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架構的前提-- 「基本假設」(Basic Assumption)跟「理論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理論基礎(Theoretical Base) ... 相對於基本假設,接下來我要講的「理論基礎」這一段,讀起來可能會稍稍麻煩一點點。

所謂的理論基礎,就是將各種理論當中 ... 跳到主要內容 參考架構的前提--「基本假設」(BasicAssumption)跟「理論基礎」(TheoreticalBase)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5月08,2018 我在上一篇文章的最後介紹到,如果依照邏輯三段論的概念,可以將參考架構分成三個部份,分別是: 前提 指標 結論 所有的結論必須要至少產生自兩個以上的前提,而我們的參考架構就有兩個前提: 基本假設(BasicAssumption)跟理論基礎(TheoreticalBase)。

後面所有的資訊都是從這兩個前提推導出來的,因此這兩項非常地重要,從我個人的經驗,我認為要了解一個參考架構的話,最重要的就是先看懂這兩個部份。

就像三段論的前面兩個前提一樣重要,如果前提的說明不夠清楚,後面的推論就必然出現問題。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明一下前提,也就是「基本假設」跟「理論基礎」兩個段落。

基本假設(BasicAssumption) 所謂的基本假設,意思是不需要特別證明或說明,大家一聽就會懂的概念。

舉個例子來說,就像前一篇文章說的三段論的第一句話:如果下雨的話,地板會濕。

下雨會讓地板濕掉,這應該是常識吧?沒錯,在基本假設裡面,寫的都是這種看了會覺得「呃,這有寫出來的必要嗎?」的基本常識(通常是這樣啦)。

雖然是基本常識,但還是要寫出來。

為什麼?這是為了要順利地推論出後面的資訊,因此列出這些常識還是相當重要的。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自己腳下踩的地板?或許只有現在我講到,或者當你走在空中步道時才會注意到吧。

基本假說在參考架構中的角色,就像是在我們生活中的地板,重要到無所不在,但也無所不在到被人忘記。

我們都習慣走在地面上,習慣到足以忘記地面的重要性 基本假設裡面寫的幾乎都是這種類似於地板的東西。

講好聽一點叫舉世通用,講難聽一點,就跟前面的三段論的例子一樣,是想也知道的廢話。

就因為這些內容想也知道,有些書籍為了節省編幅,會把基本假設放進理論基礎的段落一起講。

有些甚至乾脆就省略掉了… 舉個例子來說,在實習生最喜歡拿出來用,也最常用錯的「獲得性參考架構」當中,它的基本假設有一項:「一個人所處的環境會影響這個人的學習過程。

」這件事真的是人人皆知,即使沒有現代科學的基礎,連西元前三百年的孟母都知道這個道理,因此他們才搬了三次家。

雖然如此,但我建議最好還是讀一下這些基本假設(或所謂的常識)。

因為這些畢竟是要用來推論出後面結論的基本資訊。

先讀這部份,就能夠對於後面的發展先劇透一下。

一樣用獲得性參考架構的例子來說,既然又提到「所處環境」,又講到「學習」,那麼相信後面的推論過程一定跟這些關鍵字脫不了關係。

理論基礎(TheoreticalBase) 相對於基本假設,接下來我要講的「理論基礎」這一段,讀起來可能會稍稍麻煩一點點。

所謂的理論基礎,就是將各種理論當中可以幫助我們繼續推論下去的部份拮取出來,綜合出後面的四個部份。

這裡的理論,可不只有生物醫學相關的理論喔!像是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各種科學哲學領域都有可能包含在內。

所以這些設計出參考架構的作者,基本上都是某種程度的跨界天才,能融合不同領域的理論,將其應用在臨床上,真的是相當了不起。

然而這也造成所有描寫參考架構的書籍遇到一個困境:到底要說到多詳細? 什麼意思呢?對書籍的作者來說,要透過書本上的文字來說明各家理論,如果寫太詳細了,會讓文章的篇幅過於冗長,不知從何看起;寫得太精簡了,卻又讓人難以看理與理解。

然而,我們這一代人相當幸運,因為有了網路的出現。

許多的資訊都可以在上面多方面地取得。

因此,我會建議在讀的過程中,可以先記錄下所有看到的理論名稱以及發展的作者,甚至是一些專有名詞,然後以此作為關鍵字上網搜尋,網路上有的是海量的參考資料。

你覺得網路上的資訊很多,到底要看哪一個才好呢?我會建議,每一個理論至少找到三個解讀的網站,甚至是一直找一直找,找到你覺得終於初步看懂為止。

為什麼要看那麼多網頁? 說個我自己的經驗好了。

你玩過桌遊嗎?在台灣桌遊快要流行起來那段熱潮,我有幸能有朋友向我介紹桌遊這項娛樂。

我愛上桌遊之後,便常常上網查看各種桌遊的資訊,如果看到喜歡的桌遊就買來找朋友玩。

當時跟一個有名的賣家面交一款有點複雜的遊戲時,我們的對話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你知道怎麼玩嗎?」那個賣家問我。

「知道啊,我有上網看遊戲介紹跟規則。

」我說。

「你這樣就知道怎麼玩嗎?」他非常吃驚。

其實如果光看一個網站,如果是比較複雜的遊戲,我確實是無法完全看懂,也無法判斷好不好玩。

但是一個網站看不懂,你可以多看幾個啊(笑)! 每個網站上的說明,畢竟都不是原版說明書,一定會有各自的偏頗。

但是透過多個網站,將資訊疊加起來,缺漏跟錯誤的部份就可以被補足。

而當中那些重要的部份則會一再出現,你就可以至少看三次以上。

參考架構的理論基礎其實也是一樣的,如果原版的說明太難懂,自然會有一些人用自己的視角試著說明或解讀,並放在網頁上分享。

不過相對來說當然會有一些缺漏,不過沒關係,只要再多看幾個版本的解讀,你就可以更接近正確的理解。

舉例來說,獲得性參考架構的理論基礎當中,出現了哪些理論跟關鍵字呢?當中包含有「操作制約」(operantconditioning)以及「學習原理」(principleoflearning)等等。

學習原理當中的關鍵字包含則有「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等等。

另外,說到操作制約,它跟古典制約又有什麼不同呢? 在這裡,我先出個小作業給你,讓你先上網查一查。

查完後也可以順便動動腦:如果是你,在有了這些前提後,你可以推論出什麼資訊?歡迎把你的想法留言在下面。

敬請待續…… 學習參考架構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職能表現領域(OccupationalPerformanceArea)--日常生活活動(ADL,ActivitiesofDailyLiving) 6月01,2018 職能(Occupations)領域身為(或未來將成為)職能治療師的你,知道什麼是職能嗎?職能是一個人(或是一群人)每天生活時所進行的各種活動,其中包括了七大主要領域: 閱讀完整內容 ACLS-5評分標準(艾倫認知層級皮革測驗,AllenCognitiveLevelScreenAssessment) 11月21,2017 有些層級的對應介入策略目前已翻譯完成,請點選該層級的數字。

(如果沒有辦法點,就表示還沒翻譯完成……敬請期待)分數評分標準(必須有觀察到才能評分)常見情況(非必要評分標準)可能的能力開始施測、平針縫小於3.0l  不伸手拿或無法主動拿皮革、繩子、針² 將皮革放入他手中時,手指可能會合上。

ü  抓握動作與該物品並無相關。

3.0l  主動拿皮革、繩子、針或主動將測驗工具(皮革)推開² 可能會抓著皮革、繩子、針做隨機動作或可能抓著繩子、針推向皮革洞ü  將抓握動作與非本身的物品產生聯結。

3.2l  在皮革上任一處將繩子完整穿過至少一個洞² 可能穿過兩個以上不相鄰的洞。

ü  將特定手的動作與物品產生聯結。

ü  手眼開始能協調去執行特定動作。

平針縫、鎖縫3.4l  在皮革上任何地方做三個以上的平針縫(不限只在原平針縫處)   l  只完成一次鎖縫(由前穿到後)或至少完成一個以上的錯誤鎖縫(由後穿到前)     ² 可能一樣繼續做平針縫。

² 可能會發現和示範的不一樣,做成了平針縫(從前面看)ü  可在指示下重覆做有興趣的手工動作。

ü  可將動作反推回去。

ü  可感知到橫排/行。

ü  可做單方向動作(從左到右)。

ü  偶爾出現可做到兩步驟動作的能力。

ü  偶爾可將兩個不相關的提示連結。

ü  開始能有注意到錯誤的感知。

鎖縫3 閱讀完整內容 參考架構跟模式的差別 11月28,2017 在上一篇我說到了為何需要學習參考架構,在這一篇我要說一下很容易被搞混的兩個東西:「參考架構」跟「模式」。

我會簡單說明一下這兩個的不同之處。

閱讀完整內容 著作人 Nplus http://otenchia.blogspot.com/ 封存 2019 3 八月 1 七月 1 二月 1 2018 14 十二月 1 六月 3 五月 8 我竟然上新聞了?!--職能治療與音樂治療 原來漫畫填空這個活動也可以用獲得性參考架構? 從活動的實例來學習分析性參考架構--漫畫填空 什麼?!原來獲得性(AcquisitionalFOR)跟分析性參考架構(AnalyticalF... 要如何設定團體活動的治療目標(therapeuticgoalsetting)? 帶職能治療的團體時,要怎麼做活動分級(grading)呢? 參考架構的前提--「基本假設」(BasicAssumption)跟「理論基礎」(Theoret... 參考架構的基本組成 一月 2 2017 19 十二月 1 十一月 7 九月 11 顯示更多 顯示較少 標籤 評估工具--ACLS 學習參考架構 職能治療活動設計 本網站的內容歡迎轉載或使用,但請註明出處。

網站使用:請附該文章的連結。

紙本使用:請附此QRCod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