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害羞還是生病?3個問題測量你是不是社交恐懼症患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大多在17~30歲期間發病,男女發病率幾乎相同,是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約有4-14%左右的人會得這個疾病,但由於病患很少 ... Skiptocontent 蒂蒂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初入社會,遇見陌生人,她很難很自然地表現自己,如果是兩個人之間的交談,彼此還能很熱情很正常地溝通,但是只要人一多,蒂蒂就會覺得自己特別不合群,整個社交場合變得非常尷尬,蒂蒂覺得非常累,因此也非常排斥與群體接觸。

人們常常把「害羞」跟「社交恐懼」混淆,但其實,兩者有一個關鍵的差別,就是害羞的人在與人交流時,對自己並沒有負面情緒和評價。

甚至,研究顯示,在社交焦慮症確診的病人當中,23%曾試圖自殺。

什麼是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socialphobia)大多在17~30歲期間發病,男女發病率幾乎相同,是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約有4-14%左右的人會得這個疾病,但由於病患很少尋求協助,相關研究較少,所以常被大家所忽略、低估嚴重性。

目前並沒有發現明顯誘因導致發病,而病人的主要症狀,就是害怕在團體中被人審視,一旦發現別人注意自己就不自在,不敢抬頭、不敢與人對視,甚至覺得無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場合演講,故意迴避社交,在極端情形下可導致社會隔離。

社交恐懼症測量表 很多人會說,唉呀這根本就是在講我嘛,也有很多人喜歡拿「我有社交恐懼症」來半開玩笑的迴避不想面對的社交場面。

但是,在有些特定時候,我們偶爾還是會懷疑,自己那麼排斥與人交流,到底是單純孤僻害羞、還是真的是心理疾病呢? 下面就用簡單的3個問題,來快速檢視一下自己有沒有可能是社交恐懼者吧! (1)我最害怕當眾出糗或看起來很笨拙的樣子:  0.沒有1.輕度2.中度3.重度4.極度 (2)因為害怕自己會尷尬、出糗而避免做一些事或與人說話:  0.沒有1.輕度2.中度3.重度4.極度 (3)我會避免參加那些會讓我成為注意焦點的活動:  0.沒有1.輕度2.中度3.重度4.極度 如果超過6分只是表示得到社交焦慮症的機率較高,未必一定得病,想要確定診斷,還是要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

社交恐懼症的性格特點 除了自我測量表,我們也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其實,很多輟學、網路成癮或酒癮等物質依賴的人群,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懼症,這些人通常還會有以下的特點: 1.負面情緒較多,悲觀 悲觀的人遇事會不由自主的往壞處想,將自己陷入負面情緒,從而得出負面結論。

比如別人談的話題,自己插不進去話,就覺得自己社交無能。

2.自卑、不自信 不自信的人在與人交往時會刻意包裝自己,不敢在他人面前表現出一個真實的自我,因此會特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深怕丟臉,過於在意就會綁手綁腳、不會表達。

3.對自己要求過高 認為自己在任何一個場合都必須應付得游刃有餘,別人在說任何話題,自己都必須參與其中,能接上話,但事實上,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4.愛自責 遇到每一件事都會審視自身,把所有的原因都歸結於自己身上。

比如交談沒有順利進行,陷入尷尬的境地就一定是自己的問題。

5.過於在意外界評價 特別在意別人眼中的自己,總是猜測自己的一舉一動他人會如何看待,每說一句話都要反覆在心中想著到底該不該說、會不會有人反應,猶豫到最後都選擇了沉默。

社交恐懼症的治療 社交恐懼症狀是一種慢性病,如果想要治療社交恐懼症,有3個方向,包括了服藥、放鬆訓練以及心理治療。

想要根治社交恐懼,最重要的還是心態的調適。

1.改正錯誤認知,學會傾聽 在社交中存在意見、觀念、興趣、觀點不同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有時真不是別人不理你,就是因為不喜歡你,要學會改正這種錯誤的認知。

適當的學習一下溝通技巧,學會傾聽。

2.豐富生活,增強自信。

培養樂觀的心態,積極的投入到自己的目標和興趣中去,通過小事積累自信,透過興趣增加快樂,比如去學習一項新的技能,學習一門新的知識。

學會忘記自己的問題,不在把「治好自己」當成生活中的首要事情。

3.學會分析事物的能力,保持自我本色。

保持自我本色,在社交中遇到尷尬或觀點不同的時候,沒有必要焦慮不安,這是一種常態,並不是某一個人的錯,所以內心沒有必要為此糾結,要學會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如果覺得自己的情況比較嚴重,也建議尋求精神科醫生的協助,嘗試健保給付的藥物治療。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林朝誠也曾表示,社交焦慮症是可以治療的,對於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都有不錯的效果。

如果能及早診斷、完整治療與詳細追蹤,並預防併發更嚴重的精神疾病或藥物濫用,則可大幅度地增進患者的預後與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一個單字讓你記住憂鬱症的10個特徵 電玩、網路成癮被列入精神疾病?9種現象,看看你是否上癮? 「強迫性購物」是精神病啊!5個問題測出你是不是購物狂 文/林以璿圖/許嘉真 Heho熱門文章 1.整理包/新冠肺炎症狀已改變!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Omicron變異株更像感冒2022-06-142.COVID-19/同樣是居家,一張圖了解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居家照護2022-06-153.整理包/Novavax疫苗準備開打!常見副作用、保護力、接種對象一次看2022-07-024.居家隔離整理包/3+4、0+7差在哪?能不能出門工作?常見Q&A一次懂2022-05-165.為什麼肚子痛?一張圖讓你秒懂!從腹痛6位置看可能疾病、這些症狀當心大病前兆2021-07-05 影音健康 沒確診可以喝清冠一號?清冠一號怎麼喝?醫師大揭秘:不是每個人都適合!2022-05-27長新冠怎麼治療?哪些人容易長新冠?許書華醫師解析治療方式2022-07-07【Heho微動畫】臉部痘痘位置代表什麼?對應的器官一次看懂!2021-01-22 更多影音 熱門關鍵字 標籤不節食減肥 乳酸菌 伸展操 優格 免疫力 可可 味噌 咖啡 咖啡因 基礎代謝 奇異果 家庭主婦 循環 心血管 懶人瘦身 打掃 抗發炎 按摩 掰掰袖 核心運動 淋巴 深蹲 清洗 清潔 清潔劑 減肥 減重 瘦小腹 瘦腿 瘦身 瘦身操 發酵食品 納豆 肌肉鍛鍊 肝病 肝硬化 肥胖 膳食纖維 膽固醇 運動 醋 降血壓 非酒精性脂肪肝 食慾 黑巧克力 關注Heho 每日提供您最專業正確的健康知識  親子站▸新冠專區 新冠肺炎專區 兒童防疫專區 新冠疫苗指南 防疫生活對策 圖解疫情 百年大疫專題 疾病症狀 人體地圖 人體地圖 腦神經 心血管 骨骼、關節 腸胃 腎臟、泌尿系統 症狀查詢 常見症狀 新冠症狀 過敏 咳嗽 頭痛 便祕 健康百科 科研新知 用藥安全 營養衛教 中醫養生 運動健身 心理健康 育兒親子 罕見疾病 醫學故事 傳染疾病 請問專家 醫生說 中醫師說 牙醫說 藥師說 護理師說 營養師說 治療師說 科學家說 專家側寫 輔大專家說 醫學專區 醫學健康 打擊失眠大作戰 心血管專區 視力保健診療室 小手術大困擾 流感疫苗專區 急診室直擊 未來醫學專區 飲食營養 糖尿病專區 上班族營養補充指南 查營養 美豬開放爭議 更多醫學專區▸ 更多醫學專區 圖解健康 圖解健康 居家保養 健康知識 穴道運動 食物營養 漫話健康 漫話科普 圖解疫情 癌症百科 治療癌症 認識癌症 協助資源 康復調理 抗癌新知 預防癌症 抗癌故事 影音健康 健康生活 醫療新知 吃出營養 運動教室 Heho服務 健康管理工具 健康小幫手 健康檢查 自我檢測 討論版 Heho服務 HehoApp Heho健康主題特刊 活動特區 活動特區 親子 Heho親子 健康成長 親子生活 孕前到產後 教育學習 新冠肺炎專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