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有立場?語料分析四大報結果讓你吃驚(聯合新聞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020-04-28/聯合報/ 記者張念慈 「XX媒體根本是政治打手!」「XX媒體立場太偏頗了!」各家媒體每到選舉時刻常被抨擊有特定色彩或立場,但因常奠基於 ...
跳到主要內容區
媒體有立場?語料分析四大報結果讓你吃驚(聯合新聞網)
2020-04-28/聯合報/記者張念慈
「XX媒體根本是政治打手!」「XX媒體立場太偏頗了!」各家媒體每到選舉時刻常被抨擊有特定色彩或立場,但因常奠基於閱聽眾個人感受,可能淪為偏見。
能否有更簡易客觀的方式,甚至是在藍綠印象之外,來檢驗這些內容呢?
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劉正山教授,與資管系康藝晃教授的研究團隊,近來透過語料分析,科學化資料探勘「從民主的報導看四大報的個性」,研究結果引發熱烈討論,更成為公民素養重要教材。
研究團隊使用《聯合報》的「聯合知識庫」,搭配其收集的《中時》、《自由》及《蘋果》三大報的資料,進行文字探勘與分析。
他們分析了2008及2016年兩次總統大選四大報的性格,發現了這四大報在這些期間呈現「民主」這個關鍵字的相關文章時的共通點以及相異之處。
聯合報:為特定事件加註
劉正山教授指出,《聯合報》在「民主的核心意義」的呈現上,兩次選舉都相當穩定。
無論在政黨輪替前後,在選舉前的呼籲、選後的評論,使用民主字句時,都展現一致的邏輯,也就是選前呼籲應該謹慎小心,選後則討論民主發展,顯現其報紙性格不會因為政黨輪替而有不同的改變,角度客觀、中立而穩定,有媒體的風範。
2008年第二次政黨輪替之後,《聯合報》所刊出的含有民主的文句,明顯減少了用負面字眼,正面表述民主的文句增加,內容著重民主機制討論,冠上「台灣」資料點增加許多;2016年選前,較負面字眼的資料點明顯增加,正面字眼減少。
2016年選後則同時大幅減少正面及負面字詞使用,轉為就民主程序與發展的討論。
《聯合報》在民主一詞使用上所展現的立場,有相當「為特定事件加註」的性格。
中國時報:聲東擊西
團隊發現,《中國時報》在兩次大選前後,使用民主字詞與他報相比都較少,對於民主所使用的正面字眼不算多,使用台灣二字的情況也算是穩定。
從語料分析可發現,《中時》在第二次政黨輪替之後,所刊載的關於民主的文句,明顯減少了負面字眼,較多使用發展及政權相關的字句。
第三次政黨輪替,民進黨上台後,《中時》使用民主字眼時多帶有大量批判,在談論民主時,論述內容多著墨在強調民主發展,而非主權,透過轉移注意力,以較不尷尬的方式來談論民主。
此報在民主一詞使用上所展現出來的立場,有「聲東擊西」的性格。
自由時報:助陣和助選
劉正山分析,《自由時報》使用或刊載民主相關的文句時,以第三次政黨輪替前後風格最為鮮明:2015-2016國民黨執政後期,此報明顯使用了許多形容詞,正面及負面字詞的情況都有。
文字中亦多強調民主的功能、發展、政權以及台灣意識。
有趣的是,這些情況都發生在2016年選前三個月,隨著台灣第三次政黨輪替,這些字眼使用頻率都明顯下滑。
《自由》選前大量使用歌頌民主的字眼,尤其強調台灣主權,是四報中將民主與台灣意識連結頻率最高的,但選後幾乎不再討論。
該報在民主一詞使用上所展現出來立場,有明顯的「助陣和助選」性格。
蘋果日報:小心駕駛
研究團隊分析,《蘋果日報》在2008大選投票日之後(國民黨勝選),明顯減少提及民主本質、發展、功能及正負面的字詞使用,但微幅增加台灣的字詞。
第三次政黨輪替前,使用民主字眼時,多為民進黨助攻,選後也未減少報導,仍持續將民主與民進黨正相關連結,但選後對於民主和主權的連結較減少。
有趣的是,《蘋果日報》2016年大選投票前轉為大幅提及台灣、政權、發展、功能、本質,以及負面評述的字詞。
投票日後則大幅呈現正面字眼,一方面維持提及將民主二字與台灣、發展、類別、功能本質等概念連結,二方面減少了主權及負面評述的字眼。
分析來看,《蘋果》在民主一詞使用上所展現出來立場,顯現不得罪藍綠特性,也減少負面評述,「小心駕駛」的性格。
語料分析是嚴謹科學
劉正山指出,主流報紙媒體是文字資料最豐富的礦脈。
透過文字分析的結果也最具客觀性。
雖然在解讀上必然是主觀的,但資料、圖表與證據卻是公眾得以一窺主觀詮釋是否如實的最佳管道。
研究選取兩次總統大選,分別記錄第二次和第三次政黨輪替。
2008年是國民黨取得政權;2016年則是由民進黨翻轉。
團隊鎖定兩次大選投票日前後各三個月「社論」及「讀者投書」這兩個最能展現媒體性格的版面,分析這些民主字眼及前後文之後,將這些資料點在其句子中的屬性分為九類。
進一步追蹤投票日前後「民主」一詞在這些文字資料庫中的使用狀況。
以投票日為切點,前後共六個月為期。
資料探勘科學化呈現媒體個性
劉正山強調,透過語料分析可以更客觀展現媒體個性,即便媒體都力圖維持客觀,但從科學化的資料探勘中,可發現媒體的確有立場,能夠幫助公民更客觀檢驗。
他舉例,和人交朋友,知道對方的個性,才了解怎麼和他相處;社會科學家如今可以透過「聯合知識庫」等科學化的資料探勘方式,快速、簡易的幫助公民認識各家媒體的個性,有助於公民社會的養成,更是媒體識讀有力的幫手。
發佈日期:
2020-05-01
瀏覽數:
加到我的最愛
友善列印
分享
延伸文章資訊
- 1自由時報- 太惡劣,太誇張。 沒有人應該因為政治立場不同
NEWS.LTN.COM.TW. 再遭韓粉「寄冥紙」霸凌罷韓老闆長文曝「韓粉惡行」 - 政治- 自由時報電子報. Share · 193 Shares. Hoci Liao, profile p...
- 2媒體有立場?語料分析四大報結果讓你吃驚(聯合新聞網)
2020-04-28/聯合報/ 記者張念慈 「XX媒體根本是政治打手!」「XX媒體立場太偏頗了!」各家媒體每到選舉時刻常被抨擊有特定色彩或立場,但因常奠基於 ...
- 3自由時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政治立場
- 4自由時報
政治立場
- 5政治新聞- 即時- 自由時報電子報
賑濟烏克蘭捐款總額破6億元聯邦銀、自由時報系、瓏山林響應(不斷更新)洪慈庸今最後一天上班前立委周雅淑明天接棒《雲林》雲林縣議員選舉民進黨預定提名19席台南IDF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