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人發作,你該怎麼辦? - 康健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癲癇是腦細胞在短時間內過度放電,產生暫時性腦功能障礙。

癲癇本身不是一種病,而是許多疾病併發的後遺症,發生率約1%。

換句話...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大人社團 康健知識庫 癌症問康健 康健線上學習 康健嚴選 康健出版 康健影音 書香花園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電子報 首頁 看文章 醫療 其他疾病 癲癇病人發作,你該怎麼辦? 收藏 圖片來源/Unsplash 瀏覽數187,632 2005/05/01· 作者/編輯部 ·出處/康健雜誌 第78期 放大字體 癲癇是腦細胞在短時間內過度放電,產生暫時性腦功能障礙。

癲癇本身不是一種病,而是許多疾病併發的後遺症,發生率約1%。

換句話說,台灣約有20萬名癲癇患者。

癲癇可在任何年齡發生。

並且,沒有人能保證自己的腦子不受傷,所以每個人都可能得到癲癇。

嬰幼兒癲癇主要是因先天腦發育畸形、生產時腦缺氧、先天代謝障礙和腦炎等;兒童與青少年癲癇多是因頭部受傷、遺傳和腦炎造成;成年人癲癇主因是腦瘤;而老年人的癲癇多發生在中風後。

發作型態與特徵癲癇發作型態複雜,一般概分為癲癇大發作、複合式部份性癲癇發作、小發作。

癲癇大發作有三階段:強直階段:突然失去意識、仆跌、可能不由自主地喊叫、肌肉僵直、呼吸短暫中止。

陣攣階段:肌肉抽搐與鬆弛現象交替出現、可能咬傷內頰或舌頭而流血、口吐泡沫、停止呼吸數秒(可能皮膚發青)。

強直陣攣性發作通常持續1~3分鐘。

發作過後:開始呼吸、短暫的意識混亂或睏倦,可能嘔吐、或有大小便失禁情形。

該怎麼辦? 廣告 將周圍危險尖銳物品移開,以免病人撞傷。

可用衣物捲起墊在病人頭下,保護頭部在抽搐時不會撞擊受傷。

鬆開衣領,在剛開始發作病人的牙關尚未緊閉前,可以用壓舌板包裹紗布或用手帕捲拉成長條形塞入口中;倘若牙關已經咬緊,不要硬撬塞東西。

切記,不可將手指塞進病人口中,可能會被咬斷;也不要塞堅硬的筷子、鐵湯匙,否則不是筷子折斷刺傷口腔,或是牙齒斷裂。

癲癇發作時病人是無意識且無法壓制的,所以不必企圖弄醒病人,也不要強壓或搖晃病人。

如果病人在發作時大聲嘶喊,不必擔心,病人不是因為痛苦而喊叫,而是肺部空氣急促呼出的緣故。

在大發作結束後,病人常會大口喘息,合併嘔吐或有大量唾液積在嘴內,讓病人側躺,使其排出,避免阻塞呼吸道或造成吸入性肺炎。

陪伴病人安靜休息至恢復意識。

除非抽搐持續5~10分鐘,或一次接一次發作,意識無法恢復,或有嚴重外傷,否則不必叫救護車。

因為往往到達急診室時病人已經清醒,並且救護車引人注目,病人、尤其是青少年會覺得丟臉。

複合式部份性癲癇發作,病人可能會:心智混沌,對周遭事情無法專注。

出現漫無目的「自發式」動作。

如踱步、搓手、撥弄衣裳、咂唇咋聲。

或有咬嚼動作。

該怎麼辦?溫和對待,陪伴病人,避免病人受傷。

讓發作過程自己結束,不要嘗試抑止病人動作,以免引起掙扎、爭鬥。

結束後讓病人休息或睡一覺,恢復體力。

癲癇小發作身體某部份(比如左手)僵硬,並且開始不由自主地動起來,幾分鐘後消失。

還有種失神性發作,發作時病人眼神會忽然呆滯望向前方,不停地眨眼,像在做白日夢,持續幾秒就恢復原樣。

雖然如此,病人還是短暫地失去意識,如果不治療,可能一天會發作許多回。

癲癇專家均再三強調,癲癇病人若能在醫師指導下服藥2~4年,有75~80%的病患可獲得良好控制並痊癒;剩下兩成的頑固型癲癇病人,可能要做外科手術才能有明顯療效。

資料來源:台灣癲癇醫學會、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關尚勇醫師、台灣癲癇之友會刊、超越巔峰聯誼會會刊。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

廣告 看更多 您正在閱讀《康健雜誌》78期 20種方法甩開你的偏頭痛 新種牙刷聰明選 讓我們務實的面對健保財務危機! 更多本期內容 分享 收藏 訂閱 重點分享 加入康健Line好友 看下一篇文章 益富40年,營養是專業,更是志業 熱門文章 1. 抗發炎、滅身體的火,做對6件事遠離癌症、慢性病 4. 太陽眼鏡戴錯更傷眼!這個顏色千萬別選 2. 她60歲靠練肌力和飲食 擊退骨鬆、練出馬甲線 5. 冷氣開除濕可以順便降溫? 3招保持涼爽又省電 3. 睡前做好「2件事」,每天都精神飽滿 6. 【請問醫生】蹲下就發出「喀喀」聲,是關節退化嗎? 推薦文章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其他疾病 灰指甲長怎樣、會傳染?治療灰指甲藥膏選擇?5招預防 最新專題 中年後重新愛父母 6個名人故事一起迎接新時代孝順之道 新冠確診、快篩陽怎麼辦?從預防感染到康復完全教戰 新冠復原指南 北榮專家說|讓醫療新知變得更簡單清楚 染疫醫生的確診日記 【母親節特輯】今年,不再與媽媽有距離 測測看,你有沒有心血管疾病?2022心腦血管就醫指南|康健雜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