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存在心理學探索》(上)】 – 愛智者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馬斯洛判定,所謂的精神官能症就其本質和起源來看,是一種匱乏性疾病,源於基本需要未被滿足。

(容我在此補充,這個主張的重要性就是提出了與佛洛伊德本能 ... 直接觀看文章 很少有人能像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1908-1970)一樣,他推動了心理學的第三波運動,旋即又超越了它,直往存在心理學以及超個人心理學前進。

因此他既是代表第三次心理學思潮的大師,也是推動心理學進行第四次典範轉移的關鍵人物。

這本書可以視為《動機與人格》(連結請按我)的續作,馬斯洛在第一版的〈序言〉裡告訴我們,心理學家的任務勢將各色各樣的真理整合成一個完整的真理,因此他對那些不是親佛洛伊德就是反佛洛伊德的立場相當反感。

「整合」二字可以被我們看做馬斯洛在研究自我實現以及高峰經驗時最重要的關鍵字,因為他在書裡的內容將會大量提到「整合」這個觀念,而這無不讓我們想起榮格。

事實上,他在本書第三版的〈序言〉中已經宣告,他認為人本主義的,即第三次心理學思潮是過渡性的,是為更高級的第四次心理學思潮作準備,後者超越個人,超越人類,超越人性、身份、自我實現等,不專注於人類的需要和興趣,而以宇宙為中心。

但在這之前還有一項任務要完成,那就是必須基於對人性的同情和熱愛,而非對其的厭惡或絕望,來發展一種關於惡的人本主義、超個人的心理學。

關於此點,馬斯洛相信,惡來自上面,而非下面。

也就是說,邪惡與殘忍的本性並非源自我們的內在。

本書是由14篇演講稿集結而成,共分為四編。

各篇要旨整合如下: 【第一編:更廣闊的心理學領域】 此編包含了〈健康心理學探索〉與〈心理學能從存在主義者那裡學到什麼?〉兩章。

馬斯洛相信,一種關於人類疾病和健康的新觀念正在出現,它的基本假設是這樣的: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種生物性的內在本性,它是不可改變的,當中包含了共性,也包含了獨特性。

這種內在性跟佛洛伊德的觀點不同,那不是惡的,而是基本需要、基本情緒、以及基本能力。

所謂的邪惡、破壞、衝動和殘忍,是源於這些內在需要、情感與能力受挫後的反應。

內在本性是中性的或是好的,如果我們可以加以鼓勵,就會健康、高效能地成長。

這些內在本性很脆弱敏感,容易受到外力影響,不過卻極少消失,那怕是病人也是如此。

儘管有時遭到否定,但它長期潛伏,迫切要求得到體現。

良心並不是只有超我,還有另一種成分,馬斯洛稱為「內在良心」,它是對我們自身本性、命運、能力和生活中的召喚無意識或前意識的認知。

它堅持我們要忠於自己的內在天性,不能因為軟弱或其他理由而否認。

那些浪費自己才華的人會因為領悟到自己犯了錯而自我鄙棄進而得到精神官能症,但也可能讓人重拾勇氣。

也就是說,痛苦和矛盾有時也會帶來成長。

所以疾病與健康不能隨意區分,那些表面的健康不代表沒有疾病,表面的疾病也不代表那個人不健康。

也就是說,評判一個人必須先從瞭解整個人開始。

他認為存在主義心理學包含兩個要點,第一,同一性的概念與經驗是人的本質及與其相關的哲學或科學的必要條件;第二,存在心理學從經驗出發,而不是概念、假設或理論。

根本上來說,存在主義「是在論述人的抱負和侷限之間(人是什麼和想成為什麼,以及人能夠成為什麼之間)的差距所導致的人的困境。

…人既是現實的,同時也是具有潛能的。

」他相信如果我們認真對待這種差距,就可以引發心理學革命。

存在主義者主張,人具有雙重本性,但兩者都是我們的根本特徵,不能放棄其中一個,只能整合起來,而有些問題一定會永遠存在。

易言之,荒謬無法解決。

他批判沙特,因為沙特相信自我是一項設計,係透過連續不斷的選擇而來。

這點與遺傳學直接衝突。

他又反對佛洛伊德和羅杰斯,因為他們並不強調意志、決心、以及選擇等因素。

他認為心理學家一直在迴避責任和意志的問題,同時也在迴避由其引伸出來的力量和勇氣的問題。

存在主義者強調個人的終極孤獨,而這會進一步幫助我們理解決定、責任心、選擇、自我創造、自主、等概念。

他們號召回歸原始經驗,不要再陷在語言和分析裡。

而存在主義影響馬斯洛最大的一點就是心理學中的未來。

因為這個未來牽涉到了成長、形成(becoming)、潛能、希望、願望、想像等概念,當我們退回到具體的層次就會失去未來,而自我實現若與當前活躍的未來不相干就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有未來,所以所有的習慣與防衛機轉都是模糊和不能確定的,因為它們只建立在過去的經驗之上。

我們假裝未來與過去相同,使用各種策略來逃避新奇事物帶來的焦慮。

以上種種讓他相信心理學正在擴展。

他呼籲排除歐洲存在主義者對恐懼和痛苦的喧囂,馬斯洛告訴我們,任何治療師都知道,外在的價值失效時(因為兩次大戰使歐洲的知識份對自身文明與準則感到絕望,從而催生了存在主義),每個人都會感到痛苦,但最終卻是令人愉悅且使人堅強的。

歐洲的存在主義者都沒有提及高峰經驗、快樂、狂喜,好像他們只用一隻帶著偏見的眼睛在看世界,因為所有人或多或少都能體驗到快樂與不快樂兩個方面,任何哲學體系缺了其中一種都不完整。

【第二編:成長與動機】 他首先在〈匱乏性動機和成長性動機〉中論述了兩者的差別,我認為這奠定了人本心理學的精神病源理論,相當值得我們重視。

馬斯洛判定,所謂的精神官能症就其本質和起源來看,是一種匱乏性疾病,源於基本需要未被滿足。

(容我在此補充,這個主張的重要性就是提出了與佛洛伊德本能理論的相反觀點,精神分析認為,精神官能症源於對本能需要的壓抑,馬斯洛則認為是對基本需要的匱乏。

)如果我們能夠滿足病人的安全、自尊、認同、親密關係、期望、尊重或成就感,那麼多數的疾病都會趨於消失。

此外,我們還具有成長性的動機。

他相信人的內在具有成長或自我完善的傾向,跟佛洛伊德的理論相反,我們不是趨向平衡或靜止(佛洛伊德認為我們內在有一種回歸死寂和無機物的傾向,他借用物理學的觀點,相信心理能量是固定值不會增加,而且激動之後會趨於平衡。

),而是享受成長和進步。

這一點從所有健康的兒童身上都可以發現,他們喜歡獲取新技能和力量。

如果佛洛伊德是對的,我們就必須用打罵和恐嚇的方式才能逼孩子去學習,但他們很享受學習帶來的樂趣。

也就是說,當健康的人滿足了基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之後,就會被自我實現的需求所驅動,個人的內心會不斷趨向統一、完整,更充分地自我接納和接受自我的本性。

馬斯洛補充道,事實上自我實現並不是靜態和被動的,好像非得等基本需要滿足了才會啟動,它貫穿了人生全程,因此這個傾向在孩童與青少年身上都能看見,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匱乏性動機與成長性動機可以並存,好比一個人在吃飽之後,生理需要並不會消失,而是讓渡給另一個更高層次的需要,他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好。

也就是說,對飢餓的生理需要提昇到了新的高度去。

匱乏性動機是為了減少緊張,恢復平衡。

佛洛伊德看到的是這一點。

但成長性動機卻會為了遙遠且通常難以實現的目標保持緊張。

概括說來,滿足匱乏性需要能夠避免疾病,滿足成長性需要則能促進健康。

典型的成長動機沒有完成的那一天,它是持續的、穩定上升的過程。

我們得到的越多,就需要的越多,所以這種需要永遠無法滿足。

匱乏性需要人人都有,而且相同;但自我實現則人人不同,各有差異。

安全感、歸屬、愛、與尊重只能被他人滿足,因為匱乏性需要有很強的環境依賴,受它驅使的人一定更懼怕環境的變化,因此這種人的自由度很少。

但自我實現的個體更為獨立,他不受環境牽制,更為自主,更願意獨處和冥想,遠離環境的牽制。

因此自我實現者的行動多是受內部驅使,而非被動反應外在的限制與要求,他們擁有「心理自由」。

尋求心理治療的人多數都是匱乏性疾病引起的精神官能症,使用人際取向的療法就可以治癒。

但受成長性動機驅策的人則仰賴自主解決矛盾,在成長的後期,我們只能依靠自己。

匱乏性需要得到足夠滿足的人往往跟存在領域有更緊密的連結,這在哲學界裡是老生常談,但在心理學界卻是全新的領域。

他們眼中看見的是彼此滲透的概念與場域,而不是截然對立的屬性。

他們把人看成一個完整的人,而不是某種標籤或工具。

例如警察、老師、理髮師、工具人等。

馬斯洛相信心理學過去的動機理論是以匱乏性需要為中心所建立起來的,而這說明了超越性動機理論(成長性動機、自我實現理論)的必要性。

在第四章〈防禦與成長〉裡,馬斯洛指出,健康成長的過程可以看做一個永不完結的自由選擇情境,人的一生都在面對這種情境,不得不在安全與成長、後退與前進、不成熟和成熟之間作選擇。

安全既讓人憂慮,也讓人愉悅;成長也是如此。

而不管是佛洛伊德學派還是成長學派都有問題,他們都偏向一端,同樣不切實際。

一般而言,安全需要比成長需要更具優勢性,除非前者被充分滿足,否則他的勇氣就無法出現。

而什麼時候我們才能知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願意向前走了呢?馬斯洛說,唯一的方法就是看他的選擇。

易言之,只有孩子自己清楚召喚他前進的力量何時壓倒了拉住他的力量,也就是勇氣壓倒了恐懼的正確時機。

他語重心長,最終人都必須為自己選擇。

一旦我們頻繁地為他人選擇,就會使他衰弱、失去自信,擾亂他區分自己與他人的內化標準的能力。

他在附註中舉例,一個拿到包裝盒後自己打開和組裝裡面東西的孩子,跟一個被告知裡面是一組火車頭玩具,然後被父母幫忙打開包裝的孩子。

主動體驗與被動體驗將帶來天差地別的後果,「每一點主動體驗都是一次機會,讓他發現自己的好惡,進一步瞭解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是孩子成熟和自我引導的關鍵。

」 在他人讚賞和自己的快樂體驗之間,孩子通常會選擇前者,因此快樂體驗不被認可,這最終會使他們失去體驗快樂的能力。

這不正是當代臺灣教育體制裡多數孩子的感受嗎? 他相信防衛智慧與成長智慧都應該被認可,「實際上所有選擇都是明智的」,因為防禦有時是一種健康的退行。

我們不能強迫孩子成長,只能透過改善環境讓成長變得可能,只有孩子自己能更喜歡成長,別人不能代替他喜歡。

也只有他的恐懼得到尊重和認可,他才有勇氣變得勇敢。

馬斯洛提醒讀者們,黑暗力量和成長力量一樣正常。

而這就面臨了一種弔詭,做父母與教師的知道什麼對他最好,但同時又只有孩子自己知道什麼對自己最好。

我們要鼓勵他向前,但也得在他後退舔舐傷口、重新獲得安全感的時候完全尊重這個選擇。

如此,孩子才能重拾成長的勇氣。

在〈認知需要和認知恐懼〉此章中,馬斯洛認為,佛洛伊德的最大發現是許多心理疾病的產生原因是畏懼瞭解自己-情緒、衝動、記憶、能力、潛力、及自身命運。

但他卻遺漏了另一個層面,那就是我們也會否認自己最優秀的一面,否認自己的天賦,最大的潛力、及創造性。

簡言之,人也會反對自身的偉大。

他相信,我們內在有神性的一面,這讓我們矛盾,既著迷又害怕。

而這正是人類基本狀態的某一方面:我們既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又是至高無上的神靈。

認知會為我們帶來純粹的快樂與原始的滿足感,同時帶來力量,這是為什麼統治者希望被統治者保持無知狀態的原因。

傑出的人總是勇於探索,而弱小、從屬和低自尊狀態則會抑制認知的需要。

在課堂裡,真正聰明的學生會積極地提問,因而造成紀律的挑戰。

因而認知本身在潛意識裡也意味著支配、征服與控制,認知因此是自我肯定的一種行動。

認知也有助我們把這些不熟悉的、隱藏的、或意外的東西變得可控制、易處理,所以認知具有成長與減少焦慮的功能。

不過,認知也會以相反的方式表現。

用佛洛伊德的話來說,失去好奇、學習困難、裝笨都可能是一種心理防衛。

馬斯洛相信,知識與行動緊密相關,這點他跟蘇格拉底的想法一樣。

當事人之所以拒絕認知,或者失去好奇,原因就在於他隱密地瞭解到,認知通常帶來了行動的責任。

因此最好是不要認知,因為一旦知曉,就必須採取行動,但行動卻會帶來麻煩。

這是為什麼住在集中營附近的德國居民都不知道集中營裡發生了什麼事,他們假裝無知,刻意不去瞭解裡面的狀況。

否則他們就必須做點什麼,或者得為自己的懦弱感到愧疚。

孩子也會這樣操作,他們會刻意不去看見自己父母親並不愛自己,以及父母身上的缺點。

對那些無法實現的行動,不如不要去認知比較安全。

因此認知恐懼與認知需要是辯證關係,他們彼此相融,又相互競爭。

會增加恐懼的心理及社會因素,都會削弱我們的認知需要,而那些包容了勇氣與自由的因素,則都會解放它。

(待續)   愛智者 (圖片來源:VerywellMind) 分享此文:TwitterFacebook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相關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在此輸入你的回應…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電子郵件(必須填寫)(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名稱(必須填寫) 個人網站 您的留言將使用WordPress.com帳號。

( 登出 /  變更 ) 您的留言將使用Twitter帳號。

( 登出 /  變更 ) 您的留言將使用Facebook帳號。

( 登出 /  變更 ) 取消 連結到%s 透過電子郵件通知我後續回應。

有新文章時用Email通知我。

Δ 文章分頁導航 先前的上一篇文章:【10月份書介預告】下一步下一篇文章:【馬斯洛經典:《存在心理學探索》(下)】 選單 關於 本站文章分類 塔羅書目介紹 占星書目介紹 神秘學書目介紹 神話與人類學書目介紹 心理治療與諮商書目介紹 文史哲書目介紹 塔羅專文 占星專文 心理治療與諮商專文 雜記 國內外重要網站連結(塔羅、占星、神秘學) 美國塔羅協會官方網站 黃金黎明協會官方網站 塔羅智慧(tarosophy)塔羅協會 艾克雷克提克(Aeclectic)塔羅網站 聖甲蟲公司官方網站 盧埃林(Llewellyn)出版社官方網站 塔羅的奇幻旅程(臺灣) 靜止點心藝知性空間(臺灣) AstroCode占星聖碼諮商研究室(臺灣) 宇宙象徵占星學(臺灣) 占星之門(臺灣) 心理諮商與治療重要網站連結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臺灣哲學諮商學會 臺灣藝術治療學會 臺灣沙遊治療學會 臺灣生涯發展與諮詢學會 木水榮格文化事業 追蹤 已追蹤 愛智者書窩(哲學‧心理‧神秘學) 加入其他173位關注者 我要註冊 已經有WordPress.com帳號了?立即登入。

愛智者書窩(哲學‧心理‧神秘學) 自訂 追蹤 已追蹤 註冊 登入 複製短網址 回報此內容 以閱讀器檢視 管理訂閱 收合此列 %d位部落客按了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