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淨土論註下曰:「諸經統言有五種不可思議:一者眾生多少不可思議,二者業力 ... 有一故事︰有師徒兩 個,徒弟極笨,師父教他念佛,他始終念不來,老是問師父怎樣念。

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包含此關鍵字的其餘詞彙 轉依有五種不可思議性五種不可思議[佛學大辭典(丁福保)](名數)智度論三十曰:「經說五事不可思議:謂眾生多少,業果報,坐禪人力,諸龍力,諸佛力。

於五不可思議中佛力最不可思議。

」淨土論註下曰:「諸經統言有五種不可思議:一者眾生多少不可思議,二者業力不可思議,三者龍力不可思議,四者禪定力不可思議,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議。

」 (名數)見不可思議條。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佛光阿含藏]五通 五通(pañcaabhiññā)(巴),又作五神通,乃五種不可思議之能力:(一)天眼通,眼根清淨,可見色界、欲界諸物。

(二)天耳通,耳根清淨,能聞一切音聲。

(三)他心通,能知眾生心之所念。

(四)宿命通,能知宿世事。

(五)如意通,又作神足通,飛行自在,無所障礙。

五通(pañcaabhiññā)(巴),又作五神通、五神變;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

[佛光大辭典]不可思議 (一)梵語a-cintya。

又作不思議、難思議。

指不可思慮言說之境界。

主要係用以形容諸佛菩薩覺悟之境地,與智慧、神通力之奧妙。

俗謂事理深妙神奇,無法以思索或討論而得者,皆以「不可思議」形容之,蓋係援引自佛教經典。

增一阿含經卷十八謂,世界、眾生、龍、佛土境界為四不可思議者。

大寶積經卷八十六等亦舉出:業、龍、禪、佛等四種境界為不可思議者。

大智度論卷三十則舉出:眾生多少(眾生無增無減)、業果報(一切差別由業力而生)、坐禪人力(由禪定之力而現神通)、諸龍力(龍之一滴水,則可降大雨)、諸佛力(佛陀圓滿成就十力)等五種不可思議。

另據舊譯華嚴經卷三十佛不可思議法品之載,諸佛有剎土、淨願、種姓、出世、法身、音聲、智慧、神力自在、無礙住、解脫等十種不可思議。

同經卷三十七離世間品,亦載菩薩之十種不可思議。

此係說明諸佛、菩薩之解脫、智慧、神力等,乃言語思慮所不能及者。

復次,華嚴經與維摩經稱為不思議解脫經,阿彌陀佛稱為不可思議光如來,菩薩稱為不思議慧菩薩、難思議菩薩等,皆為其例。

(參閱「四不思議」1662)(二)唐代僧。

為新羅國零妙寺(靈妙寺)沙門,名不可思議,為善無畏之弟子。

唐開元(713~741)末年撰大日經供養次第法疏二卷,世稱不思議疏。

其餘事蹟不詳。

p962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五通 五種神通。

具稱五神通。

(一)指修四根本靜慮所得的五種不可思議力︰(1)天眼通︰又名天眼智證通或天眼智通,謂超越肉眼的所有障礙,可見常人所不能見者。

(2)天耳通︰又名天耳智證通或天耳智通,謂超越肉耳的所有障礙,可聽聞常人所不能聽到的音聲。

(3)他心通︰又名他心智證通、他心智通或知他心通,謂可洞悉他人之心念。

(4)宿命通︰又名宿住隨念智證通、宿住智通或識宿命通,謂能知曉自他過去之事。

(5)身如意通︰又名神境智證通、神境通、神足通、如意通、神通或身通,謂可點石成金、變火成水、飛行自在、變現自在的能力。

此五通加上漏盡通則成六通。

五通通於凡聖,漏盡通唯無學聖者所得。

《菩薩處胎經》中有一偈,可作凡夫所得五通與佛道所得通力不同之說明(大正12‧1041a)︰「凡夫所得通,猶如諸飛鳥,有近亦有遠,不離生死道。

佛通無礙法,真實無垢穢,念則到十方,往反不疲倦,以慈念眾生,得通無罣礙。

仙人五通慧,轉退不成就,我通堅固法,要入涅槃門。

」(二)《宗鏡錄》所載之五通︰指道通、神通、依通、報通、妖通之五種神異能力。

(1)道通︰指證悟中道之理後能起大用,於無心中應物、化萬有,猶如影像、水月、空華之無定體。

(2)神通︰指靜心觀照萬物,記持宿命,種種分別均隨定力。

(3)依通︰指依憑法術、自在為事,如神仙之有靈異術。

(4)報通︰指由果報而有的通力,如能預知鬼神事,變化諸天形,了知中陰有情托生之處,並能隱變神龍。

(5)妖通︰指老狐狸、木石等精靈可依附人神。

《宗鏡錄》卷十五云(大正48‧494b)︰「何為五種通﹖一曰道通,二曰神通,三曰依通,四曰報通,五曰妖通。

妖通者,狐狸老變木石精化,附傍人神,聰慧奇異,此謂妖通。

何謂報通﹖鬼神逆知,諸天變化,中陰了生,神龍隱變,此謂報通。

何謂依通﹖約法而知,緣身而用,乘符往來,藥餌靈變,此謂依通。

何謂神通﹖靜心照物,宿命記持,種種分別皆隨定力,此謂神通。

何謂道通﹖無心應物,緣化萬有,水月空華,影像無主,此謂道通。

」〔參考資料〕 (一)《菩薩處胎經》卷五〈五神通品〉;《法集名數經》;《大般若經》卷一七二〈讚般若品);《大智度論》卷五;《大乘義章》卷二十(本)。

(二)《三藏法數》卷二十七。

四不思議 指世間人無法思議揣測的四事,即眾生不可思議、世界不可思議、龍境界不可思議、佛境界不可思議。

又稱四事不可思議。

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一載,即︰(1)眾生不可思議︰謂世間眾生從何而來、復從何起、命終後復從何去等生成原因及趣向之當果,皆不可思議。

(2)世界不可思議︰謂一切世界皆由眾生業力而成,成而復壞,壞而復成,始終相續,無有斷絕。

其生成及始終皆不可思議。

(3)龍境界不可思議︰謂龍降雨,非從口出,亦不從眼、耳、鼻出。

但以大神力,意之所念,若善若惡皆能作雨。

故云龍境界不可思議。

(4)佛境界不可思議︰謂如來之身,清淨無染,不可摸測。

身高壽命,不可言長,不可言短。

梵音所及,智慧辯才皆不可思議,故云佛境界不可思議。

該經又勸比丘勿思議此四事,而應思議四諦之理。

其文云(大正2‧657b)︰「如是比丘,有此四處不可思議,非是常人之所思議。

然此四事無善根本,亦不由此得修梵行,不至休息之處,乃至不到涅槃之處,但令人狂惑,心意錯亂起諸疑結。

(中略)佛眼之所見,非餘者所及,是故諸比丘,當思議四諦。

所以然者,此四諦者,有義有理得修梵行,行沙門法得至涅槃,是故諸比丘,捨離此世界之法,當求方便思議四諦。

」《大寶積經》卷八十六〈大神變會〉、《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三亦出業境、龍境、禪境、佛境等四種不可思議。

而《大智度論》、《顯揚聖教論》、舊譯《華嚴經》、《首楞嚴三昧經》等經論,則出五種不可思議、六種不可思議、十種不可思議,乃至二十種不可思議功德云云。

念佛 懷念所歸依的無上正覺者之意。

在修持上,用這樣一心懷念佛、明記不忘的法門,就可以達到正念現前。

早在《阿含》類經,已列它為六念(念佛、法、僧、施、戒、天,見《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十二經)或十念(加定方便、安般、身、死四種念,見《增一阿含經》卷二〈廣演品〉)之一。

經上說,修習此法門的人,應正身正意,結跏趺坐,專精繫念佛的十號,或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乃至佛的十力、四無畏、五分法身等諸功德。

依此修習,除諸亂想,其心正直,得如來法,於如來所生隨喜心,歡悅安穩,於凶險中無諸障礙,入法流水,乃至證沙門果,疾得涅槃。

經又說,若人一心念佛而取命終,能離三惡道,得生天上(見《長阿含經》卷五〈闍尼沙經〉、《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二〈力品〉)。

這都是以此世界的教化佛為懷念對象的。

以後,懷念對象更擴大到他方世界,像《般舟三昧經》提倡繫念他方世界現在諸佛,說西方世界須摩提國阿彌陀佛有諸相好威儀,巨億光明,今在眾中說法。

若人依所聞繫念彼佛一日夜至七日夜,思惟觀察了了分明,能於定中或睡夢中面見彼佛,因而稱此法門為思惟一切諸佛現前三昧。

此經還說到,專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即得往生彼佛國土。

到了《阿彌陀經》,就特別提倡執持阿彌陀佛名號的念佛法,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這就把念佛法門和求生淨土的思想結合起來,修習的方式和所預期的勝果都有了發展。

最後,舊譯《華嚴經》卷四十六〈入法界品〉載功德雲比丘為善財童子說普光明觀察正念諸佛三昧,列舉了圓滿普照念佛三昧門、得一切眾生遠離顛倒念佛三昧門、得一切力究竟念佛三昧門等二十一種念佛三昧門及其功德,更豐富了念佛法門的內容。

印度的念佛法門逐漸傳入中國以後,一般以和淨土思想相結合的持名求生極樂世界的信仰最為流行。

這大概由於受了龍樹《十住毗婆沙論》〈易行品〉以念佛法門為修菩薩行速至不退地的方便易行道說法的影響。

明代智旭曾說過,執持名號,念念即佛,不勞觀想,不勞參究,當下圓明無欠無餘,最為直捷(見《彌陀要解》),可以代表這種信仰的看法。

中國各宗派一向重視念佛法門。

相傳隋代天台智顗撰《五方便念佛門》,說稱名往生、觀想滅罪、諸境唯心、心境俱離、性起圓通五種念佛三昧。

唐代賢首系澄觀,倡說緣境、攝境唯心、心境俱泯、心境無礙和重重無盡五種念佛門(見《華嚴疏》卷五十六)。

宗密說稱名、觀像、觀想、實相四重念佛門(見《行願品別行疏》卷四)。

此外,屬於淨土宗系統的懷感,說有相、無相二種念佛三昧,以念法身佛為無相念佛,念報、化身佛為有相念佛。

飛錫提倡通念三世佛法門,說念現在佛,心專注一境,念過去佛,了因果相同,念未來佛,於一切眾生起等同想,速成三昧。

宋代禪師延壽則主張淨、禪合一,亦特讚揚持名念佛法門。

天台系傳燈主張以現前一心無法不具為本,即本此不可思議之一念念佛,有念自佛、念他佛和自他俱念三種念法。

明代智旭特弘其說,認為念自佛在觀現前一念介爾之心,橫遍豎窮,百界千如種種性相自然具足,與三世佛平等無二,如此觀察功深力到,得豁破無明,頓入祕藏。

念他佛者,以彌陀果德莊嚴為我所念之境,或念其相好,或念法門,或念實相,總名念他佛。

自他俱念者,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知眾生是諸佛心內之眾生,諸佛是眾生心內之諸佛,托彼果上依正,顯自身之理智,此即我心性本具之功德不可思議,而諸佛果中之威力亦不可思議,是故感應道交,自他不隔,極果與圓因,稱理而映發(見《靈峰宗論》卷七)。

清代華嚴學者彭際清著《華嚴念佛三昧論》,說念佛法門略有二種,一為普念,一為專念。

如《觀佛相海》、《佛不思議境界》等經但明普念,《藥師琉璃光如來》、《阿[HK4297-9]佛》、《無量壽》等經特明專念,惟《華嚴經》明一多相入,主伴交融,即自即他,亦專亦普,最為圓融。

他標舉五義以貫釋全經,即(1)念佛法身,直指眾生自性門;(2)念佛功德,出生諸佛報化門;(3)念佛名字,成就最勝方便門;(4)念毗盧遮那佛,頓入華嚴法界門;(5)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圓滿普賢大願門。

最後結論,針對教、禪各系思想設問︰「如上五門,為當從一門入,還是五門并入﹖」他自作解答道︰「上根利智了得自性彌陀,全顯自心淨土,舉一法身,攝無不盡。

」華嚴教旨,十住初心即同諸佛;然五位進修,不無趨向,未到妙覺,仍分階次。

直到菩薩十地,始終以大願力不離念佛,於一念頃見多百佛,多千佛乃至無量數佛,所住之地即隨所見之佛而分差等。

至一般行人,縱能伏惑發悟,而未證無生,寧逃後有,不依佛力,功行難滿,必待迴向極樂,親承授記,淨諸餘習,成滿願王,這才是一門超出妙莊嚴路。

其或粗窺向上,未盡疑情,尤須專一持名、發願,加以教觀熏修,助發勝智,感應道交,功無虛棄,則全憑一念統攝諸門。

從歷代各家的主張裡,可以看出中國所傳念佛法門,不論為哪一宗派所採用,都是和持名求生淨土的思想相結合的。

這對印度原來的念佛法門說來,也可算是適合中國情況的一種發展。

(游俠)◎附一︰印順〈念佛淺說〉(摘錄自《妙雲集》下篇(4))念佛(一)念︰淨土法門,一般都以稱名念佛為主,以為稱名就是念佛。

其實,稱名並不等於念佛,念佛可以不稱名,而稱名也不一定是念佛的。

要知道,念是心念。

念為心所法之一,為五別境中的念心所。

它的意義是繫念,心在某一境界上轉,明記不忘,好像我們的心繫在某一境界上那樣。

通常說的憶念,都指繫念過去的境界。

而此處所指稱的念,通於三世,是繫念境界而使分明現前。

念,是佛法的一種修行方法,如數息觀,又名安般念;還有六念門;以及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處,都以念為修法。

要得定,就必修此念,由念而後得定。

經裡說,我們的心,煩動散亂,或此或彼,剎那不住,必須給予一物,使令攀緣依止,然後能漸漸安住。

如小狗東跑西撞,若把牠拴在木樁上,牠轉繞一會,自然會停歇下來,就地而臥,心亦如此,若能繫念一處,即可由之得定。

不但定由此而來,就是修觀修慧,也莫不以念為必備條件。

故念於佛法中,極為重要。

念有種種,以所念的對象為差別,如念佛、法、僧、四諦等。

現說念佛,以佛為所念境界,心在佛境上轉,如依此得定,即名為念佛三昧。

然念重專切,如不專不切,念便不易現前明了,定即不易成就。

要使心不散亂,不向其他路上去,而專集中於一境,修念才有成功的可能。

經中喻說︰有人得罪國王,將被殺戮。

國王以滿滿的一碗油,要他拿著從大街上走,如能一滴不使溢出外面,即赦免他的死罪。

這人因受了生命的威脅,一心一意顧視著手裡的碗。

路上有人唱歌跳舞,他不聞不看;有人打架爭吵,他也不管;乃至車馬奔馳等種種境物,他都無暇一顧,而唯一意護視油碗。

他終於將油送到國王指定的目的地,沒有潑出一滴,因此得免處死。

這如眾生陷溺於無常世間,受著生死苦難的逼迫,欲想出離生死,擺脫三界的繫縛,即須修念,專心一意的念。

不為可貪可愛的五欲境界所轉;於可瞋境不起瞋恨;有散亂境現前,心也不為所動。

這樣專一繫念,貪瞋煩動不起,心即歸一,寂然而住。

於是乎得定發慧,無邊功德皆由此而出。

反之,若不修念,定心不成,雖讀經學教,布施持戒,都不能得到佛法的殊勝功德,不過多獲一點知識,多修一些福業而已。

(二)念佛︰念佛,一般人但知口念,而不曉得除此以外,還有更具深義的念佛。

如僅是口稱佛名,心不繫念,實是不能稱為念佛的。

真正的念,要心心繫念佛境,分明不忘。

然佛所顯現的境界,在凡夫心境,不出名、相、分別的三類。

依名起念︰這即是一般的稱名念佛,是依名句文身起念,如稱「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即是名。

而名內有義,依此名句繫念於佛──以「南無阿彌陀佛」作念境。

這是依名起念,故稱名也是念佛。

不過,稱念佛名,必須了解佛名所含的意義,如什麼都不知道,或以佛名為冥資等,雖也可成念境,或由此得定,但終不能往生極樂。

這算不得念佛的淨土法門,因為他不曾了解極樂世界的情形,和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

無信無願,泛泛稱名,這與鸚鵡學語,留聲機的念佛,實在相差不多。

有一故事︰有師徒兩個,徒弟極笨,師父教他念佛,他始終念不來,老是問師父怎樣念。

師父氣不過,罵他道︰「你這笨貨!」並且把他趕跑。

可是他卻記住了,到深山裡去,一天到晚,念著「你這笨貨,你這笨貨」。

後來師父又去找他,見他將飯鍋子反著洗,覺得徒弟已得功夫。

便問他這一向修的什麼功,他說就是師父教我的︰「你這笨貨。

」師父笑道︰「這是我罵你,你怎把它當佛在念﹖」一經點破,徒弟了解這是罵人的話,所得的小小功力便失去了。

心繫一境而不加分別,可以生起這種類似的定境,引發某種超常能力。

但一加說破,心即起疑,定力也就退失。

當然,稱名念佛,決不但是如此的,否則何須念佛,隨便念桌子板凳,不也是一樣嗎﹖須知道,阿彌陀佛是名,而名內包含佛的依正莊嚴,佛的慈悲願力,佛的無邊功德。

必須深切了解,才能起深切的信願,從信願中去稱名念佛,求生淨土。

依相起念︰這是觀想念佛,念阿彌陀佛或其他的佛都可以。

或先觀佛像,把佛的相好莊嚴謹記在心,歷歷分明,然後靜坐繫念佛相。

這種念佛觀,也可令心得定。

我遇見的念佛的人,就有靜坐攝心,一下子佛相立即現前的。

但我所遇到的,大都還是模糊的粗相,容易修得。

如欲觀到佛相莊嚴,微細明顯,如意自在,那就非專修不可了。

而且,佛相非但色相,還有大慈大悲,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五分法身,無量無邊的勝功德相,在這佛功德上繫念觀想,大乘為觀相所攝,小乘則名為觀法身。

依分別起念︰依分別起念,而能了知此佛唯心所現,名唯心念佛。

前二種依於名相起念,等到佛相現前,當下了解一切佛相,唯心變現,我不到佛那裡去,佛也不到我這裡來,自心念佛,自心即是佛。

如《大集賢護經》卷二說︰「今此三界,唯是心有。

何以故﹖隨彼心念,還自見心。

今我從心見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

」《華嚴經》卷四十六也說︰「一切諸佛,隨意即見。

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

知一切佛無所從來,我無所至,知一切佛及與我心,皆悉如夢。

」佛的相好莊嚴,功德法身,分分明明,歷歷可見,是唯(觀)心所現的。

了解此唯心所現,如夢如幻,即是依(虛妄)分別而起念。

佛法以念佛法門,引人由淺入深,依名而觀想佛相,佛相現前,進而能了達皆是虛妄分別心之所現。

若更進一層,即到達念佛法身,悟入法性境界。

唯識家說法有五種,名、相、分別而外,有正智、如如。

無漏的智如,平等不二,是為佛的法身。

依唯心觀進而體見一切平等不二法性,即是見佛。

《維摩詰經》亦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以明得見阿[HK4297-9]。

《阿&HK4297.9;佛國經》也如此說。

《般舟三昧經》於見佛後,也有此說。

佛是平等空性,觀佛即契如性;智如相應,名為念佛。

《金剛經》說︰「離一切相,即見如來。

」平常稱此為實相念佛。

念佛而達此階段,實已斷除煩惱,證悟無生法忍了。

由稱名而依相,乃至了達一切法空性,一步一步由淺而深,由妄而真,統攝得定慧而並無矛盾。

這樣的念佛,就近乎自力,與修定慧差不多,故念佛法門也是定慧交修的。

但依《般舟三昧經》說︰如見佛現前,了得唯心所現,發願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可見念佛方便,要求往生淨土,要有佛的悲願力。

在四類念佛中,以稱名念佛最為簡易;一般宏通的淨土法門,即著重於此──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和信求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的攝受。

稱名念佛,並非僅限於口頭的稱念。

如《阿彌陀經》的「執持名號」,玄奘別譯,即作「思惟」。

由此可見,稱名不但是口念,必須內心思惟繫念。

因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由名號體會到佛的功德,實相,繫念思惟,才是念佛。

所以稱名是重要的,而應不止於口頭的唱誦。

上面說的是通泛的說一切念佛,現在別依稱名念佛,再加說明。

稱名念佛的方法,有人總集為「念佛四十法」,即專說念佛的方便。

然念佛中最重要的,是三到。

淨宗大德印光大師也時常說到。

三到是︰口念、耳聽、心想,三者同時相應。

念得清晰明了,毫不含糊,毫不恍惚。

稱名時,不但泛泛口唱,而且要用自己的耳朵聽,聽得清清楚楚;心裡也要跟著心聲起念,明明白白的念。

總之,口、耳、心三者必須相應繫念,了了分明,如此即易得一心不亂。

許多人念佛,不管上殿,做事,甚至與人談話,嘴巴裡似乎還在念佛。

心無二用,不免心裡恍惚,耳不自聽,不能專一。

或講究時間念得長,佛號念得多,但這不一定有多大用處。

例如寫字,要想寫得好,寫得有功夫,一定要鄭重其事的寫,一筆又一筆,筆筆不茍,筆筆功到。

雖然寫字不多,如能日日常寫,總可以寫出好字。

有人見筆就寫,東榻西塗,久而久之,看來非常圓熟,其實毫無功力。

也有年青時即寫得好字,而到老來卻寫壞,因為他不再精到,隨便揮毫,慢慢變成油滑,再也改不過來。

念佛也這樣,時間不妨短,佛號不妨少,卻必須口耳心三到,專一繫念不亂。

如果口裡儘念,心裡散亂,東想西想,連自己也不知在念什麼,那即使一天念上幾萬聲也沒有用。

所以若要不離念佛,不離日常生活,一定要在成就以後。

初學人,叫他走路也好念佛,做事正好念佛,那是接引方便。

念佛而要得往生,非專一修習不可。

如一面妄想紛飛,一面念佛,一成習慣,通泛不切,悠悠忽忽,再也不易達到一心不亂。

要念佛,還是老實些好!說到稱名念佛的音聲,可有三種︰(一)大聲,(二)細聲,(三)默念。

在念佛的過程中,三種都可用到。

如專輕聲念,時間長了容易昏沉,於是把聲音提高,念響一點,昏沉即除。

如專於大聲念,又容易動氣發火,令心散亂。

再換低聲念,即能平息下去。

音聲的輕重,要依實際情況的需要,而作交換調劑,念低念高都沒有問題。

但專以口念,無論高念或低念,都不能得定。

依佛法說,定中唯有意識,眼等前五識皆不起作用,口念聞聲,當然說不到定境。

念佛的目的,是要達一心不亂,所以又要默念。

默念,也稱金剛持,即將佛的名號放在心裡念,口不出聲,雖不作聲,自己也聽起來卻似很響,而且字字清晰,句句了然。

這樣念,逐漸的心趨一境,外緣頓息,才能得定。

再談談念佛的快慢。

我們念佛,起初都很慢,到轉板的時候便快起來。

這很有意思,因為慢念,聲音必定要拉長,如︰南──無──阿──彌──陀──佛,每字的距離長,妄想雜念容易插足其間,所以要轉快板,急念起來,雜念即不得進。

禪堂的跑香也這樣,催得很快很急,迫得心只在一點上轉,來不及打妄想。

不過專是急念也不好,會傷氣,氣若不順,分別妄想也就跟著來。

如轉而為慢念,心力一寬,妄想分別也淡淡的散去。

這完全是一種技巧,或緩或急,不時交換調劑,令心漸漸離卻兩邊,歸一中道。

如騎馬,偏左拉右,偏右拉左,不左不右時,則讓牠順著路一直走。

念佛不是口頭念念就算,不在乎聲音好聽,也不在乎多念久念,總要使心趨向平靜,趨向專一,獲得一心不亂。

一心不亂念佛求生極樂世界,能不能生的重要關鍵,在一心不亂,這在大小《阿彌陀經》中皆說到。

蓮池大師有事一心與理一心的分別。

事一心實可析為淨念相續、定心現前二類。

眾生的內心,最複雜,特別是無始來的煩惱習氣,潛伏而不時現起,極難得到內心的一致──不亂。

佛法的無邊功德,要由定力開發出來。

這不淨的散亂的心念,就是虛妄分別心,分別即是妄想。

這可以包括一切的有漏心,念佛念法,眾生位上的一切,都不外乎虛妄分別心。

約證悟說,這都是妄想。

然約一心不亂說,妄想也大有妙用。

在虛妄分別心心所法中,有善心所現前,如對佛法僧的善念;有惡心所的生起,如貪瞋等的煩惱。

初學佛的人,要想一下子不分別,不妄想,談何容易!所以要先用善念對治惡念,以淨念而去除染念。

念佛就是這種方法之一,一念阿彌陀佛,可以除去各式各樣的不淨妄念。

但在善念淨念中,還可以是亂心的。

如一刻是佛,一刻又是法,這雖然內心善淨,卻還是散亂。

所以必須要淨念,而且要相續,念念等流下去。

此時不但惡念不起,即除了阿彌陀佛以外,其他的善念也不生起,念念是佛,等流下去,這叫淨念相續,也就是一心不亂的初相。

這在修行上,並不太難,這並非得定,而是止成就的前相。

然而一般念佛的,散亂小息時,每轉現昏昧。

其實念念中不離雜念(當然不是大衝動),而自己不知,以為得了一心,最易誤事。

心在一念上轉,不向外境奔馳,一有馳散,馬上就以佛念攝回。

一念一念,唯此佛念,離掉舉,離昏沉,沒有雜念滲入,沒有間斷,明明現前,即是一心不亂。

念佛絕不在時間的長短,數量的多寡上計較,主要在達到一心不亂。

依經說︰念佛有時一日或者七日,一念乃至十念。

所以,不論時間長短,如真能萬緣放下,唯一彌陀淨念,即使是短時相續,也就是一心不亂。

這樣的淨念相續,即取得了往生淨土的保證。

◎附二︰太虛〈念佛往生的原理〉(摘錄自《太虛大師全書》)佛法明因緣所生法,有兩種力︰(一)可思議力,(二)不可思議力。

如依何等因得何等果,造何等業感何等報,有何等境起何等心,有何等心明何等境,由何等現熏何等種,由何等種起何等現,這是因果通常法則,可以心識分別思量的。

由這種因果通常道理,所以造上品五逆、十惡業的,當墮地獄;造中品五逆、十惡業的,當墮餓鬼;造下品五逆、十惡業的,當墮畜生。

行下品五戒、十善的,感阿修羅報;行中品五戒、十善的,生人道中;行上品五戒、十善的,生六欲天;行上品五戒、十善而兼四禪、八定的,可生色、無色界天。

觀四諦理,修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可了生死而證聲聞果。

觀十二緣起,從緣起流轉門入還滅門,由無明滅則行滅乃至老死滅,而得解脫證緣覺果。

行六度或十度而成佛果。

以上所說的造三品十惡業因,感生三惡趣果,由造三品五戒、十善因,感生三善趣果,由修出世三乘學因,感得三乘聖者的果,這種由何等業因成何等報果,都是據可思議力而說的。

要成就何等果,就要造何等因;並要具足必須的緣。

因,就是因緣;緣,就是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

在這諸緣中,又可分析勝緣、劣緣、順緣、逆緣等等。

總之,這都是可思議因緣力所成的果。

現在舉一個明顯譬喻來說明,如人的衣食住的享用,要由勤苦勞力才能得著,每人要物質享用豐裕,就要多勤苦勞力,這本可算明確實在的理。

但這種常途可思議的因果道理,卻要按部就班的循序以成,不能救急;而在世間卻又每每要有救急的時候,如某處遇大水災,或其他意外災難,惰遊的固得不到生活所需,就是平日很勤勞的也被水一沖而盡,失其生活了。

所以這就超於平常勤勞而獲的道理之外,不但不應責罰他,反須要超於災難以外的力來救濟他。

這種救濟力,不在被災難的人,是在救濟的人中。

可見可思議因緣力所生果,雖很實在明確,但不能包括一切因緣生法。

所以進一步要說明不可思議因緣生果的理。

依佛法法相中,說有五種不可思議力︰(一)定力(三昧力)不可思議︰若有人造了定業,依可思議力當然不可轉,但依三昧加持力,就得解脫。

不過,定業有淺深不同,七地以前的菩薩,及聲聞、辟支佛、人、天的定力,都很有限,雖已有了不可思議的定力,可轉變境相而未必都有實用;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薩,得了定自在力,由定力可轉變一切,如可使水轉成火,地轉成空,一切害人的工具可轉成益人的工具,地獄苦境,依定力加持可成清涼,業報逼迫可成安樂,這所變的境,不但只有相,並且還有實用。

(二)通力不可思議︰「通」是定慧所起的用,在八地以前,定力與通力有區別,由定力所變的相,沒有實用,由通力所變的可有實用。

到了八地以上,定通力就一致了,都可起實用。

通力的不可思議,可舉世間極明顯的例來說明,如催眠術的精神治療,他對於病者也不用藥,只是由兩心寂感發點靈通力,使病者的身心受他支配,於是病者可癒。

這種不用藥而治病的,就是不可思議的通力發端;平常以藥治病者,就是可思議的因緣力。

(三)借識力不可思議︰在阿賴耶識中,本含藏無漏種及三界、九地有漏種,若欲界有漏種遇因緣生起現行,而得欲界異熟識,於是根身、器界都是欲界繫,都是欲界異熟識所變現的,所見所聞都是欲界的,不能超欲界之上。

但若由定或通的不思議力的勝增上緣,可借使阿賴耶識中的色界、無色界種或無漏種生起現行,身雖在欲界,就可以借用色無色界識以變現色無色界境;或借超過色無色界識以變現出世境。

且在上界也可借下界識了下界境,如色界二禪以上常在定中,前五識不起現行,但要了知欲界時,身雖在二禪,可借欲界識了欲界境。

這種借識的理,可直通到佛,佛可借異生的識,使異生知佛心中的事。

如佛有日在一山中,曾使獼猴知佛心中事。

由不可思議的借識力,就不受可思議之識拘縛了。

(四)善法力不可思議︰諸佛、菩薩、一切三乘聖者所成的無漏功德法,等流的經典,或佛遺留的威儀、戒律、袈裟、舍利等,這些都名善法。

這一切法就是佛果所成就無漏功德法身的均等流類,就是佛的等流身。

所以乃至披一一縷的袈裟,就可消災增福;若誦經典,或供養,或佩帶身上,就可免種種災難,成種種功德。

乃至如《法華經》上說︰若讀誦《法華經》,就可得六根清淨︰眼可見三千大千世界色,耳可聞三千大千世界聲,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就在他身上。

由不可思議的善法加持力,就可發生這種不可思議的功用。

這怎麼是可思議因緣力所生果能比的呢﹖善法力所以這樣殊勝的,就是在真實懇切的信心,完全仗他力,全盤的信任他,依他力就可得救。

如千斤的石頭,投在水中就會沈下去,但放在船上就可渡河,甚至於過海了。

(五)願力(誓願力)不可思議︰就是由心力集中所發生的極誠摰的意志力。

如念佛的人之發願往生,當時發願,使心力集中在往生的誓願,積久純熟,成就為習所成的誓願力,由此誓願力所成功用,可以發現異乎尋常可思議因緣力所生的果。

如古時有二國王相爭,一王打敗,於是他集中心力,立誓發願要作琰摩王,要制罰他的敵人。

由他這種強的誓願力,果然如他的願,就成琰摩王了,可見願力的不可思議。

總上所說五種不可思議力,前三力是三乘聖者或成就禪定的人所有的,我們要想成就,也還要有相當加行,到了相當的程度,才能生起作用,這在一般人,似乎尚談不到。

但善法力和願力,是人人可得到的,不必要問用功的程度的。

如現在聞釋迦牟尼佛所遺留的經典中說︰西方有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誓願力所成的,他這世界是為攝受十方發願往生的眾生而設的,果真信佛所說,信有彌陀願力所成的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善法力。

既知他這世界是為攝受十方發願往生的眾生而設的,所以只要信了佛的善法,誓願依阿彌陀佛的願力以往生,就能得往生。

既這樣容易,為什麼其他的經中說︰要修到地前四加行的菩薩,成就定慧,入初地時才能往生淨土呢﹖那是就可思議因緣力所生的果而說的;若就不可思議力來說,就不然了,雖沒有成就善根的,只要信善法力,同自心中懇切的願力,就成了善根,就可與阿彌陀佛願力相感通,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成的,就成為自己的願力所成的,極樂世界就有了分。

現在舉個很普通的例來說明,如有一個富翁,他立有一個遺囑,說他所有的財產,幫助全世界六根殘缺的人。

這時若有人是已殘廢了的,那麼這人就有享用富翁遺囑財產的分了。

發願往生極樂的人,就有了極樂的分,亦復如是。

以上所說的善法力和願力,與普通說的念佛法門三要素︰信、願、行,也不相違。

依善法力就是信心,發願往生就是願力,信願真正確定堅固,那麼無論行的淺深,都能往生;不過行的深,品位高就是了。

這念佛往生,是由不可思議因緣生果力建立的法門,所以是最殊勝的。

一般念佛的人,要明白這種念佛的根本道理,然後再發心念佛,纔不致受任何異說動搖。

◎附三︰印光〈示修持方法〉(摘錄自《印光大師全集》第五冊)念佛一法,乃佛教之總持法門。

但有專念自佛、專念他佛、兼念自他佛之不同。

專念自佛者,如諸經中,深窮實相,以期悟證,乃於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等諸法中,以般若智照,了達此一切法,當體全空,親見本具妙真如性。

及禪宗看念佛的是誰,并各種話頭,以期親見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者是。

此於四種念佛中,名為實相念佛焉。

專念他佛,有三種念法︰(一)觀想,謂依十六觀經作觀,或專觀白毫,或但觀丈六八尺之佛身,或觀廣大法身,及具觀十六種觀。

(二)觀像,謂對佛形像,想佛相好光明等。

(三)持名,謂一心稱念阿彌陀佛聖號。

此三種念佛,法雖不同,皆需具有真信、切願,方可與佛感應道交,方可決定現生出此娑婆,生彼極樂。

此四種念佛,唯實相念佛諦理最深,然頗不易修。

以唯仗自己戒、定、慧,及參究照察之力,別無他力補助。

若非宿根成熟,則悟尚不易,何況實證。

唯持名念佛,下手最易,成功最速。

儻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必於現生親證念佛三昧,臨終決定往生上品。

縱根機陋劣,未證三昧,但以信願持佛名號,如子憶母,常時無間,迨至臨終,感應道交,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末世眾生,唯此是賴。

否則但種來因,難得實益。

果能志心持念,念到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無念而念,念而無念,心佛兩彰,而復雙泯時,則實相妙理,覿體顯露,西方依正,徹底圓彰。

即持名而深達實相,不作觀而親見西方。

攝機最普,得益最深,最利末法鈍根之士,大暢如來出世之懷。

以故從上知識,多皆注重於持名一門,此念他佛之大致也。

至於自他俱念,即所謂禪淨雙修者。

有以專看念佛的是誰,以期明心見性,不以信願求生為事者。

雖似禪淨雙修,實為有禪無淨。

既無信願,莫由仗佛力以帶業往生。

儻未到業盡情空地位,又不能仗自力以了生脫死。

是知禪淨雙修,唯具深信願者方能得益。

否則固不如專致力於持佛名號一門也。

言念佛正行者,各隨自己身分而立,不可定執一法。

如其身無事累,固當從朝至暮,從暮至朝,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喫飯,大小便利,一切時,一切處,令此一句洪名聖號,不離心口。

若盥漱清淨,衣冠整齊,及地方清潔,則或聲或默,皆無不可。

若睡眠,及裸露澡浴大小便時,及至穢污不潔之處,只可默念,不宜出聲。

默念,功德一樣。

出聲,便不恭敬。

勿謂此等時處念不得佛。

須知此等時處,出不得聲耳。

又睡若出聲,非唯不恭,且致傷氣,不可不知。

雖則長時念佛,無有間斷。

須於晨朝向佛禮拜畢,先念《阿彌陀經》一遍,往生咒三遍畢,即念阿彌陀佛身金色,八句讚佛偈。

念偈畢。

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隨即但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或一千聲,或五百聲,當圍繞念。

若不便繞,或跪,或坐,或立皆可。

念至將畢,歸位跪念觀音、勢至、清淨大海眾菩薩,各三稱。

然後念淨土文,發願迴向往生。

念淨土文者,令依文義而發心也。

若心不依文而發,則成徒設虛文,不得實益矣。

淨土文畢,念三歸依,禮拜而退。

此為朝時功課。

暮亦如之。

若欲多多禮拜者,或在念佛歸位之時,則拜佛若干拜。

九稱菩薩,即作九禮。

禮畢,即發願迴向。

或在功課念畢禮拜,隨己之便,皆無不可。

但須懇切至誠,不可潦草粗率。

蒲團不可過高,高則便不恭敬。

若或事務多端,略無閒暇。

當於晨朝盥漱畢,有佛則禮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念至十口氣,即念小淨土文。

或但念願生西方淨土中四句偈。

念畢,禮佛三拜而退。

若無佛,即向西問訊,照上念法而念。

此名十念法門,乃宋‧慈雲懺主,為王臣政務繁劇,無暇修持者所立也。

何以令儘一口氣念,以眾生心散,又無暇專念。

如此念時,借氣攝心,心自不散。

然須隨氣長短,不可強使多念,強則傷氣。

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傷氣。

以散心念佛,難得往生。

此法能令心歸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

念數雖少,功德頗深。

極閒極忙,既各有法。

則半閒半忙者,自可各就其間斟酌,而為修持法則也。

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

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

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

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

(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相。

)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

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

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

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

(印)光以心難制服,方識此法之妙。

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

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

不可二十、三十。

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

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

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

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

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

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

晨朝十念,儘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

此以一句佛為一念。

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

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

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

不但去妄,最能養神。

隨快隨慢,了無滯礙。

從朝至暮,無不相宜。

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

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

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

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

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

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利根則不須論。

若吾輩之鈍根,捨此十句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

念佛,雖貴心念,亦不可廢口誦。

以身口意三,互相資助。

若心能憶念,身不禮敬,口不持誦,亦難得益。

世之舉重物者,尚須以聲相助,況欲攝心以證三昧者乎。

所以《大集經》云︰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

古德謂︰大聲念,則所見之佛身大。

小聲念,則所見之佛身小耳。

而具縛凡夫,心多昏散。

若不假身口禮誦之力,則欲得一心,末由也已。

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

其宏闡淨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實處,教人修持。

至於所示專雜二修,其利無窮。

專修,謂身業專禮,(凡圍繞及一切處身不放逸皆是。

)口業專稱,(凡誦經咒,能志心迴向,亦可名專稱。

)意業專念。

如是,則往生西方,萬不漏一。

雜修,謂兼修種種法門,迴向往生。

以心不純一,故難得益,則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

此金口誠言,千古不易之鐵案也。

善導,令人一心持名,莫修雜業者,恐中下人以業雜致心難歸一,故示其專修也。

永明,令人萬善齊修,迴向淨土者,恐上根人行墮一偏,致福慧不能稱性圓滿,故示其圓修也。

日用之中,所有一絲一毫之善,及誦經禮拜種種善根,皆悉以此功德,迴向往生。

如是,則一切行門,皆為淨土助行。

猶如聚眾塵而成地,聚眾流而成海,廣大淵深,其誰能窮。

然須發菩提心,誓願度生。

所有修持功德,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迴向。

則如火加油,如苗得雨。

既與一切眾生深結法緣,速能成就自己大乘勝行。

若不知此義,則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見,雖修妙行,感果卑劣矣。

每日功課迴向,一一當與法界眾生。

若此功課為此,彼功課為彼,亦非不可。

然必又有普迴向之願,方為與三種迴向相合。

三種迴向者︰(一)迴向真如實際,心心契合。

(二)迴向佛果菩提,念念圓滿。

(三)迴向法界眾生,同生淨土。

念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即教我之師,及有道德之人。

)慈心不殺,(當喫長素,或喫花素,即未斷葷,切勿親殺。

)修十善業。

(即身不行殺生、偷盜、邪淫之事。

口不說妄言、綺語、兩舌、惡口之話。

心不起貪欲、瞋恚、愚癡之念。

)又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輔忠,恪盡己分。

不計他對我之盡分與否,我總要盡我之分。

能於家庭,及與社會,盡誼盡分,是名善人。

善人念佛求生西方,決定臨終,即得往生。

以其心與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

若雖常念佛,心不依道,或於父母、兄弟、妻室、兒女、朋友、鄉黨,不能盡分,則心與佛背,便難往生。

以自心發生障礙,佛亦無由垂慈接引也。

淨土一法,人人可修,修之均有感應。

今人多多皆是好高騖勝,以致或因撐場面,反累實益也。

現今之人,一動手先講建築,未知淨土之所以,便欲[HK836-9]研大乘經論。

或慕禪宗之玄妙,或慕相宗之精微,或慕密宗之神通。

將仗佛力了生死之法,視之若不濟事者。

禪宗,縱能悟,誰到業盡情空地位。

相宗,縱能記清名相,誰能真破我法二執。

密宗之神通,及現身成佛,亦實有其事,然非爾我之根性所可冀及。

有欲得神通,欲即成佛,而由茲著魔發狂者,甚多甚多。

◎附四︰〈四種念佛〉(摘譯自《佛教大辭彙》)四種念佛,指稱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等四種念佛方法。

語出宗密《普賢行願品疏鈔》。

所謂念佛的「念」通心念、口稱,「佛」則包括佛體、佛名,故可分為稱念佛名的稱名念佛,觀想佛像的觀像念佛,觀想相好的觀想念佛,諦觀實相的實相念佛四種。

其中,稱名念佛可依稱念者的心態,分為定心念佛、散心念佛;或就音聲的大小,分成大念、小念;或根據專念一佛名及雜念多佛名,而分稱名正行、稱名雜行。

又觀想念佛亦依所觀相好之多少,而有一相觀、多相觀、全相觀等類別。

茲略述如次︰(1)稱名念佛︰謂一心稱念佛之名號。

如《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下云(大正8‧731a)︰「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中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

」(2)觀像念佛︰謂觀如來等像。

如《大寶積經》卷八十九所載,大精進菩薩見比丘所繪的佛像,乃發心出家,持畫疊像入於深山觀察,觀此畫像不異如來,遂悟得諸理,成就五道,獲普光三昧,見十方佛等。

(3)觀想念佛︰謂觀想佛之相好。

可分為二類,一者明一相,即隨三十二相中,若觀一相,則重罪皆滅。

如《觀佛三昧海經》所述,佛為父王說白毫觀,但觀眉間的白毫相,婉轉右旋猶如秋月,十稜成就,內外通明如白琉璃筒,亦如暗夜中的明星,不論觀成或觀不成,皆滅九十億那由佗恆河沙微塵數劫生死重罪,常蒙攝受。

二者明全身,如《坐禪三昧經》所言,若行者求佛道,入禪先當繫心念佛生身,莫念地水火風、山樹草木、天地萬類及諸餘法,但念佛身處在虛空,如大海清時,有金山王相好圓滿,出無量清淨光明於虛空相青色中。

常念佛身便得十方三世諸佛悉在目前,若心餘處緣還攝令住,則可除無量劫罪。

(4)實相念佛︰亦名法身念佛。

謂觀自身及一切法的真實自性。

《文殊般若經》說,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非名非相是名為佛,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等。

又說繫緣法界一相是名一行三昧。

《大智度論》云,以不念色身及相好,以佛身自無所有故,以無憶故是為念佛。

《占察經》說,思惟諸法平等法身在一切善根中,其業最勝。

◎附五︰〈定心念佛與散心念佛〉(摘譯自《佛教大辭彙》)「定心念佛」謂止息散亂之心而專注念佛。

《般舟三昧經》云(大正13‧899a)︰「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過七日已後見之。

」《觀佛三昧海經》卷九〈觀像品〉(大正15‧690c)︰「齊整衣服結伽趺坐,繫念一處,隨前眾生,繫心鼻端,繫心額上,繫心足指,如是種種隨意繫念,專置一處,勿令馳散使心動搖。

心若動搖,舉舌拄[HK2096-5],閉口閉目,叉手端坐。

一日至七日令身安隱,身安隱已然後想像。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下(大正8‧731b)︰「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按,念佛有種種方式,如前述之《般舟三昧經》主張在念佛時,觀想佛正在西方;《觀佛三昧海經》主張觀想所稱念之佛身;《觀無量壽經》主張觀佛真身之相好;《文殊般若經》則主張唯繫心於佛,專稱名號。

「散心念佛」即以散亂心稱念佛名。

又名「散心稱名」或「無觀稱名」。

即不澄心、不緣理、不觀佛之相好,唯以凡人之散心口唱名號。

《萬善同歸集》卷上云(大正48‧962a)︰「大品經云︰若人散心念佛,乃至畢苦,其福不盡。

」《往生要集》卷下(末)亦云(大正84‧82a)︰「散業,謂行、住、坐、臥散心念佛。

」依淨影等所說,散善力微弱,不能滅除五逆重罪,亦不得往生。

但善導等以本願之念佛即散心之口稱名號,故主張唱佛號者,由於願力必可得往生。

◎附六︰〈念佛十種心〉(編譯組)念佛十種心,指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的十種心。

語出《大寶積經》卷九十二〈發勝志樂會〉,文云(大正11‧528b)︰「一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二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悲無逼惱心,三者於佛正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四者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淨意樂心,六者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七者於諸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八者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九者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之心,十者於諸如來捨離諸相起隨念心。

」又,《彌勒所問經》所說的慈等十念亦屬此。

◎附七︰〈日課念佛〉(摘譯自《佛教大辭彙》)日課念佛,即以稱名念佛作為每日的課程。

又名日課。

例如道綽每日以稱名七萬遍為日課,善導於撰述《觀經疏》時,日誦《阿彌陀經》三遍、念「阿彌陀佛」三萬遍,稿成之後七日間誦經十遍、念佛三萬遍。

日課念佛之濫觴,可謂始於《阿彌陀經》之「一日七日執持名號」,以及《般舟三昧經》〈行品〉的「別時念佛」等。

天台宗採用《般舟經》所述佛立三昧、長時念佛作為常行三昧的一課。

而淨土行者則以一向專念作為日常行儀。

如道綽一有餘暇即口誦佛號,且以一日七萬為限,聲聲相注,以弘淨業,又勸人以念珠、小豆等計算念佛的次數。

據迦才《淨土論》卷下所述,但能念佛一心不亂,得百萬遍者定得往生。

善導的《觀念法門》說,月別四時一心稱名得一萬、二萬,或誦經滿十萬遍者可得五種增上緣、現生歿後有大功德利益。

依《新修往生傳》所載,善導教化道俗,日別稱名一萬五千至十萬遍者及得念佛三昧往生淨土者,其數無可計量。

◎附八︰〈十念往生〉(摘譯自《佛教大辭彙》)十念往生,指五逆之罪人,臨終時依照善知識之教,稱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往生極樂。

出自《觀無量壽經》下下品條,其經文謂(大正12‧346a)︰「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花中滿十二大劫,蓮花方開,當花敷時,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即為其人廣說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

」關於上述所引經文,中國、日本的淨土門祖師、聖道門諸師等各有不同的解釋。

又,在日本淨土門內,鎮西、西山、真宗等派亦各持不同的見解。

◎附九︰〈念佛圓通〉(摘譯自《佛教大辭彙》)念佛圓通,二十五圓通之一。

即指由念佛法門證入圓通之境。

據《大佛頂首楞嚴經》所述,佛問大勢至菩薩如何得圓通,大勢至答以(大正19‧128a)︰「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中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關於圓通,《大明三藏法數》卷四十七謂︰「性體周[HK836-9]曰圓,妙用無礙曰通。

乃一切眾生本有之心源,諸佛菩薩所證之聖境也。

」亦即以法性真如之妙理為圓通。

也就是於五陰、十二處、十八界及地、水、火、風、空、根、識等諸法,悉皆周遍,融通無礙,即謂圓通。

〔參考資料〕 《中阿含》卷五十五〈持齋經〉;《增一阿含經》卷十四〈高幢品〉;《放光般若經》卷十六《漚和品〉;《佛藏經》卷上〈念佛品〉;《菩薩念佛三昧經》卷四〈讚三昧相品〉;印順《淨土與禪》、《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淨土思想論集》(《現代佛教學術叢刊》{66}、{67});矢吹慶輝《阿彌陀佛研究》。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Google/ 異體字字典/ DigitalDictionaryofBuddhism/ 國語辭典/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四庫全書/ 國學大師/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印順全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