難程度,跟即興Solo是否有趣好聽,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這就好比色彩豐富的油畫不見得就一定比鉛筆素描來得有趣好看一樣,藝術價值並不等同於顏色的多寡 。
可以去聽聽看MilesDavis在KindofBlue專輯裡SoWhat一曲的即興Solo。
這個Solo基本上只用了DorianMode,只有少數音符超出Dorian,一樣也創造出有趣且好聽的Solo喔~
問:
老師說的是。
用一條音階即興出好聽多變的樂句應該是很考樂手功力的,要下工夫才行了。
另外Eric老師可否講解一下ColtraneCycle的原理?
Cm7 Eb7 Abmaj7 B7 Emaj7 G7 Cm7
這套和弦雖然看起來都是有V–I的關係,不過這套理論沒聽說過,不太明白為什麼可以這樣彈,其中有什麼邏輯關係嗎?
還是說,其實只要疊上調內沒有的和聲就相當於彈outside?
答:
引用:
另外Eric老師可否講解一下ColtraneCycle的原理?
Cm7 Eb7 Abmaj7 B7 Emaj7 G7 Cm7
這套和弦雖然看起來都是有V–I的關係,不過這套理論沒聽說過,不太明白為什麼可以這樣彈,其中有什麼邏輯關係嗎?
還是說,其實只要疊上調內沒有的和聲就相當於彈outside?
ColtraneCycle是薩克斯風大師JohnColtrane所創作出來的一種和弦進行的方式。
Coltrane利用傳統的V–I解決進行,創作出快速轉換於三個完全不相關的調性的和弦進行,這種和弦進行的方式被後世的音樂家稱作ColtraneCycle。
例如下面的和弦進行:
|| Cmaj7 Eb7 | Abmaj7 B7 | Emaj7 G7 | Cmaj7 ||
在上面的和弦進行當中,才短短的三個小節就轉過三個調,分別為C大調Ab大調與E大調,而在第四小節轉回原本的C大調。
此外,這三個調性分別都相距大三度,是完全沒有任何關連的調性。
JohnColtrane利用這樣的和弦進行,創作或改編了許多爵士經典曲,例如GiantSteps,Countdown,26-2等名曲。
特別是Countdown這首歌曲,改編自MilesDavis的名曲TuneUp,從其中可看出Coltrane對於ColtraneCycle的應用。
以這兩首歌曲的前四小節為例,TuneUp是非常單純的II–V–I進行:
|| Em7 | A7 | Dmaj7 | ||
而JohnColtrane將ColtraneCycle巧妙的套入原本的II–V–I進行,產生了下面的和弦進行:
|| Em7 F7 | Bbmaj7 Db7 | Gbmaj7 A7 | Dmaj7 ||
這兩種和弦進行,同樣以Em7為起點,以Dmaj7為結束,但下面這段和弦進行卻走過了三個不同的調性,多了許多變化。
後來Coltrane甚至將這樣和弦進行的樂句,硬是套用在一般的II–V–I和弦進行之上,產生了非常outside聲響的樂句。
這就好像你可以搭飛機直接從台北飛上海;也可以先搭飛機至金門,然後搭船至夏門,再搭火車去上海。
這條路線都可以從台北到達上海,都是合理的路線,但卻經過完全不同的過程,看到完全不同的風景。
這其中的差異性,就是張力與不和諧的來源之處,最後都會在到達終點目的地時獲得舒解。
這樣瞭解了嗎?
所以我之前所說的進行,其實是一樣的道理,只是將ColtraneCycle的起點與終點換成Cm7和弦而已。
這是一種產生outside聲響效果的方法。
但是話又說回來,這樣彈奏就能保證有趣好聽嗎?
答案還是一樣的:
色彩豐富的油畫不見得就一定比鉛筆素描來得有趣好看,藝術價值並不等同於顏色的多寡 。
可供選擇的顏色多,是一種"優勢"
但是能否畫出有趣好看的畫,要看你是否能夠善用這些顏色而定,並不是顏色越多就越好喔~
音程與轉調訓練 https://appsto.re/tw/it9l8.i
無調性聽力訓練 https://appsto.re/tw/_FyV8.i
切分節奏聽力訓練 https://appsto.re/tw/7RGH-.i
『黏調調』貼圖,快來下載 👉👉👉 http://line.me/S/sticker/1318868
『快樂菜園』貼圖,快來下載 👉👉👉 http://line.me/S/sticker/1328157
Connectwith 莊智淵EricChuang
分享此文:FacebookWhatsApp電子郵件LinkedInRedditTumblrSkypeTwitter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更新啦!更新啦!*\(^o^)/*
無調性聽力訓練2.0版,新增了哪些功能呢?
首先多了九種常見的樂曲音色可以選擇。
再來就是新增了「輔助學習鍵盤」,讓練習更方便。
趕快去更新吧!(^o^)/
“無調性聽力訓練"這個app,是針對想要把握珍貴的練習時間,走到哪裡就練習到哪裡的音樂家與學生而設計的。
音樂是一種聽覺的藝術,因此聽力對於音樂家來說可說是最重要的一種能力。
一般聽力訓練大多著重於以調性為中心的練習方法,然而對於一些和聲上較為複雜的音樂(例如爵士樂),有時調性並非十分明確或轉調頻繁。
這個app跳脫一般常見的聽力訓練方式,目的是要讓音樂人能夠超越調性的束縛,直接聽到音與音之間的關係。
2.0版新功能:
1.新增九種不同的樂器音色選擇,以適應個人化需求
2.新增輔助學習鍵盤,讓練習更方便
3.程式與介面優化
音樂是一種聽覺上的藝術,因此聽力對於一位音樂工作者來說,是一種最重要的能力。
這也正是為什麼所有的音樂教育,都非常重視聽力訓練的緣故。
一般常見的聽力訓練方式,是以調性為基礎來做訓練,無論是練習聽音程或音階,甚至是和聲或旋律都是如此。
換句話說,要以這種方式來聽,必須先聽出一個調性的中心,然後再聽出其它音符與這個調性中心的關係。
然而,對於一些和聲與調性轉換上較為複雜的音樂(例如爵士樂),這種以調性為基礎的聽力訓練方式就顯得有些許的不足了。
“無調性聽力訓練"這個app所採用的方式,是建立在傳統聽力訓練方式的基礎之上,加以發展出來的進階聽力訓練技巧。
簡單來說,這個聽力訓練技巧並不試圖聽出旋律的調性中心,而是藉由不斷反覆熟悉各種"音程"在聲響上的差異,來聽出旋律中相鄰音符之間的音程關係。
因此,無論所聽到的音樂是否有調性中心的存在,並不造成任何的影響,因為我們所要聽的只是前一個音與後一個音之間的關聯而已。
藉由這個方式,我們可以聽出任何複雜的旋律!
程式特色:
1.有兩種使用模式可以選擇(練習模式/挑戰模式)
2.練習模式可以自行設定練習內容的範圍以及每日的練習量
3.挑戰模式以遊戲的方式來測試自己的練習成效,讓學習更有趣
4.共有九種常見的樂器音色可供選擇,以適應個人化的需求
5.驗證答案後,可以使用"輔助學習鍵盤"來自我磨練
6.程式會自動紀錄各項設定與遊戲測試的最高紀錄
購買連結:
繁中版 https://appsto.re/tw/_FyV8.i
簡中版 https://appsto.re/tw/N-Y5-.i
app預覽:
2.0版主要是多了「音色設定」的選項,與「輔助學習鍵盤」的功能。
此外,操作介面也稍做了調整。
共有九種常見樂曲的音色可以選擇喔!
除了新增的九種音色之外,還有「隨機選取」的選項,每次出題都會是不同的音色喔~
在每次題目回答之後,都可以叫出「輔助學習鍵盤」,讓練習更加方便~
「輔助學習鍵盤」的音色會隨著「音色設定」的選擇而變動;而且支援多點觸控,所以可以一次彈好幾個音喔!( ̄▽ ̄)
Connectwith 莊智淵EricChuang
分享此文:FacebookWhatsApp電子郵件LinkedInRedditTumblrSkypeTwitter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文章導覽
←較舊的文章
搜尋:
近期文章
手遊『旅行青蛙』的背景音樂
『物理變化』PhysicalChange樂譜歡迎下載
分類分類
選擇分類
無限融合
無調性聽力訓練
關於我
音程與轉調訓練
音樂理論
音樂雜談
音樂訓練iOSapp
貼圖
iOSAppsinEnglish
Stickers
切分節奏聽力訓練
品牌代言
器材DIY
消息
演出影片
使用說明
搜尋:
網誌統計
34,569點擊次數
其它
註冊 登入
訂閱網站內容的資訊提供
訂閱留言的資訊提供
WordPress.com
隱私權與Cookie:此網站可使用Cookie。
繼續使用此網站即表示你同意使用Cookie。
若要瞭解更多資訊,包括如何控制Cookie,請參閱此處:
Cookie政策
追蹤
已追蹤
音樂家莊智淵(Eric)的弦外之音
我要註冊
已經有WordPress.com帳號了?立即登入。
音樂家莊智淵(Eric)的弦外之音
自訂
追蹤
已追蹤
註冊
登入
回報此內容
在讀取器中檢視網站
管理訂閱
收合此列
傳送到電子郵件地址
你的姓名
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取消
文章未送出─請檢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電子郵件地址檢查失敗,請再試一次
抱歉,你的網誌無法透過電子郵件分享
載入迴響中...
發表迴響…
電子郵件(必要)
名稱(必要)
網站
%d位部落客按了讚:
延伸文章資訊
- 1莊智淵-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吉他營 - Google Sites
莊智淵(Eric Chuang) 出生於台北市,自幼學習鋼琴,於就讀建國高中期間開始接觸吉他,成功大學就讀期間組成爵士吉他三重奏,並任教於吉他社及熱音社。
- 2爵士吉他的伴奏手法 - 博客來
書名:爵士吉他的伴奏手法,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572867129,頁數:70,出版社:酷派,作者:莊智淵,出版日期:2008/03/30,類別:藝術設計.
- 3莊智淵Eric Chuang @ 各類別教師:: 台北酷派音樂 - MeWorks
同年發行吉他影音教材- 拉丁爵士吉他。 2006參與加拿大溫哥華國際爵士音樂節演出。同年六月底返台定居後,在台繼續從事職業演出、錄音及教學工作。擔任 ...
- 4莊智淵 - 第九屆全國吉他研習營
JAZZ 講師. 莊智淵. 莊智淵爵士吉他三重奏. 吉他手莊智淵與鼓手林偉中以及貝斯手張為智三位樂手,都曾遠赴美國百克里音樂學院學習現代音樂與爵士樂演奏。
- 5莊智淵(Eric Chuang)
身為經典爵士樂團Modern Jazz Quartet 的鋼琴手與音樂總監,John Lewis 在1954 年創作了Django 這首曲子,藉此致敬一年前剛去世的吉普賽爵士吉他大師Dja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