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命正夯當心金錢與個資陷阱 文/賴廷恆- 交流雜誌(文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於AI算命、面相的準確度,簡子復曾向媒體表示,「桃桃喜」是用娛樂角度增添生活 ... 桃桃喜」、「佛心系」的命理風水APP「金生麗活」,中國大陸網路上正夯,號稱「準 ... 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首頁 資訊公開 出版品 交流雜誌(文章) 字型大小: 小 中 大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AI算命正夯 當心金錢與個資陷阱◆文/賴廷恆 更新日期:109-08-15 席捲兩岸的「AI人工智慧」、「大數據」熱潮,就連華人獨有的「風水命理」也搭上這波「流行」。

台灣曾被外媒戲稱為「算命島」,由某人力銀行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台灣最被看好的十大明星產業中,星座、命理及宗教類產業居第4名,結合「AI」、「大數據」的命理占卜科技堪稱前景可期。

風水命理與AI科技結合台灣人的日常生活、食衣住行幾乎脫不了風水命理,不僅一般人經常把「水逆(水星逆行)」掛在嘴邊;打開電視,新聞台也貼心地用跑馬燈,預告各星座的當天運勢,以及幸運顏色與數字;命理節目從昔日《開運鑑定團》、《命運好好玩》到《風水!有關係》等,也都擁有大批忠實的觀眾粉絲。

開電腦、滑手機,上班族或學生族群上網查看本身的星座、生肖運勢,或是塔羅占卜也成為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以命理節目的常客、西洋占星專家唐綺陽(立淇)為例,也趕上網路時代的列車,除臉書粉絲團「唐綺陽占星幫」、「唐立淇每日星座運勢」網站外,AppStore也可下載「唐綺陽星座曆」。

又如宣稱擁有850萬會員、「全球最大命理網站」,2000年由命理專家張盛舒創辦的「科技紫微網」也提供塔羅、前世、紫微命盤、流年運勢、日本命理等服務。

畢業自台大數學系的張盛舒,設計一套紫微斗數的運算公式,透過大數據分析,把人的先天個性歸納成144種行為傾向或人格特質。

近年來由台灣大學舉辦的「黑客松」(hackathon,程式設計馬拉松)活動,數名學生曾運用2000張人手照片資料,訓練出一個「看手相」模型「HandBot」,已有與AI、大數據接軌的態勢。

此一應用程式將串聯的應用程式界面,置於臉書的Messenger上,不僅在社群網站風靡一時,並獲黑客松的「訊息安全獎」。

去年12月台灣手機AppStore出現一款命理風水APP「金生麗活」,主打「免費下載、免費註冊、免費使用」,上架首日即創下每秒下載超過百次、單日萬人下載的可觀紀錄。

此款高人氣的命理風水APP,由命理師趙士彰、「鴻海育成中心」共同研發合作,歷經數年改良後、於Android、ios系統開放下載。

繼日本Zappallas、新加坡新天地集團2家上市公司,成功地把命理風水轉化為商業模式後,「早知道科技」立志成為「全球最大的占卜科技公司」。

來自台灣的簡子復,2015年與其他3位台灣合夥人勇闖對岸,在北京創立「早知道科技」,推出桃花運線上算命平台「桃桃喜」,瞄準中國大陸7千萬的單身女性。

「桃桃喜」瞄準中國大陸單身女性當初眼見中國大陸網路的迅猛發展,2015年簡子復參加中國大陸「獵豹移動」在台灣舉辦的「紫牛戰隊創業大賽」;一張手相照片,即可讓用戶透過APP、覓得手相師在線解惑,「手相通」自150組參賽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榮膺優勝的5強之一。

2016年4月「桃桃喜」微信公眾號開通,用戶輸入出生時間,即可查詢每日、每週的桃花運,既指導女性如何脫單,也傳授如何提升個人魅力、避開「爛桃花」。

以算命的科技占卜新創企業自居,「早知道科技」的產品主要為占卜的小程式,以及AI算命報告、AI面相識別技術;全網粉絲60萬,現已完成兩輪募資,官網上宣稱「估值3億台幣,不重複使用人數達數億次」。

對於AI算命、面相的準確度,簡子復曾向媒體表示,「桃桃喜」是用娛樂角度增添生活樂趣,「大家的期待不會那麼高」。

相較於主打娛樂性質、增添生活樂趣的「桃桃喜」、「佛心系」的命理風水APP「金生麗活」,中國大陸網路上正夯,號稱「準確率達95%」、「能看透你的一生」的「AI算命」,則被媒體踢爆疑似為「吸金」、「收割智商稅」的科技新套路,「算命是假,算錢是真」,儼然已形成一條分工完整的灰色產業鏈。

中國大陸AI算命竟成灰色產業鏈據中國大陸命理占卜科技創業者估算,按照中國大陸現有約14億的總人口數,假設當中16-50歲的目標使用者占45%,付費用戶占16%;若一年平均占卜算命最低消費為1,000元(人民幣,下同),整個命理占卜市場的規模將逾1,000億。

利之所趨,也難怪放眼微信公眾號,光是打著「AI面相」、「大數據算命」旗號者,至少就有「神運算元AI面相」、「大數據AI面相」、「AI智能算命大師」等近60個。

以中國大陸紅極一時,號稱已生成超過80萬份面相報告的微信公眾號「面相研究院」為例,網路上就流傳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也被算過命運」;許多網友即衝著馬雲的這份測試結果,對「面相研究院」深信不疑。

「面相研究院」首頁寫著:「相由心生,境由心轉。

面相學通過觀察面部特徵來解碼人生命運,我們的程式則利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和人臉識別定位技術,將這一中國傳統文化重新呈現。

」並說明所謂的「微算面相」,乃是由3位中國大陸資深相學大師整理的面相學基本概念,和5位人工智能工程師運用深度神經網絡學習語言,讓AI學習近20萬擁有108個定位點的真實人臉樣本數據。

中國大陸一位業界人士曾在網上撰文坦言,「AI面相」看似充滿尖端科技感、結合傳統面相學,「但其實這都是騙人的,根本沒有什麼大師、沒有人工智能工程師,這就是一些老套的算法和公式,掛AI外號,編出一套讓你滿意的未來人生罷了。

」讓AI看手相 同一隻手不同運中國大陸的媒體記者透過實際操作,掃一掃微信QRCode,上傳一張臉部照片,隨即透過AI,生成一份號稱「看透你一生」的分析報告。

免費的報告僅屬部分,若想進一步了解感情、事業分析等相關報告,尚需額外付費,整份報告為28.8元。

而且每個微信帳號限算一次,除非支付4.9元或邀請好友加入。

媒體記者並下載另一款「AI看手相」APP,同樣宣稱基於3位中國大陸資深相學大師整理的手相學基本概念,以及AI學習近20萬擁有108個定位的真實手相樣本數據,由此測算出精準的數據。

但記者用其右手先後算上兩次,明明上傳同一隻手的照片,卻得到不一樣的事業、財運分析與運勢預測,得分也前高後低。

事實上,雨後春筍般出現的「AI算命」,僅屬煙霧彈般的噱頭,掩護幕後透過誘導分享、發展用戶吸金的本質。

許多「AI面相」類APP不約而同,均於醒目處標出「招募專案代理商」,專案代理包括經由朋友圈、社群、公眾號,轉發帶有QRCode產品海報;或自行發展「代理」,即可由吸收到下線的訂單金額,與平台「三七分帳」。

大數據算命化身吸金新套路類似「AI算命」、「AI手相」程式的開發門檻並不高,在中國大陸只需花個幾百到幾千元,購買外包服務即可搞定開業。

這些命理類新媒體大號因成本低廉、利潤豐厚,近來已躍居中國大陸投資市場的新目標;披上「AI面相」、「大數據算命」的外衣,平台成為最大的獲利者,項目開發者更是形同「躺著賺」。

舉例來說,不到兩年的時間,「s神棍局s」一度曾獲得近千萬元的融資,之後卻因違反相關規定遭停止使用,但類似的公眾號、小程式等仍前仆後繼,投入吸金的行列。

網購平台上提供「AI面相」、「AI手相」等程式開發服務的店鋪多達百餘家,「2019最吸金項目」、「吸金小能手」等誘人廣告比比皆是。

諸如此類「AI算命」的經營行為,遊走「灰色地帶」,大打「擦邊球」,早已被中國大陸各級政府盯上。

經媒體追查,微信公眾號「AI手相研究所」收取費用、提供報告的款項流向,最終指向「成都品途科技有限公司」;公開資料則顯示,該公司今年6月取得營業執照,經營範圍包括電腦軟硬體開發、銷售,以及技術諮詢、技術服務等。

對此,江西省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強調,有關算命、看相等字樣,絕不可能出現在營業執照的經營範圍內;一旦具有經營行為,即需取得營業執照,無論線上線下均一視同仁。

江西省社科院鄧虹教授也指出,線上看相行為若非「無證經營」,亦屬打著諮詢、服務的旗號「違規經營」。

變相傳銷慎防落入個資陷阱尤有甚者,「AI算命」的營銷推廣模式,包括代理零門檻、層級無限裂變(多層次傳銷)、收益按比例抽成等,也飽受各界質疑。

引用中國大陸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公安部發布的《關於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江西艾民律師事務所律師胡順如認為,有關「AI算命」的營銷推廣,若代理層級多、人數多、金額大,就可能涉及傳銷。

回歸到「AI算命」、「AI手相」的本體,專攻臉部掃描開發的北京理工大學教授翁冬冬指出,臉部掃描主要透過讀取臉上的特徵點,運用在身分識別為目前的主流方向。

透過膚色、其他細部特徵,輔助判斷疾病應有其可能性,若用來看相目前並無科學根據,娛樂性質應更重一些。

然而,受騙上當破財事小,落入個資陷阱則茲事體大。

湖南師範大學社會學專家胡建新分析,「AI算命」存在極大的個資外洩風險,上傳符合「正面」、「五官清晰」、「不戴眼鏡」、「無瀏海遮擋」等條件的個人照片,提供業者清晰的生物訊息,極容易遭受某些不法APP或小程式挪為他用,招來始料未及的意外後果。

人生終歸要靠自己掌握,與其讓AI算來算去,不如增一分智慧,長一分自信。

收合 關於本會 簡介及沿革 董事長 副董事長 董監事 秘書長 副秘書長 組織職掌 組織章程 聯絡我們 文書驗證 訊息公告 本會訊息 參考消息 主題專區 文書驗證 文教專區 臺商服務 旅行專區 陸配關懷 政策專區 兩岸會談 影音專區 資訊公開 業務統計 出版品 常見問答 國會監督 委託研究案 出訪報告 書面之公共工程及採購契約 預算及決算書 辦理政策宣導廣告 支付或接受之補助 年度工作報告 回頁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