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是經中共中央審定批准,於1959年5月4日由共青團中央頒布的。

團徽的內容為團旗、齒輪、麥穗,初升的太陽及其光芒,寫有「中國共青團」五字的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書記處第一書記賀軍科書記處書記汪鴻雁、徐曉、傅振邦、尹冬梅、奇巴圖、李柯勇成立1922年5月5日總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前門東大街10號成員8124.6萬人意識形態 馬克思列寧主義 毛澤東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科學發展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母黨 中國共產黨年齡14-28歲(成員年齡)國際組織世界民主青年聯盟(歷史上)[1]青年組織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學生組織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政協全國委員會(人民團體委員)8/315 (3%) 團歌《光榮啊,中國共青團》團報《中國青年報》網站www.gqt.org.cn旗幟 中國共產黨 歷史-章程-組織-領導 最高領導人 中央委員會主席 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 中央委員會秘書長 標誌和制度 黨旗、黨徽、黨報、黨刊 集體領導制度、幹部制度、民主集中制 紀律檢查機關 指導思想 馬克思列寧主義 毛澤東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科學發展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中央組織 全國代表大會 中央委員會 中央政治局 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 中央書記處 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中央外聯部 中央辦公廳、中央政法委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中央軍事委員會 中央顧問委員會 地方組織 地方各級組織:地方各級代表大會、地方委員會、地方紀律檢查委員會、省委書記、市委書記、區委書記、縣委書記 基層組織: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黨組 軍隊組織:軍隊委員會 其他組織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國少年先鋒隊 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閱論編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簡稱中國共青團,在中國大陸常簡稱為團,是中國共產黨的青年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團體之一。

[2] 中國共青團的前身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在陳獨秀和李大釗響應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下於1920年8月成立,其全國性組織「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則於1922年成立,初期接受第三國際的指揮和援助。

在抗日戰爭期間,與國民黨進行了第二次國共合作。

1936年11月1日發表了《關於青年工作的決定》。

決定要求把共青團改造成為廣泛的群眾性的青年抗日救國組織。

共青團被解散並改組為青年救國會。

1940年代起,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中國共青團逐漸擺脫外國勢力的影響,改由以本土派掌權。

中共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取得勝利後,中共中央又宣布復設「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並在1957年改為現名。

[3] 中國共青團的組織架構主要基於民主集中制,而主要架構則源於蘇聯的全聯盟列寧主義青年共產主義聯盟。

中國共青團最高機構是每5年召開一次的全國代表大會,而當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則由中央委員會作為核心權力機構。

但因為中央委員會通常1年只會召開1次會議,使得多數職權和工作都由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和中央書記處掌握,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則成為團中央主要負責人。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申請人的加入年齡必須介於14歲至28歲間[4],共青團同時還主導和監督以14歲以下兒童組成的先鋒組織中國少年先鋒隊[2]。

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共有共青團員8124.6萬名,其中學生團員5795.1萬名;共有基層團組織357.9萬個,其中,基層團委20.4萬個,基層團工委1.6萬個,團總支16.5萬個,團支部319.4萬個,[5]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青年組織之一。

中國共青團始終宣稱其理想與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將自身視為代表最廣大中國青年的青年團體。

其中《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指出中國共青團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思想,並將中國共青團表述為:「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團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

[6]此外,由共青團中央出身的官員一向在中國政治中占據不可或缺的角色,被廣泛稱為「團派」,具有較大影響力。

目次 1標識 1.1團旗 1.2團徽 1.3團歌 1.4團員證 1.5團章 2歷史發展 2.1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1925) 2.2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5-1937) 2.3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員會(1938-1949) 2.4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49-1957) 2.5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57-) 3組織機構 3.1非常設機關 3.2常設機關 3.3地方組織 3.4基層組織 3.5共青團員 4政策和影響 4.1青年政策 4.2政治影響 5團中央歷任主要負責人 6參考文獻 7外部連結 8參見 標識[編輯] 團旗[編輯] 廣州市的團一大廣場,中央有共青團團旗圖案。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旗,是毛澤東、周恩來等親自審定,並經中共中央批准,於1950年5月4日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公布的。

旗面為紅色,象徵革命勝利;左上角綴黃色五角星,周圍環繞黃色圓圈,象徵著中國青年一代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周圍。

寬高比3:2,旗面對分為4等分長方形,左上長方形上下12等分,以此長方形中心點為圓心,3等分及4等分為半徑畫兩圓周,兩圓周之間就是黃色圓圈。

再在內圓周上定出5個等距離的點,其中一點位於圓周正上方。

將此5點中各相隔的兩點相聯成直線,此5直線之外輪廓線就是黃色五角星之外沿。

[6] 團徽[編輯]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是經中共中央審定批准,於1959年5月4日由共青團中央頒布的。

團徽的內容為團旗、齒輪、麥穗,初升的太陽及其光芒,寫有「中國共青團」五字的綬帶。

團徽塗色為金紅二色。

團旗的旗面和綬帶為紅色,團旗上的五角星和環繞它的圓圈、旗邊、旗杆、齒輪、麥穗、初升的太陽及其光芒、「中國共青團」五個字都為金色。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標誌:象徵著共青團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光輝照耀下,團結各族青年,朝著中國共產黨所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

[6] 團歌[編輯]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歌是《光榮啊!中國共青團》,胡宏偉作詞,雷雨聲作曲,1988年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確認為代團歌。

2003年7月,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關於《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修正案)的決議,將《光榮啊!中國共青團》確定為團歌。

[6] 團員證[編輯] 舊版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證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證封皮原為仿皮革材質,封面為墨綠色,封面上方有紅色燙金團徽,下方書寫「團員證」。

[6] 團章[編輯]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章,自述為共青團的理想目標和最高意志的體現,亦規範了共青團的組織紀律和各項工作開展的綱領。

最新版的團章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部分修改,2018年6月29日通過。

[6] 歷史發展[編輯]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1925)[編輯]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

1922年5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率先組織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這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前身。

1922年5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屆全國代表大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於廣州召開,成立了全國統一的組織。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5-1937)[編輯] 1925年1月,第三屆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更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5年9月青年共產國際召開了第六次代表大會,會上依照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的決議精神,決定建立全世界青年的反法西斯的統一戰線,號召全世界青年為民主自由和平而奮鬥,少共國際指示各國青年團要「根本改造」,使團成為「廣大群眾的非黨的青年團」,同時指示中國團「要與民族解放組織和民族改良組織的青年經常合作和聯合,與還在國民黨影響下的青年合作」。

瓦窯堡會議期間,1935年12月20日共青團中央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國各校學生和各界青年同胞宣言》號召一切愛國青年同胞和青年組織,在抗日救國的義旗之下聯合起來,到工人、農民、商民、軍隊中去,實行全民抗日救國大聯合;宣言還聲明將共青團改為抗日救國青年團,歡迎一切愛國青年加入。

1936年5月馮文彬任紅十五軍團政治部副主任東征回師途中,毛澤東找他談話,讓他到團中央接替凱豐的書記職務。

1936年5月3日共青團中央發出《給全國學生的信》,對學生救國運動提出:「注意人民統一戰線的建立,不分黨派,不分政治信仰,只要願意抗日救國就結成聯盟」。

中共中央機關進入保安後,1936年7月,在中共中央討論白區工作的會議上,馮文彬根據國際精神在會上積極建議:「青年團的組織還是很狹隘,還是『第二黨』性質,希望中央指示各地黨組織特別注意幫助團的工作和擴大團的組織。

」馮文彬的建議很快被採納。

8月初,在《給北方局及河北省委的指示信》中,就改造團的組織和工作問題,中共中央作出指示:要求黨幫助團成立單獨的組織;幫助團儘可能的青年化、群眾化;指導團打進到各界各黨派的青年的文化的體育的組織中去。

1936年9月,團中央收到青年共產國際書記處發來的電報,指出:對中國團來說,就是要從絕對秘密的工作方式轉變到利用一切公開和半公開的可能,建立包括青年工人、學生、農民、失業青年等在內的屬民族解放性質的、群眾的青年團。

中共中央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立即著手籌劃共青團的全面改造。

1936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專門討論共青團改造問題。

會議首先由馮文彬匯報共青團一年來的工作,以及團中央對共青團改造和今後青年工作方針的意見。

馮文彬認為,要「徹底改變團的狹隘的工作作風和方式,變團的性質為廣大青年群眾的組織;改組白區團組織,團員分布到一切青年群眾組織之中,名稱不必統一,爭取公開;蘇區與紅軍中團的名稱可不改變,但組織與性質應改變;在青年群眾組織設立黨團,在黨內設立青年部」。

為了吸收廣大青年參加抗日救亡運動,會後由馮文彬起草,經張聞天修改,最終形成《中共中央關於青年工作的決定》,決定將共青團組織改造為「廣大群眾的、非黨的青年組織」。

詳細規定了改造共青團的具體辦法。

取消國統區團組織,建立公開半公開的各種各樣的青年組織。

大批吸收團員入黨。

根據地和紅軍中的共青團組織,必須全部改造,要成為青年的聯合組織,把教育、訓練青年作為基本任務。

1936年11月,馮文彬在中共中央機關刊物《黨的工作》上發表《使青年運動成為一個巨大的力量》、《關於改造團的幾個問題》兩篇文章,介紹團改造的意義,回答新的青年組織的性質、工作形式、方法等問題。

12月,又寫出《為什麼改造共產主義青年團》一文。

決定發布後,各地共青團組織陸續實行了改造。

1937年1月共青團中央宣布結束工作。

大量非黨的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青年救國會、青年抗日先鋒隊等抗日救國團體。

1937年4月12日至17日西北青年第一次救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

大會通過了《關於救亡運動任務的決議案》,擬訂了《全國青年救國綱領草案》和《中華青年救國聯合會組織簡章〈草案〉》,確定以「一切為著中華民族的團結和統一」作為青救會的中心任務。

大會決定成立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簡稱「西青救」),作為西北青年抗日救亡運動的領導機關,並決定在全國青年救國聯合會成立之前,西青救為全國各地青年抗日救亡團體的最高領導機關。

會後,共青團中央成立了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籌備委員會,中共中央設立青年部,由馮文彬擔任中央青年部部長兼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主任。

共青團陝北省委、陝甘寧省委、陝甘省委及其所屬的團縣委相繼改為省、縣青年救國聯合會籌委會,自上而下地進行了團員轉黨工作。

紅軍各部隊的各級團組織改為青年隊。

到1937年4月上旬,西北革命根據地勝利地完成了共青團的改造。

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員會(1938-1949)[編輯] 193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認為,為促進青年抗日救亡運動的蓬勃發展,青年工作不需要單一的組織形式,為便於黨對各青年團體的統一領導,決定成立各級青年工作委員會,黨的各級青年委員會要受同級黨委領導和上級青年委員會指導。

會議決定中央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由陳雲擔任,副主任由馮文彬擔任;由陳、馮二人起草中央關於青年工作的決定。

5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組織青年工作的決定》:為了發展全國的青年運動和集中統一黨領導下的各青年團體的領導,決定在縣委以上直至中央成立青年工作委員會,青委內至少有一名專職作青年工作的人,同時吸收青年團體的負責黨員參加青委,隸屬於同級黨組織領導之下,決定要求各級黨組織應把青年工作當做自己主要工作之一,經常地進行檢查和推動;青委最高負責人的職務名稱為青委書記。

1938年8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聽取了中央青委工作委員會副書記馮文彬關於青年工作的報告。

8月10日,毛澤東、張聞天、陳雲、康生、劉少奇、王稼祥致電陳紹禹、周恩來、秦邦憲、何凱豐:我們提議在政治局擴大會議後,召集中央青委擴大會議或中央青委工作會議,討論全國青年工作問題,各地青年工作負責人參加。

1938年10月正式成立中共中央青年工作領導機構,簡稱「中央青委」,陳雲、馮文彬、李昌、胡喬木、宋一平、劉光、高朗山等人任委員,中組部長陳雲兼任書記,馮文彬任副書記。

[7]1938年10月10日至11月21日西北青年救國會在延安召開了第二次代表大會,出席會議的除西青救的代表外,還有華北、華南、南洋等地的青年團體和青年工作者的代表。

會上中共代表作了《在抗戰建國的目標下來團結全國青年》的報告,朱德作了《青年把抗戰建國事業擔當起來》的重要講話,林柏渠作了《介紹邊區工作經驗給全體青年》的發言。

大會發表了給全國青年的宣言,通過了《抗日少年先鋒隊章程》,和《兒童團組織章程》;會議決定成立「中華青年救國團體聯合辦事處」(簡稱「中國青聯辦事處」),作為全國青年抗日救國運動的領導機關。

中央青委、中華青聯辦事處、西北青救會合署辦公。

陳雲提出建立建立青年武裝或半武裝組織,積極參加瓦解敵偽軍的工作。

各敵後根據地創立了青年半武裝組織「青抗先」與青年武裝組織(青年縱隊、支隊、營、連等)。

1941年9月8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工作會議為使中央青委成為實際工作的機關,在黨的統一領導下有組織上的獨立性,作出關於中央青委組織問題的決定,由凱豐、馮文彬、宋一平、蔣南翔、高朗山5人組成中央青委,以凱豐為書記,馮文彬為副書記。

1941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員會發出《關於調查研究工作的通知》,中央青委認為,在做青年工作的同志中存在著嚴重的主觀主義、形式主義的作風,號召各級做青年工作的同志,針對自己的工作,展開自我批評,徹底掃除主觀主義、形式主義的作風,普遍開展調查研究工作。

1942年2月6日中共中央書記處通過《關於根據地各級青委組織與工作暫行條例》。

條例規定:目前只在中央局、中央分局、區黨委各級內設立青委。

青委的的任務是:研究和了解青年運動的情況;掌握青年運動的方針和政策;調劑青年運動的幹部;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

1943年3月16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中共中央領導機構及人事作重要調整,決定中央青委合併到中央民運委員會,隸屬中央組織委員會。

鄧發任民運委員會書記,蔡暢任副書記。

1945年4月28日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西青救」)、陝甘寧邊區青年救國會和學生聯合會舉行座談會,決議成立中國解放區青年聯合會籌備會,並通電解放區各青年組織推選代表參加。

5月3日解放區青年聯合會籌備會在延安成立,馮文彬為籌備會主任,蔣南翔為秘書長。

6月22日中國解放區青年聯合會籌備會主任馮文彬致電世界青年大會,申請參加該會。

7月12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決定由馮文彬擔任中央青委主任,委員有馮文彬、凱豐、胡喬木、劉光、李昌、蔣南翔等。

1945年9月上旬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任弼時指示中共中央青委負責人迅速組織青年工作隊,去東北開闢工作10月11日蔣南翔、宋一平率90多人的青年工作隊,從延安出發,徒步3個月進入東北,開闢青年工作。

1946年1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建立民主青年團的提議》,指出重新建立一個統一的先進青年的積極分子組織十分必要,這個組織應比過去共產主義青年團更群眾化、青年化,在政治上應接受黨的領導,工作上應該是解放區黨政軍民工作的忠實助手,建團步聚應該是首先從鞏固的中心區做起,取得經驗,逐步推廣。

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49-1957)[編輯] 1948年12月27日毛澤東審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建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章程(草案)》後批示:「寫得簡明扼要,完全可用。

」並請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考慮「是否應在明年1月1日至5日在中央會議上通過,如果不必在此會上通過,可即於1月2日以後發表」。

12月29日任弼時致函劉少奇、朱德、周恩來:據馮文彬反映,1月初晉綏及華北各區黨委召開青年工作會議,中原、東北幾次來電催促,提議明年1月2日即由新華社廣播發布《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

1949年1月1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了《關於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和團章草案。

1月19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召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及全國民主青年代表大會的通知》:中央「決定於1949年4月中旬,在華北召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青年工作綱領和通過青年團的章程,選舉青年團的中央委員會」。

2月18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籌備委員會成立,任弼時為主任,馮文彬、廖承志、蔣南翔為副主任。

3月1日至6日中華全國學生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平召開。

4月6日任弼時把起草的代表中共中央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稿送毛澤東「閱正」。

9日毛澤東批「看過,同意。

」 1949年4月11至18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平國立理科學校(現中央美術學院的前身)禮堂隆重召開,參加大會的正式代表340人,代表著19萬青年團員。

毛主席為大會親筆題詞:「同各界青年一起,領導他們,加強學習,發展生產」;並接見了全體代表。

朱總司令、周恩來副主席出席大會並做了報告;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任弼時做了政治報告,中途因身體不適,由大會秘書長榮高棠代為宣讀;馮文彬做工作報告;蔣南翔做團章報告。

大會選舉任弼時為團中央名譽主席,大會選出了由委員45人、候補委員15人組成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屆中央委員會。

1949年4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代表大會後中央青委撤銷。

1949年4月22日、24日在北平舉行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一屆一中全會,選舉馮文彬、廖承志、蔣南翔、錢俊瑞、榮高棠、李昌、宋一平、陸平、韓天石9人為團中央常務委員,陳家康、張本為候補中央常委,馮文彬為團中央書記,廖承志、蔣南翔為副書記;會議作出決議,由團中央在報刊上刊登啟事,公開徵求團徽、團旗、團證、團歌。

1949年5月4日至11日中華全國青年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北平召開,出席會議代表480人,正式決定把解放區青年聯合會擴大為中華全國民主青年總會。

毛澤東為大會題詞:「團結各界青年參加新民主主義的建設工作」。

朱德、周恩來、葉劍英先後到會致詞。

周恩來5月7日在題為《全國青年團結起來,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前進》的長篇報告中,專門講了「學習毛澤東」的問題,為青年學習毛澤東思想指明了方向。

大會通過了會章,制定了中國青年運動的方針,選出廖承志等109人為中華全國民主青年聯合會委員(正式委員87人,候補委員22人)。

1949年7月4日毛澤東、朱德接見中央團校第一期畢業的學員。

毛澤東在講話中指出:「你們記住無論做什麼,要有個目的,沒有目的前途,亂來是不行的」「你們學了唯物史之後就要懂得,一步一步前進,有了條件,準備好力量,穩步地走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

8月14日蕭華、韓天石率領的中國民主青年代表團出席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舉行的世界青年與學生聯歡大會。

9月2日至8日世界民主青年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召開。

60多個國家600餘名代表與會,以蕭華為團長的中國青年代表團參加了大會。

大會一致通過11月10日為世界青年日,2月21日為與殖民地青年團結日。

會議選舉了世界青年領導機構,廖承志當選為副主席。

此外,廖承志、馮文彬、蕭華、韓天石、陳家康、錢三強6人當選為世界青年理事會理事。

1953年7月1日,朱德、廖承志(右)出席全國第二次青年團代表大會時在主席台上。

左為胡耀邦。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57-)[編輯] 1957年,重新改回「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團名,解放前後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共產主義青年團和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三大團體正式結合。

1982年12月,舉行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修改通過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3]。

2022年5月10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8] 組織機構[編輯] 主條目:中國共青團組織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的辦公大樓。

中國共青團創建之初便以蘇聯共青團為榜樣,採取了蘇聯共青團的組織模式,也就是設有共產黨的組織的機關都設立了共青團組織。

共青團的組織原則採取民主集中制,並且基於民主和集中(英語:Centralizedgovernment)兩個原則而成其中。

[9]在《中國共青團章程》中提到:「民主集中制是共青團根本的組織原則。

要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團員主體地位,切實保障團員的民主權利。

要實行正確的集中,加強組織性和紀律性,保證團的決議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

」[6]而毛澤東曾經表示民主集中制是「將民主和集中兩個似乎相衝突的東西,在一定形式上統一起來」,認為藉此結合能夠處理民主和集中之間的內部矛盾,同時民主集中制在自由和紀律協調上更具優越性[9]。

非常設機關[編輯] 與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形式類似,根據《中國共青團章程》確立之體制,其中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全國代表大會是中國共青團的最高機構。

[6]在1988年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前全國代表大會經常不定期召開[10],之後確認每五年舉行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制度,而每次大會將會持續數天。

而根據《中國共青團章程》內容,除非在特別情況下全國代表大會不得延期[6]。

在《中國共青團章程》中賦予了全國代表大會4項責任: 審查和批准中央委員會的工作報告; 討論和決定全團的工作方針、任務和有關重大事項; 修改團的章程; 選舉中央委員會。

而在全國代表大會閉會後,則是由全國代表大會所產生的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擔任最高決策機構;在這期間由中央委員會執行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並領導中國共青團全部工作,對外則是代表共青團[6]。

新當選的中國共青團中央委員會委員除了之後會在不同政府部門、地方團組織、學校工作外,在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會分別從中國共青團中央委員會委員中選出作為主要負責人的中國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並且由其擔任中國共青團的領導人。

另外還會選出中國共青團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中央書記處。

中國共青團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一般每年舉行一次,為期2天至3天。

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則是由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其職權。

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都閉會時,由中央書記處行使中央委員會的職權[6]。

在當前組織體系中,中國共青團中央書記處作為中國共青團決策機關以及最高領導機關,其中重大的政治、思想、政策和組織問題都必須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討論通過。

同時基於在組織上採取民主集中製作為基本原則,中國共青團要求下級機關必須服從上級機關,而所有中國共青團組織都必須服從中央領導集團指示,並最終服從於中國共產黨領導集體的指示;這使得中國共青團一切工作都是由中央集中領導,各級委員會的委員必須無條件的執行中共中央和共青團中央的任務[6][11]。

常設機關[編輯] 在中國共青團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和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代行中央委員會職權的中國共青團中央書記處即為實質上的最高決策機構。

與中國共產黨類似,共青團藉由閉會制度使得中國共青團的權力集中至中央書記處上,儘管理論上全國代表大會有權駁回中央委員會或中央書記處的決定,不過實際上在非動亂時期從未發生過這一情況。

根據《中國共青團章程》,中國共青團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召集中央委員會的會議。

[6] 中國共青團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還會選舉幾個工作部門、局處和其他機構成員,並且全國代表大會閉會的5年期間從事各項工作[6]。

共青團中央辦公廳是中國共青團的的核心聯繫部門,負責包括日常通訊、協議、安排會議議程等行政工作[12]。

中國共青團目前轄下還擁有多個主要核心部門,這包括有負責監督職位安排和審查幹部工作發展的共青團中央組織部、負責監督團中央所屬新聞媒體並且向團員和青年提供愛國主義宣傳的共青團中央宣傳部、負責中國共青團與其他海外組織和國際機構聯繫的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負責輔導青少年工作的共青團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共青團中央農村青年工作部、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共青團中央少年部以及負責監督全國學聯等群眾組織的共青團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

在教育層面,中國共青團還設立有提供高級幹部和準幹部政治訓練和共產主義思想教導的中央團校,而在新聞媒體對外傳播方面,中國共青團中央委員會直接掌握中國共青團發行的機關報《中國青年報》。

地方組織[編輯] 中國共青團在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縣(包括旗)、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和市轄區成立地方代表大會[6],並且由這些代表大會自行選出該級單位的委員會[6]。

此外,還在新疆兵團、中央直屬機關、中央國家機關、全國鐵道、全國民航、中央金融企業和中央企業中設立了相應的地方組織。

中國共青團地方各級代表大會應該每3年舉行一次,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可能會決定提前或者延後進行,不過這項決議必須由當地更上一層的地方代表大會委員會批准[6]。

委員會的人數和選舉程序由各地地方代表大會決定,同樣必須經由上級地方代表大會批准才得以施行[6]。

地方各級代表大會許多職責與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類似,主要負責審查和批准同級委員會的工作報告、討論和決定本地區團的工作任務和有關重要事項、選舉同級委員會[6]。

共青團地方代表大會代表當選後有3年任期[6]。

而如果一個地方代表大會提前或者延後召開會議,代表大會委員的任期相應地縮短或加長[6]。

不過除了各級地方代表大會委員會負責人必須向上一級的地方代表大會負責外[6]。

各級地方委員會全體會議每年至少要召開1次全體會議,在其主導地方團的工作期間應該執行上級中國共產黨組織的指示、以及和同級代表大會的決議[6]。

共青團的省級委員會的行政級別一般為正廳級,地級和縣級委員會則為正處級和正科級。

不過在地方委員會部分也採取類似中國共青團中央委員會的架構,實際上在地方代表大會和地方委員會閉會時便是由地方常務委員會主持政務和負責相關事項[6]。

其中地方常務委員會的人選是在地方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審議產生,之後由其負責人提報給上一級的地方委員會批准[6]。

基層組織[編輯] 共青團還在地方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經濟組織、文化組織、學校、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和其他非黨組織的領導機關中成立基層組織。

共青團在全國所有大學、中學中設置共青團組織。

在學校中,共青團組織往往領導學生會,並與學生會並稱為「團委學生會」。

共青團在基層委員會、總支部下建立支部。

具體而言,其在學校內所有班級都設立了團支部委員會,與班級委員會共同管理班級,班長和團支部書記負責班級的全面工作,學校團支部一般設書記、組織委員、宣傳委員等職位,負責具體事宜。

共青團員[編輯]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團的章程,執行團的決議,履行團員義務,嚴守團的紀律,勤奮學習,積極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入團誓詞[6] 申請加入中國共青團者年齡必須年滿十四周歲,小於二十八周歲[6]並有兩名入團介紹人。

申請人必須在中國共青團團旗前舉行入團宣誓才能夠成為共青團團員。

根據《中國共青團章程》,全體團員必須服從命令、遵守紀律、堅持團結、服務於中國共青團和人民,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思想,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並且促進社會主義道路的發展[6]。

在加入中國共青團後將會獲得許多權限,這包括有參加團的有關會議和團組織開展的各類活動,接受團組織的教育和培訓;在團內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在團的會議和團的媒體上,參加關於團的工作和青年關心的問題的討論,對團的工作提出建議,監督、批評團的領導機關和團的工作人員;對團的決議如有不同意見,在堅決執行的前提下,可以保留,並且可以向團的上級組織提出;參加團組織討論對自己處分的會議,並且可以申辯,其他團員可以為其作證和辯護;向團的任何一級組織直至中央委員會提出請求、申訴和控告,並要求有關組織給以負責的答覆[6]。

同時包括中國共青團中央委員會等組織,都沒有權限得以剝奪中國共青團團員的這些權力[6]。

由共青團中央基層組織建設部公布的全國團內統計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共有共青團員8124.6萬名,其中學生團員5795.1萬名;共有基層團組織357.9萬個,其中,基層團委20.4萬個,基層團工委1.6萬個,團總支16.5萬個,團支部319.4萬個。

[13] 其退出方式與少先隊相似,均為超齡自動退出。

多數團員是超過28歲後自動退團,亦有人士因為畢業、工作或者居住地變更的原因,沒有進行組織關係轉接導致團籍遺失,或因沒有繳納團費、不參加組織活動,按照團章「團員沒有正當理由,連續六個月不交納團費、不過團的組織生活,或連續六個月不做團組織分配的工作,均被認為是自行脫團。

」的規定,自動脫離共青團。

「團員自行脫團,應由支部大會決定除名,並報上級委員會批准。

」[6] 但是,擔任團的幹部,即使超過28歲,也依然具有共青團員身份。

根據團章和中共中央組織部的規定,團員加入共產黨後,依然保留團籍,28歲後未擔任團的職務者,則不再保留團籍。

[6] 政策和影響[編輯] 青年政策[編輯] 共青團提供的網絡服務和文化產品,必須和青年見面,青年人在哪裡我們這些服務和產品就要延伸到哪裡。

比如青年在知乎上,青年在B站里,我們的工作一定要延伸進去,通過為小夥伴們提供大家非常喜歡的生動活潑的一些文化產品,使廣大的小夥伴們一起健康成長。

「」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秦宜智[14] 在《中國共青團章程》中提到:「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充分發揮黨聯繫青年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積極協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務,在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青年的具體利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開展適合青年特點的獨立活動,關心青年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切實為青年服務,向黨和政府反映青年的意見和要求。

」在內容中也提到充分調動和發揮青年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6] 中國共青團是中國政府開展青年工作的主要機構,共青團著力在網際網路新媒體等新興傳媒層面開展工作。

共青團中央在微博、知乎、bilibili等青年人接觸較多的網站開設了官方帳號。

政治影響[編輯] 共青團系統出身的幹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中具有較大影響,被廣泛稱為「團派」。

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之中曾有共青團中央書記處任職經歷者就有有李克強、李源潮、劉延東、劉奇葆和胡春華等五人。

共青團系統往往被視作青年官員晉升的一條捷徑,各地團委書記任期屆滿後多能直接出任下級行政區的黨政主官等要職。

「團派」一詞最早在胡耀邦年代即有提及。

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擔任中共高層領導職務時,大量曾在其擔任第九屆中國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期間有過共青團職務背景的官員獲得提升[15],其中包括時任中央辦公廳主任的胡啟立、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的胡錦濤等。

團派人物特點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謹慎且不張揚。

在被認為是團派的成員中,除少數具有高幹子女背景或其他顯赫背景外,大多出身平民階層,因而比較貼近普通民眾[16]。

團派通過組織內部選拔推薦的形式,以取代及對抗在中國共產黨黨內長期存在的世系(如太子黨)與地域保護體系(如上海幫等)。

就團派的定義尚未在官方場合進行公示或評論,就此是否形成派系仍有反對意見。

譬如鍾沛璋、何家棟等,稱這些人物恰恰代表中國共產黨黨內幹部年輕化的自然趨勢,而非派系使然。

政治作家何清漣認為「任職於共青團中央的官員之間既無共同的利益紐帶,也無一個願意維繫幫派利益的領袖,更無互為奧援的願望,將其稱之為政治幫派,實在有點勉強。

」[17] 團中央歷任主要負責人[編輯]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書記 俞秀松(1920年5月-1921年3月)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書記 俞秀松(1921年3月-1922年5月)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執行委員會書記 施存統(1922年5月-1923年8月,團一大選舉) 劉仁靜(1923年8月-1925年1月) 張太雷(1925年1月-1927年5月,團三大選舉) 任弼時(1927年5月-1928年7月,團四大選舉) 關向應(1928年7月-1929年,團五大選舉) 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書記處書記(排名第一) 馮文彬(1949年4月-1953年7月,團六大選舉) 胡耀邦(1953年7月-1957年5月,團七大選舉)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書記處第一書記 胡耀邦(1957年5月-1966年,團八大選舉) 韓英(1978年10月-1982年11月,團十大選舉) 王兆國(1982年11月-1984年12月,團十一大選舉) 胡錦濤(1984年12月-1985年11月,團十一屆三中全會選舉) 宋德福(1985年11月-1993年5月,團十一屆四中全會選舉) 李克強(1993年5月-1998年6月,團十三大選舉) 周強(1998年6月-2006年11月,團十四大選舉) 胡春華(2006年11月-2008年5月) 陸昊(2008年5月-2013年5月) 秦宜智(2013年5月-2017年9月,團十七大選舉) 賀軍科(2018年6月—,團十八大選舉) 參考文獻[編輯] ^世界民主青年联盟.[2016-08-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2.02.1LawrenceR.Sullivan.HistoricalDictionary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美國拉納姆:羅曼和利特爾菲爾德出版集團公司(英語:Rowman&Littlefield).2007年5月23日:第582頁[2015年6月1日].ISBN 978-081086443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9日)(英語).  ^3.03.1中国共青团简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2017-06-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青網共青團劉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_青年组织__中国青年网.qnzz.youth.cn.[2018-07-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中國青年網.最新数据统计:全国共青团员8124.6万.中國青年網.2018年5月31日[2018年7月25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9日)(中文(中國大陸)).  ^6.006.016.026.036.046.056.066.076.086.096.106.116.126.136.146.156.166.176.186.196.206.216.226.236.246.256.266.276.286.296.306.316.32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全國代表大會.中国共青团章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2017-06-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員會」詞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工作大辭典》,北京燕山出版社,第615頁。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10日上午隆重举行习近平将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9.09.1王傳志.民主集中制:我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机制.《求是》.2013年5月16日[2015年6月1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1月21日)(中文(簡體)).  ^团的历次代表大会.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2017-06-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LawrenceR.Sullivan.HistoricalDictionary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美國拉納姆:羅曼和利特爾菲爾德出版集團公司(英語:Rowman&Littlefield).2007年5月23日:第583頁[2015年6月1日].ISBN 978-081086443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2月11日)(英語).  ^LawrenceR.Sullivan.HistoricalDictionaryoftheChineseCommunistParty.美國拉納姆:羅曼和利特爾菲爾德出版集團公司(英語:Rowman&Littlefield).2011年11月4日:第212頁[2015年6月1日].ISBN 978-081087225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6月4日)(英語).  ^青網共青團李彥龍.最新数据统计:全国共青团员8124.6万_青年组织__中国青年网.qnzz.youth.cn.[2018-07-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雷麗娜.新闻办就《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举行发布会_新闻发布_中国政府网.www.gov.cn.國務院.中國網.2017-05-17[2020-08-0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5)(中文(中國大陸)).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中國大陸研究》(44卷).2001年:21頁.  ^汪洋與外來工分享工人經歷:睡地鋪、盼漲薪(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評電訊2010年8月8日 ^何清涟:官员多有共青团干出身,但无“团派”——分析中共的“共青团政治”(2).美國之音.2016-08-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6).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文庫中相關文獻分類: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中國共青團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國青年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見[編輯] 中國共產黨主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題 武漢社會主義青年團 中國少年先鋒隊 團派 全聯盟列寧主義青年共產主義聯盟 江山嬌與紅旗漫 佤邦民族民主青年團 閱論編中國共產黨 理論馬克思列寧主義 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馬克思列寧主義 史達林主義 毛澤東思想 黨指揮槍、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人民民主專政 統一戰線 人民戰爭 為人民服務 實事求是 整風 新民主主義 土地改革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反右運動 三面紅旗 總路線 大躍進 人民公社 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 三個世界 華國鋒時期指導思想 一綱兩目 以階級鬥爭為綱 把國民經濟搞上去/發展國民經濟 保持安定團結 兩個凡是 汪東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 四項基本原則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改革開放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三個有利於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真理標準大討論 貓論 摸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主要內容 保持先進性 科學發展觀 以人為本 全面、協調、可持續 和諧社會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中國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個自信 兩個一百年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其他 五講四美三熱愛 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清除精神污染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社會主義榮辱觀  制度 章程 入黨誓詞 黨旗、黨徽 黨費 黨報、黨刊 黨課 民主集中制 紀律檢查機關 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幹部職務名稱表制度  中央組織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最高負責人(歷史沿革)1921中央局(書記)→1922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1925總書記)→1927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45主席→1982總書記)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常務委員會/中央書記處/中共中央秘書長直屬機構 中央辦公廳 中央組織部 中央宣傳部 中央統戰部 中央外聯部 中央政法委 中央政研室 中央國安辦 中央網信辦 中央軍民融合辦 中央台辦 中央財辦 中央外辦 中央編辦 中央空管辦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 中央黨校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人民日報》社 《求是》雜誌社 《光明日報》社 中國浦東幹部學院 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 中國延安幹部學院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 中央委員(候補委員) 二屆 候補 三屆 候補 四屆 候補 五屆 候補 六屆 候補 七屆 候補 八屆 候補 九屆 候補 十屆 候補 十一屆 候補 十二屆 候補 十三屆 候補 十四屆 候補 十五屆 候補 十六屆 候補 十七屆 候補 十八屆 候補 十九屆 候補 中央軍事委員會沿革1925中央軍事部→1926中央軍事委員會→1928中央軍事部→1930中央軍事委員會→1931中央軍事部→1937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1945中央軍事委員會→1954中央軍事委員會負責人中央軍事部長→中央軍委書記→中央軍事部長→中央軍委書記→中央軍事部長→中革軍委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顧問委員會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沿革1927中央監察委員會→1949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1955中央監察委員會→1978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負責人1949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1955中央監察委員會書記→1978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書記→1987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地方組織地方各級黨代會各省級行政區委員會/書記/領導集體省委(省委書記、省委辦公廳)、自治區黨委書記、市委書記、區委書記 基層組織基層黨代會基層黨委·黨工委·黨組黨支部黨小組優秀共產黨員 紀念活動 建黨節 七一勳章 建黨百年慶祝活動 慶祝大會 閱論編共產主義青年組織現存社會主義國家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國) 胡志明共產主義青年團(越南) 古巴共產主義青年聯盟(古巴) 寮國人民革命青年團(寮國) 社會主義愛國青年同盟2(朝鮮) 現存非社會主義國家 俄羅斯聯邦列寧主義青年共產主義聯盟(俄羅斯) 美國青年共產主義聯盟(美國) 加拿大青年共產主義聯盟(加拿大) 法國青年共產主義者運動(法國) 挪威青年共產主義聯盟(挪威) 西班牙共產主義青年聯盟(西班牙) 葡萄牙共產主義青年(葡萄牙) 消亡 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蘇聯) 武漢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國) 自由德國青年團1(東德) 蒙古革命青年團1(蒙古) 波蘭社會主義青年團1(波蘭) 阿爾巴尼亞勞動青年聯盟(阿爾巴尼亞) 匈牙利共產主義青年團1(匈牙利) 季米特洛夫共產主義青年團(保加利亞語:Димитровскико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младежкисъюз)(保加利亞) 羅馬尼亞共產主義青年團(羅馬尼亞) 社會主義青年聯盟(捷克斯洛伐克)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青年聯盟(南斯拉夫) 阿富汗民主青年組織(阿富汗) 柬埔寨人民革命青年聯盟(柬埔寨) 立陶宛共產主義青年團(立陶宛) 相關 青年共產國際 世界民主青年聯盟 1解散後以政黨青年組織重建 2仍為國家推行但是否仍以共產主義為指導方針存疑 閱論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章程 會徽 歷史 民主黨派 國民參政會 政治協商會議 新民主主義革命 五一口號 新政協籌備會 政協會徽 全體會議:第一屆 代表 《共同綱領》 《組織法》 《宣言》 《關於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 全國委員會歷屆全國委員會 第一屆(委員) 第二屆(委員) 第三屆(委員) 第四屆(委員) 第五屆(委員) 第六屆(委員) 第七屆(委員、專委會) 第八屆(委員、專委會) 第九屆(委員、專委會) 第十屆(委員、專委會) 第十一屆(委員、專委會) 第十二屆(委員、專委會) 第十三屆(委員、常委會、專委會) 常務委員會 主席會議 主席 副主席 秘書長 常務委員 各專門委員會 提案委員會(辦公室) 經濟委員會(辦公室) 農業和農村委員會(辦公室) 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辦公室) 教科衛體委員會(辦公室) 社會和法制委員會(辦公室) 民族和宗教委員會(辦公室) 港澳台僑委員會(辦公室) 外事委員會(辦公室) 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辦公室) 辦公廳 全國政協各專門委員會辦公室 研究室 秘書局 聯絡(信訪)局 新聞局 外事局 人事局 機關事務管理局 機關黨委 老幹部局 《人民政協報》社 文史出版社 《中國政協》雜誌社 文史館 信息中心 幹部培訓中心(北戴河管理局) 機關服務局 其他 黨組 機關黨組 年度協商計劃 專題協商會 雙周協商座談會 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 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 辦公樓 禮堂管理處 京昆室 書畫室 《教育與職業》雜誌社 《黃埔》雜誌社 地方委員會省級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黑龍江 吉林 遼寧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重慶 四川 貴州 雲南 西藏 陝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全國委員會)界別(地方委員會的組成參照全國委員會的組成)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 中國共產黨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中國民主同盟 中國民主建國會 中國民主促進會 中國農工民主黨 中國致公黨 九三學社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 無黨派人士 各人民團體 中華全國總工會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 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 各少數民族和各界的代表 文化藝術界 科學技術界 社會科學界 經濟界 農業界 教育界 體育界 新聞出版界 醫藥衛生界 對外友好界 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 少數民族界 宗教界 特邀人士 特邀香港人士 特邀澳門人士 特別邀請人士 統一戰線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協商民主 規範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BIBSYS:1460961539823 GND:4274511-1 HKCAN:9811105762303406 ISNI:0000000093387830 LCCN:n80113815 NLA:36601643 SUDOC:242940900 VIAF:5149365929885600961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oldid=72833046」 分類:​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國共產黨附屬組織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人民團體青年翼隱藏分類:​CS1英語來源(en)包含BIBSY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HKCA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L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維基語錄 其他語言 AsturianuDeutschEnglishEspañolSuomiFrançais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NorskbokmålPolskiPortuguêsРусскийSvenska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吴语Vahcuengh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