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熱帶地区 雨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在南美洲的热带雨林 雨林是雨量甚多的生物區系。

雨林依位置的不同分热带雨林和溫帶雨林。

雨林大多数靠近赤道,在赤道经过的非洲、亚洲和南美洲都有大片的雨林。

湿润的气候保证了树和植物的快速生产。

同时,树和植物也为雨林中的成千上万种生物提供了食物和庇护所。

雨林曾經覆蓋了14%地球土地表面,但現在只剩下6-8%土地表面,即整體表面的2%。

虽然雨林只覆盖地球的6%的土地,但却有一半以上的动物和植物的品种在雨林中出现。

雨林有時被稱為「世界最大藥廠」,因為大量自然藥物或藥物的原材料都在雨林中找到。

全球所用的藥物中,幾乎一半來自雨林。

科學家相信更多疾病的解藥將來可以在雨林中找到。

雨林地区往往有大河流过,如南美洲的亚马逊河。

许多雨林在一年中有几个月会暴发洪水。

目录 1熱帶地区 2温带地区 3分层 3.1露生層 3.2树冠层 3.3灌木层 3.4地面层 4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5人类利用 5.1森林开伐 6参考资料 7外部連結 熱帶地区[编辑] 主条目:热带雨林 熱帶雨林的分布 热带雨林的特征可以用两个词概括:温暖、潮湿。

全年月度平均气温超过18°C(64°F)。

[1]全年平均降水量不少于1,680 mm(66英寸),并可能超过10,000 mm(390英寸),尽管通常情况下一般是在1,750 mm(69英寸)到2,000 mm(79英寸)之间。

[2] 全世界大多数雨林都位于季风槽地带,又被称作熱帶輻合帶。

[3]热带雨林目前分布在东南亚(从缅甸到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及澳大利亚东北部)、斯里兰卡、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喀麦隆到刚果)、南美(如亚马逊雨林)、中美以及太平洋三大島群。

热带雨林曾被称作“地球之肺”,但是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雨林通过光合作用对于大气中氧气的净增加量并不多。

[4][5] 温带地区[编辑] 主条目:温带雨林 温带雨林的分布。

尽管温带森林覆盖了全球很大一部分区域,但温带雨林只见于全球极少数区域。

温带雨林是指在温带地区生长的雨林,它们分布于北美(太平洋西北地区、英属哥伦比亚海岸(英语:BritishColumbiaCoast)以及乔治王子城以东的内陆雨林)、欧洲(不列颠群岛部分地区,例如爱尔兰、苏格兰海岸地区,挪威南部,巴尔干半岛亚得里亚海岸区域,西班牙西北部以及黑海东部海岸,包括格鲁吉亚、土耳其)、东亚(中国华南地区、日本韩国大部、台湾、库页岛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南美(智利南部)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分层[编辑] 一个热带雨林系统通常分成四个主要层次,每层都有适应该区域的不同的植物和动物,这四层是:露生層、树冠层、灌木层和地面层。

露生層[编辑] 露生層包括一部分非常高大的树,它们高过通常的林冠,达到45-55米,有些种类有时可以长到70-80米高。

[6][7]它们需要能够忍耐高温和强风。

鹰、蝴蝶、蝙蝠以及部分种类的猴子在该层栖息。

马来西亚森林研究院的林冠,呈現明顯的樹冠羞避現象 树冠层[编辑] 主条目:林冠 树冠层是绝大部分较大树种所在的层,通常高度为30米(98英尺)到45米(148英尺)。

在由相邻的树冠树叶相连而成的林冠中,物种多样性最高。

据部分估计,50%的树种在这一层中,这样可能地球上一般的生命都能在这层找到。

附生植物连接樹幹和樹枝,从雨水和寄主植物上的沉积物中获得水和矿物质。

树冠层的动物种类同露生層类似,但是有更多多样性。

四分之一的昆虫被认为生长在雨林林冠中。

灌木层[编辑] 灌木层位于树冠层和地面层之间。

灌木是很多鸟类、蛇类、蜥蜴以及捕食者例如美洲豹、蚺、豹的栖息地。

在该层的叶子会长的更大。

只有5%的阳光能穿过林冠照射到灌木层。

地面层[编辑] 在澳大利亚蓝山的雨林 地面层是最底层,只能得到2%的阳光。

只有适应了低光环境的植物才可以在该层生存。

除了河岸、沼泽和空地有较密的下层林丛外,大部分地方因为少有阳光照射而植被较少。

对全球环境的影响[编辑] 天然雨林释放并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从全球角度来看,长期的效应大致是平衡的,因此未受外界影响的雨林对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很小的净影响,[8]但是它们可能会有其他对气候的影响(比如通过对水蒸汽的循环而对云层形成产生影响)。

但是目前已经没有雨林可以被认为是不受外来影响的。

[9]人类的大规模采伐是导致雨林开始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的罪魁祸首,[10]当然还有其他人为或自然原因导致树木死亡,比如火灾和旱灾。

[11]一些考虑植被交互影响的环境模型预测,在2050年由于旱灾、树林死亡以及因此释放的更多的二氧化碳,亚马逊雨林会遭受重大损失。

[12] 人类利用[编辑] 更多信息:人类利用热带雨林 从飞机上航拍亚马逊雨林。

热带雨林提供木材和动物产品。

雨林还可以作为旅游目的地和生态系统服务创造价值。

许多食物最初来自于热带雨林,而且至今仍主要在原先是雨林的种植园中生长。

[13]另外,草本植物药物常用来治疗感冒、真菌感染、烧伤、胃肠道问题、疼痛、呼吸问题以及伤口处理。

[14] 森林开伐[编辑] 主条目:森林开伐 在墨西哥南部,为了发展农业丛林被烧毁。

整个20世纪,热带、温带雨林都是大量采伐和农业开荒的对象,全世界雨林覆盖区域面积在不断萎缩。

[15]生物学家预计,由于雨林破坏失去栖息地,大量物种都面临灭绝的命运(每年大概超过5万种,按照这样的速度,在50年内大概四分之一的地球物种都会消失)。

[16] 雨林萎缩的另一大诱因是城市区域的扩张。

[17] 森林在以很快的速度消亡。

[18][19][20]西非有接近九成的雨林已经被破坏。

[21]在人类到达马达加斯加的2千年来,该地已经损失了最初雨林面积的三分之二。

[22]依照现有的速度,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会在10年内被砍伐殆尽,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雨林也会在13-16年内消失。

[23] 参考资料[编辑] ^SusanWoodward.TropicalbroadleafEvergreenForest:Therainforest.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02-25.Retrievedon2008-03-14. ^Newman,Arnold.TheTropicalRainforest :AWorldSurveyofOurMostValuableEndangeredHabitat :WithaBlueprintforItsSurvival.NewYork:Checkmark,2002.Print. ^Hobgood(2008).GlobalPatternofSurfacePressureandWind.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9-03-18.OhioStateUniversity.Retrievedon2009-03-08. ^Broeker,WallaceS.(2006)."Breathingeasy:Ettu,O2."ColumbiaUniversityColumbia.edu ^Moran,E.F.,"DeforestationandLandUseintheBrazilianAmazon,"HumanEcology,Vol21,No.1,1993" ^Bourgeron,PatrickS.SpatialAspectsofVegetationStructure.FrankB.Golley(编).TropicalRainForestEcosystems.StructureandFunction.EcosystemsoftheWorld14A.ElsevierScientific.1983:29–47.ISBN 0-444-41986-1.  ^Sabah.EasternNativeTreeSociety.[2007-11-14].(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28).  ^Grida.no(PDF).[2012-08-26].  ^Lewis,S.L.,Phillips,O.L.,Baker,T.R.,Lloyd,J.etal.2004“Concertedchangesintropicalforeststructureanddynamics:evidencefrom50SouthAmericanlong-termplots”Phil.Trans.R.Soc.Lond.359 ^Malhi,YandGrace,J.2000"Tropicalforestsandatmosphericcarbondioxide”,Tree15 ^Droughtmayturnforestsintocarbonproducers.TheAge(Melbourne).2004-03-06.  ^P.M.Cox,R.A.Betts,M.Collins,P.P.Harris,C.Huntingford,C.D.Jones.Amazonianforestdiebackunderclimate-carboncycleprojectionsforthe21stcentury.TheoreticalandAppliedClimatology.2004-06-01,78(1-3):137–156[2018-04-02].ISSN 0177-798X.doi:10.1007/s00704-004-0049-4(英语).  ^Myers,N.(1985).Theprimarysource.W.W.Norton&Company,NewYork,pp.189-193. ^FinalPaper:TheMedicinalValueoftheRainforestMay15,2003.AmandaHaidetMay2003.Jrscience.wcp.muohio.edu.[2012-08-26].  ^Entirerainforestssettodisappearinnextdecade,TheIndependent ^TalksSeektoPreventHugeLossofSpecies,NewYorkTimes ^LittoralRainforest-Whyisitthreatened?.Pittwater.nsw.gov.au.2012-08-09[2012-08-26].  ^ThomasMarent:Outofthewoods,TheIndependent ^Brazil:AmazonForestDestructionRateHasTriple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FoxNews.com,September29,2008 ^PapuaNewGuinea'srainforestsdisappearingfasterthanthought.News.mongabay.com.[2012-08-26].(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08).  ^Rainforests&Agriculture.Csupomona.edu.[2012-08-26].(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30).  ^Science:SatellitemonitorsMadagascar'sshrinkingrainforest,19May1990,NewScientist.Newscientist.com.1990-05-19[2012-08-26].  ^ChinaisblackholeofAsia'sdeforestation,AsiaNews.it,24March2008 外部連結[编辑] Sciscape新聞Jan13,2006:古老的雨林 绿色和平关于保护雨林的资料 规范控制 AAT:300008871 BNF:cb11931438h(data) GND:4131965-5 LCCN:sh85111193 NARA:10675925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雨林&oldid=67030239” 分类:雨林森林生态学生物多樣性隐藏分类:Webarchive模板wayback链接CS1英语来源(en)包含AA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BN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AR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已展开 已折叠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已展开 已折叠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其他语言 AlemannischAragonésالعربيةمصرىঅসমীয়াAsturianuAymarar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Žemaitėška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বাংলাBrezhonegBosanskiCatalàکوردیČeštinaCymraegDanskDeutschZazaki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øroysktFrançaisFryskGaeilge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FijiHindi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Interlingua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ಕನ್ನಡ한국어Къарачай-малкъарKernowekLatinaLadinoLimburgsLietuviųLatviešuMalagasyMinangkaba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मराठीBahasaMelayuမြန်မာဘာသာPlattdüütschNedersaksiesनेपाली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DinébizaadOccitanਪੰਜਾਬੀPolskiپنجابیPortuguêsRunaSimiRomânăTarandíneРусскийРусиньскыйСахатылаSicilianu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සිංහල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oomaalig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TürkmençeTagalog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VènetoTiếngViệtWinaray吴语ייִדישBân-lâm-gú粵語IsiZulu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