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畸零地使用自治條例- 法規內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第四條本自治條例所稱面積狹小基地,係指建築基地深度與寬度任一項 未達下列規定者: ... 二、最小寬度:指最小深度範圍內基地二側境界線間與道路境界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現在位置: 法規內容  友善列印 法規內容 法規名稱: 臺中市畸零地使用自治條例 公發布日: 民國100年08月09日 發文字號: 府授法規字第1000152339號令 法規體系: 臺中市法規/都市發展類 圖表附件: 臺中市畸零地使用自治條例.doc 法規功能按鈕區 法規內容 條文檢索 條號查詢 法規沿革 第一條 本自治條例依建築法(以下簡稱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制定之。

第二條 臺中市(以下簡稱本市)畸零地之使用管理,依本自治條例之規       定。

       前項所稱畸零地,指本法第三條規定地區內面積狹小或地界曲折       之基地。

第三條 本自治條例之主管機關為臺中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都市發展       局(以下簡稱本局)。

第四條 本自治條例所稱面積狹小基地,係指建築基地深度與寬度任一項        未達下列規定者:        一、一般建築用地:     二、側面應留設騎樓或無遮簷人行道之基地:        前項其他使用分區不包括農業區、保護區、行水區或其他特定目        的事業之專用區。

但依獎勵投資條例及促進產業升級條例開發之        工業住宅社區按前項第一款之甲、乙種建築用地及住宅區之規定        辦理。

圖表附件:附件1.docx附件2.docx 第五條 本自治條例所稱正面路寬、最小寬度及最小深度,其定義如下:       一、正面路寬:指基地面前道路之寬度。

       二、最小寬度:指最小深度範圍內基地二側境界線間與道路境界       線平行距離之最小值。

但道路境界線為曲線者,以該曲線與基地       兩側境界線交點之連線視為道路境界線。

       三、最小深度:指臨接之道路境界線至該基地後側境界線垂直距       離之最小值。

       建築基地如屬角地應截角時,其寬度及深度係指截角前之寬度及       深度。

第六條 建築基地臨接二條以上道路,起造人得選擇任一道路為面前道路       。

       建築基地位於道路末端,其寬度與深度及方位由起造人選定之。

       前二項情形分別以任一道路為面前道路或以任一方位量距,其寬       度及深度達到本自治條例所定最小寬度及深度之標準以上者,即       不必與相鄰土地合併使用。

       道路境界線以外另定建築線之建築基地,其寬度及深度應自建築       線起算。

       臨接綠帶退縮建築之基地,其寬度應自退縮線起算,深度應自綠       帶境界線起算。

       公有基地鄰接二條道路以上者,其政府辦理公共建設協議價購之       土地,未依原使用目的使用者,該土地原所有權人為整體規劃及       都市景觀,應以較寬之道路為面前道路。

第七條 依第四條規定之基地寬度,每增加十公分,其深度得減少二十公       分,減少後之深度不得小於八公尺。

       應留設前、後院地區,其基地深度減前、後院深度之差不得小於       六公尺。

       應留設側院地區,其基地寬度減側院寬度之差不得小於四公尺。

       應留設騎樓或無遮簷人行道地區及臨接綠帶應退縮建築之土地,       其基地深度減騎樓、無遮簷人行道或退縮地深度之差不得小於八       公尺。

第八條 本自治條例所稱地界曲折基地,指下列情形之一:       一、基地界線曲折不齊成為畸形,而該曲折部分無法配置建築物           者。

       二、基地界線與建築線斜交之角度不滿六十度或超過一百二十度           者。

       符合第四條最小寬度、深度規定者,不受前項之限制。

第九條 面積狹小之基地非經補足所缺寬度、深度,地界曲折之基地非經        整理,均不得建築。

但該基地周圍情形確實無法補足或整理,並        合於下列情形之一,可供建築使用不在此限:        一、鄰接地為道路、水溝、軍事設施或公共設施用地者。

       二、鄰接土地已申請建築、已完成建築或已編定門牌之違章建築       無法合併建築使用者。

       三、因地形上之障礙無法合併使用者。

       前項第二款所稱已完成建築不包括車棚、花棚、圍牆及其他類似        構造之簡易工作物。

第十條 實施區域計畫地區非都市土地,在編定使用前或實施都市計畫地        區在中華民國七十五年二月二十二日前業經地政機關辦理分割完        竣,或因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之劃定逕為分割完竣,面積狹小        之基地符合於下列規定之最小寬度、深度者,准予建築:     前項建築基地騎樓或無遮簷人行道部分應計入最小深度。

但不列        入最小寬度。

       應留設側院地區,其基地寬度減側院寬度之差,不得小於三公尺        。

       臨接綠帶應退縮建築之基地,基地深度減退縮地深度之差,不得        小於五公尺。

圖表附件:附件3.docx 第十一條 實施區域計畫地區非都市土地編定為丁種建築用地及實施都市         計畫地區劃定為工業區之土地,在中華民國七十五年十一月二         日前,業經地政機關辦理分割完竣之建築基地,符合下列規定         之最小寬度、深度者,准予建築,不受第四條規定之限制:圖表附件:附件4.docx 第十二條 畸零地所有權人與鄰地所有權人依本法第四十五條申請調處時          ,應填具申請書並檢附下列書件正本一份、副本十份,向本局          申請調處:          一、合併使用土地之土地登記謄本、地籍圖謄本及地價謄本。

         二、相關土地地盤圖,註明需合併使用土地最小面積之寬度及        深度。

         三、相關土地所有權人、承租人及他項權利人之姓名、住址。

         四、公告現值及市價概估。

         五、本市區公所調解不成立或其他無法達成協議之證明文件。

         六、現況照片、大小紙張為全開之相關土地盤圖乙份。

第十三條 本府受理調處畸零地合併時,應於收到申請書之日起一個月內          ,通知有關土地所有權人、承租人及他項權利人進行調處,調          處之程序如下:          一、審查合併土地之位置、形狀及申請人所規劃合併土地最小        面積、寬度及深度,必要時並酌予調整。

         二、查估合併土地附近之買賣市價,徵詢參與調處人之意見,        並由各土地所有權人協商合併建築或公開議價,互為買賣         或合併建築。

         三、調處時,雙方意見不一致或一方缺席經再次通知不到者,        視為調處一次不成立。

第十四條 本府為審議畸零地爭議申請調處案件及研訂臺中市畸零地使用         自治法規,應設畸零地調處委員會,其組織由本府另定之。

         前二條有關畸零地調處及徵收作業之規定,由本府另定之。

第十五條 申請承購公有畸零地,應檢附本局核發之公有畸零地合併使用          證明書。

         私有畸零地非與相鄰公有土地部分合併,無法建築使用,且具          有下列情形之ㄧ者,得經本局許可後,申請核發私有畸零地合          併公有土地使用證明書:          一、因都市計畫逕為分割。

         二、中華民國七十五年二月二十二日前經地政機關辦理分割完        竣。

         前項公有土地分割後所餘土地成為畸零地時,公產管理機關得          要求全部合併使用。

土地所有權人與公產管理機關協議不成時          ,得向本府畸零地調處委員會申請調處。

         第一項及第二項證明書之核發基準,由本府另定之。

第十六條 本自治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