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症會有哪些生理與心理症狀?治療方式可從三個面向下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恐慌症的明確成因,目前還沒有完全確定,但多數專家會認為這和壓力、遺傳、童年的創傷經驗、個人的個性與體質、社會心理…等因素有關,近年來也有更多研究 ... 首頁 / 疾病疾病恐慌症會有哪些生理與心理症狀?治療方式可從三個面向下手【MedPartner美的好朋友】 MedPartner美的好朋友 2019-05-08分享傳送A+恐慌症其實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都屬於焦慮症的一種,患有恐慌症的個案,可能會在看似沒有特殊原因,旁人覺得毫無異樣的狀況下,突然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和排山倒海般的恐懼,有些人甚至會描述「像是心臟病發作」、「完全喘不過氣」這類的感受,通常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發作完畢,但恐慌症個案常會持續擔心下一次的發作,影響了自己的正常生活。

每個人都經歷過各種焦慮或恐慌的感受,這是面對壓力或危險的狀況下,非常自然的反應。

但對恐慌症的個案來說,這些巨大強烈的感受,卻是難以預期的。

在旁人看來,這個人的表現就會顯得「奇怪」,有些人會因此被貼上標籤,覺得這個人在演哪齣?但其實對於恐慌症的個案而言,這些感受都非常真實。

為了讓大家更了解恐慌症,MedPartner團隊將用這篇圖文,讓大家更完整認識恐慌症的可能成因、常見症狀,以及預防和治療的方式,希望無論是恐慌症的個案本身,或者是家屬與社會,都能對這個精神困擾有更多的瞭解與同理。

恐慌症的成因是什麼?恐慌症的明確成因,目前還沒有完全確定,但多數專家會認為這和壓力、遺傳、童年的創傷經驗、個人的個性與體質、社會心理…等因素有關,近年來也有更多研究,認為和腦內傳導物質有關。

在臨床上的經驗,我們可觀察到,有些個案有家族遺傳、兒時曾經遭受到家暴、曾經遭遇過嚴重的家庭或者是職場、社交上的創傷…等等。

根據相關的統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生恐慌症,發生率大約是男性的兩倍左右,但實際上真是這樣嗎?其實也有專家有不同意見,這也可能是因為社會上的性別刻板印象,讓男性比較不願意因為精神狀況去求診,因此發生率被低估了。

另外恐慌症多數在成年早期,也就是20歲左右出現,平均發病年齡大概在25歲左右。

以上的資料,目前都在統計以及臨床觀察的層次,實際上恐慌症的「明確成因」,是尚未被確定的。

上述的資訊,重點在於讓大家有個概念,但別把這些當作標籤,貼在自己或別人的身上喔。

舉個例子,並不是每個童年受暴的孩子都會產生恐慌症,實際產生恐慌症的人,也未必一定有上述的經驗。

恐慌症有哪些症狀?在生理上來看,恐慌症可能是因為大腦的杏仁核受到恐懼的刺激,使得全身的交感神經興奮,造成了一連串的症狀。

這些症狀通常可以被分為「生理症狀」,以及「心理症狀」兩個面向。

在生理上,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這些症狀,主要跟交感神經過度活化有關:• 心悸、心臟怦怦跳或心跳加快• 出汗• 發抖或顫慄• 呼吸短促或喘不過氣的感覺• 喉嚨有哽塞感• 胸痛或不適• 噁心或腹部不適• 感覺頭暈、步態不穩、頭昏沉(或快要暈倒)• 冷顫或發熱的感覺(chillsorhotflushes)• 感覺異常(Parethesias),例如麻木或刺痛感在心理上,患者可能感受到:• 失去現實感(de-realization,不真實的感覺)或失去自我感(de-personalization,自己心智和身體脫離的感覺)• 害怕失去控制或即將發狂(goingcrazy)• 害怕即將死去通常恐慌症會在很短的時間,通常在10分鐘內,就達到症狀的高峰,而且會合併多種生理症狀和心理症狀同時發作。

發作的時間通常維持幾分鐘到半小時。

對於恐慌症個案而言,最痛苦的,可能是發作「無法預期」這件事。

你可以試想,假設自己在上課、上班、逛街、約會…等狀況下,突然經歷上面的這些症狀,會是什麼狀況?因此許多恐慌症的個案,會因此不敢出門、不敢一個人獨處,因此在工作與正常人際關係上都受到嚴重的影響,這是旁人很難理解的部分。

介紹恐慌症的症狀,不是希望你自行診斷,因為實際的診斷需要醫師進行完整的病史詢問以及檢查。

因為不止恐慌症會出現「恐慌發作」的情形,其他精神疾病像是思覺失調症、憂鬱症、躁鬱症(又稱雙極性情感疾患,bipolardisorder)…等,也都可能產生類似的症狀。

我們最希望的,是大家在了解這些症狀後,能對恐慌症的個案有更多一分的同理與關懷。

恐慌症該如何治療與預防?恐慌症在治療上,常見的有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或者是藥物結合認知行為治療,有時也會使用其他的輔助治療。

在治療的選擇上,必須由醫師完整評估個案的過去病史,還有生理、心理狀況,在完整的溝通下做出決定。

恐慌症的認知行為治療目前心理治療上,常見使用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CBT)。

認知行為治療主要在指導個案,在恐慌症發作的時候,用和以往不同的方式思考、行為、反應,來面對恐慌症。

因為恐慌症發作時,個案可能在大腦裡出現一個「錯誤的認知」,基於這個認知產生了「不適切的行為」,只要改變了這些認知與行為,對於恐慌症就能有所改善。

舉個例子,心理治療師可以協助個案「辨識」恐慌症出現的第一個想法與感受,進而改變個案的行爲和反應。

例如心理治療師可以給個案一些指示,告訴你:「即使你的感覺和恐慌症狀很嚇人,但這些症狀都不會真的傷害你,也不會傷害到別人。

」或者「不要想像有什麼壞事可能會發生,這只會惡化你的症狀。

」又或提醒個案,如果發現自己在自問「萬一怎樣….會不會怎樣…」的時候,可以立刻回答自己「那又怎麼樣?」在認知行為治療的過程中,心理治療師也可能同時指導個案肌肉放鬆的技巧,或進行一些腹式呼吸訓練。

總結來說,只要能夠有效改變自己思考、行為、應對的方式,對於恐慌症的控制,就能夠有所幫助。

恐慌症的藥物治療醫師會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狀況,以及背景的生理條件,來決定使用不同種類的藥物,用以治療恐慌症。

目前常見的藥物包含:• 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erotoninreuptakeinhibitor,SSRI)• 正腎上腺素與血清回收抑制劑(serotonin-norepinephrinereuptakeinhibitor,SNRI)• 三環抗憂鬱劑(tricyclicantidepressant,TCA)• 苯二氮平類藥物(benzodiazepines,BZD)每一種藥物各自的作用與副作用,醫師會需要綜合評估安全性、有效性…等理由,有時也必須花一段時間調整藥物,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醫療人員會很需要個案以及家屬盡力配合治療,如果有任何副作用或感到不適的狀況,應該要和醫師好好溝通,不要自行停藥或調整藥物喔。

另外有些作法,像是音樂療法、芳香精油療法、按摩、針灸、瑜伽…等,都是曾經被提到可能可以緩解焦慮的方式,但是目前在療效上的證據還不夠明確。

但在價格合理,也安全的狀況下,醫師們並不會反對尋求替代療法。

腹式呼吸是一種很不錯的放鬆技巧,可以讓個案「專注於呼吸」這件事情上,當你專注於呼吸,就比較不會在大腦裡怪罪自己,或者是增加自己的壓力,避免陷入「焦慮→恐慌→害怕→更焦慮」的惡性循環中。

現在有很多的方式,都可以對恐慌症個案產生幫助,所以千萬不要放棄!除了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以外,醫療人員也希望個案可以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有助於戰勝恐慌,例如充足的睡眠、規律的運動、健康的飲食、多和你信任的親朋好友接觸互動…等,都是很意義的作法喔。

我們該如何面對恐慌症恐慌症是一個不少見的精神困擾,對於個案本身、家屬與親友,還有整體社會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要有正確的認知,才能共同面對這些問題。

對恐慌症的個案本身來說,因為症狀影響到工作與生活,必然是很痛苦、難過的過程。

但一定要知道自己不孤獨,也不是你的錯誤,只要向專業的醫療人員求助,這些症狀多數都能被控制,也有很好的機會可以重返校園或工作。

對恐慌症的家屬或親友來說,這些看起來很嚴重的症狀,不只會嚇到個案本身,也會嚇到身邊的人。

只要了解這個疾病,給予個案更好的家庭支持、心理支持,對於個案來說絕對是有利的。

有時醫療人員也會推薦「家族治療」,因為親密的人之間的情緒是會互相影響的,只要其中一個人的行為方式產生正向改變,也有機會正向影響其他的人。

對整個社會來說,因為恐慌症的患者發病的年齡通常在成年的前後,如果因此就沒辦法繼續求學與工作,對社會是很大的損失。

有時恐慌症的患者會因為不清楚自己的真正問題,因此到處因為頭痛、心悸…等症狀求診,如果沒能抓到病因,這也會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

這有賴所有醫師與心理治療師們一起努力,除了生理的問題外,也多關注個案的心理狀況,我們也期待社會不要對有精神困擾的朋友們貼上標籤、將他們污名化,營造更友善的環境,才是對整體社會最好的做法。

在高壓的社會中,遭遇各種精神困擾的朋友,其實比你我想像得還多。

只要有更多同理、包容與支持,不只是對別人好,也是在對我們自己好。

• 引用文獻列表:1. UpToDate:Panicdisorderinadults:Epidemiology,pathogenesis,clinicalmanifestations,course,assessment,anddiagnosis2. NIMH:PanicDisorder3. NHS:PanicDisorder4. MayoClinic:PanicDisorder5.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第三十二卷第八期:現今恐慌症的診斷及治療(首圖/Shutterstock CatBox;本圖文轉載自MedPartner美的好朋友網站)專欄介紹:Medpartner是由一位一位醫師用一年時間和100萬,夢想用正確醫美和保養知識扭轉亂象的過程。

Med,是Medicine,醫學的縮解。

Med唸起來也是「美的」。

我們希望用醫學專業,分享更多美的知識。

Partner則是我們對彼此關係的想像。

我們認為醫師和求診者不只是醫病關係,更應該是夥伴關係。

我們的內容製作,完全由MedPartner專業醫療團隊負責,拒絕任何業配。

更多文章請至【MedPartner美的好朋友網站】/【MedPartner美的好朋友粉絲專頁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遠見雜誌/天下文化/未來親子學習平台/哈佛商業評論/ESG遠見/1號課堂/50+Copyright©1999~2022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Allrightsreserved.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時間:週一~週五9:00~12:30;13:30~17:00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