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流手汗可能是脊椎側彎引起的!中醫用三味藥改善多汗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多汗症是指全身或局部皮膚出汗過多,以手腳最為常見,即使沒有勞動或運動,待在冷氣室也冒汗,程度嚴重者會影響工作、社交,對心理與生理造成負擔, ... Skiptocontent 夏天本來汗水就像關不住的水龍頭,只是有些人是連掌心也濕漉漉,寫字時寫到紙失掉,每每遇到要握手的情況就覺得尷尬。

從中醫觀點看,這樣多汗症為「陰虛陽亢」,從補氣生津、鎮靜安神著手,是可以慢慢調理可改善。

脊椎側彎影響到「交感神經」!交感神經興奮引起手汗症 多汗症是指全身或局部皮膚出汗過多,以手腳最為常見,即使沒有勞動或運動,待在冷氣室也冒汗,程度嚴重者會影響工作、社交,對心理與生理造成負擔,氣溫動輒飆至37℃以上的夏天,對多汗症的人更是煎熬。

臺市聯合醫院中醫內科主任蔡文興指出:「多汗症是自律神經失調,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而引起汗腺分泌過多。

通常發生在容易緊張焦慮、要求完美的人身上,較常被忽略的是脊椎側彎問題,也會影響到交感神經幹的穩定度,從而造成交感神經興奮引起手汗症。

」 汗多外也常覺得疲憊!三味藥:黨參、麥門冬、五味子助改善 中醫統稱體內所有水分為「津液」,當陰陽失衡時,就可能產生多汗症。

蔡文興指出,所謂『汗為心之液」、「心主神明」,情緒緊張會引起手心冒汗。

另外,自汗多屬於氣虛,夜間盜汗則為陰虛陽亢。

也因為汗流得多、中氣不足,常常覺得疲累,甚至懶得說話。

當氣不足時就難以收澀,容易流汗,中醫處理汗流過多會建議飲用「生脈飲」,成份單純只有三味藥:黨參、麥門冬、五味子。

「黨參可補氣生津,麥門冬滋陰潤燥、五味子味酸收心氣,三者都是平價中藥,方便自行熬煮。

針對手汗嚴重的人,與多汗相比,更容易緊張焦慮,可在生脈飲添加黃耆補氣,再加上龍骨、牡蠣,以鎮靜安神。

」蔡文興說到。

中醫師教「加味生脈飲」怎麼煮? 藥材:黨參與麥門冬各3錢、五味子1錢、黃耆1兩、龍骨與牡蠣各6錢。

作法:取一鍋盛2000cc的水,置入藥材包,大火煮沸,關小火再煮20分鐘即可。

放涼後裝進容器,放冰箱保存,每天早晚取一杯約150cc,餐後退冰飲用,益氣生津。

針對自律神經衍生的各種問題,中醫也可透過針灸治療。

蔡文興指出:「較常使用的經絡為背部的膀胱經,但民眾較難自行按摩背部,可改按摩手部的神門、內關,以及頭頂的百會,藉由疏通心經、心包經來舒心安神,以收斂汗液。

」 除了茶飲、按摩,平日應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飲食均衡,少吃冰涼、生冷、重口味的食物;不喝酒、咖啡及濃茶,避免刺激交感神經。

作息也要正常,盡量不熬夜,會讓身體過熱。

蔡文興也分享自己年輕時也有手汗的困擾,接觸中藥後慢慢調理,加上對人生愈來愈豁達,已不會動不動就流汗。

他提醒多汗症要學習放鬆,不妨嘗試「靜坐」,每天約20分鐘,從頭部開始放鬆,依序往下到雙腳,有助調節自律神經。

另外,瑜伽、慢跑、騎單車、氣功,也是很好的放鬆方式。

【蔡文興醫師小檔案】 現職:臺市聯合醫院中醫內科主任 專長:一般內科、兒科、一般疼痛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體味變濃可能是身體太疲累!日本教授3招改善異味體質 汗皰疹不是流汗害的!一次看哪些有含鎳、鈷、鉻食物可能刺激皮膚發炎 汗水總是有一股臭味?流汗流出這3種狀況表示身體出問題了! Heho熱門文章 1.整理包/新冠肺炎症狀已改變!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Omicron變異株更像感冒2022-04-012.COVID-19/收到細胞簡訊怎麼辦?與確診者足跡重疊後該快篩嗎?2022-04-063.整理包/今本土飆增551例!新北確診數最多,各縣市足跡一次看2022-04-124.整理包/快篩試劑買哪個廠牌?陽性怎麼辦?什麼時候該用快篩?2022-04-105.COVID-19/東部花蓮疫情也燒不停!全台最新足跡一次看2022-04-11 影音健康 【OL悄悄話】第三劑疫苗一定要打嗎?打哪個廠牌好?未來還要打第四劑嗎?2022-01-25【Heho微動畫】臉部痘痘位置代表什麼?對應的器官一次看懂!2021-01-2227歲被宣告肺腺癌第四期!選對基因篩檢、治療策略兩個月腫瘤就消失2022-02-07 更多影音 熱門關鍵字 標籤不節食減肥 乳酸菌 伸展操 優格 免疫力 可可 味噌 咖啡 咖啡因 基礎代謝 奇異果 家庭主婦 循環 心血管 懶人瘦身 打掃 抗發炎 按摩 掰掰袖 核心運動 淋巴 深蹲 清洗 清潔 清潔劑 減肥 減重 瘦小腹 瘦腿 瘦身 瘦身操 發酵食品 納豆 肌肉鍛鍊 肝病 肝硬化 肥胖 膳食纖維 膽固醇 運動 醋 降血壓 非酒精性脂肪肝 食慾 黑巧克力 關注Heho 每日提供您最專業正確的健康知識  親子站▸人體地圖 人體地圖 腦神經 心血管 骨骼、關節 腸胃 腎臟、泌尿系統 症狀查詢 常見症狀 新冠症狀 過敏 咳嗽 頭痛 便祕 健康百科 科研新知 用藥安全 營養衛教 中醫養生 運動健身 心理健康 育兒親子 罕見疾病 醫學故事 傳染疾病 請問專家 醫生說 中醫師說 牙醫說 藥師說 護理師說 營養師說 治療師說 科學家說 專家側寫 輔大專家說 醫學專區 新冠肺炎專區 新冠疫苗指南 新冠肺炎專區 防疫生活對策 圖解疫情 百年大疫專題 糖尿病專區 糖尿病專區 糖友必知 預防保養 專家科研 飲食與運動 更多醫學專區 視力保健診療室 心血管專區 上班族營養補充指南 睡眠專區 小手術大困擾 流感疫苗專區 美豬開放爭議 未來醫學專區 急診室直擊 圖解健康 圖解健康 居家保養 健康知識 穴道運動 食物營養 漫話健康 漫話科普 圖解疫情 癌症百科 治療癌症 認識癌症 協助資源 康復調理 抗癌新知 預防癌症 抗癌故事 影音健康 健康生活 醫療新知 吃出營養 運動教室 健康管理 健康小幫手 營養查詢 健康檢查 自我檢測 討論版 健康特刊 親子 Heho親子 健康成長 親子生活 孕前到產後 教育學習 COVID-19疫苗專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