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攝影書,需要幾張照片? - VERSE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獨立出版風行的年代,攝影書(Photobook)成為將自身推向大眾的重要媒介之 ... 全面性的介紹攝影書的歷史發展與重要書單,也是值得收藏的「攝影書」。

一本攝影書,需要幾張照片? 獨立出版風行的年代中,攝影書是許多創作者迎向大眾的重要媒介。

我們正處於獨立出版風行的年代,攝影書(Photobook)成為將自身推向大眾的重要媒介之一,在面對攝影書這個藝術形式時,我們該如何欣賞?而一本書裡,放進幾張照片,才能稱之為攝影書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梳理「攝影書」的相關形式: 攝影書(Photobook):廣義上指稱「以照片為主要內容」的書籍,作者以「書」作為整體概念,進行影像排序、選紙、字體等等的決策;整本書具有「編輯意識」並期望帶給讀者「閱讀的思考性」。

攝影作品集(Photoportfolio):書的角色為「乘載照片的容器」,內容為表現創作者的風格或一段時間的作品紀錄。

藝術家書籍/藝術家創作書(Artists’Book):一本成為藝術品的書,內容不一定會是照片,若只有一張照片也成立。

在藝術家書籍中,影像可以僅僅只是素材,不具絕對的主導性,讀者必須將整本書作為完整且獨立的創作觀看。

以下介紹三本座落在不同象限的攝影書作為範例,也許看完之後,大家對於攝影書的定義會有全新的見解。

史上第一本有照片的書:《英國藻類:藍曬法印象》 1839年攝影術發明後不久,便出現了世界上第一本攝影書,由安娜.阿特金斯(AnnaAtkins)手工製作的《英國藻類:藍曬法印象》(PhotographsofBritishAlgae:CyanotypeImpressions,1843-1853)。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0156718625547351&id=21557622350 阿特金斯(1799–1871)生於一個科學蓬勃發展的時代,《英國藻類》使用早期古典顯影技法之一的藍曬法(Cyanotype),將海藻分門別類的單張印製,接著將兩百多張照片手工縫製成冊。

《英國藻類》不僅是史上第一本以照片為主的出版物,更是攝影術第一次為科學所用的實例,目前為紐約公共圖書館(NYPL)的藏品之一。

《英國藻類》在攝影史中被稱為第一本攝影書(Photobook),但若以現今的角度嚴格分類,會比較偏向圖鑑式的攝影作品集(Photoportfolio)。

照片排序產生敘事:《美國人》 美國知名攝影師羅伯・法蘭克(RobertFrank;1924–2019)於1958年出版的《美國人》(TheAmericans),撼動了當時人們對攝影書一直以來存在的可能性。

1955年,法蘭克獲得古根漢基金會的獎助經費,橫跨美國進行兩年的拍攝,最終從2萬8千張黑白底片中,收錄了83張作品於《美國人》。

這本攝影書並沒有依照日期排序,或如《英國藻類》分門別類,法蘭克透過照片前後排序產生的語意,將整本書作為一個「訊息」的載體,讓讀者在逐頁翻閱的過程中,體驗到情緒與節奏。

大量照片經過「編輯」後形成一個訊息,以攝影書做為他的傳聲筒。

這項突破讓《美國人》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著作之一。

當成為藝術作品:《通訊錄》 法國藝術家蘇菲.卡爾(SophieCalle;1953–)擁有豐富的藝術家書籍,每一本都是一場波濤洶湧的感官冒險。

1983年,卡爾偶然在地上撿到一本通訊錄,一般人會找尋主人的聯繫方式並歸還,但她不是一般人,她陸續造訪地址簿裡的聯絡人,詢問他們和「通訊錄主人」的關聯,並把偵探式的訪查文章連載於法國《解放報》(Libération)長達一個月。

《TheAddressBook》的創作與出版起源於作者卡爾偶然在地上撿到的一本通訊錄。

最後,通訊錄主人發現了這件事!他對卡爾表示抗議,覺得侵犯個人隱私,最後雙方同意在主人過世前都不得發表這項創作。

直到2012年才以英文《TheAddressBook》正式出版。

讀者翻開的是被揭露的隱私、陌生人的故事、創作的爭議性,還有我們對於秘密的渴望,這些元素收納於連外貌觸感都完整復刻的地址簿──《通訊錄》。

整體佈局的完整度使《通訊錄》成為一件藝術家創作書。

給新人的學習筆記 如果照片是攝影師說故事的語言,那一本攝影書便是「作者想法的載體」,這當中至關重要的,不是這個載體內需要幾張照片,而是作者想如何傳遞訊息。

我相信,一定也有適合僅一張照片的攝影書吧! 若想深入理解攝影書的歷史發展,筆者推薦《ThePhotobook:AHistory》Volume1、2、3,這三本全面性的介紹攝影書的歷史發展與重要書單,也是值得收藏的「攝影書」。

若你想更即時的獲得藝術家書籍的資訊,由台灣藝術家蔡胤勤主持的PAPERMATTER|Artists'booksAtelier粉絲專頁,定時分享相關活動與學習資訊,推薦給各位。

作者|韓筠青 文學出身的影像創作者,ONFOTOSTUDIO新型態攝影私塾共同創辦人,以教學、寫作、 翻譯等工作生活於台北。

missannahan.net  |延伸閱讀| 《台女:最邊緣的台北女子圖鑑》以交陪深入攝影真實展演 《攝影泡沫紅茶》:攝影其實「不那麼藝術」?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攝影.文化.觀念 日期2022/02/03 文字/韓筠青 攝影/老許 編輯/蘇曉凡 核稿/梁雯晶 加入書籤 分享文章 複製連結 列印 相關文章 RelatedArticles 地方.文化.觀念 台灣海鮮選擇指南與洄遊吧:從海鮮文化到海洋文化,「好好吃魚」推廣永續 潛藏在海面下的生態環境,除了餐桌上的飲食和偶爾見報的新聞,平時不易以肉眼觀察它的變化,比起陸域,也更加難以推動永續行動。

台灣作為海島國家,過去受限於傳統大陸思維教育框架,民眾缺乏對海洋的關注和了解。

有一群熱愛海洋的人們,從海鮮飲食著手,透過編纂《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和食魚教育,積累民眾對於海洋的知識和情感,推動海洋生態永續發展。

觀念.電影 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神人之家》:叩問信仰,解答卻是家人 一通母親要求拍攝遺照的電話,讓導演盧盈良順手扛起了攝影機,回到離別已久的嘉義民雄,以真摯的情感、純熟的手法梳理自我、家人、土地及神明間的拉扯,成了贏得2022年台北電影獎四項大獎的紀錄片《神人之家》。

拍攝的起心動念是對信仰的質疑,最後卻成為消弭家人怨懟的家庭錄像,盧導說:「當時能夠拍下來真好!」 文化.新聞.最新消息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監獄古蹟的老磚老樹,為共榮互助再重生 百年歷史的「原臺北刑務所官舍」歷時三年多修復,打造成「榕錦時光生活園區」,於即日起進入試營運、9月7日正式開幕。

引進了養生體驗、餐飲文化及親子友善等15個多元品牌服務,並規劃社區健康照護站,期待成為一處適合全年齡民眾共同體驗的生活園區。

地方.文化 曹家洋樓:修復地方歷史紋理,打造永續美好家園 過去,老屋在一般人眼中是廢墟的代名詞,十多年前,全台吹起老屋再生⾵潮,開始將老屋視為地方重要文化資產。

其中,位於桃園⻱山的曹家洋樓正是一例,藉由修復老屋的契機,不僅催生「桃園回⻱山陣線」團體,吸引⻘年投⼊地方事務,也讓這股能量成為⻱山地方創生的重要起點。

地方.文化.設計 集集集度放空學校——大人的生活太緊繃,我們都需要練習放空 在大人的世界裡,「放空」似乎是一種偷懶的罪惡,何曾想過這樣的行為也能成為一種課程與練習?近期華康字型推出「集集集度放空學校」,這場在地活動串連了集集線鐵道周邊36處據點與店家,邀請大家在這座百年鐵道古鎮裡,探索慢活、悠閒(和一點耍廢)的樂趣。

觀念.飲食 BarMood:在地食材入酒,打造以永續為概念的酒吧 飲酒也能永續?近年來各行各業吹起永續風潮,酒吧也開始倡議「永續酒吧」,面對看似遙遠的永續議題,獲得2022年「亞洲50大酒吧—最佳永續經營酒吧」獎項的BarMoodTaipei吧沐經營者吳盈憲(NickWu)說:「永續其實離我們並不遠,它所涉及的面向含括生活周遭中各種細節,只是過去的我們不曾意識到。

」 觀念.飲食 Mume與永續食材指南:好好吃一頓飯,用食物選擇想要的未來 好好吃一頓飯,就能實踐永續。

曾獲米其林一星的MUME,是台灣今年唯一一家獲得「亞洲50最佳餐廳永續餐廳獎」的餐廳。

此外,永續飲食推廣協會也於6月推出全台第一份「永續食材指南」,呈現台灣永續飲食在各地串連、開枝散葉的多元樣貌。

文化.新聞.最新消息 卡地亞x澳洲原住民藝術家:畫一座被擄掠的家鄉之島 法國巴黎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宣布自2022年7月3日至11月6日,舉辦澳洲原住民藝術家MirdidingkingathiJuwarndaSallyGabori的首場海外大型個人回顧展。

SallyGabori為過去20年來公認最偉大的澳洲當代藝術家之一,她以獨特畫風揮灑鮮明色彩印記,獨立於任何藝術流派,甚至在當代原住民繪畫中亦無例可循。

文化.觀念.電影 桃園電影節「魔幻時刻」:從未來看當下,探索電影與真實的界線 即將於8月19日登場的「2022桃園電影節」以「魔幻時刻」為題,探討電影與觀眾間的關係:「未來當下」單元匯集了聚焦未來與近未來的科幻作品,叩問我們對未來的想像及擔憂;「魔幻電影院」單元則模糊了電影幕前幕後與觀眾之間的界線。

建築.文化.設計 一堂以積木為主題的歷史課,如何改變一間教室? 走進萬芳高中的「美感積地」教室,由歷史老師黃小萍和3+2DesignStudio攜手合作,讓這間以積木為教材和空間設計理念的教學空間,提供學生沈浸於有別於過往的學習情境中。

這個改造是教育部指導、台灣設計研究院主辦的的「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之一,目的是為了協助台灣各級學校與專業設計團隊合作,進行校園環境美感改造。

閱讀設定 0 夜間模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