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鳳凰古城又稱沱江古鎮,地處湘西丘陵地區,沱江的中下游位置,全縣多山地。

沱江從西至東橫貫鳳凰縣境中部地區,流經臘爾山、麻沖、落潮井、都里、南華山、沱江鎮、官 ... 鳳凰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5年8月14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鳳凰縣"—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絡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鳳凰縣縣沱江風景坐標:27°57′07″N109°35′30″E/27.95204°N109.59158°E/27.95204;109.59158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隸屬行政區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級行政區 17 13鎮4鄉 政府 • 縣長趙海峰面積 • 總計1,750.08 平方公里(675.71 平方英里)人口(2002) • 總計37萬人時區北京時間(UTC+8)郵政編碼416200電話區號+86 (0)0743行政區劃代碼433123網站www.fhzf.gov.cn 河畔酒家 鳳凰縣位於湖南省西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處武陵山脈南部,雲貴高原東側。

2001年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

該縣在苗語湘西方言中稱作「吉寨」,湘西方言苗文:JibZhes/tɕi35tʂai42/。

目次 1地理 2行政區劃 3歷史 4少數民族 4.1民族學校 5交通 6物產 7人物 8文化和旅遊 8.1仿製和重建文物古蹟問題 8.1.1仿製的文物古蹟一覽 8.2文物古蹟 8.3趕場 8.4旅遊產品 8.5傳統戲劇 8.6旅館住宿 9爭議 10參見 11參考文獻 12外部連結 地理[編輯] 鳳凰古城又稱沱江古鎮,地處湘西丘陵地區,沱江的中下游位置,全縣多山地。

沱江從西至東橫貫鳳凰縣境中部地區,流經臘爾山、麻沖、落潮井、都里、南華山、沱江鎮、官莊、橋溪口、木江坪等9個鄉鎮。

至瀘溪縣河溪會武水,在武溪鎮匯入沅江。

幹流全長131公里。

在鳳凰縣境長96.9公里,流域面積為732.42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流量11.9立方米/秒,自然高差533米。

行政區劃[編輯] 鳳凰縣下轄13個鎮、4個鄉[1]: 廖家橋鎮、​茶田鎮、​吉信鎮、​臘爾山鎮、​禾庫鎮、​沱江鎮、​阿拉營鎮、​木江坪鎮、​山江鎮、​落潮井鎮、​新場鎮、​筸子坪鎮、​千工坪鎮、​水打田鄉、​林峰鄉、​麻沖鄉和兩林鄉。

歷史[編輯] 鳳凰縣自古以來一直是少數民族的聚居之地,歷史悠久。

這些少數民族中苗族為當地民族,土家族多作為屯兵遷入。

《鳳凰廳志》記載,夏、商、殷、周以前,這裏即為「武山苗蠻」之地。

戰國時期,屬楚疆域。

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建黔中郡。

秦王政統一後,把其所轄的廣大地域劃分為36郡,鳳凰所在的黔中郡即為其一。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更黔中郡為武陵郡,後幾經變革,西漢期間鳳凰域歸辰陽縣轄,西晉歸鐔成縣,東晉改歸舞陽縣,但一直屬武陵郡管轄。

隋改辰陽為辰溪 唐為渭陽縣及詔諭縣地 《元和郡縣誌》記載,唐垂拱二年(686年)「在坡山西址設渭陽縣」,並載「山甚高,百姓食坡山溪水」。

坡山即指鳳凰山,坡山西設縣城,據考,古縣城址就是今黃絲橋古城。

古渭陽縣址屬錦州盧陽郡。

元時,統治者為了穩固政權,在渭陽境內設五寨司,五寨長官司駐鎮筸(今鳳凰縣城)。

明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在鳳凰山設鳳凰營,正德八年(1513年)設鎮筸守備。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移麻陽參將駐鎮筸城。

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設協副鎮筸將,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升協為鎮,鎮筸成為清朝全國六十二鎮之一。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廢土司,置鳳凰營於今縣城,移辰沅靖道駐鎮筸。

成為全國八十九道之一;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於湘西北設永順府,辰沅靖道改為辰沅永靖兵備道,鎮、道員均住鳳凰、治轄範圍覆蓋整個大湘西二十餘州縣廳,據載,為全國八大兵備道之一。

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91年)改鳳凰營為廳(散廳),升通判為同知;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升散廳為直隸廳。

民國二年(1913年)改廳為縣,稱鳳凰縣,相沿至今。

西元2001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特批,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2007年8月13日下午,北京時間16時45分許,鳳凰縣在建的沱江大橋突然坍塌。

此次事故中,64人遇難。

2020年中國南方水災期間,6月29日下午開始,鳳凰縣境內突然降暴雨,自16點30分至20時,縣城降雨量達112.5毫米。

在鳳凰縣城區,部分低洼地帶出現積水,部分區域甚至發生內澇。

到深夜,沱江鳳凰古城河段兩岸的河畔景觀道路部分被洶湧的洪水淹沒,難以行走[2]。

少數民族[編輯] 鳳凰是多民族聚居縣,主要由苗族、土家族、漢族以及回族,以及1949年後中國共產黨建立新政權後被分配、派遣到這裏工作和其他原因來本縣居住的其它民族組成。

其中以苗、土家、漢三族為主,苗、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人口28萬人,佔總人口的73.26%,多分散在鳳凰縣各鄉、各鎮內;漢族10.75萬人,佔27.74%多集中居住在鳳凰古城內。

苗族為本縣土著民族,分佈形成大集中、小分散局面;土家族一般是與漢雜居。

鳳凰當地居民主要使用鳳凰漢語土語和苗語湘西方言。

民族學校[編輯] 以鳳凰縣的苗族民族學校——三拱橋鄉中心完小為例,2008年開始加強開展「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活動,課程開發集中在歌舞方面(每周一、三、五做苗家花鼓操,二、四做廣播體操),其次是苗族體育和苗族美術(如美術課上以剪紙和刺繡代替傳統課堂的水彩和顏料,體育課上以苗拳作為課前十分鐘的熱身訓練)。

該校本課程開發,學校沒有足夠的經費支持,主要依靠美國「蒲公英行動」教育基金的支持。

而家長與學校追求升學率,也不重視苗族校本課程。

[3] 交通[編輯] 汽車:209國道,懷化92公里,吉首52公里。

352國道、354國道過境。

在長沙汽車西站可以坐高速大巴直達吉首或者鳳凰,吉首火車站旁吉首汽車北站有流水車直達鳳凰客運總站。

火車:焦柳鐵路縱貫縣境東部。

在虹橋橋頭有吉首站車票代售點(正規點)可售全國車票。

要注意的是在這家代售點旁邊有家旅行社也標明是代售點,請注意區分。

北京、石家莊、鄭州、襄陽、宜昌、上海、杭州、廣州、深圳、湛江、南寧、柳州、昆明、貴陽、長沙方向的旅客可以直接坐火車到吉首,吉首火車站廣場和汽車總站有快巴直達鳳凰,汽車總站是20分鐘一班,1小時左右到達。

興建中的鳳凰磁懸浮軌道交通將在鳳凰古城設站。

飛機:貴州銅仁鳳凰機場,張家界荷花機場 2007年8月13日,剛剛竣工的沱江大橋倒塌。

[4] 物產[編輯] 農業生產稻穀、玉米、芝麻等,特產大鯢(娃娃魚)。

目前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人物[編輯] 鄭國鴻:鴉片戰爭中的抗英名將,定海三總兵之一。

鴉片戰爭結束後,清政府認定鄭國鴻等三總兵為「忠節」,按提督待遇撫恤入昭忠神祠。

田興恕:任貴州提督,欽差大臣,兼署巡撫時,任內因封查傳教活動、判處傳教士死刑而被免職。

後隨左宗棠征剿陝甘少數民族起義。

熊希齡:近代中國政治家,曾任北洋政府內閣總理(任期不到一個月),晚年在北京多從事慈善事業。

陳渠珍:國民政府湘西專員,被當地百姓稱為「陳師長」或是「湘西王」。

沈從文:中國著名現代文學作家、文物研究專家。

黃永玉:中國現代美術家。

肖紀美:中國科學院院士、材料科學家、金屬學專家和冶金教育家。

李振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原政委、公安部黨組成員,離休幹部。

文化和旅遊[編輯] 仿製和重建文物古蹟問題[編輯] 文物和古蹟損毀後的仿製品是不能稱之為文物和古蹟,充其量也只是仿製品。

特別在作為旅遊產業開發時必須告知遊客哪些部分是仿製品,哪些部分是推倒重建的。

鳳凰縣的多數文物和古建築在歷次現代化進程和政治運動中被改建和拆除。

著名畫家黃永玉先生在20世紀80年代回鄉省親時也感嘆:風景逝去不再。

並為此創作畫集——《逝去的風景》,用來紀念其表叔沈從文筆下那個如夢似幻的鳳凰古城。

想看鳳凰旅遊未開發前的風貌,可以參見電影《湘西剿匪記》。

該影片能看見很多原版的鳳凰美景。

仿製的文物古蹟一覽[編輯] 本欄內容在不斷考證核實後會不斷更新。

如有錯誤請移步討論區討論。

城內青石板街道:古城內的街道本來是青石板鋪就。

2002年的修繕中全部改為紅色的石板。

2015年遊歷時全部又改為青石板 沱江河邊城牆:這段城牆牆體全部毀壞,只餘下部分牆基。

20世紀70、80年代在毀壞的城牆牆基上甚至建立起簡易民房。

直到開發旅遊產業後才重新砌牆。

其餘的城牆:古城其餘城牆也是在開發旅遊產業中重建的。

虹橋:該橋為廊橋結構,材質本為木製,通馬車。

50年代橋面建築被完全除掉,橋面被鋪就為瀝青路面通汽車。

旅遊開發後重建廊橋橋面部分,材質為現代建築材料和紅色石材,改為步行街,即為現在大家看到的虹橋。

大成殿:此建築主體損毀頗多。

本來是園林化建築格局。

本來的面貌是:正殿前是荷花池塘,池塘上建有涼亭一座及通向涼亭的小橋。

池塘旁有桂花樹兩顆,分別是金桂和銀桂。

正殿為假兩層,內雕樑畫棟,供奉孔子。

最有特色的是該縣大成殿的房檐四角上系有銅鈴,清風徐徐,銅鈴陣陣。

但是現在銅鈴竟然被摘除。

現在該殿只餘下多次修復後的正殿。

沙灣萬名塔:該塔本來是木製結構,在20世紀60年代被拆除。

80年代重建,材質為現代建築材料。

八角樓:該樓本來是木製結構,在20世紀60年代被拆除。

21世紀的2005年由鳳凰民俗園的房地產開發商作為小區的配套設施重建,材質為現代建築材料。

西南門:配合從文廣場建設新建的城門。

查遍歷史記載和問詢本土老年人,開發前的鳳凰古城從來沒有過西南門,歷史上也沒有過。

萬名塔 萬名塔夜景 虹橋 鳳凰古鎮 沱江邊的吊腳樓 文物古蹟[編輯]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一百多年裏,鳳凰一直是湘西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鳳凰古城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西元1704年〕,歷經300年風雨滄桑,縣城依舊保持了20世紀初的歷史風貌。

現東門和北門古城樓尚在。

城內青石板街道,江邊木結構吊腳樓,以及朝陽宮、天王廟、大成殿、萬壽宮等建築,無不具古城特色。

縣境內的古代苗族民居和吊腳樓等都保存較好。

古城外還有唐代的「黃絲橋城」和「南方苗疆長城」等遺蹟。

沈從文故居 沈從文墓 熊希齡故居 楊家祠堂 苗疆長城 黃絲橋古城 山江苗寨 趕場[編輯] 阿拉營趕場 鳳凰苗寨趕集,稱之為趕場,五天一場。

臘爾山、禾庫、山江皆是苗族場,不光附近幾個苗寨來此趕集,鳳凰、吉首、麻陽、貴州松桃、銅仁、重慶秀山的商販也常來此交易。

可謂「三省趕一場」,物品多,價格便宜,民族手工品精湛。

廖家橋:逢農曆三、八 阿拉營:農曆趕二、七(全縣最大的墟場) 吉信:農曆趕五、十(全縣第二大墟場,交通便利,吉鳳公路貫穿全境) 山江:農曆趕三、八(苗族集場) 臘爾山:農曆趕二、七(苗族集場) 禾庫:農曆趕一、六(苗族集場) 旅遊產品[編輯] 鳳凰薄餅、血粑鴨、臘肉、板栗、蠟染、銀飾、硃砂、薑糖、糯米酒 傳統戲劇[編輯] 儺堂戲:儺(音:nuó)堂戲是表現驅疫、避邪、祈福、納吉的舞蹈,一種古老而原始的祭神戲劇。

儺堂戲節奏明快、曲調流暢,內容豐富、結構緊湊、用當地土語唱出,樸實自然,通俗易懂,曲調優美流暢,深受民眾喜愛。

儺堂戲最為鮮明的特色是沒有文戲伴奏,只有武戲配音。

鳳凰最原始古老的劇種。

茶燈戲:是勞動者歡慶豐收。

讚美生活、歌頌愛情的一種民間歌舞劇。

茶燈分為文茶燈和武茶燈兩種,是鳳凰古城獨有的地方民間曲藝藝術、音樂自然流暢動聽。

茶燈沒有悲苦戲,都是喜劇、詼諧風趣,深受民眾喜愛。

陽戲:陽戲是正月陽春演出的歌舞小戲,曲調唱腔都從山歌小調發展演變而來。

音樂豐富多樣,技巧通俗簡單。

表演帶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表現出獨特的地方風味。

是一種具有當地民族風格和特點的地方戲。

旅館住宿[編輯] 天下鳳凰大酒店 國際青年旅舍 燕子屋 爭議[編輯] 自2013年4月10日起,鳳凰縣政府以整合與規範管理為由,向所有出入古城的非古城居民徵收入城費[5]。

此舉推出時廣受爭議,起效當日曾經引起商鋪罷市抗議[6]。

2016年3月27日,鳳凰縣政府常務會議和中共鳳凰縣委常委(擴大)會議研究決定,從2016年4月10起取消進城門票,但是單個景點門票仍需購買。

[7] 參見[編輯]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鳳凰縣沱江大橋垮塌事故 參考文獻[編輯] ^2021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凤凰县.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21.  ^凤凰古城突降暴雨河水猛涨,河畔景观道路部分被洪水淹没.[2020-07-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0).  ^楊婷.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与反思——以湖南省凤凰县三拱桥乡为例.《紅河學院學報》.2015年2月,13(1)[2020-09-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4).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湖南沱江大橋竣工前倒塌 ^[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鳳凰古城終結免票時代媒體疑148元門檻合理性 ^存档副本.[2013-04-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6). 鳳凰古城收門票民眾罷市抗議憂遊客量大減防暴警察戒備 ^[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湖南鳳凰古城將取消148元「大門票」收費方式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鳳凰縣 鳳凰縣人民政府 閱論編鳳凰縣行政區劃行政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鎮 廖家橋鎮 茶田鎮 吉信鎮 臘爾山鎮 禾庫鎮 沱江鎮 阿拉營鎮 木江坪鎮 山江鎮 落潮井鎮 新場鎮 筸子坪鎮 千工坪鎮 鄉 水打田鄉 林峰鄉 麻沖鄉 兩林鄉 參見:湖南省鄉級以上行政區列表 閱論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行政區劃省級行政區:湖南省  政府駐地:吉首市縣級行政區8縣級行政區(1縣級市、7縣);115鄉級行政區(10街道辦事處、75鎮、30鄉)縣級市吉首市5街道 鎮溪街道 峒河街道 乾州街道 石家沖街道 雙塘街道 5鎮 矮寨鎮 馬頸坳鎮 河溪鎮 丹青鎮 太平鎮 1鄉 已略鄉 湘西吉鳳經濟開發區1街道 吉鳳街道 縣瀘溪縣7鎮 浦市鎮 達嵐鎮 合水鎮 興隆場鎮 潭溪鎮 洗溪鎮 武溪鎮 4鄉 石榴坪鄉 解放岩鄉 小章鄉 白羊溪鄉 鳳凰縣13鎮 沱江鎮 廖家橋鎮 木江坪鎮 阿拉營鎮 茶田鎮 吉信鎮 山江鎮 臘爾山鎮 禾庫鎮 新場鎮 筸子坪鎮 千工坪鎮 落潮井鎮 4鄉 水打田鄉 林峰鄉 麻沖鄉 兩林鄉 花垣縣9鎮 花垣鎮 邊城鎮 龍潭鎮 民樂鎮 吉衛鎮 麻栗場鎮 雅酉鎮 雙龍鎮 石欄鎮 3鄉 長樂鄉 貓兒鄉 補抽鄉 保靖縣10鎮 遷陵鎮 水田河鎮 葫蘆鎮 毛溝鎮 普戎鎮 比耳鎮 清水坪鎮 復興鎮 碗米坡鎮 呂洞山鎮 2鄉 陽朝鄉 長潭河鄉 古丈縣7鎮 默戎鎮 紅石林鎮 斷龍山鎮 古陽鎮 岩頭寨鎮 高峰鎮 坪壩鎮 永順縣12鎮 首車鎮 澤家鎮 永茂鎮 石堤鎮 塔臥鎮 萬坪鎮 青坪鎮 砂壩鎮 松柏鎮 靈溪鎮 小溪鎮 芙蓉鎮 11鄉 兩岔鄉 西歧鄉 對山鄉 高坪鄉 朗溪鄉 潤雅鄉 車坪鄉 毛壩鄉 萬民鄉 鹽井鄉 顆砂鄉 龍山縣4街道 民安街道 華塘街道 石羔街道 興隆街道 12鎮 茨岩塘鎮 紅岩溪鎮 洗車河鎮 苗兒灘鎮 里耶鎮 召市鎮 桂塘鎮 石牌鎮 靛房鎮 洗洛鎮 水田壩鎮 農車鎮 5鄉 洛塔鄉 大安鄉 茅坪鄉 內溪鄉 咱果鄉 閱論編湖南省行政區劃國別:中華人民共和國  省會:長沙市地級行政區122縣級行政區(36市轄區、19縣級市、60縣、7自治縣)地級市長沙市嶽麓區 ·芙蓉區 ·天心區 ·開福區 ·雨花區 ·望城區 ·瀏陽市 ·寧鄉市 ·長沙縣株洲市天元區 ·荷塘區 ·蘆淞區 ·石峰區 ·淥口區 ·醴陵市 ·攸縣 ·茶陵縣 ·炎陵縣湘潭市岳塘區 ·雨湖區 ·湘鄉市 ·韶山市 ·湘潭縣衡陽市蒸湘區 ·珠暉區 ·雁峰區 ·石鼓區 ·南嶽區 ·耒陽市 ·常寧市 ·衡陽縣 ·衡南縣 ·衡山縣 ·衡東縣 ·祁東縣邵陽市大祥區 ·雙清區 ·北塔區 ·武岡市 ·邵東市 ·新邵縣 ·邵陽縣 ·隆回縣 ·洞口縣 ·綏寧縣 ·新寧縣 ·城步苗族自治縣岳陽市岳陽樓區 ·雲溪區 ·君山區 ·汨羅市 ·臨湘市 ·岳陽縣 ·華容縣 ·湘陰縣 ·平江縣常德市武陵區 ·鼎城區 ·津市市 ·安鄉縣 ·漢壽縣 ·澧縣 ·臨澧縣 ·桃源縣 ·石門縣張家界市永定區 ·武陵源區 ·慈利縣 ·桑植縣益陽市赫山區 ·資陽區 ·沅江市 ·南縣 ·桃江縣 ·安化縣郴州市北湖區 ·蘇仙區 ·資興市 ·桂陽縣 ·宜章縣 ·永興縣 ·嘉禾縣 ·臨武縣 ·汝城縣 ·桂東縣 ·安仁縣永州市冷水灘區 ·零陵區 ·祁陽市 ·東安縣 ·雙牌縣 ·道縣 ·江永縣 ·寧遠縣 ·藍山縣 ·新田縣 ·江華瑤族自治縣懷化市鶴城區 ·洪江市 ·中方縣 ·沅陵縣 ·辰谿縣 ·漵浦縣 ·會同縣 ·麻陽苗族自治縣 ·新晃侗族自治縣 ·芷江侗族自治縣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通道侗族自治縣婁底市婁星區 ·冷水江市 ·漣源市 ·雙峰縣 ·新化縣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 ·瀘溪縣 ·鳳凰縣 ·花垣縣 ·保靖縣 ·古丈縣 ·永順縣 ·龍山縣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列表、湖南省鄉級以上行政區列表。

區劃索引:單位(代碼):省級(史)>副省級>地級>縣級:京|津|冀|晉|蒙|遼|吉|黑|滬|蘇|浙|皖|閩|贛|魯|豫|鄂|湘|粵|桂|瓊|渝|川|貴|雲|藏|陝|甘|青|寧|新|港|澳|台 閱論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共141處(截至2022年3月28日):華北15北 京1 北京市 天 津1 天津市 河 北6 承德市 保定市 石家莊市 正定縣 邯鄲市 秦皇島市 山海關區 張家口市 蔚縣 山 西6 大同市 晉中市 平遙縣 運城市 新絳縣 忻州市 代縣 晉中市 祁縣 太原市 內蒙古1呼和浩特市東北7遼 寧2 瀋陽市 遼陽市 吉 林3 吉林市 通化市 集安市 長春市 黑龍江2 哈爾濱市 齊齊哈爾市 華東51上 海1 上海市 江 蘇13 南京市 蘇州市 揚州市 鎮江市 蘇州市 常熟市 徐州市 淮安市 淮安區 無錫市 南通市 無錫市 宜興市 泰州市 常州市 揚州市 高郵市 浙 江10 杭州市 紹興市 寧波市 衢州市 台州市 臨海市 金華市 嘉興市 湖州市 溫州市 麗水市 龍泉市 安 徽7 黃山市 歙縣 黟縣 淮南市 壽縣 亳州市 安慶市 桐城市 宣城市 績溪縣 山 東10 濟寧市 曲阜市 濟南市 青島市 聊城市 濟寧市 鄒城市 淄博市 臨淄區 泰安市 煙臺市 蓬萊市 濰坊市 青州市 福 建4 泉州市 福州市 漳州市 龍巖市 長汀縣 江 西6 景德鎮市 南昌市 贛州市 贛州市 瑞金市 撫州市 九江市 中南30河 南8 洛陽市 開封市 安陽市 南陽市 商丘市 睢陽區 鄭州市 鶴壁市 濬縣 濮陽市 湖 北5 荊州市 荊州區 武漢市 襄陽市 隨州市 荊門市 鍾祥市 湖 南4 長沙市 岳陽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鳳凰縣 永州市 廣 東8 廣州市 潮州市 肇慶市 佛山市 梅州市 湛江市 雷州市 中山市 惠州市 廣 西3 桂林市 柳州市 北海市 海 南2 海口市 瓊山區 海口市 西南21四 川8 成都市 自貢市 宜賓市 南充市 閬中市 樂山市 成都市 都江堰市 瀘州市 涼山彝族自治州 會理縣 重 慶1 重慶市 貴 州2 遵義市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鎮遠縣 雲 南7 昆明市 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市 麗江市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建水縣 大理白族自治州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曲靖市 會澤縣 玉溪市 通海縣 西 藏3 拉薩市 日喀則市桑珠孜區 日喀則市江孜縣 西北17陝 西6 西安市 咸陽市 延安市 渭南市 韓城市 榆林市 漢中市 甘 肅4 武威市 張掖市 酒泉市 敦煌市 天水市 青 海1 黃南藏族自治州 同仁市 寧 夏1 銀川市 新 疆5 喀什地區 喀什市 吐魯番市 高昌區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伊寧市 特克斯縣 阿克蘇地區 庫車縣 閱論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國家級貧困縣)所有曾劃定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國家級貧困縣)者皆已「脫貧摘帽」河北省 行唐縣 靈壽縣 贊皇縣 平山縣 青龍縣 大名縣 魏縣 臨城縣 巨鹿縣 新河縣 廣宗縣 平鄉縣 威縣 阜平縣 唐縣 淶源縣 順平縣 張家口市萬全區 張家口市崇禮區 張北縣 康保縣 沽源縣 尚義縣 蔚縣 陽原縣 懷安縣 赤城縣 平泉市 灤平縣 隆化縣 豐寧縣 圍場縣 海興縣 鹽山縣 南皮縣 武邑縣 武強縣 饒陽縣 阜城縣 (涿鹿縣南山區) 山西省 婁煩縣 陽高縣 天鎮縣 廣靈縣 靈丘縣 渾源縣 平順縣 壺關縣 武鄉縣 右玉縣 左權縣 和順縣 平陸縣 五台縣 代縣 繁峙縣 寧武縣 靜樂縣 神池縣 五寨縣 岢嵐縣 河曲縣 保德縣 偏關縣 吉縣 大寧縣 隰縣 永和縣 汾西縣 興縣 臨縣 石樓縣 嵐縣 方山縣 中陽縣 內蒙古自治區 武川縣 阿魯科爾沁旗 巴林左旗 巴林右旗 林西縣 翁牛特旗 喀喇沁旗 寧城縣 敖漢旗 科爾沁左翼中旗 科爾沁左翼後旗 庫倫旗 奈曼旗 莫力達瓦旗 鄂倫春旗 卓資縣 化德縣 商都縣 興和縣 察哈爾右翼前旗 察哈爾右翼中旗 察哈爾右翼後旗 四子王旗 阿爾山市 科爾沁右翼前旗 科爾沁右翼中旗 扎賚特旗 突泉縣 蘇尼特右旗 太僕寺旗 正鑲白旗 吉林省 靖宇縣 鎮賚縣 通榆縣 大安市 龍井市 和龍市 汪清縣 安圖縣 黑龍江省 延壽縣 泰來縣 甘南縣 拜泉縣 綏濱縣 饒河縣 林甸縣 樺南縣 樺川縣 湯原縣 同江市 撫遠市 蘭西縣 海倫市 安徽省 壽縣 潛山市 太湖縣 宿松縣 岳西縣 阜陽市潁東區 臨泉縣 阜南縣 潁上縣 碭山縣 蕭縣 靈璧縣 泗縣 六安市裕安區 霍邱縣 舒城縣 金寨縣 利辛縣 石台縣 江西省 蓮花縣 修水縣 贛州市贛縣區 上猶縣 安遠縣 寧都縣 于都縣 興國縣 會昌縣 尋烏縣 吉安縣 遂川縣 萬安縣 永新縣 井岡山市 樂安縣 廣昌縣 上饒縣 橫峯縣 餘干縣 鄱陽縣 河南省 蘭考縣 欒川縣 嵩縣 汝陽縣 宜陽縣 洛寧縣 魯山縣 滑縣 封丘縣 范縣 台前縣 盧氏縣 南召縣 淅川縣 社旗縣 桐柏縣 民權縣 睢縣 寧陵縣 虞城縣 光山縣 新縣 商城縣 固始縣 淮濱縣 沈丘縣 淮陽縣 上蔡縣 平輿縣 確山縣 新蔡縣 湖北省 陽新縣 十堰市鄖陽區 鄖西縣 竹山縣 竹谿縣 房縣 丹江口市 秭歸縣 長陽縣 孝昌縣 大悟縣 紅安縣 羅田縣 英山縣 蘄春縣 麻城市 恩施市 利川市 建始縣 巴東縣 宣恩縣 咸豐縣 來鳳縣 鶴峯縣 神農架林區 湖南省 邵陽縣 隆回縣 城步縣 平江縣 桑植縣 安化縣 汝城縣 桂東縣 新田縣 江華縣 沅陵縣 通道縣 新化縣 瀘溪縣 鳳凰縣 花垣縣 保靖縣 古丈縣 永順縣 龍山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 隆安縣 馬山縣 上林縣 龍勝縣 田東縣 德保縣 凌雲縣 田林縣 西林縣 靖西市 昭平縣 富川縣 鳳山縣 東蘭縣 環江縣 巴馬縣 忻城縣 金秀縣 龍州縣 天等縣 融水縣 三江縣 那坡縣 樂業縣 隆林縣 羅城縣 都安縣 大化縣 海南省 五指山市 臨高縣 白沙縣 保亭縣 瓊中縣 重慶市 萬州區 黔江區 開州區 武隆區 城口縣 豐都縣 雲陽縣 奉節縣 巫山縣 巫溪縣 石柱縣 秀山縣 酉陽縣 彭水縣 四川省 敘永縣 古藺縣 廣元市朝天區 旺蒼縣 蒼溪縣 馬邊縣 南充市嘉陵區 南部縣 儀隴縣 閬中市 屏山縣 廣安市廣安區 宣漢縣 萬源市 通江縣 南江縣 平昌縣 小金縣 黑水縣 壤塘縣 甘孜縣 德格縣 石渠縣 色達縣 理塘縣 木里縣 鹽源縣 甘洛縣 雷波縣 普格縣 布拖縣 金陽縣 昭覺縣 喜德縣 越西縣 美姑縣 貴州省 六盤水市六枝特區 水城縣 盤州市 正安縣 道真縣 務川縣 習水縣 赤水市 普定縣 鎮寧縣 關嶺縣 大方縣 織金縣 江口縣 石阡縣 思南縣 印江縣 德江縣 松桃縣 興仁市 普安縣 貞豐縣 冊亨縣 安龍縣 黃平縣 施秉縣 三穗縣 岑鞏縣 天柱縣 錦屏縣 劍河縣 台江縣 黎平縣 雷山縣 麻江縣 丹寨縣 荔波縣 獨山縣 平塘縣 羅甸縣 長順縣 三都縣 紫雲縣 納雍縣 威寧縣 赫章縣 沿河縣 晴隆縣 望謨縣 榕江縣 從江縣 雲南省 昆明市東川區 祿勸縣 尋甸縣 富源縣 施甸縣 龍陵縣 昌寧縣 昭通市昭陽區 魯甸縣 巧家縣 鹽津縣 大關縣 永善縣 綏江縣 彝良縣 威信縣 永勝縣 寧洱縣 墨江縣 景東縣 鎮沅縣 江城縣 孟連縣 西盟縣 臨滄市臨翔區 鳳慶縣 雲縣 永德縣 鎮康縣 雙江縣 滄源縣 雙柏縣 南華縣 姚安縣 大姚縣 永仁縣 武定縣 瀘西縣 元陽縣 紅河縣 金平縣 綠春縣 文山市 硯山縣 西疇縣 麻栗坡縣 馬關縣 丘北縣 富寧縣 勐臘縣 漾濞縣 彌渡縣 南澗縣 巍山縣 永平縣 雲龍縣 洱源縣 劍川縣 鶴慶縣 梁河縣 貢山縣 香格里拉市 德欽縣 維西縣 會澤縣 鎮雄縣 寧蒗縣 瀾滄縣 屏邊縣 廣南縣 瀘水市 福貢縣 蘭坪縣 陝西省 銅川市印台區 銅川市耀州區 宜君縣 隴縣 麟遊縣 太白縣 永壽縣 長武縣 旬邑縣 淳化縣 合陽縣 澄城縣 蒲城縣 白水縣 富平縣 延長縣 延川縣 宜川縣 洋縣 西鄉縣 勉縣 寧強縣 略陽縣 鎮巴縣 留壩縣 佛坪縣 榆林市橫山區 定邊縣 綏德縣 米脂縣 佳縣 吳堡縣 清澗縣 子洲縣 安康市漢濱區 漢陰縣 石泉縣 寧陝縣 紫陽縣 嵐皋縣 鎮坪縣 旬陽縣 白河縣 商洛市商州區 洛南縣 丹鳳縣 商南縣 山陽縣 鎮安縣 柞水縣 甘肅省 榆中縣 會寧縣 天水市麥積區 清水縣 秦安縣 甘谷縣 武山縣 張家川縣 古浪縣 天祝縣 莊浪縣 靜寧縣 環縣 華池縣 合水縣 寧縣 鎮原縣 定西市安定區 隴西縣 渭源縣 臨洮縣 漳縣 隴南市武都區 文縣 康縣 兩當縣 康樂縣 永靖縣 廣河縣 和政縣 積石山縣 合作市 臨潭縣 卓尼縣 舟曲縣 夏河縣 鎮原縣 通渭縣 岷縣 宕昌縣 西和縣 禮縣 臨夏縣 東鄉族自治縣 青海省 大通縣 湟中縣 海東市樂都區 海東市平安區 民和縣 化隆縣 循化縣 澤庫縣 甘德縣 達日縣 瑪多縣 雜多縣 治多縣 囊謙縣 曲麻萊縣 寧夏回族自治區 鹽池縣 同心縣 固原市原州區 隆德縣 涇源縣 彭陽縣 海原縣 西吉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巴里坤縣 烏什縣 柯坪縣 阿圖什市 阿合奇縣 烏恰縣 疏附縣 疏勒縣 岳普湖縣 塔什庫爾干縣 和田縣 民豐縣 察布查爾縣 尼勒克縣 託里縣 青河縣 吉木乃縣 阿克陶縣 英吉沙縣 莎車縣 葉城縣 伽師縣 墨玉縣 皮山縣 洛浦縣 策勒縣 于田縣 西藏自治區(全境)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凤凰县&oldid=67009040" 分類:​原國家級貧困縣鳳凰縣湘西縣市湖南省縣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苗族聚居地隱藏分類:​含有非數字formatnum參數的頁面自2015年8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含有電話號碼的條目 導覽菜單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討論貢獻建立賬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澳門繁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最近修改隨機頁面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載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維基導遊 其他語言 CebuanoDeutschEnglishEspañolفارسیFrançais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မြန်မာဘာသာNederlandsNorskbokmålРусскийSvenskaไทยTiếngViệt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