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 Cloning | 如何將目標基因克隆到載體中(上) - ACE Biolabs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Gene Cloning | 如何將目標基因克隆到載體中(上) 2019/05 · 獲得「一團多樣的 DNA 片段混合物」:細菌、細胞或組織的染色體 · 聚合酶連鎖反應:「夾」出特定目標片段。

首頁 GeneCloning GeneCloning|如何將目標基因克隆到載體中(上)2019/05/03 GeneCloning   實驗室常常會聽到“cloning”這個詞,老師偶爾會請你“cloning”一段基因,到底“cloning”是什麼意思呢?Cloning指的是從一團多樣的DNA片段混合物中,挑選出特定的序列片段,黏接到「載體」上。

將「載體」送到研究目標中(如細菌和細胞),並在目標中大量表現,來研究此特定序列對於目標的影響。

傳統上通常會使用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夾」出特定目標片段,此步驟有時需要一定的運氣,需要嘗試不同的「夾子」和反應條件。

而近代科技的進步則推出另外一種方法——直接使用化學的方式全序列合成,不過此方法非常昂貴。

Cloning大致可以分成四步: 獲得「一團多樣的DNA片段混合物」:細菌、細胞或組織的染色體或cDNA。

聚合酶連鎖反應:「夾」出特定目標片段。

目標片段連接到「載體」上:分成純化目標片段和連接反應。

確認序列:放大含有目標片段的「載體」,以及送定序確認。

  一、獲得「一團多樣的DNA片段混合物」 此步驟為聚合酶連鎖反應的前置作業,必須先獲得含有目標片段的混合物。

可以是染色體DNA或是由RNA反轉錄形成的cDNA(complementaryDNA),而抽取的來源可以是細菌、細胞或是動植物組織。

同一種DNA類型(染色體或cDNA)抽取原理差不多,不同來源可能會有些微差異,差異主要是破細胞的部分,比如說組織必須先均質化,去掉一些組織間質,而細菌有細胞壁,相比於細胞而言較難破壞。

現在為了方便科學家的研究,都有對應的套組。

最後得到的DNA在下個步驟中稱為「模板」,用來當作聚合酶連鎖反應的反應物。

破壞細胞的方式可分成物理法和化學法,化學法是直接使用lysisbuffer溶解細胞外層,物理法則有超音波、擠壓法、液態氮凍融法等。

之後抽取過程中,由於染色體DNA片段較長,因此需要小心避免斷裂。

傳統上,染色體DNA抽取時,會使用proteinaseK分解細胞中蛋白質,再使用高鹽溶液沉澱蛋白質,透過離心去掉雜質,最後使用異丙醇沉澱出DNA。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染色體DNA因為分子量巨大,所以在回溶時需要提高溫度或是延長時間,建議55oC一小時或室溫過夜。

而ACEBiolabs也有提供管柱的方法(ACExtractDNAIsolationKit(fromCell/Tissue,ACEBiolabsCE1006),可以節省沉澱和回溶的時間。

為了確認染色體DNA的完整性,會使用瓊脂糖膠體電泳確認(請見下方「二.聚合酶連鎖反應:「夾」出特定目標片段——E.聚合酶連鎖反應確認」),樣本應該要位於10kb以上,並且沒有明顯的小片段脫尾。

而RNA雖然是多條小片段,但RNA本身較脆弱容易降解,所以實驗中需要保持乾淨。

傳統上,RNA抽取是使用有機溶劑變性蛋白質,透過離心分成有機層和水層,DNA和蛋白質會留在有機層,而RNA則在水層,最後使用異丙醇沉澱出RNA。

而ACEBiolabs也有提供管柱的方法(ACExtractTotalRNAExtractionReagent,ACEBiolabsCE1003),可以節省沉澱和回溶的時間,以及增加安全性和避免有機溶劑汙染。

為了確認RNA的完整性(沒有降解),會使用瓊脂糖膠體電泳確認(請見下方「二.聚合酶連鎖反應:「夾」出特定目標片段——E.聚合酶連鎖反應確認」),主要是看在RNA中最多的核醣體RNA(rRNA),都會有三條明顯訊號(真核是5/18/28S,細菌是5/16/23S)。

如果是使用有機溶劑抽取的話,還要特別注意260/230吸光值比例必須要大於2,小於2則代表有機溶劑汙染,會影響後續的反應。

純化的RNA還需要經過反轉錄成cDNA,可以大幅度地增加保存的穩定性,ACEBiolabs提供5XACEScriptII1ststrandcDNARTSuperMix(+gDNAwiper)(ACEBiolabs,EP2015)。

  二、聚合酶連鎖反應:「夾」出特定目標片段 聚合酶連鎖反應的起源: 聚合酶連鎖反應可以說是cloning中最重要的步驟,也是生物裡非常特別的機制。

大自然中幾乎所有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而生物能夠一代代地繁衍的其中一個關鍵就是「傳遞遺傳物質」。

經過科學家們的努力研究,才發現DNA複製的機制為「半保留複製」。

DNA為雙股結構,透過鹼基配對的方式(ATCG)形成氫鍵穩定結構。

DNA複製時,雙股分開來,兩股都當作模板,透過鹼基配對的方式接上新的鹼基,做出配對股(complementarystrand)。

新形成的兩條雙股DNA都同時有一股舊的和一股新的DNA,因此稱作「半保留複製」。

實際上細胞內DNA複製非常複雜,需要多種酵素的參與,而科學家們就是將這個反應搬到試管內,盡量地減少酵素的使用,而使用其他方式代替。

其中最重要並且無可替代的就是聚合酶(DNApolymerase),負責辨認和配對鹼基。

聚合酶反應中還需要引子、dNTP和Mg2+以及適合的反應鹽離子液。

dNTP就是四種鹼基的合稱,提供複製時的原料和能量,Mg2+則是聚合酶的輔因子,幫助穩定DNA結構。

  聚合酶連鎖反應中的引子: 最關鍵的就是引子,引子為反應時的定位點,聚合酶會先辨認到引子,往下進行反應,因此可以透過設計引子序列「夾出」目標片段。

引子其實就是短片段的DNA,會設計成和配對股完全相同的序列。

由於聚合酶反應有順序性,做出來的配對股必須由DNA5’端到3’端,因此加入符合目標片段前後序列的引子,再加上限縮反應的時間,可以順利地放大目標片段。

網路上有很多免費的引子設計軟體,可以自己調整長度、GCcontent、Tm、self-annealing、pair-annealing。

長度:20-30b.p.,過短的話專一性太低,過長的話容易形成二級結構。

GCcontent:ATCG四個鹼基中,A和T配對,C和G配對,而前者的氫鍵鍵結較弱,後者較強,因此引子中的GCcontent越高,鍵結性則越強,一般建議40-60%。

Tm:此為50%引子和DNA黏合時的溫度,由長度和序列決定,長度越長,GCcontent越高,則Tm越高,建議55-65oC。

Self-annealing:引子自己形成二級結構的參數,分數越高代表引子會自己「捲」在一起,而無法有效地黏合模板DNA。

軟體上通常會有建議的閾值,只要低於閾值即可。

Pair-annealing:為兩個引子互相配對的參數,分數越高代表引子之間會「捲」在一起,形成「primerdimer」,而無法有效地黏合模板DNA。

軟體上通常會有建議的閾值,只要低於閾值即可。

其他:引子3’端最好是C/G,使得聚合酶一開始的反應較為穩定。

引子的好壞除了本身的特性之外,最重要的是專一性,假設引子長度為30b.p.,代表其專一性應該為(1/4)^30。

但是實際上由於模板DNA非常龐大,加上裡面的反應並不像預期地如此簡單,這些分子很容易發生交互作用。

因此,有時候需要試驗多組引子才能成功放大出目標片段。

  聚合酶連鎖反應溫度和時間: 除了上述材料之外,還需要三步驟溫度的改變:變性denaturation、黏合annealing、擴增extension,而以舊的模板做出來的配對股又可以在下一次反應中當作模板,因此透過三個步驟的不斷循環,可以指數地放大出目標片段,所以稱作「連鎖反應」(圖一)。

通常循環數會設在25-35個循環,過少的話放大的目標片段太少,過多的話容易出現非專一性訊號。

初始變性階段:95oC5-10分鐘 25-35個循環:變形95oC30秒、黏合55-65oC30秒、擴增72oC 最終擴增階段:72oC5-10分鐘 變性:透過加熱95oC的方式取代酵素,打開DNA雙股螺旋。

這步驟也是科學家們困擾的步驟,因為大部分的酵素在這個溫度都會永久地失去活性,使得以前必須在每一個循環的變性階段完後,再加入聚合酶。

直到後來科學家們發現生活在50-80oC的嗜熱菌,它的聚合酶可以耐高溫保持活性,才大幅地降低科學家們的麻煩。

為了完全變性,一開始會先變性5-10分鐘,之後的循環中只要30秒就足夠了。

黏合:引子黏合到模板DNA上目標片段的前後位置,溫度通常設定在低於Tm1-2度,但是由於實際上最適合的溫度會因為緩衝液成分(Mg2+,NaCl濃度)有所差別,建議第一次做時,測試不同黏合溫度。

擴增:此為聚合酶作用的步驟,設定最適合酵素的作用溫度,通常是72oC,作用時間是根據聚合酶的效率和目標片段長度,而聚合酶的效率是每分鐘作用1-2kb,根據廠商說明設定。

在循環結束後,最後會再72oC作用5-10分鐘,使擴增反應完全。

早期只能透過不同的水浴槽,手動改變反應溫度。

後來才設計出自動控溫的機器(PCRmachine),可以設定各種程式,多塊控溫晶片的設計使得我們可以一次試驗不同的黏合溫度,就連升降溫的速率都可以控制。

而有時因為目標片段過長,而有較長的反應時間,機器也可以設定在4oC方便保存。

目前市面上販售的聚合酶試劑中通常有聚合酶、反應液(2-10倍)、Mg2+、dNTP,有些廠商會將Mg2+併到反應液中,節省操作步驟。

而DNA模板和引子由實驗者自己準備,DNA引子需要請其他廠商合成。

操作時要注意,聚合酶是生物酵素,需要低溫取用(通常於-20oC保存時為液體,可直接取用);而dNTP容易因為反覆凍融失去活性,可於第一次使用時分裝。

ACEBiolabs提供的ACESuper-FidelityDNAPCRkit(ACEBiolabs,EP1005),具有高效率、高連續性以及校正的能力,可以更快更精確地放大出目標片段。

圖一:聚合酶連鎖反應示意圖,第一次做出來的配對股可以在第二次反應中當作模板,再製作出配對股。

  聚合酶特性 聚合酶有四大特性,專一性(specificity)、熱穩定性(thermostability)、正確性(fidelity)和連續性(processivity)。

專一性(specificity): 聚合酶的專一性決定於酵素本身和環境溫度,酵素本身的構形會專一性地配對鹼基,而環境溫度則決定酵素活性和構形。

酵素都有最適合作用的溫度,即使處在其他溫度,聚合酶依然有一定的活性,但是卻會導致專一性大幅度下降,而錯誤地放大出非目標片段。

最簡單的解決方法是冰上操作,在機器溫度到達變性溫度前,配好的反應液必須置於冰上,降低酵素活性。

另一個方法則是“hotstart”,加入特殊的抗體抑制聚合酶,只有當溫度超過90oC時,抗體才會失活及降解,聚合酶才能作用,大幅度地提高專一性。

熱穩定性(thermostability): 就如同上述所提過的,在變性高溫下,一般的生物酵素都會永久地失去活性,直到後來科學家們發現了熱嗜菌,這種生物的酵素適合溫度位於50-80oC,並且可以耐受高溫而保持活性。

正確性(fidelity) 聚合酶除了透過蛋白質構形來決定下一個鹼基,還有另外一個機制可以提高正確性。

聚合酶除了有「5’到3’複製DNA」的能力之外,還有「3’到5’剪切DNA(3’to5’exonuclease外切酶)」的特殊能力。

酵素會「檢查」做過的部分,發現錯誤後就會停頓,去除掉錯誤的部分,再重新黏上正確的鹼基,這項能力也被稱作「proofreading」。

聚合酶配對鹼基的錯誤率大約是1/10^5,也就是每100,000鹼基中會有一個錯誤,而proofreading的特性可以降低100倍,使錯誤率下降至1/10^7。

連續性(processivity) 連續性的意思是代表聚合酶一次作用的連續長度。

在生物體內,聚合酶在DNA上移動時,有其他多種蛋白質協助「聚合酶—DNA」異構物的穩定。

而在試管內反應時,缺乏那些蛋白質的幫忙,聚合酶很容易「鬆脫」,使得無法做出目標片段全長。

因此,如果目標片段較長,則必須選擇高連續性的聚合酶。

ACESuper-FidelityDNAPCRkit(ACEBiolabs,EP1005)即可用來針對長片段目標,並且能夠抵抗常見的抑制物(heparin,xylan,humicacid等)。

  聚合酶連鎖反應確認 完成聚合酶連鎖反應後,通常會使用瓊脂糖膠體電泳(agarosegelelectrophoresis)分析。

瓊脂糖膠體電泳是用來分析大分子核酸(DNA和RNA)的方法。

瓊脂糖是由石花菜屬和江蘺屬藻類中萃取出來的多糖類,於室溫時不溶於水,必須透過加熱到90-95oC才能溶解。

而在緩慢冷卻到室溫時,瓊脂糖會緩慢地形成有序的網狀結構。

而在製備膠體時,必須確認瓊脂糖白色粉末完全溶解,冷卻溶解的膠體至50-60oC後,倒入鑄膠槽,並快速地插入齒梳,待膠體冷卻後,即可留下樣本槽。

ACEBiolabs提供AgaroseLE(ACEBiolabsC3016)。

核酸本身帶負電,在電場作用下,會由負極往正極移動。

核酸長度越長,越不容易通過網子,移動地越慢,因此瓊脂糖膠體可以用來分離不同長度的核酸。

瓊脂糖濃度越大,網子間的距離越小,即膠體的孔隙越小,可以用來分離較小差別的核酸。

通常1%瓊脂糖膠體可以用來區分0.5-10k.b.核酸,解析度大約是300-1000b.p.,長度越長則需要較大的差異才能分辨出來。

而2%瓊脂糖膠體則用來區分100-1000b.p.以下核酸,解析度大約是50-100b.p.。

瓊脂糖膠體的解析極限就是100b.p.左右,即使提高濃度也無法有效增加,更小片段的長度需要用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SDS-PAGE)才能分辨(需要特殊的緩衝液)。

配置膠體時需要特別注意不能使用二次水,而必須使用電泳緩衝液,以確保電泳環境一致。

而瓊脂糖膠體電泳使用的緩衝液可以使用TAE(Tris-acetate-EDTA)或TBE(Tris-borate-EDTA),兩者都是緩衝液,只不過使用不同的酸配置(acetate或borate)。

TAE膠體中DNA回收率較高,而且價格比較便宜,並且可以配製成50倍稀釋使用;然而解析度較低,容易產熱。

TBE解析度較高,比較不容易產熱,但是價格較貴,而且由於boricacid容易沉澱,只能配成5倍溶液。

另外,還有三個東西要添加:DNA染劑、DNAloadingdye和DNAmarker。

DNA染劑: DNA分子本身沒有螢光特性,因此必須要加入DNA染劑,方便我們觀察DNA。

早期使用的EtBr是透過平板的結構嵌入DNA雙股螺旋,在紫外光激發下,EtBr分子和DNA作用後會放出強烈的橙紅色螢光。

但是也因為嵌入DNA的特性,使得EtBr具有高突變性和致癌性,使用時要特別注意。

近代研發的DNA安全染劑雖然價格較貴,但是大幅度地降低危險,並且使用藍光激發(黃綠色螢光),也較為安全。

ACEBiolabs提供DNASafeviewDye(ACEBiolabsER1012)。

依據DNA染劑使用時機可分成內染和外染,外染指的是電泳完成後,將膠體浸泡到含有DNA染劑的二次水中(通常是1/1000-1/2000稀釋倍率),等待約5-10分鐘,再取出膠體至二次水中「退染」。

要注意染缸和退染缸要定期更換,因為DNA染劑容易光解,而退染用的二次水會因為使用次數太多,而有太多的染劑使退染效果降低。

外染的優點在於製備膠體比較容易,染膠區和電泳區可以分開,最後不會有不均勻的螢光結果。

內染指的是製備瓊脂糖膠體時,就一起加入染劑(通常是1/10,000-1/20,000倍率稀釋),因此形成的凝固膠體即含有DNA染劑。

進行電泳時,DNA染劑會附著在DNA上。

優點在於解析度較高和節省時間,但因為螢光染劑本身帶正電,會隨電場一起移動,因此會出現膠體上面較亮下面較暗的結果。

  DNAloadingdye(或稱作追蹤染劑): 包含甘油(glycerol)、EDTA以及染劑(通常是bromophenolblue和xylenecyanol)。

甘油:由於DNA易溶於水,因此注入樣本時,DNA很容易擴散至樣本槽外,損失掉DNA樣本,而甘油可以使DNA溶液密度較大,沉降到樣本槽底部。

ETDA:為二價離子螯合劑,可以捉住Mg2+和Ca2+,而抑制核酸酶(nuclease),避免DNA降解。

染劑:由於DNA本身沒有可見光,因此需要其他染劑判斷電泳的進度。

常使用藍色的bromophenolblue和藍綠色的xylenecyanol,兩者都和DNA一樣,會在電場作用下往正極移動,前者移動速率差不多等於300b.p.,而後者約為3k.b.。

因此,可用肉眼判斷電泳大致的進度,依據目標片段長度來決定終止時間。

如果目標長度介於500-1000b.p.,則要小心注意藍綠色條帶;如果1k.b.以上,則通常會讓藍綠色條帶跳海,需要較長的電泳時間。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濃度有10倍和6倍,也有其他染劑成分,基本上沒有優劣,視個人的使用習慣。

通常DNApolymerase試劑中就會附上(10xLoadingbuffer,ACEBiolabsEP1005-DD),不需額外購買。

  DNAmarker: DNA電泳中,只能判斷長度的相對關係,無法了解絕對的長度,因此需要另外的標準。

而DNAmarker就像一把尺,提供數字大小的刻度。

裡頭包含不同長度的DNA,通常市面上有兩種,一種稱作「1kbmarker」,範圍250b.p.-10k.b.,主要搭配1k.b.以上的目標片段使用;另一種稱為「100b.p.marker」,範圍100b.p.-3k.b.,主要搭配100-1000b.p.目標片段使用。

除了依據目標片段長度,來決定使用的DNAmarker,同時也會搭配到瓊脂糖膠體的濃度,1%膠體搭配「1kbmarker」,可以分辨出1-10k.b.片段,1k.b.以下片段距離較近而無法分辨;而2%膠體搭配「100bpmarker」,才可以分辨出100-1000b.p.。

  GeneCloning|如何將目標基因克隆到載體中(下)   目錄 客製化服務 產品 聯絡我們0 線上客服 詢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